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蕭耳
楚天都市報11月4日訊(記者徐穎 通訊員張碩)曾推出長篇小說《中產階級看月亮》的杭州作家蕭耳,通過「花落」與「刀霜」兩個關鍵詞,為讀者解謎日本文化。11月3日下午,蕭耳攜新書《櫻花亂》做客武漢卓爾書店,著名作家、湖北省文聯主席劉醒龍、著名詩人車延高到場,一起與讀者分享。
蕭耳從多年日本文學典籍的閱讀出發,從去奈良、京都的日常生活與行走中,從日本民族相關節日儀式中生發出自己的思考。書中,蕭耳寫花葉舟雪、寫舞伎花魁、寫僧人武士;也寫櫻花易逝,美人薄命。
《櫻花亂》
在分享會上,蕭耳談起書名「櫻花亂」的由來。「櫻花是日本代表性審美或者物哀精神的象徵。黑澤明有一部電影叫《亂》,這樣我就把書名組合起來成了《櫻花亂》,書中寫了一半的美、一半的亂。」
著名作家劉醒龍說,「坦白講,我們家、我們家族,包括在我的寫作過程中,對日本近代對我們家族造成的傷痛至今沒有消除。」劉醒龍講到,他的爺爺曾在漢口六渡橋的布廠上班,在上班的路上被幾個日本人無端暴打,只剩下一口氣,被工友救了抬回黃岡鄉下。「爺爺右胸有一個很大的傷疤,傷疤上面有一塊皮,皮可以掀開,裡面有個洞黑乎乎的,好像可以看到他的肺和胸腔一樣, 在爺爺88歲那一年,那個洞開始流膿出血,爺爺就不行了。」
卓爾書店分享會後作家、嘉賓、讀者代表的合影
劉醒龍說,也正是因此,他一直對日本文學有牴觸情緒,這次因為受出版社之託,看完蕭耳的《櫻花亂》,從中能感受到日本文化受中國唐宋文化的影響之深,同時這個民族又把一些「痴」與「迷」的特質發展到極致。「這本書適合作為愛好日本文學的入門書籍。」
著名詩人車延高對此也深表認同,他認為,從世界歷史來看,中華文明都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徵服力。車延高說,日本人始終有一種危機感,而任何一個民族在發展的過程中,如果自身充滿危機感,反而能使自己強大。這一點也值得我們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