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震驚了...一次性給孩子一學年的零花錢,然後......

2021-02-17 台州媽媽下午茶

8月份,我13歲的女兒動起了這樣的腦筋:「你們給我100美元,算一學年的零花錢。」 她從她表哥那裡得到這個想法:據說可以節省更多的錢。

「這100美元到底包括些什麼?」我問道。

「對,你把它寫下來。」爸爸也在一旁說。

她很快拿來筆和紙,我仿佛看到百元大鈔在她頭上跳舞。

我不太願意答應她的要求的原因之一是我不想一次性支付給她100美元。但是這想法沒撐過1分鐘,我就說服了自己。

13歲的孩子強烈的渴望獨立——至少我女兒確實如此。她不喜歡的扣上她的外套,不喜歡我給她梳的髮型,也很討厭我告訴她該打掃房間了。她想要自己決定幾點上床睡覺,上學穿什麼衣服,以及午餐吃什麼。

很快她會上高中、大學,然後是工作、成家。就把這100美元當成一個完美的獨立的開頭好了。

關於這100美元所包含的內容之廣泛,連我都暗自吃驚:所有的衣服、鞋子、看電影、買零食,體育比賽,還有給朋友的生日禮物。我有些猶豫,100元似乎包括不了以上所有。但她堅持說沒關係,她遞給我一支鋼筆,我們都在上面籤下自己的大名。

9月的開銷如下:

20元的學習用品,包括一些有些奢侈的多色原子筆。

1件American Eagle的T恤,5美元,

兩支唇彩,7美元

Old Navy的一雙鞋,30美元。

我告訴自己,無論她怎麼花這100元,我必須保持沉默。但當我知道那雙鞋的價錢時,還是忍不住說了句:「額,30美元!」。於是女兒被激怒了,她提醒我她花的是她自己的錢!

但是不到30分鐘,她就後悔了,去退掉了這雙鞋。

這次我什麼也沒說。這是她自己的經歷和經驗。

9月無疑是她的「蜜月期」。我的女兒感到自己變成一個有錢人,她有大量的可自由支配的現金。她買了一些糖果、一條牛仔褲,並且慷慨地給幫她上樓拿東西的弟弟妹妹獎勵。

直到10月1日,她花40美元買了一件時尚的、閃亮的、軟綿綿、毛茸茸的外套。

從此,好夢結束了。

10月2日,宣告破產。

沒錢後,一個女孩學會更好的經營和管理她的錢,也學會了感激

10月5日,她緊緊皺著眉頭說:「我認為我應該重新評估我的預算。」我仍然沒說什麼,我們是白紙黑字的籤過名的,這事兒沒有迴旋的餘地。

她變得忙碌起來。當我打算把家裡的小孩子託付給朋友或鄰居幫忙照看時,她問我:「我能照顧他們嗎?」

當她在家裡做家務,她問我:「你可以付一些錢給我嗎?」

她在家隔壁的那條街上發傳單。隨著聖誕節的臨近,她需要準備禮物,春天到了,還需要一雙新鞋……她在小腦袋裡加加減減,已經開始懂得提前計劃了。

變化還在繼續。

她練習鋼琴更加勤奮了,因為她完成所有練習曲,奶奶會獎勵她一些錢;她也不再拒絕她不喜歡的保姆工作了。

還有誰從中獲益?我。我喜歡給孩子們買衣服,特別遇到打折,那更是要買到剁手。而現在,當我拿起一件大女兒的衣服,總又再把它放回去。

有一天,要給她買了一支無色唇膏。「謝謝媽媽!」她高興地叫起來,用手臂環住我。

故事還沒有結束。這一年還剩下大半,但是僅僅這一個月,我看到一個女孩學會更好的經營和管理她的錢;我也看到當父母給她買東西時,她不再覺得理所當然,而是有了更多的感激。

