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鑑賞與寫作:讀《四時田園雜興》學如何把古詩改寫成小短文

2020-12-13 心尖兒上的詩意語文

現在的車馬不慢,但日色已晚。我要寄給你的信已經寫好,可我總要送往郵局,不喜歡放在街邊的綠色郵筒。我總疑心,那裡會慢一點,和著這漸晚的暮色,最終會消失在這悲愴的邊緣。

最美不過大自然。四時田園風光,自是難忘。如何把古詩改寫成小短文呢?以宋代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為例。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通過題目小括號裡邊的內容,我們知道《四時田園雜興》是一組詩,描寫的是四季農村田園生活風光。

把古詩改寫成小短文是五年級下冊第一課的選做題,細讀同學們的作品之後,發現還有個別同學改寫的不到位,決定再次就這一知識點,進行講解。

一、改寫要遵循兩個原則

查閱同學們的作業,還有個別同學沒有理解題意,不知何為改寫。有的在改寫和翻譯間畫上了等號;有的大肆渲染,脫離了詩人原文。

改寫一定要遵守兩個原則:第一:不改變原文內容和詩人情感;第二:改寫不等於翻譯。

打破這兩個原則的同學,建議第一步一定是要熟讀古詩,理解詩意,把握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以此詩為例,詩人描寫的是初夏村裡農人們勤勞忙碌的景象,同時讚揚孩子們天真、好學、勤勞的品質。所以我們在進行改寫時,環境描寫的背景,一定要是古代夏季農忙的景象,不能出現與季節、地點、時代不相吻合的景物。第二步則是從詩中找主線,找關鍵點。找出詩中描寫的事件,景物,人物,理一理自己的寫作提綱,做好相應的筆記,為下文的想想擴寫作準備。

二、改寫要有開頭和結尾

古詩改寫成小短文,我們要明白雖然文章短小,但依舊是一篇文章,要有頭有尾。

在批改過程中,部分同學都添加了開頭,但文章的結尾,同學們往往落筆於最後一句詩的翻譯,沒有另寫結尾,往往讓人有意不盡之感。

結尾如何寫呢?還是要建立在你所理解的原文內容和你所描寫的內容上。以此詩為例,可以在結尾點明中心,也可採用首尾呼應法。如果文章開頭,你寫的是鄉村田園風光,那麼你可以繼續選擇環境描寫的方式來結尾;若是你對農忙時進行的一段特寫,那麼結尾依舊可以採用此法。

示例:遠處,天已經黑下去了,可村子裡的阿九依舊在挑水,那在水桶中一蕩一蕩的小調皮,便滴滴答答地打在了阿九回來的路上,好像在陪著阿九,讓他不要孤單,又好像在為阿九的勤勞唱一首讚歌呢……

三、改寫要點明中心

都說「贅字冗詞不能有,點題之筆不能無」,中心是文章的靈魂,是貫穿全文的主線。寫文章時一定要及時點明中心,讓文章熠熠生輝,脫穎而出。改寫古詩也是一樣,也要及時點明中心,讓讀者明白你的價值情感趨向。

如何點明中心呢?我們可以巧用點題之筆。在文章開頭或者結尾之時,借點題來點明中心。如:田園風光,如詩如畫。鄉村人兒,勤勞持家。八歲稚童,也學種瓜。生死於斯,豈不美哉?

還可以借題記或者後記來抒發情感,點明中心。如:又見炊煙嫋嫋升起,那被風一吹就散的煙火氣下,他們,站在山水畫中;他們,站在歷史的肩頭;他們,正在從土地中尋求閃光的太陽!

古詩改寫成短文,一定要記得在開頭或結尾,把詩人所想要表達的情感,用一段景物描寫或者是一個畫面,又或者是一句直白的話語,抒發出來!

四、改寫要大膽想像

有人說,現實的世界是有盡頭的,但想像的世界卻是無涯的。想像是靈魂的眼睛。

我們在改寫時,一定要大膽想像。或抓住詩中提到的景物,進行環境、背景的擴寫;或抓住詩中的人物、事件,從人物動作、語言、神態等方面進行想像。如此詩中,提到「耘田」,我們可以從這裡推斷此詩作於初夏,那麼我們可以藉此描寫初夏時的田園風光。寫一寫晨起時的濃霧、花香或者聽到的鳥語,渲染出這是一個溫馨有勤勞的景象。

