張學良字漢卿,號毅庵,乳名雙喜、小六子。國民革命軍將領,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中國近代著名愛國將領。
1917年在其父張作霖軍中服役。1919年就讀於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在校內結識戰術教官郭松齡,兩人成為忘年之交。1920年後以炮兵科第一名畢業,初任東北軍第三混成旅第二團團長,負責保衛張作霖人身安全,以及奉天維持治安,他將郭松齡一同帶至奉軍。
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戰爆發,張學良與郭松齡指揮的東路軍奉軍第三混成旅,張學良任旅長,經過霸縣戰鬥和山海關阻擊戰,成為了第一次直奉大戰當中,奉軍惟一取勝的部隊。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戰爆發,張學良率領奉軍第三軍與姜登選的奉軍第二軍為東北軍入關的主力軍,經過張學良部隊的猛攻,奉軍突破山海關,直搗北平。直系全面潰敗,全軍覆沒,吳佩孚成為張作霖手下,直系從此退出歷史舞臺。北洋政府開始了張作霖時代,奉系由此一戰奪取了中央政權,張作霖成為了北洋軍閥領導人,奉系軍事實力此時達到頂點。戰後,張學良升為京榆地區衛戍總司令。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炸死,史稱皇姑屯事件,張學良在老臣張作相等人的擁護下就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開始統治東北。張作霖被炸死後一星期,以「東北易幟」的果斷行動,宣布服從南京國民政府,同年7月1日,張學良向國民政府發出《絕不妨礙統一電》,促使中國從形式上走向統一。後被國民政府任命為陸海空軍副司令、東北邊防司令長官。
1931年7月6日,張學良電告東北政務委員會說:「此時如與日本開戰,我方必敗。敗則日方將對我要求割地償款,東北將萬劫不復,亟宜力避衝突,以公理為周旋」。9月6日張學良又致電臧式毅、榮臻:「對於日人,無論其如何尋釁,我方務須萬方容忍,不可與之反抗,致釀事端,即希迅速密令各屬,確實注意為要。」是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駐守北大營的一萬多名東北軍將士因遵循張的嚴令沒有抵抗。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與楊虎城兵諫蔣介石,共同逼蔣聯共抗日,造成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下面是各位偉人對張學良的評價
張學良晚年自評:我們張家父子,若不是為了愛國,會有這種下場嗎?
毛澤東:令中共抱憾的民族功臣。
周恩來:不論張學良將軍死活,我們中國共產黨評張學良將軍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江澤民:張學良先生是偉大的愛國者。65年前,在民族危亡的緊急關頭,張學良將軍和楊虎城將軍以愛國的赤誠之心,秉持抗日救亡的民族大義,毅然發動西安事變,聯共抗日,為結束10年內戰、促成第二次國共合作、實行全民族抗戰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堪稱中華民族的千古功臣。
李敖:張學良是民族英雄。張學良最偉大的是他本可以做東北王,但是張學良熱愛祖國,東北有獨立的本錢卻沒有獨立,比臺灣大36倍的地方不肯獨立。他的爸爸為此而死,他自己為了中國的主權獨立尊嚴,被蔣中正從36歲關到83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