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文苑》總277期|璧山作協詩人詩歌小輯

2020-12-23 泥文小築

編者按:

《兩江文苑》從本期開始,將不定期推出各區縣兄弟作協詩人們的詩作,旨在借集中展示各區縣兄弟作協詩人們的詩作,互動交流,增進友誼,共識有無,一同在詩路上前行。

本期展示:璧山作協詩歌小輯

趙興中、石子、巴丁、楊長虹、張萃、冷月、柯昌倫、楊天孩、龍吉敏、張鑑(組稿:張鑑)

趙興中,1963年2月生,重慶璧山人,中國作協會員,璧山作協副主席。著有詩集《木偶心中的秘密》(2003)《小鎮書》(2008)《捕風者說》(2011)《花動搖》(2015)等。《捕風者說》2015年獲重慶文學獎詩集獎。

趙興中的詩

№ 我已經老了

1

我已經老了你千裡迢迢,來到我夢中

在我面前晃來晃去

你來,不是和我同居

我不介意,你看見了我日漸枯槁的形體

我已經老了,只剩下落日一樣的眼神和迷離

2

我囁嚅的嘴,來不及說起你的美麗,說起你

年輕的,飽滿的乳房,壓抑過我年輕的呼吸

那些蕩漾的氣息,像一陣風,飄散在另一陣風裡

3

命運把我安頓在這間屋子裡,愛神坐在觀眾席上

看著我,慢慢老去,我擁有一縷縷婉轉的回憶

像你,擁有一縷縷年輕的好脾氣

你戴上浴帽,赤裸的水霧,妖嬈,有足夠的魅力

你摘下髮夾,和木梳、和襯衣、和穿衣鏡、雜陳其間

向我眨著眼,但沒說出你迷茫的心思

4

我已經老了,不喜歡上網,也不喜歡網戀偶爾在下雨的午夜,在別人撒下的網上,偷她種的菜

看她們偷拍自拍的電影,傷別離

我衰老的身體,躲進被窩問我自己,雨也有故鄉嗎?雨會不會孤獨,失眠,哭泣?

會不會在深夜想起,歲月的滄桑和往事

5

那些寂靜的夜晚,我踱著步,等你到我做夢的房間來

帶著你的憂傷,帶著你的幻想,撲進我的懷裡

允許我,把你逗哭,允許我,把你弄笑

問我年輕時,是不是喜歡一塊廣闊的草地旁邊,山很高,草很青,水很綠,還有清澈聲問我是不是像風一樣,悄悄對愛人說,來吧,愛!

6

我已經老了,習慣性地在睡夢中演習

躺在自己的懷裡,帶著自己的骨灰,坐火車去天國的另一個城市,參加自己的葬禮

在回來的火車上,如果睡著了,我想看著你

為我抹去憂傷的淚痕,小聲說:小時候,我真的很愛你

7

我已經老了,還要學會推著輪椅,帶著自己出門去

看衰草如茵,看天有多高,看踢球的小子,帶著一身汗味

帶回一群有說有笑的女孩子

聽她們歡叫的聲音,不吃醋,也不擔心

我已經老了,就像母親期待女兒幸福一樣,我期待

我越來越愛你,在夢中,我們是一對多好的戀人啊!

石子,本名歐文禮,男,1965年生,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重慶市璧山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出版有詩集《一地陽光》、《風中的藍》和散文集《花醉雨》等。寫點文字,讓靈魂散步。