詩中還提到了「夜績麻」「學種瓜」,這些事件都是我們可以大膽想像的點。可以突出深夜搓麻餡的辛苦與堅持,孩子學種瓜時的笨拙與歡喜。

示例:「小弟,你看,父親母親都在地裡忙,我們也學著奶奶的樣子去種瓜吧!」「好啊,好啊!」於是,子彥兩姐弟一個提著瓜種,一個扛著小鋤頭,走到了桑樹下。開始種瓜啦!子彥扔下一粒瓜種,一邊扔還一邊鄭重其事地說:「小呆瓜呀,快長大,長大後,就進我的碗裡吧!」「撲哧」,姐姐忍不住笑了出來「傻子彥,我們還沒挖洞呢!要先給瓜種找個小房子,他才能在家裡邊安心發芽啊!……」

大膽想像,平地可以起高樓,眨眼間可以行千裡。

一星隕落,黯淡不了星空燦爛;一花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沒有月亮又怎樣,只要心中一片皎潔,這就足夠成就最耀眼的光。

相關焦點

  • 停課不停學:五年級語文《四時田園雜興》要學啥?從五個方面入手
    作為一線老師,平時在自媒體平臺寫教育領域的文章,接下去我會抽出時間寫一些和自己本職工作相關的內容,比如,五年級下冊語文的第一課《古詩三首》中的第一首——《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到底要學啥?我覺得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一)曉題目了解一首詩的題目,是學習古詩的「前奏」。
  •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古詩三首》之《四時田園雜興》預學練習單
    一、預學目標1.會讀會寫「晝、耕、供、耘」,並組詞。2.正確、流利朗讀,背誦並默寫這首古詩。3.嘗試理解重要字詞的含義,嘗試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大意。讀[ gòng ]的時候,與祭品有關,(如供品、供桌);也指受審者口述案情,如口供、供認、串供、翻供、逼供、供狀等;另外,供職、供事也讀gòng ④興也是多音字,有xīng和xìng兩個讀音也容易錯,要留心區分記多音字,除了像「供」區分意義來記,還有個小竅門叫「記少不記多」,也就是說記意思比較少的那個讀音
  • 《四時田園雜興》、《宿新市徐公店》、《清平樂·村居》教學
    二、朗讀詩歌,整體感知1.認真聽讀古詩,解決生字問題,初步感知古詩的內容,想像詩中描寫的情景。2.自由朗讀三首古詩:出示朗讀要求:(1)讀準字音,注意斷句。(3)你指我讀,鞏固運用。三、學習《四時田園雜興》1.出示詩歌。反覆讀,將詩讀通順、讀流利,讀出一定的節奏和韻律。2.朗讀《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說一說你感受到的風景。
  • 古詩文學習004:四年級下冊,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宋]範成大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注釋①〔雜興〕隨興而寫的詩。「興」,這裡讀xìng。②〔蛺蝶〕一種中大型蝴蝶,約有6000個物種。大意初夏時節,金黃的梅子掛滿枝頭,杏子也變得鮮亮飽滿,格外誘人。
  • 圖說圖解自學成才:五年級下冊語文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五年級下冊語文四時田園雜興的圖說圖解!沒有老師也能自學哦!你發現了嗎?古詩的學習步驟也就在這張圖裡哦!情景圖。首先來了解認識一下作者!解決掉生字詞,讀準字音!多音字重點掌握!讀準字音!「晝」字識記方法。「晝」字的書寫指導。再理解記憶一下古詞今意。這樣你就能隨心應手的做個小小古詩翻譯家了。
  • 從《四時田園雜興》讀出幸福教育的真諦
    今天我們就通過範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這首古詩來一起聊聊幸福教育這件事。複課後的悲劇,值得每一個家長警醒和深思神獸終歸是自己的,雖然「回籠」能減輕家長們很多壓力,釋放很多精力,但複課後孩子的心理危機必須要高度重視起來。
  • 五年級《四十田園雜興》(其三十一)課件
    《四十田園雜興》共60首,本首詩是其中的第31首詩,這是我們小學階段常考的五大詩歌類型(邊塞詩、寫景詩、詠物詩、送別詩、詠物詩)中的田園詩。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是「五柳先生」即陶淵明。本首詩不僅僅是一首田園詩,也是一首關於童年的詩作。
  • 一點學詩:童真最動人——讀《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有感
    《四時田園雜興》其實是組詩。按時間分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共五組,每組12首,共計60首。描寫了一年四季田園中的不同景象。所以就有了《四時田園雜興》這個共同的名字。所有詩作皆是南宋詩人範成大退居家鄉後寫成。範成大與陸遊、楊萬裡等人齊名,也是南宋名臣、文學家。唐代詩人中王維、孟浩然被稱作山水田園派,但詩作卻鮮少描寫農村生活。
  • 未來講堂|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誦讀:杜敏
    未來講堂|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誦讀:杜敏 2020-12-04 0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課一練:部編五年級下冊課文1《古詩三首》,附答案
