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減肥的經歷,用過各種方法,在眾多的減肥方法中,控制飲食相信是很多人都在做的。都說古人「過午不食」,我們這一天三頓飯,吃得飽飽的,是不是問題就出在這裡了呢?相信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但「過午不食」真的可以節食減肥嗎?讓我們來看看她們的經歷吧。
「過午不食」節食減肥
女人過了30歲,突然發現對自己的身材不滿意了,想減肥要選個健康的方法,聽說晚上不吃飯「過午不食」即健康效果又好,於是決定試一試,一天之中只要過了中午什麼也不吃。但想減肥肯定沒有那麼快,所以就下了決心,堅持了下來,這一堅持就是三年,你還別說真的瘦了一些。
突然昏倒,胃部嚴重損傷,出現危險
突然有一天,她突然腹痛難忍,隨後昏倒,及時被送到醫院後,經醫院檢查發現,她的胃已經嚴重損傷,需要立即治療。醫生向她了解情況發現,她胃痛的情況已經很久了,只是她本人並沒太在意,經檢查發現該名女子的月經也不正常,周期混亂,整個人顯得非常虛弱。醫生表示,她的這種情況和長年「過午不食」有很大關係。
堅持過午不食導致胃潰瘍
無獨有偶,還有一個長年堅持過午不食的例子,一位28年的女生,堅持過午不食好幾年,一是為減肥保持身材,而且還想養生。最近胃部非常不舒服疼痛,晚上也睡不好覺,平時也總是燒心反酸水,後來實在不行去了醫院,在醫生的檢查下發現她已經形成了嚴重的胃潰瘍。醫生說這是不良飲食習慣把自己的胃給害了。
你真的了解「過午不食」嗎?
很多人對於「過午不食」只是道聽途說,理解並不正確。「過午不食」不是古代中醫的理論,這個說法起源於佛教,正確的說法叫「不非時食」。也就是說不能在規定許可以外的時間吃東西。這個時間就是在太陽到正中午後,一直到次日黎明,這段時間是不允許吃東西的。佛教認為清晨是天食時,即諸天的食時;午時是佛食時,即三世諸佛如來的食時;日暮是畜生食時;昏夜是鬼神食的時候。
那麼古代中醫有「過午不食」的說法嗎?
根據資料記載,古代中醫最早談到「過午不食」的人應該是清代的名醫喻昌,喻昌在他的醫案專著《寓意草》中提到過,名醫喻昌引用佛家「過午戒食」的觀點討論飲食調養。這也許和喻昌由儒入禪,由禪入醫的經歷有關。
科學減肥應該「過午少食,每餐定量」
其實很多中醫認為,長期過午不食會傷及脾胃,過午不食的正確理解應該是「過午少食」,而不是禁食什麼也不吃。所以過午不食減肥不可取,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定時吃飯,每餐定量少食,不可暴飲暴食。飲食上少吃過於油膩,以及高糖的食物,注意飲食搭配科學減肥。
為了自己的減肥計劃,錯誤的理解「過午不食」的做法,傷害了身體,可謂得不償失。
你有過「過午不食」的經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