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歸正 無度不丈夫還是無毒不丈夫

2021-02-13 善惡抉擇

孟子曾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古人眼中的大丈夫顯然指的是那些勇敢剛毅、光明磊落之人。示意圖。(fotolia)

民間俗語「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在現代社會可謂家喻戶曉,當某人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很可能就是要準備去做壞事了。不過,按照這句話的意思,即「沒有度量的人不能稱為君子,不狠毒的人成不了大丈夫」,是不是感到有些彆扭和不倫不類?因為前半句教導人們要有度量,是教人向善的;後半句卻是教人向惡的,說什麼成為大丈夫的人要狠毒。

孟子曾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古人眼中的大丈夫顯然指的是那些勇敢剛毅、光明磊落之人,又怎麼會認為「不狠毒的人成不了大丈夫」呢?

這其中顯然存在著誤讀。有觀點認為,這句俗語是由兩句不同的俗語拼湊而成的,它們分別是「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和「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

從現有資料看,「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一句在歷史上出現得更早,在元朝時就已出現,其在元明清三朝的筆記、話本、傳奇、雜劇、小說中並不少見。如元朝戲曲大家關漢卿《望江亭》雜劇第二折中有:「便好道『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馬致遠《漢宮秋》雜劇第一折中有:「教他苦受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中有:「王樞密上云:『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清代李玉《清忠譜》第六折中有:「〔付〕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結合上下文,如《望江亭》中提到這句的是仗勢欺人的權貴楊衙內,「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的大意是對仇人不痛恨的人不是君子,對敵人不狠毒的人成不了大丈夫。這無疑是對「君子」和「大丈夫」的曲解。

「君子」一詞最早見於《周易》、《尚書》、《詩經》等先秦文獻中,但深入探討「君子」之義的還是在記錄孔子言行的《論語》裡。在孔子之前,「君子」除了地位尊貴外,就已經有了「有高尚道德之人」的內涵,孔子則對此加以了詳盡闡述,指出什麼是君子,每個人要做君子,而不要做小人;君子的品格到底包括哪些等等。在孔子看來,君子一定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境界,「仁愛」是君子首要具備的。

在孔子看來,君子一定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境界,「仁愛」是君子首要具備的。(fotolia)

君子還必須襟懷坦蕩,「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這種胸懷的核心就是「忠恕」。所謂「忠恕」,即「盡己」並「推己及人」,換言之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亦言:「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君子和而不同」「君子之道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坦蕩蕩的君子,自然內心沒有什麼恐懼的。

這樣的君子又如何能與人結仇呢?又如何會拋棄仁愛、寬恕之心,對他人加以傷害呢?由此推及另一句俗語、文革小說中首現的「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也是明顯的曲解了。

如果說孔子的理想人格是聖人、君子,那麼孟子的理想人格就是「大丈夫」,即不因富貴而亂了方寸,不因貧賤而改變志向,不可在威武之前屈服變節。孟子認為培養大丈夫人格應善養「浩然之氣」,而「浩然之氣,至大至剛,必須用正義去培養;浩然之氣,必須配以仁義和道德;浩然之氣是由正義累積而成,不能靠突擊而偶然產生」。

是以「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的說法是不對的,是對正統儒家思想的背離。可能的原因是元朝建立後,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沿襲了儒家思想,但並「不重儒術」,導致儒家思想走入低谷,進而導致市井文化膨脹,出現了如「人善有人欺,馬善有人騎」「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無奸不成商,無謊不成媒」等與儒家思想背道而馳的大量俗語,並通過通俗的元曲廣為傳播。這大概也是為了禍亂人類道德。

明朝建立後,恢復正統儒家思想的地位,並大力推廣。如此一來,與儒家思想相背離的「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的說辭就有了問題,因而有人將其改成了「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大意是度量小就不是君子,沒有寬厚之心,沒有度量的人就不算一個大丈夫。「度」有度量、氣度之意。換言之,心胸狹窄、缺乏度量的人,就不配作君子和大丈夫。

