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兩頭沒有春的說法指的沒有立春,實際上19年的立春是在公曆2019年2月4日,並不是沒有立春,只是中國的除夕趕上了立春節氣。立春是一年24節氣的開始,萬物復甦的象徵。中醫認為,春季在飲食調養時要考慮到春季屬於陽氣開始升發的特點,適合多吃一些具有辛甘發散性質的食物。
立春開始後自然界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這時人們應當順應自然界生機勃發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鬆形體,使情志隨著春天生發之氣而不可違背它,這就是適應春天的養生方法。因此,春季以舒暢身體,調達情志為養生方法。
春季每天梳頭是很好的養生保健方法。因為春天是自然陽氣萌生升發的季節,這時人體的陽氣也順應自然,有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表現為毛孔逐漸舒展,代謝旺盛,生長迅速。故春天梳頭,正符合這一春季養生的要求,有宣行鬱滯,疏利氣血,通達陽氣的重要作用。
立春過後,在生活習慣上,人們要逐漸晚睡早起。而且隨著氣溫回升,立春節氣養生人們也要逐漸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這可以加快血液循環,有利氣血運行。不過由於立春後天氣乍暖還寒,這時比較適合進行節奏和緩的運動,如春遊、放風箏、散步、慢跑、打太極以及並不劇烈的球類運動。要注意的是,立春節氣養生運動不宜劇烈,不宜大汗淋漓、氣喘籲籲,否則可能耗陽氣,對養生不利。而且由於立春後氣候仍然乾燥,運動時補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立春後的飲食調養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在五臟與五味的關係中,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洩。在飲食調養時要考慮到春季屬於陽氣開始升發的特點,適合多吃一些具有辛甘發散性質的食物,而少食用具有酸收作用的食物,可常備老中醫薑茶,食辛生陽,薑茶保暖。
而人們在春天裡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脾佳品。
配製:粳米250克,紅棗60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紅棗粥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適合貧血、慢性消化不良、神經衰弱、失眠等患者食用。
原料:牛肉250克,胡蘿蔔120克,鹽、胡椒粉、雞精、醬油適量。
製作:牛肉焯水,撇去浮末。涼水放入蔥、姜、蒜、胡椒粉、醬油,開鍋後放入牛肉,1小時後倒入胡蘿蔔,燉半小時左右,臨出鍋放適量鹽和味精。
功效:消除疲勞,增強體能。
「立春」一過,有些人認為春天到了,於是就急急忙忙地脫下冬裝,殊不知這對人體保健沒有一點好處。很可能使人體防禦功能進一步被摧毀,導致流感、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或使原有的疾病加重。
很多朋友在進入春季之後臉上開始冒痘痘,女性的月經也變得不正常,原本脾氣好的人也變得愛生氣了,其實這是內分泌失調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專家提醒,春季人們調理好自己的情緒,避免出現內分泌系統問題。
立春後恰好趕上春節,這個時候聚餐多,人們的飲食也變得不規律,很多老人會因為捨不得倒掉沒吃完的隔夜菜而重新加熱再吃食用,但是有些隔夜菜會讓人體出現不適,導致腹瀉、嘔吐,甚至出現發燒、食物中毒等情況,這個時候人們就要警惕消化系統疾病找上門。
另外,春季雖然氣溫會回升,但是可不能小瞧了春天的「倒春寒」。特別是有鼻炎病史的朋友,要注意避免鼻炎反覆發作,此時人們也要多注意衛生,避免細菌從口鼻進入,引起感冒、發燒、咳嗽等呼吸系統疾病。
(版權聲明:文章,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