石子的詩

№ 瀘沽湖

瀘沽湖裡藏著我雲一樣的情愫

純潔,灑脫,柔情蜜意

這前世的種子,被湖水的清澈蔚藍浸泡

被阿夏的眼神浸泡

胚芽萌動

瘋長成格姆女神山腳下瀘沽湖水中的

水性楊花

我翻越崇山峻岭,帶著滿身的傷

在落水村的花樓裡

把我前世今生的秘密痛快地釋放

我要做草海裡的一條水蛇

纏上那一支鳶尾花的腰

我要做湖中裸身的魚兒

靜靜陪在同樣赤裸的月亮身旁

即使明天離去,也要讓昨夜的夢

搖曳在尼塞村情人樹的枝頭

讓南來北往的候鳥

在夢裡自由地棲息

№ 撫仙湖亂想

在這裡,我尋找自己的

不染纖塵的水呀

是我的前世,肯定不是我的今生

浩淼無垠,我前世的寬度

把群峰抱在懷裡

把天邊的彩霞抱在懷裡

深邃無比,我前世的厚度

日月沉入我的水底

靈魂的吶喊,敞亮在心裡

而我的今生

迷失在粼粼的波光裡

迷失在祿充和月亮灣的市聲裡

我這一隻打滿補丁的舊船

勉強扛住風浪的搖晃

此時,麒麟山下,七百多年的榕樹

喊我前世的乳名

抗浪魚遊弋在我的眸子裡

我看見它嘴角的笑

我靈魂的花朵

在湖水的澄澈中孕育,萌動

我聽湖面飛翔的鷗鳥

鳴叫著純粹

我把脈管裡的血液,傾注在湖裡

過濾雜質

我身體裡殘存的嚮往

化為雲朵

裝扮撫仙湖的夢境

我把手伸進骨髓裡

捂住靈魂深處的一縷馨香

不許它滲漏半分

巴丁,真名龍澤平,男,漢族,1963年9月生,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供職於重慶市璧山職業教育中心。在省級以上正式出版的報刊發表詩歌、散文、小小說等文學作品300餘件。出版詩集兩部:《生命的印痕》、《水頌》。

巴丁的詩

№ 故土

昨天又回了一趟老家

我還特地

去看了一下村邊的那條小河

兩岸的竹林還在

那河水已經瘦得不成樣子了

但還在有氣無力地爬動著

三五隻土鴨在裡面划來划去

把水攪得很渾濁

有一隻斑斕的蝴蝶

從岸的這邊飛到了那邊

村裡的房子

有的垮了,有的正在重建

據說那些搬到城裡去的人

將來要回來養老

隔壁的王么爺已經去世了

他享年70歲

而王么娘還健在硬朗

有時也下地種點疏菜自給自足

衣食無憂的生活

使她紅光滿面

她死活也不去城裡跟兒女住在一起

她說她要守著自己的老窩

生是這兒的人,死是這兒的鬼

王么娘說這話的時候目光堅毅

正好對著王么爺的墳頭

仿佛是

仿佛是說給王么爺聽的

№ 橙花謝後

花匠在校園裡栽了幾棵橙子樹

橙花開時香滿園

橙花謝後是長長的寂寞

我的驚喜來自一夜清風

那橙子樹枝繁葉茂的懷抱裡

蹦出了滿臉稚氣的累累果實

我從樹下走過的時候

兩手空空如也

似乎所有的詞語都失去了意義

橙子樹向我注目,我向它們致意

楊長虹,重慶璧山人,某國企內刊編輯。出版詩歌合集《北緯29度的芳華》,曾在《星星詩刊》《三秦都市報》《重慶晚報》《山東文學》等報刊雜誌冒過泡。詩觀:將支離破碎的生活拼湊成一幅水墨丹青。

