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兩江文苑》從本期開始,將不定期推出各區縣兄弟作協詩人們的詩作,旨在借集中展示各區縣兄弟作協詩人們的詩作,互動交流,增進友誼,共識有無,一同在詩路上前行。
本期展示:璧山作協詩歌小輯
趙興中、石子、巴丁、楊長虹、張萃、冷月、柯昌倫、楊天孩、龍吉敏、張鑑(組稿:張鑑)
趙興中,1963年2月生,重慶璧山人,中國作協會員,璧山作協副主席。著有詩集《木偶心中的秘密》(2003)《小鎮書》(2008)《捕風者說》(2011)《花動搖》(2015)等。《捕風者說》2015年獲重慶文學獎詩集獎。
趙興中的詩
№ 我已經老了
1
我已經老了你千裡迢迢,來到我夢中
在我面前晃來晃去
你來,不是和我同居
我不介意,你看見了我日漸枯槁的形體
我已經老了,只剩下落日一樣的眼神和迷離
2
我囁嚅的嘴,來不及說起你的美麗,說起你
年輕的,飽滿的乳房,壓抑過我年輕的呼吸
那些蕩漾的氣息,像一陣風,飄散在另一陣風裡
3
命運把我安頓在這間屋子裡,愛神坐在觀眾席上
看著我,慢慢老去,我擁有一縷縷婉轉的回憶
像你,擁有一縷縷年輕的好脾氣
你戴上浴帽,赤裸的水霧,妖嬈,有足夠的魅力
你摘下髮夾,和木梳、和襯衣、和穿衣鏡、雜陳其間
向我眨著眼,但沒說出你迷茫的心思
4
我已經老了,不喜歡上網,也不喜歡網戀偶爾在下雨的午夜,在別人撒下的網上,偷她種的菜
看她們偷拍自拍的電影,傷別離
我衰老的身體,躲進被窩問我自己,雨也有故鄉嗎?雨會不會孤獨,失眠,哭泣?
會不會在深夜想起,歲月的滄桑和往事
5
那些寂靜的夜晚,我踱著步,等你到我做夢的房間來
帶著你的憂傷,帶著你的幻想,撲進我的懷裡
允許我,把你逗哭,允許我,把你弄笑
問我年輕時,是不是喜歡一塊廣闊的草地旁邊,山很高,草很青,水很綠,還有清澈聲問我是不是像風一樣,悄悄對愛人說,來吧,愛!
6
我已經老了,習慣性地在睡夢中演習
躺在自己的懷裡,帶著自己的骨灰,坐火車去天國的另一個城市,參加自己的葬禮
在回來的火車上,如果睡著了,我想看著你
為我抹去憂傷的淚痕,小聲說:小時候,我真的很愛你
7
我已經老了,還要學會推著輪椅,帶著自己出門去
看衰草如茵,看天有多高,看踢球的小子,帶著一身汗味
帶回一群有說有笑的女孩子
聽她們歡叫的聲音,不吃醋,也不擔心
我已經老了,就像母親期待女兒幸福一樣,我期待
我越來越愛你,在夢中,我們是一對多好的戀人啊!
石子,本名歐文禮,男,1965年生,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重慶市璧山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出版有詩集《一地陽光》、《風中的藍》和散文集《花醉雨》等。寫點文字,讓靈魂散步。
石子的詩
№ 瀘沽湖
瀘沽湖裡藏著我雲一樣的情愫
純潔,灑脫,柔情蜜意
這前世的種子,被湖水的清澈蔚藍浸泡
被阿夏的眼神浸泡
胚芽萌動
瘋長成格姆女神山腳下瀘沽湖水中的
水性楊花
我翻越崇山峻岭,帶著滿身的傷
在落水村的花樓裡
把我前世今生的秘密痛快地釋放
我要做草海裡的一條水蛇
纏上那一支鳶尾花的腰
我要做湖中裸身的魚兒
靜靜陪在同樣赤裸的月亮身旁
即使明天離去,也要讓昨夜的夢
搖曳在尼塞村情人樹的枝頭
讓南來北往的候鳥
在夢裡自由地棲息
№ 撫仙湖亂想
在這裡,我尋找自己的
魂
