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盆景,面對若干盆景素材,大小形狀不一,休眠時間不同,長勢快慢不同,生長因素、萌芽力、成枝力也有不同。面對這些不同點,很多初學者往往都是心中茫然,不知所措,無法第一時間對毛坯做出造型判斷。還有的先栽植再說,養坯一兩年後才有型,才發現當時栽植的方式不對,截幹、剪枝的位置欠佳。可事已至此,沒有別的辦法。
最近有兩個盆友給我發來幾個圖片。一個是有年頭非常漂亮的雙幹茶花毛坯,兩個主幹大小一樣高,沒有主幹輔幹之分,內膛枝密集,自己已經養了七八年,還沒有造出形來;另外一個盆友的三棵大米葉羅漢松,毛坯雙主幹、三主幹很漂亮,看著長勢強健、格外喜人,可是截樁高度那是真高。看著長得蔥油碧綠的圖片,筆者心裡羨慕又心疼。如果當初截樁高度合適,及早定託,現在的錐度過渡也差不多了,基本接近成型。這就是獲得毛坯時,心裡沒有構思造型,急於下手,選擇了錯誤的做法。今天一起了解一下筆者理解的三枝技法,又如何使用三枝技法確定盆景造型框架,對毛坯先做到心中有數。即有總體框架,然後根據素材實際情況,預判未來的造型設計。
1、三枝技法的由來。三枝技法是盆景泰鬥劉木申先生獨創的盆景框架基礎技法。除了文人式,無論是曲乾式、斜乾式、直乾式、雙乾式、一本多乾式還是叢林式布局,都能體現三枝技法的構造內容。就是說,拿到一個毛坯後,你可以按照三枝技法準確判斷未來的造型方式,如出枝部位、枝託長度、截樁高度等。至於造型的其它要素,如修剪原則(包括蓄枝法)、拿彎方式、提根拖根辦法、盤根手法、枝條選留、養坯育樁功力都是盆景造型中的局部技術性措施,而三枝技法卻是盆景造型具有指導性、普遍性的通用技術。
筆者一向按照三枝技法,使用成型倒推思路做盆景。具體來說,一個盆景素材最後成型時的三個點構成一個三角形:結頂部位、飄枝先端、第一個輔枝先端的三個點構成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可以是等邊三角形,如直乾式大樹形;也可以是鈍角三角形,如懸崖回頭式、斜乾式;還可以是銳角三角形,如曲乾式。雙乾式、叢林式也不例外,同樣使用三枝技法確定整體框架。
2、如何使用三枝技法。我們拿到素材後,先要審視一番。截樁前要確定好理想的飄枝、輔枝、結頂部位。三者均分主幹高度,各佔1/3,個別枝位或許上下有浮動,但是距離差距不大。如是小毛坯,截樁高度視有無伴嫁託、主幹彎曲度進行。有時還要捨棄彎曲部位重新截幹蓄枝;如是難以生根的老樁,截樁高度能低不能高,目的是讓發芽時間與生根時間儘量同步進行,或者發芽早於生根時間不能太長。否則根沒長出來,芽子把老樁抽乾了。這也是老樁多是春季培沙生根而不能夏季生根的道理。此處補充一下,有盆友感到老樁無根還能生根,覺得不可思議。其實並不神秘,這就是我們常見的扦插育苗,不過平時我們只使用一年生木質化枝條,易於生根。盆景素材卻是多年生老樁生根,這個做法看似簡單,實則考驗一個人的經驗和樹木學功底,畢竟老樁生根不易;如是較易生根的多年生壯實毛坯,正如本文開篇所述盆友的毛坯,截樁要狠要低。如果有合適的伴嫁託一定要留下來,借用伴嫁託的營養物質和原有粗度,培育二級枝、三級枝。所以說截幹要視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說截得低就一窩端,截得高點就太高了。綜合以上三種毛坯,確立飄枝、輔枝、結頂三點時,可參照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是預估飄枝位置。有位置較低的伴嫁託更好,沒有可以選擇芽眼較低的地方重新截幹蓄枝。無論是伴嫁託還是後期萌發的飄枝,只要記住飄枝位置位於主幹的下1/3處就行了。而主幹高度就好算了,如飄枝距離主幹基部5cm,主幹高度就是5cm的3倍上下,大約在14-18cm左右。飄枝的長度約為主幹高度的1/2或者更長一點,但是不要低於1/2。
二是確定第二點輔枝。輔枝與飄枝的位置關係是斜對生,不是正對生,但都是處於彎曲部位的外側或者邊側,不能是背上枝。具體位置在結頂與飄枝中間,與結頂和飄枝的距離是相等的,輔枝的長度約為飄枝的1/2或者稍長一點,但是不能低於1/2。也可以使用主幹基部粗度衡量,輔枝長度大於基部粗度的1.5倍以上,低於飄枝的2/3。
三是確定結頂位置。結頂方式有多種,本文不再複述。結頂位置就是盆景總高度最高點,盆景重心就是結頂的垂直度。除了大樹形、直乾式和少部分文人式的結頂重心與根盤點一致,其它造型的結頂重心都是偏離根盤位置。但是結頂重心點不能偏離根盤點太遠,結頂長度一般是主幹高度的1/3或者稍微短一點,再大就是頭大身子小的大蓋帽了,再遠就顯得輔枝過於單薄。我們想要形成的盆景造型結頂,一般是截幹後形成的新主幹,不斷攀扎、不斷蓄枝,與一級枝、二級枝的操作模式一樣,是共同成長完成的。這個蓄枝過程時間很長,所以說盆景成型與人才成長都是需要時間的。有些事情可以彎道超車,要做精品盆景是萬萬不能的。
總結:最後需要說明一點,三枝技法與截幹蓄枝法不是一回事。三枝技法是造型設計框架指導,截幹蓄枝法是造型過程中的具體做法。前者是戰略,後者是戰役(僅是筆者思考)。截幹蓄枝法也需要使用三枝技法確定造型框架,第二步再使用截幹蓄枝法。綜上所述,按照三枝技法,倒推成型過程,盆景造型不會偏得離譜。即便有預想的枝條沒有長出來,也可以使用嫁接的辦法速成。實踐中,有些造型需要拿彎,這時要看飄枝和輔枝的位置,不能把這兩種枝託放在彎內側。本文介紹的有些內容,可能盆友們不太理解,感到過於籠統。如蓄枝方式、結頂方式、截樁高度、伴嫁託位置、主幹高度與粗度比例等內容,因篇幅所限,可關注筆者有關文章,參考一下截樁確定枝位的操作模式。
本文觀點,你怎麼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共同分享。如您喜歡請不要忘記關注哈,關注後交流更方便。
本文原創。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百度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