楊長虹的詩

№ 雪花

千裡冰封

我躺在大地母親的胸口

整夜整夜睡不著覺

我失血的母親

飲著蒼涼與孤寂

緊緊將我擁進懷裡

村莊在澀澀寒風中節節敗退

那一棵棵枯草

舉著還未完成的使命

在黃沙之上倔強的挺立

江河白晝不息

她洶湧的內心在冰層下

與我一起暢想著春的來臨

每一座城市都在努力的消融冰霜

火車以時不我待的加速度

穿越半個中國

一點點喚醒我心中的雪花

№ 文風橋

你在璧南河邊洗頭,我在文風橋上

數你的秀髮,用一元三次方程計算

你哪一刻能將我照亮

我的世界很小,像文風橋一樣

閱盡千帆,只願為你

獻上清晨第一滴露珠

河水順流而下,我逆流而上

我用手稿託起一春明媚

等你,唱出鳥兒般歡快的歌

№ 梅

芬芳如故,你舉著風雪

將臨近春天的心事打翻

一冬的平淡、隱忍

傾巢而出。穿過生命的暗河

採一縷陽光,釀造溫暖和力量

骨子裡僅有的尊嚴

借著無辜的白雪,紮根大地

我們活得如此陌生、乏味

山河破碎

你是開在我眼裡的水聲

張萃,璧山作協會員,英語教師。

張萃的詩

№ 一首

為一個地方寫一首詩

那我還得在此住上一年

十年 或是一生

最終

也造不出一句

這一生

便成了掩飾我才淺的藉口

過完了

再在墓碑上留下半首

№ 情書

唱一首歌

藏住快樂

告一次別

不說再見

寄一封信

沒有想念的字眼

寫一封情書

不透露愛情

№ 他是什麼

是醫生還是農民

他一手握著鋤頭

種田,下地

赤腳,紮根在土裡

他是農民還是醫生

另一隻手,提著藥箱

聽診把脈、抓藥打針

幾十年了

宣傳、防控、出診

田土與山坡間,烈日與寒星裡

他提著藥箱,也拿著鋤頭

幾十年了

他守著藥箱,守著村民,守著土地

殘風中

他是一節枯槁的樹枝

扛著那把

沉重的鋤頭

幾十年了

他是什麼

冷月,本名伍安平,璧山區作協會員。著有長篇小說一部,有詩歌、散文和短篇小說散見某些報刊及網絡平臺。

冷月的詩

№ 天馬

有時,仿佛黃昏穿過人潮如織的街巷

每一個人都行色匆匆

我們擦肩而過

瞬間相忘於江湖

有時,仿佛黑暗的夜裡咀嚼油礦石

尖銳而陌生

有時,仿佛迎面吹來一陣清涼的風

帶著綠蔭的幽靜

有時,仿佛佇立在斷崖邊

被迫看兩山之間拉起纖細的繩索

而他固執地不系安全帶

搖搖晃晃開始高空走鋼絲

你的尖叫在喉嚨徘徊

手心被汗水打溼

有時,仿佛在星光璀璨的夜空

你突然長出翅膀

在曠達浩淼的蒼穹中馳騁

每一個詞語都帶著香氣

擊中你,顫抖,哭泣

直到你進入夢裡

還在無邊的宇宙裡翱翔

№ 空

天空如此憂鬱,氣溫一降再降。

——題記

在你愈來愈深的沉默裡

我看到命運的渡口

無限靠近黑夜

無限靠近荒蕪

如果此刻它們將我融化並帶走

我絕不伸出乞憐的雙手

也無留戀與哀愁

那些偶然註定的遇見和消失

像一個空空的渡口

千年前曾有人出發

千年後只剩一堆風化的石頭

時光怎能倒流

命運沒有轉身

每一個字都已充血

空洞仍是巨大的

喧囂在遠方

那是他們的

我依舊在無邊的沉默裡

編織潔白的等候

柯昌倫,教師,愛好詩歌,一個附庸風雅的人。

柯昌倫的詩

№ 願望

我有個終極的願望

努力把溫暖的腳印

留在春天的小徑上

當後來的人們踏過

能嗅到泥土的芬芳

感受到心跳的力量

或有人意外的驚呼

嗨一雙乾淨的大腳

曾直面

人間的繽紛與蒼茫

№ 秀湖向晚

秀湖向晚

一排排樹

在湖畔

安靜下來

她們以夕陽為鏡

倒映著羞紅的臉

鴛鴦停止戲水

驚訝得沉醉無言

白鶴背著故鄉的雲彩

忘返流連

楊天孩,重慶市璧山人,自由職業,有出版詩集《大片的光落在街道》。

楊天孩的詩

№ 沒有結束一說

2月12。

沒有結束一說

也沒什麼,是剛開始的

比方傍晚呈現的藍色

藏在整個白晝,也藏在整個夜晚

日日夜夜

年年歲歲

煙霧是藍色的,海報紙,房屋的瓦頂

與一瞬間,心所見的烏有物

比方此時播報的事件

無處不在,壓在一大疊預印製的歲月

從寒冷中抽芽的

執念,飛來橫禍

咎由自取

比方我們無話可講,則用酒

點燃最深處存儲的虛無(酒呈藍色)

