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生科技科創板IPO 持續虧損現金流承壓 核心產品附條件上市面臨挑戰

2020-12-26 和訊股票

  近日,上海澤生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澤生科技」)獲得了科創板審議受理,其致力於心力衰竭、消化系統平滑肌衰竭、神經系統衰竭等器官功能衰退/衰竭領域的重大疾病研究。申報稿顯示,公司目前無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據招股書,公司創始人MING DONG  ZHOU(周明東)、上海智有、陳鳳英、滕燕蘋合計持股13.65%的股份,張江科投及浦東新產投合計持股22.73%。而張江科投與浦東新產投受同一實際控制人浦東國資委控制。事實上,公司第一大股東其實為浦東國資委。

  這家成立20年的公司,自主研發了全新機理、全新靶點的潛在國際首創新藥(First-in-Class)紐卡定?(重組人紐蘭格林),在研藥物紐卡定?是通過改善心肌細胞結構和心臟功能達到治療效果;公司在經營上主要依賴紐卡定?,同時上市之路似乎也遇到了一些困難。

  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超7億 現金流承壓

  首創新藥研發向來是具有高風險、高投入、回報周期長的特徵。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之日,澤生科技核心產品紐卡定?仍處於研發階段,公司目前尚未盈利並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7.72億元。

  而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9,914.61萬元、-1.57億元、-1.20億元。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公司資產總額大幅度在減少,2017-2019年,公司資產總額分別為5.8億元、3.19億元、1.67億元。

  由於公司目前尚無一款藥品上市,未來一段時間內,公司預計或仍將處於虧損狀態。申報稿顯示,2017-2019年報告期內,公司分別虧損1.12億元、1.48億元、1.63億元。

  截至目前,澤生科技主要通過股權融資等方式獲取營運資金以及政府補貼。報告期內,公司收到的政府補貼金額分別為494.98萬元、411.58萬元、1,430.90萬元。

  如果公司無法在未來一段期間內取得盈利或籌措到足夠資金,公司將被迫推遲、削減或取消公司的研發項目或未來的在研藥品商業化進度;若未能實現盈利將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目前,除了新藥紐卡定?(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適應症)進入了中國臨床 III 期。其他4個主要在研新藥形成的6個在研項目中,1項處於臨床 III 期試驗階段,2項處於臨床II期試驗階段、1項正在準備申請臨床批件,2項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預計分別將於2021、 2022年申請臨床批件)。

  研發投入明顯不足,市場競爭激烈

  相比於同行上市公司,澤生科技在研發上的投入較低且研發投入增長緩慢。報告期內,公司用於研發的費用分別為6,797.72萬元、7,054.82萬元、7,085.74萬元。

  對此,澤生科技在申報稿中解釋,多年來公司重心在全新靶點、全新作用機制的原創新藥上,大量資金用於產品管線的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及新藥申報註冊等工作,以致於公司研發費用投入明顯不足。

  而公司臨床試驗後期藥物少於可比公司,這對澤生科技來說,未來藥品若獲批上市,將可能面臨來自跟隨型藥物(Me-too或Me-better)、仿製藥、技術進步、替代療法、其他新藥物等多種因素形成的競爭。

  此外,產品競爭不僅在藥品的臨床適應性上,對於澤生科技而言,紐卡定?新藥在藥品安全性、療效方面還需要一段時間來獲得醫學界、醫生、患者等各方的認可。以及紐卡定?所處的心衰行業的治療費用相對較高,是否列入國家醫保目錄對紐卡定?未來商業銷售具有重要影響。

  核心產品面臨附條件上市挑戰

  此外,原創性新藥由於靶點、作用機制等方面存在未知因素導致臨床開發不確定性高,藥監部門對於該類藥物的審評審批也會相對更謹慎。

  2018年5月,澤生科技向國藥監局遞交紐卡定?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適應症的有條件上市申請,這一申請獲受理後並在2019年3月被納入優先審評。但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在2020年1月的批覆認為,由於現有研究數據不足,因此對該附條件上市申請不予批准。

  對此,依據藥監局在審批意見中的建議,澤生科技準備就紐卡定?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適應症補充開展一項以心功能為主要療效指標的臨床試驗研究(ZS-01-308),若該心功能確證性補充試驗結果證明紐卡定?(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適應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公司將再次申請紐卡定?(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適應症)附條件上市。

  也就是說,澤生科技在研核心紐卡定?距離真正的商業化還要一段時間,且時間不確定性很高。

  不過,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之日,紐卡定?的中國確證性臨床III期試驗(ZS-01-306)正在進行中。若順利通過,紐卡定?距離上市將更近一步;而一旦獲得上市批准,商業化後的價值也會很可觀。