但還有一個問題,「無度不丈夫」這句平仄不對仗,「度」為仄聲字,犯了孤平,念著彆扭,很容易讀為平聲字「毒」,這或許是在民間以訛傳訛的原因,而其究竟出現在何時,現在已經無法考證了。

簡言之,無論如何,「無毒不丈夫」的說法都是不對的,世人理應嚮往的是「無度不丈夫」。@*#

參考資料:

《論語》
《孟子》

 切莫輕易起誓,發過的誓言最終是要兌現的。

  劉伯溫的《救劫碑文》,看到未來的希望。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小人難登救贖方舟!

最新更新:

▶ 霍皮預言 九大預兆實現八個 新舊世界更替

▶ 外星人告白:我看中了你們的身體

▶ 古今十大預言直指今日 接下來會目不暇接

▶ 能通靈的科學家:陰間就是平行空間

相關焦點

  • 是「無毒不丈夫」,還是「無度不丈夫」
    「無毒不丈夫」之為日漸猖獗,是不是當下社會思想文化出了問題?才讓我等苟延殘喘的背負著淳樸善良寸步難行!        經久流傳,「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訛變為「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在仁赫於90年代自己主編的《俗語典故精選》所見後者。初中生都應該看得明白,這句話的意義完全不一樣了。但仔細揣摩會發現不妥,這種解釋看似合情合理,其實嚴重違反了漢語對偶句的平仄規律。
  • 心態很重要 「無毒不丈夫」應理解為「無度不丈夫」
    馬未都評: 「無毒不丈夫」這句話出自《西廂記》,而且從元朝至今,一直在民間流行。
  • 嘆:無毒不丈夫?
    作者:李冀朗誦:彭鷺      在電腦上我敲入「量小非君子」五個字,它便自動跳出了「無毒不丈夫」的下句,看到「無毒」二字讓我哭笑不得。原句本應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指做人要有君子風度大丈夫氣概,處事應寬宏大量,心胸開闊,不計前嫌,謙謙君子,而不應心胸狹窄,小肚雞腸,睚眥必報,尖酸刻薄。
  • 無毒不丈夫,無度不丈夫?
    01、無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民間諺語聯對 一字之差,演變成反面派的「真理」!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句話絕對是中國眾多以訛傳訛的話中最離譜的一個例子之一,初中生也應能輕易看出這其中的不妥之處。首先,這無毒不丈夫,就跟古人所崇尚的價值觀念大大背離了。大丈夫,自然是說那些坦坦蕩蕩胸懷寬廣的男人,什麼時候惡毒陰損、暗箭傷人的這種前綴也能放在前邊來形容大丈夫了? 原來,這句民間諺語本來是個很好的句子,裡邊充分運用了對仗。
  •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的真正解讀
    無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這要從古時候文人的習性說起,在這副對聯式的諺語裡,「度」為仄聲字,犯了孤平,念著彆扭,很容易讀為平聲字「毒」,那些對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學者們某天吃飽了沒事兒幹,便發揮他們的專長自做主張,把這句改為「無毒不丈夫」了,於是這句話,終於成了典型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例句,成了迂腐文人的筆下的又一個犧牲品,「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原話裡一個君子對一個丈夫,一個度對另一個量,本來是很完美的一個句子,可經過上千年的以訛傳訛
  • 為什麼說「無毒不丈夫,最毒婦人心」?