虛無是透明的,使你我透明,衣衫盡褪

你的額頭有喙悽鳴

趾生出角

你的眼睛糊滿謊言

以遮悔恨

以告凡塵

夢是謊的批發部

世界為謊反證

你的皮膚上顫慄出精緻的繩索

深入土壤,懷抱,一尊尊

石頭心臟。像樹的根深入土壤

你的顫慄,線條編織合身的網

№ 旅行

1月26。

好吧,我們擁擠在一起

在汽車裡,在電梯,在一根豎笛

目的地太短暫,沿路風景過於主觀

好吧,我們是彼此的世界

世界是一個個背包,我們相互背負

我替你做別的工作,你替我愛,他替我恨

還有別的人,替我們遁入空門

千萬,別試圖逾越。像一張紙的線條,伸出所屬的平面

已經夠遭了,我們擠在一起

我說的話只有自己傾聽,荒漠太繁忙,時間稀有

你的煉獄決心毀掉的,我的手臂註定也將化為烏有

我的心火焚燒的,不分你的狠毒和善意

豎笛被誰吹奏?豎笛被你的鼻息和我的哈欠震顫冷風

那是最初的樂曲,最寂靜的聲?

我們各自鎖在無心的凝視,車窗外飛逝的草木

隨即靜寂廣闊,世界是一個個背包,我們相互背負

№ 讀一首短詩

4月6。

讀一首短詩

寧靜的下午

順著那些,如駛遠的老式汽車的字、詞

和生著鏽,緩緩搖晃纜繩般的句子

你續寫寥寥,在空白的地方:

關於你的觸動,夾帶難言的心事——

一首詩,變得糟糕,筆跡瘦而糾纏。

但你離開

仿佛無關緊要。但你

離開這個下午

你盼的慰藉

已經得到

龍吉敏,筆名寒露,1984年在《四川日報》發表處女詩作,後偶有作品在全國各地數十家報刊雜誌上發表。

龍吉敏的詩

№ 槐花

一切美麗都這麼平常

當一個季節接近另一個季節

槐花

就開了

簡單的過程如同一個人

想起另一個人時

帶起的風聲

雖然微渺

卻能安慰心靈

在五月

傾聽槐花

脫塵的高貴必須遠離

普通的花朵

拒絕所有經過修飾的眼睛

虛偽的頌詞

№ 鋤禾的人

鋤禾的人站在田坎中間

比詩歌更成熟

那些蔓啊藤啊花啊

小心的陪襯著

鋤禾的人是鄉間的主題

很風光的背影

著墨不多卻很精粹

看一眼就足以令人銘記終身

可惜這個章節現在能讀懂的人不多了

哪怕在鄉間

餐桌上的擺設也很城市

偶爾有人想起腰的疼痛

更多的人

想起的卻是通貨的價值

沉默的土地伴著如風的日子

鋤禾的人並不詩情畫意

累了的時候

就手搭涼棚看看太陽

№ 感覺

最後一枚融雪從雕簷下滴落

鴿哨消失

桔黃的紗窗半掩半開

詩稿寄出後聽見郵差

喊收掛號信

——等你不來

淺淺的撥一指二月的琴弦

想你

成東南風追逐的燕翅

原野上的油菜花

便灼黃了歲寒的夢幻

——等你

你不來

只有一葉獨木小舟

靜靜地

悄悄地

划過窗外的風景

——早春風雨如典

殘秋歲月如故

張鑑,筆名夢桐疏影。重慶作協會員,璧山作協副主席、秘書長。在《詩刊》《詩選刊》《星星》《紅巖》……刊物發表詩文1000餘篇(首),併入選多種選本。著有詩集、散文集、人物傳記等十餘部。已出版詩集《如果有一個地方》《慈悲若雲》,詩歌合集《北緯29度的芳華》,散文集《背著花園去散步》等多部。

張鑑的詩

№ 在山中,在浮世

一想到殘月、孤星,夜色包裹的靈魂

便無限盛開

這滿坡樹木,一山清輝,都是我的

數不盡的落花,微雨一樣路過眉睫

流水在逃逸。鳥兒在歸巢

青春正以風的速度蔓延和消失

摘一片葉子,輕聲細問

能否借幾日,好生逍遙?