  據悉,澤生科技此次募集資金15億元,將主要用於新藥的研發9.94億元和補充流動資金5.06億元。

  來源:和訊股票(微信號:istocknews)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巨豐投顧。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董雲龍 )

相關焦點

  • 柔宇科技科創板IPO,擬募資144億,虧損致現金流緊張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柔宇科技科創板IPO,擬募資144億21世紀經濟報導 楊坪,陳芳 深圳報導儘管已經完成數輪融資,持續虧損令柔宇科技的現金流高度緊張。上周末,投資圈小有名氣的獨角獸企業柔宇科技科創板IPO申請獲得受理。
  • 禾賽衝科創板IPO 面臨華為挑戰
    原標題:禾賽衝科創板IPO 面臨華為挑戰   位於上海的自動駕駛硬體公司禾賽科技1月7日向上交所科創板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擬在科創板上市募資20億元。
  • 科創板IPO|攜未彌補虧損衝刺科創板,禾賽科技能否成國內「雷射雷達...
    其中,面向廣義機器人應用的雷射雷達為公司核心產品,廣義機器人包括具有無人駕駛功能的汽車,也可稱之為輪式機器人,另外還包括實現無人清掃、無人運送等功能的新型服務機器人。據悉,科創板目前已上市公司中還沒有企業涉及雷射雷達業務,若此次禾賽科技成功上市,或將成為國內雷射雷達「第一股」。
  • 紫光照明新三板摘牌轉道科創板IPO 經營活動現金流持續為負
    圖片來源:公司招股書 財務數據顯示,紫光照明2017年、2018年、2019年營收分別為1.72億元、2.01億元、3.48億元;同期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為1843.36萬元、1729.26萬元、5034.18萬元,報告期經營活動現金流持續為負
  • 邁威生物在研產品持續燒錢,無產品上市銷售,深度虧損短期恐難改觀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商學院研究員 雷映邁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邁威生物」)是一家生物創新藥企業,成立於2017年5月,目前擁有16個在研產品,但尚無上市銷售的產品。三年多時間裡,邁威生物持續依賴股權融資為產品研發輸血。
  • 科創板公司上市元年首份「成績單」全部披露,有這些亮點
    四是研發投入持續加大。2019年合計投入研發金額117億元,增幅23%;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平均為12%,持續保持力度。其中,微芯生物、賽諾醫療研發投入佔比接近50%;中微公司等11家公司研發投入佔比超過20%。虹軟科技等5家公司連續三年研發投入佔比超過30%;金山辦公等22家公司連續兩年超過15%。
  • 凱因科技科創板IPO,知名PE扎堆,產品應用於新冠病毒治療
    來源:ipo觀察5月27日,上交所受理北京凱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因科技」)科創板擬上市申請,募集資金10.919億元,用於新藥研發、營銷網絡擴建、補充流動資金等,保薦機構是海通證券。產品線方面,目前,凱因科技現有已上市銷售的產品主要包括重組人幹擾素 α2b 和複方甘草酸苷藥物兩大類,主要用於治療病毒性疾病,收入主要來源於四種產品:凱因益生,金舒喜,凱因甘樂和甘毓,報告期內合計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 96.78%, 97.34%和 97.58%。值得一提的是,凱因科技的重組人幹擾素 α2b產品——凱因益生廣泛用於新冠病毒治療。
  • 東軟集團分拆醫療業務上市?東軟醫療衝刺科創板IPO獲受理
    東軟醫療本次擬募資9.65億元用於核心產品、技術及部件研發項目,其中包括新一代超高端CT整機與核心部件研發項目、高場磁共振整機與核心部件研發項目、新一代高性能超聲產品與部件研發項目,同時用於營銷網絡、品牌與培訓體系建設項目。
  • 監管趨嚴之下轉型「亞歷山大」,上市金融科技企業股價承壓
    自11月以來,監管層對金融科技行業發聲不斷,行業面臨的監管環境可以說是「一夜之間」轉緊,多項政策及意見稿密集發布,對行業提出了發展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有的企業也因此放緩了上市的步伐。對於已經上市的金融科技企業來說,根據近期發布的三季報來看,各家數據喜憂參半,存量清退、業務轉型都成為重中之重,同時監管和自身業務存在的風險依然對各家機構的發展提出挑戰。
  • 連續虧損的東軟集團分拆子公司「奔赴」科創板:東軟醫療,救主孤臣?
    近幾年來,東軟集團曾經歷過收入下滑的窘境,2018年公司業績雖較往期有起色,卻接連兩年虧損。僅從財務數據看,2019年東軟集團的虧損情況比2018年還嚴重。東軟集團的虧損與其分拆出多個前期投入較大的子公司不無關聯。從事後看,東軟集團分拆子公司多出於讓它們隨後單獨上市融資的考量。