不染纖塵的水呀
是我的前世,肯定不是我的今生
浩淼無垠,我前世的寬度
把群峰抱在懷裡
把天邊的彩霞抱在懷裡
深邃無比,我前世的厚度
日月沉入我的水底
靈魂的吶喊,敞亮在心裡
而我的今生
迷失在粼粼的波光裡
迷失在祿充和月亮灣的市聲裡
我這一隻打滿補丁的舊船
勉強扛住風浪的搖晃
此時,麒麟山下,七百多年的榕樹
喊我前世的乳名
抗浪魚遊弋在我的眸子裡
我看見它嘴角的笑
我靈魂的花朵
在湖水的澄澈中孕育,萌動
我聽湖面飛翔的鷗鳥
鳴叫著純粹
我把脈管裡的血液,傾注在湖裡
過濾雜質
我身體裡殘存的嚮往
化為雲朵
裝扮撫仙湖的夢境
我把手伸進骨髓裡
捂住靈魂深處的一縷馨香
不許它滲漏半分
巴丁,真名龍澤平,男,漢族,1963年9月生,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供職於重慶市璧山職業教育中心。在省級以上正式出版的報刊發表詩歌、散文、小小說等文學作品300餘件。出版詩集兩部:《生命的印痕》、《水頌》。
巴丁的詩
№ 故土
昨天又回了一趟老家
我還特地
去看了一下村邊的那條小河
兩岸的竹林還在
那河水已經瘦得不成樣子了
但還在有氣無力地爬動著
三五隻土鴨在裡面划來划去
把水攪得很渾濁
有一隻斑斕的蝴蝶
從岸的這邊飛到了那邊
村裡的房子
有的垮了,有的正在重建
據說那些搬到城裡去的人
將來要回來養老
隔壁的王么爺已經去世了
他享年70歲
而王么娘還健在硬朗
有時也下地種點疏菜自給自足
衣食無憂的生活
使她紅光滿面
她死活也不去城裡跟兒女住在一起
她說她要守著自己的老窩
生是這兒的人,死是這兒的鬼
王么娘說這話的時候目光堅毅
正好對著王么爺的墳頭
仿佛是
仿佛是說給王么爺聽的
№ 橙花謝後
花匠在校園裡栽了幾棵橙子樹
橙花開時香滿園
橙花謝後是長長的寂寞
我的驚喜來自一夜清風
那橙子樹枝繁葉茂的懷抱裡
蹦出了滿臉稚氣的累累果實
我從樹下走過的時候
兩手空空如也
似乎所有的詞語都失去了意義
橙子樹向我注目,我向它們致意
楊長虹,重慶璧山人,某國企內刊編輯。出版詩歌合集《北緯29度的芳華》,曾在《星星詩刊》《三秦都市報》《重慶晚報》《山東文學》等報刊雜誌冒過泡。詩觀:將支離破碎的生活拼湊成一幅水墨丹青。
楊長虹的詩
№ 雪花
千裡冰封
我躺在大地母親的胸口
整夜整夜睡不著覺
我失血的母親
飲著蒼涼與孤寂
緊緊將我擁進懷裡
村莊在澀澀寒風中節節敗退
那一棵棵枯草
舉著還未完成的使命
在黃沙之上倔強的挺立
江河白晝不息
她洶湧的內心在冰層下
與我一起暢想著春的來臨
每一座城市都在努力的消融冰霜
火車以時不我待的加速度
穿越半個中國
一點點喚醒我心中的雪花
№ 文風橋
你在璧南河邊洗頭,我在文風橋上
數你的秀髮,用一元三次方程計算
你哪一刻能將我照亮
我的世界很小,像文風橋一樣
閱盡千帆,只願為你
獻上清晨第一滴露珠
河水順流而下,我逆流而上
我用手稿託起一春明媚
等你,唱出鳥兒般歡快的歌
№ 梅
芬芳如故,你舉著風雪
將臨近春天的心事打翻
一冬的平淡、隱忍
傾巢而出。穿過生命的暗河
採一縷陽光,釀造溫暖和力量
骨子裡僅有的尊嚴
借著無辜的白雪,紮根大地
我們活得如此陌生、乏味
山河破碎
你是開在我眼裡的水聲
張萃,璧山作協會員,英語教師。
張萃的詩
№ 一首
為一個地方寫一首詩
那我還得在此住上一年
十年 或是一生
最終
也造不出一句
這一生
便成了掩飾我才淺的藉口
過完了
再在墓碑上留下半首
№ 情書
唱一首歌
藏住快樂