天空只剩下雲彩。大地

只剩下枯草。如果,能變成一隻優雅的鶴

窮盡一生,只為寫一行潔白的詩句

在山中,在浮世

№ 佛前的香土

隔著一片煙霧。我聽不見爭奪和吵鬧

但我可以聽見很遠的地方,世人

從風中急急走來的腳步和他們懺悔乞願的聲音

安靜的夜,松果掉下潮溼的土地

成為經卷上一處墨跡。空谷流水

霧溼著我們遙遠的一生

總有人對我跪拜,點燃香火,試圖

燃燒欲望。可是我,我不是佛,只是

佛前焚燼的香土,一粒,只習慣

青燈下的誦經和晨霧裡的掃塵

等山門關掉之後,所有的腳步

消失於紅塵,一朵夕陽

映著巖壁上幾株小花。煙霞掩映

我就隨一陣風入了佛家的夢去

№ 

一盞,兩盞,三盞……

身體的每個小房間,掛滿了

夏夜的紅燈籠。穿過草地和叢林

輕輕晃動,環佩叮噹

發出柔和的光亮

我們提著燈盞

不停地走——上學,放學,上班,下班

遊戲,或者做夢。有些燈越來越亮

我們居然沒有被刺痛的齧咬,有些燈

何時熄滅,我們亦毫無知覺

曠野,出現一座坍圮的雕花古樓

石獅子摔在門前,五顏六色的殘破燈罩

如斷翅的蝴蝶在風中慢慢墜落。黑暗降臨

我們安靜躺下。聽見有人說話

有人哭。腳下,一盞油燈

點亮最後三天

約稿編輯:泥文

總編:張強

副總編:泥文

欄目主編:

常克(評論) 餘璟(散文)

阿雅(詩歌) 陳邦友(詩詞)

遊睿(小說) 蘇治銀(小說)

郵箱:3063141983@qq.com

(作品+簡歷+生活照最好關注並附上電子聯絡方式)

