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適合夏天喝的湯:補虛、生津、斂汗、通便、疏肝、減脂....

2021-02-12 艾灸5555

酸梅湯的組方:烏梅、山楂、甘草、陳皮、玫瑰茄、桂花、桑葚、薄荷;酸梅湯再清代已是宮廷飲料。夏天陽氣向上向外發散太過,心腎的消耗太大,同時人的食慾也不強,因此有「一夏無病,三分虛」,那麼夏天來杯酸梅湯,可以把發散太過的陽氣往回收,不讓它太張揚了--也叫引氣歸元。酸梅湯味酸甜,酸甘化陰,是能夠生化我們身體的津液的,夏天流汗多,喝酸梅湯可以補充損耗的津液。陰虛的人喝同樣很好;當然也適合你們這些艾灸狂人喝!酸梅湯有斂肺的作用,也就是調節肺的肅降功能,讓毛孔開合有度,不要一出汗就跟關不住水龍頭一樣。酸梅湯有極強的疏肝作用,那些隨時隨地都有無名火的人,喝很好,喝了除煩安神!

酸梅湯味酸,增加腸胃的蠕動,加上它化陰,所以對便秘很好;雖然單味的烏梅有澀腸的功能。

對於烏梅,我在這裡只說2點:1,它主治肺虛久咳,那種乾咳無痰的人用很好;有的小孩子每天乾咳幾聲,喝幾次酸梅湯就會好。2,烏梅有「蝕惡肉」的功效,蝕是腐蝕之意,就是可以把「惡肉」腐蝕掉;人體那些是惡肉呢?咽喉的息肉,肝膽裡的息肉,腸胃裡的息肉,子宮裡的,這些都是惡肉,也就是中醫說的「痰核」。因為烏梅極酸,入肝,有極強的疏通能力,所以肝氣理順了,脾胃的功能就隨著增強,痰核就會慢慢化掉。當然一味烏梅是達不到這種效果的,還要辯證遣藥。酸梅湯裡的陳皮,可理氣健脾、燥溼化痰;山楂消食健脾、化濁降脂,消肉食,都可以幫助你打開胃口。

玫瑰茄主要是調色的,熬出來的酸梅湯非常好看;桂花主要是調香的。所以,夏天的一杯酸梅湯,不僅僅只是「消暑解渴、生津止渴」這麼簡單!它還可以讓我們不吵架,睡個好覺!
平時喜歡泡黃芪的達人們,再煮酸梅湯時,也可以加上10克黃芪一起煮哦。市面上有各種酸梅湯的飲品,有瓶裝的酸梅湯茶,衝劑(粉劑),有膏劑,實用的東西,我還是建議大家用眼見為實的原材料自己煮,這樣效果好。
把原材料先清洗乾淨,放入砂鍋,倒入清水泡40分鐘,再大火煮開轉小火煮40分鐘,即成!根據個人的口感加入老冰糖(黃冰糖),然後撒點桂花。這裡要說明一下,加入黃冰糖好,因為甜而不膩。將象和公司為了解決大家的後顧之憂,特推出2款酸梅湯:

一,袋泡,一小袋16克,即衝即飲,適合上班族喝,一大包19.9元(有15袋),買3送1,足足喝兩個月,每天不到1塊錢。

我們的小袋裝,你是可以分清楚各種原材料的!

二,家庭裝,一小袋70克,可以煮3大罐,供全家人喝一天。10包69元。

10包起發,另送400克老冰糖。

這些人不適合喝酸梅湯:感冒發燒,月經期間,胃酸多的人不要喝。

小孩子不要天天喝,酸入筋,怕傷筋!隔三差五的喝一下沒關係;出汗多的小孩子可以連續喝一周,再停一周。

兩點建議:1,贈送的黃冰糖不要錢,但是糖吃多了對身體有害,不放也不行,酸甘化陰,沒有「甘」也不行。冰糖放多了,減脂功效也隨之消失。

2,極端不建議喝冰鎮酸梅湯!溫熱的好喝。酸梅湯容易變質,如果煮一次不能在3-5個小時內喝完,建議放進冰箱保存,喝的時候拿出來放(熱)至常溫再喝!

每個人都要學會煮酸梅湯,今年火氣大,跟老婆談事之前,先一人一杯酸梅湯喝了再談!