    有一種說法是,這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的訛傳。這樣講挺好,一是合於情理,宰相肚子能撐船,大丈夫嘛,就應該胸懷坦蕩,怎麼可能是雞腸小肚呢?再說,這句話很對稱,量與度,君子與丈夫,前後兩句,合情合理。而「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前後不對稱,道理上也說不過去。然而最要命的是,「無度不丈夫」卻查無出處。
  •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句話對嗎?
    一、這句話的原意為: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這句話所表達的真實意思是,器量小的人不能成為君子,沒有度量的人,不能稱之為丈夫。此句中的「無度不丈夫」中的「度」是指一種氣度,和「量小非君子」中的「量」合起起來正好構成「度量」一詞,合乎整個句子的真實含義。
  • 每個人都會說「無毒不丈夫」,可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沒幾人知道
    說到「無毒不丈夫」相信大家都聽過吧,這樣令人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話可是經常出現在影視劇中的。那麼男人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真的會不高興嗎?這句話真的就像大家所理解的意思嗎?它所謂的「毒」又是在想要表達一種什麼意思呢?
  • 都說「無毒不丈夫」,可看看它前一句,才知道男人背了多大的黑鍋
    而至於男人,則是「無毒不丈夫」,直接為大丈夫的屬性加成中添加了「毒」的成分。然而,中華文化流傳數千年,從最遠古的溯流發展到波瀾壯闊的海洋,是經歷了很多變革與割捨的,許多句子當初的意義已經發生大幅改變。如「人不為己」或許就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為」應當讀二聲,是修為的意思,這句話是說人如果不使自己進步,那麼必定會自取滅亡。
  • 《大秦賦》呂不韋誅殺嫪毐秦王急忙阻止 此舉真是無毒不丈夫
    《大秦賦》呂不韋誅殺嫪毐秦王急忙阻止 此舉真是無毒不丈夫時間:2020-12-15 23:3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秦賦》呂不韋誅殺嫪毐秦王急忙阻止 此舉真是無毒不丈夫 《大秦賦》中呂不韋察覺嫪毐坐大,並且有超越自己的可能性,同時其野心大到要弒殺秦王政,試圖把自己苦心經營的一切給毀掉
  • 張之路 | 無尖不商與無奸不商
    今天,當我們看到制假、造假等坑害百姓的人和事時,心裡就不由得冒出一個詞語——「無奸不商」。這句成語在表達對無良商人憤怒的時候,把規矩的商人也誤會了。有的人就會問,為什麼呀?都有成語擺在那兒了,當商人做買賣不就要奸詐嗎?你誤解了。「無奸不商」這個詞語是被「時代的憤怒」曲解的詞,它原本是「無尖不商」。「奸」和「尖」一字之差,是人心向善還是人心向惡的分水嶺。
  • 和不愛自己的丈夫相處,如何對待不愛你的丈夫
    選擇到自己的丈夫以後,或許你會發現你們之間並不是真正的愛情,夫妻相處時,你就應該知道和不愛自己的丈夫相處有什麼樣的模式會更理想。一段婚姻的維繫並不是說其中會摻雜多少愛的因素。有不少人只是責任心的,想和那個人在一起共同生活。相處時會讓兩個人都感覺非常彆扭,幸福感也是一點也沒有。女人還是要懂得,你們之間要是丈夫不愛你的話,還是讓丈夫在婚姻存續期間愛上你。
  • 無毒不丈夫,不愛你後的丈夫有多可怕!
    只是看不出,這柔弱的女子身上也會有這樣的精明。 駱笙翻開那個叫婉約的女人留下的她丈夫的詳細資料,不禁怔住了,照片上的男人竟然是他的大學同學江寒,現在是一家大型公司的老總,聽說這家公司是他妻子的父親去世時留下的。 駱笙靜靜地看著,然後點燃了一支煙,資料頃刻間便在煙霧中模糊了起來。