告一次別
不說再見
寄一封信
沒有想念的字眼
寫一封情書
不透露愛情
№ 他是什麼
是醫生還是農民
他一手握著鋤頭
種田,下地
赤腳,紮根在土裡
他是農民還是醫生
另一隻手,提著藥箱
聽診把脈、抓藥打針
幾十年了
宣傳、防控、出診
田土與山坡間,烈日與寒星裡
他提著藥箱,也拿著鋤頭
幾十年了
他守著藥箱,守著村民,守著土地
殘風中
他是一節枯槁的樹枝
扛著那把
沉重的鋤頭
幾十年了
他是什麼
冷月,本名伍安平,璧山區作協會員。著有長篇小說一部,有詩歌、散文和短篇小說散見某些報刊及網絡平臺。
冷月的詩
№ 天馬
有時,仿佛黃昏穿過人潮如織的街巷
每一個人都行色匆匆
我們擦肩而過
瞬間相忘於江湖
有時,仿佛黑暗的夜裡咀嚼油礦石
尖銳而陌生
有時,仿佛迎面吹來一陣清涼的風
帶著綠蔭的幽靜
有時,仿佛佇立在斷崖邊
被迫看兩山之間拉起纖細的繩索
而他固執地不系安全帶
搖搖晃晃開始高空走鋼絲
你的尖叫在喉嚨徘徊
手心被汗水打溼
有時,仿佛在星光璀璨的夜空
你突然長出翅膀
在曠達浩淼的蒼穹中馳騁
每一個詞語都帶著香氣
擊中你,顫抖,哭泣
直到你進入夢裡
還在無邊的宇宙裡翱翔
№ 空
天空如此憂鬱,氣溫一降再降。
——題記
在你愈來愈深的沉默裡
我看到命運的渡口
無限靠近黑夜
無限靠近荒蕪
如果此刻它們將我融化並帶走
我絕不伸出乞憐的雙手
也無留戀與哀愁
那些偶然註定的遇見和消失
像一個空空的渡口
千年前曾有人出發
千年後只剩一堆風化的石頭
時光怎能倒流
命運沒有轉身
每一個字都已充血
空洞仍是巨大的
喧囂在遠方
那是他們的
我依舊在無邊的沉默裡
編織潔白的等候
柯昌倫,教師,愛好詩歌,一個附庸風雅的人。
柯昌倫的詩
№ 願望
我有個終極的願望
努力把溫暖的腳印
留在春天的小徑上
當後來的人們踏過
能嗅到泥土的芬芳
感受到心跳的力量
或有人意外的驚呼
嗨一雙乾淨的大腳
曾直面
人間的繽紛與蒼茫
№ 秀湖向晚
秀湖向晚
一排排樹
在湖畔
安靜下來
她們以夕陽為鏡
倒映著羞紅的臉
鴛鴦停止戲水
驚訝得沉醉無言
白鶴背著故鄉的雲彩
忘返流連
楊天孩,重慶市璧山人,自由職業,有出版詩集《大片的光落在街道》。
楊天孩的詩
№ 沒有結束一說
2月12。
沒有結束一說
也沒什麼,是剛開始的
比方傍晚呈現的藍色
藏在整個白晝,也藏在整個夜晚
日日夜夜
年年歲歲
煙霧是藍色的,海報紙,房屋的瓦頂
與一瞬間,心所見的烏有物
比方此時播報的事件
無處不在,壓在一大疊預印製的歲月
從寒冷中抽芽的
執念,飛來橫禍
咎由自取
比方我們無話可講,則用酒
點燃最深處存儲的虛無(酒呈藍色)
虛無是透明的,使你我透明,衣衫盡褪
你的額頭有喙悽鳴
趾生出角
你的眼睛糊滿謊言
以遮悔恨
以告凡塵
夢是謊的批發部
世界為謊反證
你的皮膚上顫慄出精緻的繩索
深入土壤,懷抱,一尊尊
石頭心臟。像樹的根深入土壤
你的顫慄,線條編織合身的網
№ 旅行
1月26。
好吧,我們擁擠在一起
在汽車裡,在電梯,在一根豎笛
目的地太短暫,沿路風景過於主觀
好吧,我們是彼此的世界
世界是一個個背包,我們相互背負
我替你做別的工作,你替我愛,他替我恨
還有別的人,替我們遁入空門
千萬,別試圖逾越。像一張紙的線條,伸出所屬的平面
已經夠遭了,我們擠在一起
我說的話只有自己傾聽,荒漠太繁忙,時間稀有
你的煉獄決心毀掉的,我的手臂註定也將化為烏有
我的心火焚燒的,不分你的狠毒和善意
豎笛被誰吹奏?豎笛被你的鼻息和我的哈欠震顫冷風
那是最初的樂曲,最寂靜的聲?