  • 科創板日報:科創50指數今日收跌2.41% 雲天勵飛衝刺科創板IPO
    均為主動撤單;雲天勵飛衝刺科創板IPO:今年前三季度虧損超8億元,擬募資30億元;華海清科擬上科創板募資10億,3年累計研發費用率高達34.91%,尚處於持續虧損階段。  5隻科創板新股即將發行(附股)  根據發行安排,5隻科創板新股即將發行。
  • ...液一哥藍月亮啟動招股 人臉識別巨頭衝刺科創板(附擬IPO排隊名單)
    原標題:「洗衣液一哥」藍月亮啟動招股 人臉識別巨頭衝刺科創板(附最新擬IPO排隊名單) 摘要 【「洗衣液一哥」藍月亮啟動招股 人臉識別巨頭衝刺科創板(附最新擬
  • ...尚未盈利便謀求上市,AI「獨角獸」雲從科技業務快速擴張但存...
    科創板連續兩日迎來「同股不同權」考生!繼匯宇製藥科創板IPO獲受理後,雲從科技也來赴考。  12月4日,資本邦獲悉,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科技)的科創板IPO申請已於12月3日獲上交所受理,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其保薦機構。
  • 完美日記母公司擬赴美上市:前三季虧損5億,面臨重重圍堵
    近日,內地化妝品品牌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招股說明文件,正式啟動美國上市,高盛、摩根史坦利、中金公司為本次IPO的承銷商,但是逸仙電商暫未披露具體融資額。如果IPO順利,逸仙電商或將成為首個在美股上市的中國美妝集團。在資本的加持下,它有了更多參與競爭的底氣,但同時也面臨更多挑戰。
  • 同意上市!霍萊沃、新點軟體、納微科技科創板IPO首發過會
    12月4日,資本邦獲悉,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113、114次審議會議於2020年12月3日召開,上海霍萊沃電子系統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霍萊沃)、國泰新點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點軟體)、蘇州納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納微科技)的發行上市申請均獲通過。
  • 「IPO一線」AI公司掀上市潮:雲從/雲天過後,格靈深瞳擬科創板IPO上市
    集微網消息 近來,據集微網觀察得知,人工智慧(AI)相關企業如雲從科技和雲天勵飛紛紛提交了招股書,值得注意的是,兩家公司在過去的三年多中,均出現大幅度虧損的情況,其中雲從科技虧損超過了22億元,而雲天勵飛同樣虧損超過了16億元。
  • 曠視科技啟動科創板上市輔導 「AI四小龍」三缺一
    來源:獵雲網依圖、雲從以及曠視相繼奔赴科創板,唯獨商湯科技尚未有確切信息傳出。作者丨王非1月12日晚間,北京證監局備案公告顯示,曠視科技(下稱:曠視)正在接受中信證券上市輔導,擬以公開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的方式在科創板上市。截至目前,依圖科技、雲從科技以及曠視相繼奔赴科創板。
  • 最年輕的「AI四小龍」,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
    經過三四年,一級市場培養的人工智慧的項目,在當前加速了上市的步伐。11月底,海天瑞聲獲科創板上市委會議通過,12月以來,依圖科技、雲知聲先後進入科創板上市問詢階段,而雲從科技、雲天勵飛均進入科創板上市受理階段。 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第一季度,人工智慧的上市潮即將到來。
  • 最年輕AI四小龍衝刺科創板:拆解雲從IPO文件-虎嗅網
    又一家人工智慧獨角獸衝刺科創板IPO。智東西12月4日報導,幾小時前,雲從科技在上交所披露上市招股書,成為繼曠視科技、依圖科技後第三家披露上市文件的國內「AI四小龍」之一,目前僅商湯科技還未公布確鑿的上市計劃。
  • 航亞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科創板上市公告書
    航亞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科創板上市公告書 時間:2020年12月14日 19:40:33&nbsp中財網 原標題:航亞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科創板上市公告書公司財務報告審計截止日至本上市公告書籤署日,公司經營情況正常,產業政策、稅收政策、行業市場環境、主要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主要客戶和供應商、公司經營模式未發生重大變化,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未發生重大變更,未發生其他可能影響投資者判斷的重大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