  • 老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但是這麼自私的話,老祖宗為何要說呢?
    甚至你在實現自己的利益的過程中,傷害到了別人你不要擔心,因為咱們古話講得很清楚——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們古人有那麼無恥嗎?這麼樣無恥的話語哪位先賢會跟你講呢?當然不會了!其實多半是因為一個字的讀音出現了問題。為還是為?
  • 面對丈夫,是輕視還是敬重?
    【彼前3:7】 但在現實的生活中,很多妻子會覺得很難敬重丈夫,因為她們覺得丈夫很窩囊,沒有出息,沒有擔當,也沒有責任心,還有一堆的壞習慣和臭毛病,根本不值得敬重。,公然在眾人面前表現出不敬重丈夫。 以上聖經中記載的例子告訴了我們,不敬重丈夫的婦人和敬重丈夫的婦人有著完全不同的人生果效,不敬重丈夫的婦人會失去丈夫的愛,導致了婚姻的不幸和痛苦的人生,而敬重丈夫的婦人,則收穫了丈夫的愛情和幸福的人生。
  • 正說蕭撒葛只:出身高貴,未來丈夫卻愛上大齡漢女,嫁還是不嫁?
    嫁還是不嫁?契丹遼國的後族貴女蕭撒葛只,就遭遇這樣的窘境,嫁吧,男方已經有真愛了,不嫁呢,家族聯姻哪兒有小棋子反抗的餘地啊!只能抹一把辛酸淚,穿上嫁衣。01,聯姻的棋子遼世宗懷節皇后蕭撒葛只(?面對表侄子丈夫和他真愛皇后的姐弟戀,蕭撒葛只很識時務的在宮廷中當透明人,不爭不搶,不吵不鬧,大侄子你來我也不拒絕不甩臉,你不來我也沒怨言,就當在宮裡養老了。蕭撒葛只的進退得當、與世無爭,很得兀欲和甄皇后的好感,皇帝嘛!誰又能指望他獨守一人?甄姐姐當然不會那麼春,所以和小表姑相處的挺和睦,新婚的蕭撒葛只很快就有了身孕。
  • 無毒不丈夫——《白老虎》
    兇殘又狡黠的成功者立在屏幕前,躊躇滿志地向東方大國領導人獻媚,野心勃勃地展望未來,戒訓下屬,一張曾經純真溫順的臉,已然皮笑肉不笑,鋒芒閃耀。      叢林中不僅有老虎,也有毒蛇。浮於皮表的歡樂,與利益衝撞的狠悶,人們的繽紛欲望在信仰的掩飾下,長久而沉重的壓抑,看上去神奇國度中新「神」的崛起——「與人鬥,其樂無窮」,然而人海茫茫,芸芸眾生,皆是我輩,西式民主人權降臨在有根深蒂固階級信仰和貧窮和愚昧灌養下的印度,到底是黑色幽默還是萬神教文化之殤?
  • 中年女性的婚姻桎梏:丈夫不出軌不家暴,妻子還是精神分裂了
    借著月色和酒,馬洛敞開了心扉,她說自己年輕時也曾周旋在好幾段親密關係之間,交往的對象,有男也有女,直到遇見了自己的丈夫,才安定下來,但瑣碎的生活漸漸消磨了二人之間的激情和甜蜜。自從馬洛懷孕後,兩人就很久沒有親熱過了,聽到這兒,塔利決定幫他們一把。她換上了馬洛買來卻一直不敢嘗試的餐廳制服。
  • 丈夫讓第三者懷孕之後:哪種婚外情永遠斷不了?
    在那之後,穎子忍不住和丈夫大吵了一架。她的丈夫事後說他們分手了,堅持不離婚,說他和孩子不能分居,會痛改前非好好對待母子倆。穎子一直專注於自己的事業。丈夫平日對她和孩子都非常好,負責家庭中的大事小事。因為穎子沒有那麼多時間,性格也大大咧咧,所以她從沒想到丈夫會出軌。
  • 丈夫身患重病,妻子不離不棄,花8年時間讓丈夫「奇蹟」病癒
    常鳳鳴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大姐,卻有一手別人學不來的手藝,那就是剪紙和做衣服,她做的剪紙,曾獲得過國際大獎,不僅如此,常鳳鳴還把簡直融入到服裝設計中,製作出來的衣服得到了大眾的廣泛歡迎。然而常鳳鳴的這些手藝,最初竟是為了能支付病重丈夫的醫藥費,才變得如此精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常鳳鳴結婚一年後,丈夫被查出身患重病,從剛開始的牙齦出血,到後來身上淤青,去醫院一查竟是血癌,這個噩耗讓常鳳鳴支撐不住,巨額的醫療費,讓這個普通家庭根本承受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