另一件讓我意想不到的事情是,她的3個弟弟妹妹也想像她那樣,有一筆一年100美元的零花錢,而我竟沒有對此不屑一顧,而是由衷的露出了微笑。

我女兒至今都還沒有向我要求修剪草坪之類的工作,我同樣也沒有向她提起。我知道,當她很缺錢的時候,會向我開口。

我媽媽常說,她讓我們做家務是為了幫我們建立自尊。我現在知道她是什麼意思了。當我看到女兒一直在努力想要掙到她想要的東西時,她的表情是幸福的。

一天,女兒用一種我從來沒有聽到過的甜蜜的口吻對我說:媽媽,你可以買一套內衣當我的生日禮物嗎?」,我忍不住大笑起來,她卻不滿的抗議:嘿,我是認真的!的確,她是認真的。

一年前,她13歲,要求我們一次性支付給她一年的零花錢100美元。除了這一大筆錢,她再不需要我們給她一分錢。她甚至擬訂了合同,經過討論,她和我分別在上面籤下大名。


結果是:她揮霍了8周,然後緊巴巴地過了8個月。

然而,後面8個月的「貧困」生活對她來說也並不是什麼壞事。事實上,它們非常好,原因是她因此變得……

>>>>  努力工作

她從來沒有過這麼快接受照看弟弟妹妹的工作,並且從來沒有如此渴望下一個工作的機會。她不僅接,,並且還積極的尋找所有能做的工作。

>>>>  創造

和朋友玩的時候,為了省錢,她會選擇參加那些免費的活動。聖誕節的時候,她也充分利用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心靈手巧,靠自己做或者在二手市場淘,解決了所有送給家人朋友的禮物。而收到禮物的人甚至更加喜歡。

>>>>  節儉

因為價格太貴,她放棄了她的yearbook。有時候和朋友出去玩,她也不再買那些快餐,寧願回家吃。她甚至想過不參加八年級去紐約的旅行,因為它會摧毀她的現金儲備。但是最後她花了好幾個周末和我一起看管家裡三個孩子,從而賺到旅費。

那是一次徹頭徹尾的「窮遊」:她坐公交車,沒有買任何垃圾食品,也沒有帶回廉價的、一年後會被我扔掉的塑料紀念品。有的,只是一些美好的回憶。

>>>> 獨立

對自己的帳務狀況負責,令女兒看上去格外自信。她懂得了如何實現目標,比如得到去紐約旅行的費用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周末裡她和我一起照顧家裡的孩子,有幾次她都叫我先回家,這樣她可以「負起責任」並「賺得一次旅行」。說實話,我非常喜歡這一點。

>>>>  感激之情

這變化幾乎是最早發生的。每次我買東西給她,哪怕只是在雜貨店裡給買一個她喜歡的湯罐頭,她接過去的時候也是興高採烈的。

聖誕節她要的禮物是一雙跑鞋和一雙棕色的深筒靴。聖誕節早上她收到這兩份原本普普通通的禮物,竟前所未有的激動。

>>>>  平和

在我們逛街時,她不再像以前那樣,要求我給她買漂亮的裙子,和搭配她最喜歡的緊身牛仔褲的閃亮耳環。

有時候她也會拿起一件她認為非常適合我,而實際她很快可以拿來穿的上衣。但是當我說「不」的時候,她也欣然接受,不會爭辯失望。

和她一起逛街變成一種極大的樂趣。我們在一起東逛西逛,討論買什麼不買什麼。

>>>>  預算女王

「女王」可能有些誇張,但是女兒確實學會了記帳。她手繪了一張表格,上面寫著收入和花銷。10%捐給慈善機構,20%存起來上大學以後用,剩下70%可以自由支配。

100美元零花錢的長期收益:

今年,我將繼續一次性支配給女兒一學年100美元的零花錢。今年秋天,她將進入高中,肯定需要花更多的錢。她的計劃清單中已經有一件「all the girls」 的衣服,她還需要一部ipad,一部手機,還有運動團隊今年的旅行。

根據經驗,她知道,不管怎麼付給她零花錢,那也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她提前找好了暑期工。現在她每天都在公交車上工作,毫無怨言。

