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記者在抖音刷到一些科普壞水果不可食用的視頻,其中有一條非常矚目,點讚超過五十多萬,更有1萬多評論,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視頻中,來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醫師@醫路向前巍子說道,水果一旦爛了,裡面的黴菌黴絲將在整個果體大量繁殖,壞果產生的黃黴曲素是最強的致癌物質。就算一個水果壞掉的部分被切了,好的那一面也已經不能食用!
雖然視頻得到大部分人的認同,大家紛紛@自己的朋友、親人,但是評論中竟然還是有朋友認識不到壞果的危害:
這是顯微鏡下的壞水果,可以看出布滿了真菌,人們如果食用壞掉的水果,輕則可能嘔吐腹瀉,重則可能對人的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造成傷害!
記者在這裡必須提醒大家,這又到了年夜飯預訂高峰期,餐桌飲品也進入熱銷期。很多餐廳、火鍋店又開始打著"天然健康"、"鮮榨現喝"等口號,自製各種果汁飲料,大力向顧客推銷。可是,市面上的鮮榨果汁卻是爛果、勾兌盛行!今天就一起了解一下鮮榨果汁的「內幕」。
"添加劑"果汁過量可致癌
央視曾有一個節目:著名營養師王旭峰魔術般地用幾種添加劑勾兌出來了果汁、牛奶,目睹現場的嘉賓沒一個人敢喝。但人們不知道的是:其實在餐飲場所喝的所謂鮮榨果汁飲料大多都是添加劑勾兌的。
據媒體報導:全國人大代表黃輝球曾在兩會分組審議會上直言鮮榨飲料安全性:"一個西瓜的汁水最多半扎,但在餐飲場所卻能榨出二十多扎!可果味為什麼還那麼濃呢?是因為裡面含有二十多種食品添加劑!。"據《中國質量萬裡行》四川投訴站此前調查,餐飲場所的各種所謂鮮榨飲料,如豆漿、各種果汁、花生奶、核桃奶等,其實基本沒有什麼水果、花生、核桃等,大多由各種食品添加劑勾對而成。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分析化學專家葉建農認為:目前絕大多數添加劑的毒理作用都並完全不清楚。即使是已經納入國家標準的食品添加劑如果過量使用,也會對人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如果超量使用,可能引起致癌等後果。因此,無論食品飲料,添加劑越少越好,沒有則最好。
(幾十元的添加劑可以製造數百斤鮮榨果汁進行銷售。)
過期腐爛水果大多變成餐飲酒樓鮮榨果汁
中低檔餐飲店"添加劑"果汁飲料很盛行;而在一些中高檔餐飲場所,則更流行強調"天然和鮮榨",甚至聲稱絕不使用添加劑。那麼真實的內幕又是什麼呢?
(很多中高檔餐飲店都會強調"鮮榨"來吸引顧客。)
此前人民日報一個轟動的微博道出了冰山一角:一個"良心無法承受"的營業員曝出:水果市場本應被銷毀的過期、腐爛水果大多以低價流向酒店、餐飲、茶樓、KTV等地方,成為鮮榨果汁或做成果盤,每天多達數百件。
據業內人士介紹,事實上劣質,過期、腐爛水果低價流向餐飲店、酒店、茶樓成為果汁飲料這已經是普遍現象。據了解,由於水果的水分比較多,最容易受擴展青黴這種黴菌的影響,產生一種展青黴素毒素,人吃後會出現噁心、頭痛、頭暈、嘔吐、腹脹等症狀,甚至會發生腎水腫、中毒等情況。
(劣質、過期、腐爛水果大多流向餐飲、酒店成為所謂的鮮榨果汁)
餐廳鮮榨果汁利潤超500%以上
餐飲火鍋店為何熱衷於賣鮮榨果汁飲料呢?其實一切都是為了利潤:如果賣正規飲料,利潤一般在40%左右。一杯添加劑果汁,成本兩三元,但卻可以賣十多元;劣質、過期水果成本幾元,但卻可以賣幾十元一紮,其利潤高達500%以上,遠高於賣正規飲品。這就是為什麼,很多餐廳火鍋店,不想賣正規飲料,只想賣鮮榨果汁的原因。所以,當餐廳服務員竭力推薦所謂鮮榨果汁時,消費者可真要警惕了。
舉報有獎最高可罰10萬
那麼餐飲店是否有資格自製飲料呢?四川佳林律師事物所何佳林律師認為:再好的餐飲場所也不具備專業生產製造飲料的相關技術和衛生條件,也超出了其法定的經營範圍,其自製各種飲料的行為本身就是違法行為;再加之濫用添加劑、使用劣質水果,"以次充好",則更是對消費者的欺詐和損害。
依據《食品安全法》規定:利用不合格原料加工食品、濫用添加劑或使用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製作加工食品(飲料)等行為,最高可罰10萬,並吊銷營業執照。
而針對餐飲場所違規自製飲料屢禁不絕的現象,何律師建議:遇到此類行為,消費者們可利用手機拍照攝像,進行取證,並向市場監管局舉報。如舉報屬實,還可根據涉案金額的多少獲得100元—30萬元的獎勵。只有形成全民監督、舉報的氛圍,這類違規自製果汁飲料才會真正的消聲滅跡。
來源:四川新聞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