    參考答案:參考答案:一、讀拼音,寫詞語。1、《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中,描寫農村人們晝夜勞作的繁忙景象的詩句是: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2、《稚子弄冰》中,描寫孩子敲擊冰塊,發出悅耳盛音,忽然冰塊落地的詩句是:敲成玉磐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 古詩鑑賞與寫作:從《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學寫作
    註:「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一聯,《古詩名句掇英》(陶文鵬撰,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唐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等書,皆作「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霍松林先生指出:白首,白頭,點出詩人已到老年,老年人難得「放歌」,也不宜「縱酒」;如今既放歌又縱酒,正是「喜欲狂」的體現。若為「白日」,則與下文「青春」重複。
  • 寒假語文學習第三課:四時田園雜興二首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組詩《四時田園雜興》中的兩首。組詩,就是由主題相同的多首詩組成的一組詩。好多詩人都寫過組詩,李白寫過《秋浦歌十七首》,杜甫寫過《秋興八首》。今天要說的詩人範成大,他曾寫了60首詩,都叫《四時田園雜興》。
  • 二年級下冊古詩文與句子專項複習,硬核知識點不要錯過
    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文、句子專項複習,硬核知識點不容錯過,評論區附有圖片,可列印!!!再說一遍:圖片可直接列印!!!我們一起來看看古詩文的知識盤點。第一題連線題,本學期學過的七首古詩都出現了,連線題題型比較簡單,如果出現古詩名讓學生寫出詩人,題目就難了。所以,希望同學們能熟記古詩名和對應的作者及朝代。第二題填空題,有的學生出現了錯誤。夏的中間框裡是兩橫,有的學生寫成了一橫。
  • 歷數古詩中描寫的壯美奇景,學著笑看風雲
    很多人喜歡讀詩,尤其是讀古詩。古詩用詞精準,韻律鮮明,讀起來朗朗上口,還能帶來各種美好感受。大部分人喜歡充滿豪情壯志的詩篇,古代詩人喜歡借景抒情,於是詩中出現的那些壯美奇景也成了人們想要親身感受的名勝。
  • 古詩的特點是什麼?怎麼寫出一篇古詩?
    因為咱們的漢語是聲調語言,所以學寫古詩就要了解古漢語的聲調。漢語的聲調就是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其中高低和升降這兩個因素是比較重要的。拿普通話來說,共有四個聲調:陰平聲,陽平聲,上聲,去聲。陰平聲是一個高平調;陽平聲是一個中升調;上聲是一個低升調;去聲是一個高降調。
  • 社戲、古詩三首……上海中小學在線首課都是語文,有學過的嗎
    1000多位名師開講的「空中課堂」,第一課學的是什麼?上海市教委介紹,在疫情特殊時期,全市統一排定了在線教育播放時間表。為了方便師生記憶,排課時儘可能把同一學科安排在每周相對固定的時間,同時也考慮學科課程的學習特點,語文安排在第一節。
  • 六一節讀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原因很簡單
    南宋有一位著名的詩人叫範成大,他是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他曾寫過一組描繪田園風光的詩,其中一首詩描繪了田家兒女早當家的畫面,讓人暖心。四時田園雜興範成大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這首詩寫出田家兒女早出晚歸,白日耕田、夜晚紡織的生活。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那些小孩童。他們年少力微,還不懂得耕織技術,所以在這方面還幫不上忙。
  • 小學生必背古詩文138篇 小學生必備138首古詩在線收聽
    不讀古文的孩子,眼裡的清晨只是清晨;而精通古文的孩子,清晨可以是「朝辭白帝彩雲間」,也可以是「宿鳥動前林,晨光上東屋。」  可以說肚子裡有墨水的人,一開口就已經贏了。    為了幫助孩子們克服一學古詩就犯困,一背古詩就頭疼,一寫作文就撓頭的困境,我們布丁童學團隊花了大半年的時間,特意開發了《古詩有意思》這門課程,希望能給正在學習古詩的道路上苦苦掙扎的同學們帶來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 課本詩,部編版四下第一單元《四時田園雜興》解讀
    這是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1課選入的第2首詩歌——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宋]範成大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二、解題四時:指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雜興:隨性而寫的詩歌。《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就是範成大一年四季隨性而寫的田園詩歌,這是第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