必須沒在其它微刊推出過

渝北區作家協會主辦

相關焦點

  • 《兩江文苑》總278期|雲陽作協詩人詩歌小輯
    編者按:《兩江文苑》將不定期推出各區縣兄弟作協詩人們的詩作,旨在借集中展示各區縣兄弟作協詩人們的詩作,互動交流,一同在詩路上前行。本期展示:雲陽作協詩人詩歌小輯張守剛、雷揚梅、宗川、餘波、袁久平、行一、葉慶松、楊玉梅、江島(組稿:張守剛)張守剛,雲陽農壩人,生於70年代。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雲陽作協主席。
  • 成都國際詩歌周丨哥倫比亞詩人李戈:全球化的世界中,漢語是詩歌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以「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為主題,今日(12月10日)上午,成都國際詩歌周分活動「疫情以來的人類世界與詩歌表達」主題討論活動在成都新華賓館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吉狄馬加,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成都市文聯主席梁平,《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魯獎獲得者閻安、林雪,以及哥倫比亞詩人李戈、美國詩人小易等國內外傑出詩人參與了交流。李戈「坐看當下,有人可能認為世界已經停止,有人可能覺得時光流逝太慢,以至於他們可以凝望到空氣中的秒數。」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俄羅斯詩人伊琳娜·丘特諾娃:詩人的任務是...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12月10日上午,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重要活動之一——「我們共同的星球 見證詩歌的溫暖力量」主題論壇活動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詩人吉狄馬加,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成都市文聯主席、詩人梁平,魯獎獲得者、陝西省作協副主席、詩人閻安,《中國藝術報》總編輯、詩人康偉,安徽省作協秘書長、《詩歌月刊》主編、詩人李雲,《詩潮》主編、詩人劉川,《上海文學》副社長、詩人張予佳,《花城》編輯、詩人安然,詩人邰筐、木布木泰、施施然、包苞,以及俄羅斯詩人魯登科·瓦列裡、伊琳娜·丘特諾娃、哥倫比亞詩人李戈,美國詩人小易,斯洛伐克詩人馬裡昂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論壇|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梁平:「詩歌」是...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攝影 向宇2020年突發新冠疫情,為了體現全球抗疫過程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時代性,擴大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以「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為主題,
  • 成都國際詩歌周丨追溯千百年詩歌足跡,詩人們在杜甫草堂吟詩唱和
    「世界同吟一首詩」2020·成都國際詩歌周朗誦會,12月10日在成都杜甫草堂舉行。本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由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等指導,四川省作協、四川省文聯、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等支持,成都市文聯、成都市文廣旅局、五糧液集團公司主辦,成都市文聯《草堂》詩刊社、成都商報社等承辦。
  • ...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梁平:「詩歌」是成渝雙城經濟圈的特殊標識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攝影 向宇2020年突發新冠疫情,為了體現全球抗疫過程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時代性,擴大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以「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為主題,同時展示「雙城記」「同城化」的美好願景
  • 【湖南文苑】周家俊:家庭三部曲(小小說)
    【湖南文苑】推出 家庭三部曲 文/ 作者簡介:周家俊,中國當代軍旅作家 詩人,山東聊城市詩人協會會員,山東散文學會會員。
  • 【名家典藏】賀歲版 總第 0953期 翠兒組稿 ||北京詩人論壇 跨年詩歌精選 (1)
    螺髻輕綰,小睫毛遮羞,遮住半個塵世一碗秋,洗淨鉛華風自水巷吹來,你恰好給一粒小詞把脈,收購骨子裡的鹽分。思念,夜夜笙歌 作者簡介:月宛初。作品散見.《詩選刊》《詩歌周刊》《天津詩人》《北方文學》《甘肅青年詩刊》《山東文學》等。
  • 成渝詩人匯聚瀘州品鑑詩歌 期待攜手重振成渝詩歌風貌
    來自成渝兩地的80餘位詩人、評論家等匯聚一堂,品鑑詩歌,探討成渝詩歌發展。這是重慶直轄以來,成渝兩地詩人最大規模的一次匯聚。  「巴蜀文化那麼多年交融的歷史,如今兩地詩人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大背景下匯聚一堂品鑑詩歌,很有意義。」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阿來說。
  • 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中外詩人高峰論壇舉行