有時候我會擔心,工作太辛苦,孩子過於獨立。畢竟她才13歲,是仍有權懶洋洋躺著,無所事是,虛度光陰的年齡;或者應該和朋友們玩在一起,參加夏令營什麼的。然後我好奇,是不是每個媽媽都像我這麼矛盾和糾結呢?文章來源|supermom

相關焦點

  • 讓孩子明白零花錢不能亂花?看看這位媽媽怎麼做的
    給孩子建立理財的概念,讓孩子明白,零花錢不能亂花。是不是怎麼努力,孩子都不懂?看看這位媽媽怎麼做的吧!今天,有位可愛的母親給我講了一個棒棒的故事,這個故事整整持續了一個學期。而這一個學期的時間,這位母親讓孩子深刻地認識到了零花錢不能亂花,並且,還有意外的收穫。
  • 「媽媽,同學零花錢比我多」,面對孩子攀比,家長要怎麼處理?
    比如以前的小孩子,基本不會有太多的零花錢。而現在的孩子,每天都能從父母哪裡拿到一點零花錢。這是好事,孩子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同時也是壞事,因為年幼的孩子會互相攀比零花錢。「媽媽,同學零花錢比我多」,面對孩子攀比,家長要怎麼處理?
  • 「媽媽,給我點零花錢」,三位媽媽做法不同,孩子的格局差距立現
    一般這樣的媽媽養育出的孩子多是花錢大手大腳,未來生活不能自理,靠啃老而生存。萍萍是家裡的獨生女,在家裡備受寵愛,家裡人秉著「富養」的原則,對萍萍的要求是有求必應。每次萍萍說:「媽媽,給我點零花錢的時候。」媽媽都是想也不想就說:「要多少,給你,夠嗎?」每次對萍萍出手都很闊綽,還總擔心不夠花,委屈了孩子。
  • 「媽媽,可以給我零花錢嗎?」你是怎麼回答的?
    到了一定年齡後,幾乎所有孩子都向父母提出過關於零花錢的要求。當孩子說「媽媽,可以給我零花錢嗎?」的時候,我們的回答對孩子至關重要。給不給零花錢,如何給零花錢,不在於父母有錢沒錢,而在於父母的格局和見識。
  • 孩子零花錢什麼時候給,該怎麼給?這三個誤區,家長要提前了解
    小張頓時怒不可遏,將女兒叫過來狠狠訓斥了一頓。結果女兒說:「媽媽我身邊的同學都有零花錢,就我沒有。他們課間的時候都會去買好吃的,可是我沒有錢就不能跟他們一起了。」小張看著委屈的女兒,忽然覺得自己不給零花錢這個想法錯了。
  • 媽媽,給我30塊錢零花錢行不?家長是給還是不給,是不管不問還是
    「媽媽,你能給我30塊錢零花錢嗎?」吃過早飯後,小兒子說。我說:「可以」。然後麻溜滴拿出錢包,找出30塊錢遞給孩子。孩子高高興興地接過來,告訴我要零花錢的用處。小兒子平時比較節儉,這點隨他爺爺。一點也沒有「繼承」我這花錢大手大腳的毛病。才上二年級的孩子,對於花錢這件事情上,管理的科學有序。
  • 媽媽每天給孩子5元零花錢,2個月後存錢罐竟有5萬元,令寶媽不解
    文|詩韻媽媽劉女士是一位比較有想法的寶媽,為了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便給孩子買了個「存錢罐」,每天給孩子5元錢,並且盯著孩子每天把花生下的零花錢存到存錢罐裡,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學會理財,還能養成孩子不亂花錢的習慣。
  • 兒子自掏腰包,用零花錢請媽媽吃飯,一頓飯下來,差點哭了
    這不,今天帶兒子出去了一趟,出門的時候就已經快天黑了,從商場買完東西出來,都晚上八點多了,兒子直喊餓,正好商場一樓有個粥屋,兒子對我說「媽媽,我今天出門帶了零花錢,不如我請你吃晚飯吧,咱們別回家做飯了」我答應了,接著暗笑,心想著一會兒就得把這小孩子吃哭了,結果還真不出所料,雖然沒真哭,但也是一臉的不開心,直跟我說,怎麼錢這麼不抗花,就這點東西就好幾十,聽得我直樂,通過一頓飯讓孩子知道「掙錢不容易,花錢如流水