我們各自鎖在無心的凝視,車窗外飛逝的草木
隨即靜寂廣闊,世界是一個個背包,我們相互背負
№ 讀一首短詩
4月6。
讀一首短詩
寧靜的下午
順著那些,如駛遠的老式汽車的字、詞
和生著鏽,緩緩搖晃纜繩般的句子
你續寫寥寥,在空白的地方:
關於你的觸動,夾帶難言的心事——
一首詩,變得糟糕,筆跡瘦而糾纏。
但你離開
仿佛無關緊要。但你
離開這個下午
你盼的慰藉
已經得到
龍吉敏,筆名寒露,1984年在《四川日報》發表處女詩作,後偶有作品在全國各地數十家報刊雜誌上發表。
龍吉敏的詩
№ 槐花
一切美麗都這麼平常
當一個季節接近另一個季節
槐花
就開了
簡單的過程如同一個人
想起另一個人時
帶起的風聲
雖然微渺
卻能安慰心靈
在五月
傾聽槐花
脫塵的高貴必須遠離
普通的花朵
拒絕所有經過修飾的眼睛
虛偽的頌詞
№ 鋤禾的人
鋤禾的人站在田坎中間
比詩歌更成熟
那些蔓啊藤啊花啊
小心的陪襯著
鋤禾的人是鄉間的主題
很風光的背影
著墨不多卻很精粹
看一眼就足以令人銘記終身
可惜這個章節現在能讀懂的人不多了
哪怕在鄉間
餐桌上的擺設也很城市
偶爾有人想起腰的疼痛
更多的人
想起的卻是通貨的價值
沉默的土地伴著如風的日子
鋤禾的人並不詩情畫意
累了的時候
就手搭涼棚看看太陽
№ 感覺
最後一枚融雪從雕簷下滴落
鴿哨消失
桔黃的紗窗半掩半開
詩稿寄出後聽見郵差
喊收掛號信
——等你不來
淺淺的撥一指二月的琴弦
想你
成東南風追逐的燕翅
原野上的油菜花
便灼黃了歲寒的夢幻
——等你
你不來
只有一葉獨木小舟
靜靜地
悄悄地
划過窗外的風景
——早春風雨如典
殘秋歲月如故
張鑑,筆名夢桐疏影。重慶作協會員,璧山作協副主席、秘書長。在《詩刊》《詩選刊》《星星》《紅巖》……刊物發表詩文1000餘篇(首),併入選多種選本。著有詩集、散文集、人物傳記等十餘部。已出版詩集《如果有一個地方》《慈悲若雲》,詩歌合集《北緯29度的芳華》,散文集《背著花園去散步》等多部。
張鑑的詩
№ 在山中,在浮世
一想到殘月、孤星,夜色包裹的靈魂
便無限盛開
這滿坡樹木,一山清輝,都是我的
數不盡的落花,微雨一樣路過眉睫
流水在逃逸。鳥兒在歸巢
青春正以風的速度蔓延和消失
摘一片葉子,輕聲細問
能否借幾日,好生逍遙?
天空只剩下雲彩。大地
只剩下枯草。如果,能變成一隻優雅的鶴
窮盡一生,只為寫一行潔白的詩句
在山中,在浮世
№ 佛前的香土
隔著一片煙霧。我聽不見爭奪和吵鬧
但我可以聽見很遠的地方,世人
從風中急急走來的腳步和他們懺悔乞願的聲音
安靜的夜,松果掉下潮溼的土地
成為經卷上一處墨跡。空谷流水
霧溼著我們遙遠的一生
總有人對我跪拜,點燃香火,試圖
燃燒欲望。可是我,我不是佛,只是
佛前焚燼的香土,一粒,只習慣
青燈下的誦經和晨霧裡的掃塵
等山門關掉之後,所有的腳步
消失於紅塵,一朵夕陽
映著巖壁上幾株小花。煙霞掩映
我就隨一陣風入了佛家的夢去
№ 燈
一盞,兩盞,三盞……
身體的每個小房間,掛滿了
夏夜的紅燈籠。穿過草地和叢林
輕輕晃動,環佩叮噹
發出柔和的光亮
我們提著燈盞
不停地走——上學,放學,上班,下班
遊戲,或者做夢。有些燈越來越亮
我們居然沒有被刺痛的齧咬,有些燈
何時熄滅,我們亦毫無知覺
曠野,出現一座坍圮的雕花古樓
石獅子摔在門前,五顏六色的殘破燈罩
如斷翅的蝴蝶在風中慢慢墜落。黑暗降臨
我們安靜躺下。聽見有人說話
有人哭。腳下,一盞油燈
點亮最後三天
約稿編輯:泥文
總編:張強
副總編:泥文
欄目主編:
常克(評論) 餘璟(散文)
阿雅(詩歌) 陳邦友(詩詞)
遊睿(小說) 蘇治銀(小說)
郵箱:3063141983@qq.com
(作品+簡歷+生活照最好關注並附上電子聯絡方式)
必須沒在其它微刊推出過
渝北區作家協會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