    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中外詩人高峰論壇舉行「屈原一直在我們身後」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3日訊(見習記者 周磊 馬如蘭 通訊員 歐陽林)今天,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中外詩人高峰論壇在汨羅市舉行
  • 「華豫朗讀者」崔素芳朗誦:詩人礪影的詩歌《當你老了》
    現居河南省安陽市,河南省作協會員,安陽市詩詞學會副主席、北關區作協副主席。散文、詩歌、詩詞作品散見《詩刊》《中國詩歌》《作家天地》《湖北詩刊》、新加坡《錫山文藝》《河南詩人》《泰山詩人》《關睢愛情詩刊》《文源》《安陽日報》等。出版詩集《空巷裡的獨舞》,並獲2019年第五屆中國詩歌春晚「十佳詩集」。詩歌入選《2016年中國詩歌年選》等多種選本,詩詞入選《中國當代詩詞選》《河南當代詩詞選》等。
  • 【怡靜文苑】第1109期 —李子誦讀《沙溪》
    ● 美詩美誦  {第1109期} ●愛好寫作書法,現為湟中縣作家協會會員,西寧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校園詩人協會會員。先後有多篇散文詩歌作品在《海東報》、《青海日報》、《青海青年報》、《新湟中》、《湟中教育》等報刊雜誌刊登發表,有作品入選《湟中文學》、《油菜花飄香的地方》等文學作品集。
  •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開幕 中外詩人共同見證一座城市的詩意
    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詩人吉狄馬加,四川省作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侯志明,四川省作協副主席、詩人梁平,《詩刊》社副主編、評論家霍俊明,魯獎獲得者、詩人閻安、林雪,《中國藝術報》總編、詩人康偉,《詩歌月刊》主編、詩人李雲,《詩潮》主編、詩人劉川,《上海文學》副社長、詩人張予佳,河南省詩歌協會副會長、詩人藍藍,《十月》編輯、詩人李浩,《花城》編輯、詩人安然,詩人布木布泰、施施然、安諒、宋尾、包苞、餘真,以及來自成都和重慶的詩人老房子
  • ...應該是一位白衣天使」,80後詩人張二棍獲第十二屆「聞一多詩歌...
    長江網12月20日訊(記者周滿珍)20日晚,第十二屆「聞一多詩歌獎」在第六屆武漢詩歌節「詩漫江城」音樂會上揭曉,來自山西的80後詩人張二棍榮獲該獎項並獲獎金10萬元。張二棍(本名張常春),1982年生於山西代縣,就職於山西地勘局,出版詩集《曠野》《入林記》,曾獲《詩刊》年度青年詩人獎、趙樹理文學獎等獎項。獲獎詩人張二棍(中)。
  • 100多位詩人相聚武漢詩歌節:為城市生機寫下一份詩意證明
    在開幕式上,中國作協《詩刊》社主編、詩人李少君哽咽向武漢鞠躬致敬。畢業於武大中文系的他視武漢為精神上的故鄉,他說,詩歌作為最高的文字形式,標誌著人之精神的昂揚,當初疫情之中,武漢詩人仍在寫詩,這本身就透露出非常重要的信心。此次武漢詩歌節的舉辦具有象徵意義,這是武漢在用詩歌的形式傳達誠意,告訴全世界:武漢正在恢復,歡迎來武漢,歡迎來中國」。
  • 有人寫了篇《當代詩壇的十大禍害》,作協詩人和餘秀華都位列其中
    但不可否認的是,民間還有大量愛好詩歌的朋友,他們的存在總能讓我們看到些許希望。在近幾年很火的《中國詩詞大會》等詩詞節目中,選手有上至70多歲的老人,下至7、8歲的孩子,他們對詩詞的熱情讓人感動。但現實又不斷地提醒著我們,這類節目基本上都不比現代詩,而事實上多數選手愛的也僅僅是古典詩詞而已。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當代詩壇變得如此沒落?我們已經說不清楚了。
  • 黃土地上的詩人程全明《心隨詩舞》家國愛,一字一行總關情
    詩集分為:第一輯 心隨詩舞,第二輯 以詩抗疫,第三輯 回家的路,第四輯 歲月靜好,共四大部分。第一輯以詩人日常或旅行所見所聞所感而作:中國漢字、紅衣少女、紅月亮、迎客松、春節、風箏等眾多意象所作,這些在我們眼中司空見慣的景物,可在詩人的眼裡,卻蘊含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秘密,詩人獨闢蹊徑只取一個小小的角度,便寫出了意境悠遠的篇篇小詩,讀來讓人驚喜不已。
  •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今晚開幕 60餘位中外詩人共赴「詩歌...
    60餘位詩人相聚成都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詩人吉狄馬加,四川省作協副主席、詩人梁平,《詩刊》社副主編、評論家霍俊明,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輯李舫,河南省詩歌協會副會長、詩人藍藍,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詩人閻安等國內優秀詩人,以及俄羅斯詩人魯登科·瓦列裡、伊琳娜·丘特諾娃、唐曦蘭(巴達列娃·阿娜斯塔西亞)
  • 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病毒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詩人不能在嚴峻...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詩人們齊聚天府之都、錦繡之城的成都,共襄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共享詩歌精神的盛宴。12月9日晚,「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開幕式,在成都廣播電視臺順利舉行。
  • 【名家典藏】賀歲版 總第 0941期 [強弓特約]欄目 || 中國女詩人專輯(4)
    浙江省作協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作品見於《詩刊》等,獲詩歌各級比賽獎項60餘次,著有詩集《飛花集》。一見之地編委。長詩《老街口》入選中國作協2019年度少數民族文學重點扶持項目。榮獲第五屆中國長詩獎、郭小川詩歌獎、駱賓王青年文藝獎、第二屆「河洛桂冠詩人獎」等獎項,現為《中國漢詩》雜誌執行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