  • 零花錢用來買禮物給老師的孩子,後來做了領導
    現在的小學生,個個是家長的心頭肉,「再苦好不能苦孩子」,好吃好喝地供著,身上每天還要帶些零花錢。經濟條件都好了,零花錢成了孩子的「標配」。不但父母給,爺爺輩的還要偷偷給,叔叔阿姨有時也給,有些孩子身上的零花錢真不少。
  • 孩子零花錢有講究:給晚了容易「偷錢」,給早了成「啃老族」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姐姐家8歲的女兒偷錢了,媽媽在聊天的時候無意間透漏,而且偷過不止一次兩次,媽媽發現的那次是偷了100元。女兒放學回家以後,媽媽就開始棍棒教育,女兒一邊哭一邊說,自己已經偷錢半年多了,剛開始是5塊、10塊,後來發現媽媽沒有發覺,才敢50塊、100塊地拿,而這些錢都用來買了零食。打完孩子,媽媽也開始反思自己,平常生活中沒有主動給孩子零花錢,因為爺爺奶奶每次都會給,而且自己親自接送孩子上下學,路上需要什麼文具、食物都會給買,為什麼孩子還會偷錢呢?
  • 從零花錢開始,讓孩子和錢好好相處吧【魔書堡專欄】
    我能想到的最深刻的記憶,就是那永遠只在自己手裡過一遍的壓歲錢,伴隨的是「壓歲錢交給爸爸媽媽給你保管。」「小孩子要錢有什麼用?」「你要錢告訴爸爸媽媽,爸爸媽媽給你」這樣的話語。「你要錢告訴爸爸媽媽,爸爸媽媽給你」這樣的話語。在我的印象中,爸媽一直沒有給過我零花錢。我記得我曾經想要一把同桌那樣的削鉛筆小刀,我很希望我可以有2毛錢買下它;我曾經打翻了朋友一瓶墨水,我很希望我可以有7毛錢賠給他;小升初時,同學之間送明信片,我很想可以有3塊錢買一堆嶄新的明信片送給每一個我珍視的朋友.
  • 總是入不敷出的零花錢啊
    有一次姥爺發工資了,順手給了孩子20塊錢,讓他買點學習用品。他一下子都買了奧特曼卡片,怕我知道,藏在了家裡的角角落落裡。浩爸拿鞋的時候發現了好幾包卡片,告訴我了。一審,老老實實的承認了從姥爺那裡拿了錢買了卡。因為零花錢支取注意事項裡有一條原則:向媽媽之外的第二人要零花錢隱瞞不報者,一旦發現,取消一個月的零花錢。
  • 當孩子要零花錢,你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培養正確金錢觀很重要
    文丨任林(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對於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雖然有不少家庭的經濟條件並不是特別好,甚至有一些條件緊張,但是在給孩子零花錢的時候仍然出手非常大方。甚至在很多家庭當中,無論孩子想要什麼東西父母都儘可能滿足,特別是在物質方面更是如此。小麗的家庭條件並不是特別好,但是在兒子要零花錢的時候總是儘可能地配合,這就導致兒子養成了亂花錢的壞毛病。最近一段時間,小麗聽到自己朋友說,給錢太大方,這樣做對孩子未來並不好。一、當孩子向你要零花錢時,家長要注意什麼?
  • --孩子零花錢這樣給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由壓歲錢引出的孩子零花錢的問題。零花錢要不要給?要給。正確引導後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娃到了5歲的時候,開始對金錢有了概念。知道10塊錢可以買到他喜歡的玩具。錢可以由他自由支配,只要不超出原則範圍,我們都會同意,但也約定每次開支需要和爸爸媽媽說並且得到爸爸媽媽的同意才行。娃一開始非常興奮 ,我總不讓他吃糖這類甜食,他這下拿到錢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買糖了。我知道遲早他會想買其他東西但因沒錢了來耍賴。於是在一開始沒有攔著他。
  • 談財商:兒子攢一年的零花錢買了雙2000元的球鞋,媽媽該怎麼辦?
    文 / 魔斯媽媽我的朋友最近正在為他上初中的兒子煩惱不已。朋友說,上周她兒子花了2000多元買了一雙AJ球鞋,一把掏空了一年攢的零花錢。過年好不容易從他爸手裡刮下來的壓歲錢也搭進去了。今年趕上疫情,公司經營本就壓力很大,又趕上兒子如此「不上路子」,朋友氣得好幾天沒緩過來。罵兒子吧?
  • 孩子為了幾塊錢去搶,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孩子零花錢該如何管理
    孩子多大開始給零花錢,以哪種方式給更合適1、上小學後根據情況給孩子零花錢在孩子上小學後,爸媽就應該開始嘗試給孩子小額的零花錢,一塊,兩塊錢,讓孩子自己去買一支鉛筆,橡皮,本子。3、讓孩子靠自己去掙零花錢很多的歐美國家,還有猶太人在孩子小時候都會讓孩子自己去掙錢,讓孩子幫助爸媽做家務,掃地一元錢,洗碗兩元錢。當孩子大一點了就可以去幫助鄰居修剪草坪掙零花錢,送報紙掙錢等。這樣孩子能夠切身體驗到掙錢的成就感,並讓孩子擁有底氣也更加珍惜自己掙的零花錢。
  • 羨慕零花錢2億的黃聖依?在成為「闊太」和「媽媽」前,她先丟失了...
    黃聖依也曾在節目當中透露說,楊子每年會給她兩億的零花錢。正因如此,引發了不少「資本就是靠山」、「帶資進組」等質疑聲。比如以一襲厚重婚紗款蓬蓬裙「豔壓四方」的黃聖依在《乘風破浪的姐姐們》首秀,就拿到80分的好成績,比飈高音的丁當高5分,比另一位「星女郎」張雨綺高8分。
  • 孩子從家裡偷錢花,媽媽發現後的教育方式,影響孩子的一生
    丁雅知道,每周給兒子的零花錢,都被兒子買零食了,根本不會有結餘。不用說,這多出來的零錢,就是兒子偷拿的。 第二天,丁雅悄悄問兒子,「媽媽在家裡丟了幾十塊錢,是不是你撿到了?撿到錢要還給媽媽哦。」兒子有點緊張,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媽媽,點了點頭。她跑回房間,從書包裡翻出偷拿的錢,交給了媽媽。丁雅摸了摸兒子的腦袋,誇她懂事。
  • 孩子偷錢,媽媽竟這樣做,比打罵更有效!
    唉,要是真的是孩子偷錢,可怎麼辦?新新媽決定等新新放學時好好觀察他。果然到了傍晚,新新媽就看到,新新帶著幾個同學走向便利店。新新媽在玻璃門邊一瞧,這孩子竟然在「大方」地請客,在結帳時拿出了一張醒目的百元大鈔——那的確就是自己早上丟失的100塊。等到小夥伴們離開了,新新媽就走上去,笑著說:「新新,走,媽媽帶你去便利店買零食。」
  • 「零花錢」英語怎麼說?反正肯定不是「Zero Flower Money」~
    零花錢雖然只是些「小錢」,但它也是錢呀,所以,很多小夥伴猜對了,它的表達離不開money這個單詞。零花錢一般是我們口袋裡的零散錢,所以第一種表達就是「pocket money」。現在很多爸爸媽媽會注重培養孩子的金錢觀,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小家務,學會自己「earn the pocket money賺零花錢」。第二種也是要利用money來表達,叫做「spending money」,比如去郊遊時家長給孩子隨身帶的錢,或者是你用來玩樂、購買非必須物品的「私房錢」,都可以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