相關焦點

  • 一碗好喝的酸梅湯竟有7大功效,這4類人不宜多喝,需謹記
    一碗冰鎮的酸梅湯可謂是火鍋、串串的最佳伴侶,酸甜可口、清熱解暑。其實,酸梅湯自古以來就是上好的夏日飲品。在清代,酸梅湯經御膳房改進成為宮廷御用飲品,所謂「士貢梅煎」即是。後來傳入民間,於是大街小巷、乾鮮果鋪的門口,隨處可見賣酸梅湯的攤販。
  • 關於夏天喝酸梅湯的問題
    答:夏天喝酸梅湯好處多多,一則,能養陰生津,解暑解渴;二則,能化溼熱;三則,能開胃口;四則,能收斂浮火,引陽入陰,以助安眠。越是天熱,越是汗出,我越建議多喝此方,或以此方代茶飲。答:夏天炎熱,天地之間陽氣外浮,人稟天地之氣,人的陽氣亦外浮,若外浮過度,則容易耗陽,所以要用酸味以收之。夏天雨多,空氣潮溼,易生溼濁,溼濁瀰漫,易傷脾陽,當重視化溼,所以要考慮健脾燥溼;夏天溼熱,礙滯胃氣,影響胃口,所以要用些開胃之品;夏天出汗多,汗多則傷陰,當酸甘斂陰。
  • 【建議收藏】養生茶不能亂喝,初夏最適合喝的5款茶飲推薦!
    氣候乾燥,極易引發眼乾眼澀等各種眼疾症狀,很多人喝起決明子茶。但決明子具有清肝明目、降壓通便的功能。不過,就是由於決明子有通便作用,服用後會導致腹瀉,而長時間服用則可能導致更為複雜的便秘。此外,寒性體質的人、常會腹瀉的人,都不適合胖大海。而即便是對症的咽炎患者,胖大海泡茶飲1-2周也就夠了,服用多了反而會損傷陽氣,影響消化功能。最近氣溫越來越熱,這時候喝杯茶無疑是清涼止渴的好方法。你知道嗎,喝對了茶既清鮮爽口、解渴消暑,又能解決各種小問題。
  • 最適合龍川人喝的104碗湯,夠喝一年了!趕緊收藏吧!
    推薦理由:粉葛最適宜現在食用,因其有清熱下火、生津之效,尤其對於骨火、胃火盛者功效顯著。推薦理由:薏米有利於去溼氣、健脾臟,銀耳潤肺養顏,紅棗則補氣益血,最適合久坐缺乏運動的上班族。,食欲不振,貧血,心悸,肝硬化,慢性肝炎等66.眉豆花生玉米煲山斑魚湯材料:眉豆、花生、玉米(連須連衣)生薑、山斑魚、瘦肉功效:對天氣轉涼還怕熱,有乾咳,有痰,或高血壓,糧尿病等有健脾斂汗作用功效:對天氣轉涼還怕熱,有乾咳,有痰,或高血壓,糖尿病等有健脾斂汗作用,用玉米連衣須連心一起煲瘦肉喝這湯對腎病患者很有幫助
  • 疏肝最好喝的茶在這裡!解肝鬱、去溼氣,香香的心情美呆了!
    我們有很多疏肝解鬱的產品,今天來給大家推薦最近好評最高,喝起來好喝,效果也非常棒的玫瑰荷香茶,用它疏肝解鬱最簡單,最好喝,也許執行起來也最開心呢
  • 養陰生津、斂汗止汗的枸杞五味茶
    茶療功效:本茶具有養陰生津、斂汗止汗的功效。茶中的位置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興奮作用,能改善人的智力活動,提高工作效率。健康叮嚀:本茶適宜睡眠不安、記憶力減退等症者飲用,可作為慢性肝病〔〕肺結核、糖尿病等症的輔助治療飲品飲用。
  • 秋季吃點酸,生津養肝斂陽氣!這2杯茶最適合!
    ● 吃酸可生津秋季燥邪傷津,如果孩子抵抗力差發燒或者腹瀉,那麼體內的津液就會進一步地虧損,出現口乾舌燥、口舌生瘡、脾氣暴躁、手腳心發熱等症狀。津液長期耗損,就會傷陰,長期得不到調補,孩子就會變成陰虛體質,特別容易上火,虛不受補,形體上會特別瘦小。
  • 最適合廣東人喝的160種湯,降燥、下火、補氣、益血...
    ▌功效 清熱解毒、降低血脂、潤澤肌膚、血壓過高的人最應該喝▌功效 清熱除煩,生津潤燥,益氣化痰,和中下氣,利咽喉,利小便,解毒,潤腸通便,補益身體。▌功效 鵝肉有養胃止渴,補氣生津,解五臟之熱功效,此湯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且有補虛之功,對久咳不止,燥熱鬱肺之慢性支氣管炎,有輔助治療作用。
  • 中藥〡執業藥師最全最有趣的記憶口訣
    消積化滯 (青啤疏破積滯)佛 手:疏肝理氣 和中化痰 (佛手梳理中痰)香 櫞:疏肝理氣 和中化痰 (香櫞梳理中痰)綠萼梅:疏肝解鬱 和中化痰 (綠梅屬於中壇)五味子:斂肺斂汗 滋腎澀精 生津止瀉 寧心安神五味子:肺汗腎精津瀉寧 (五位肥漢腎精盡謝獰神)五倍子:斂肺斂汗 止血固精 澀腸降火 收溼斂瘡
  • 最適合廣東人喝的160種滋補湯煲起來!
    ▌功效 清熱解毒、降低血脂、潤澤肌膚、血壓過高的人最應該喝▌功效 清熱除煩,生津潤燥,益氣化痰,和中下氣,利咽喉,利小便,解毒,潤腸通便,補益身體。▌功效 鵝肉有養胃止渴,補氣生津,解五臟之熱功效,此湯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且有補虛之功,對久咳不止,燥熱鬱肺之慢性支氣管炎,有輔助治療作用。
  • 秋冬煲椰子湯,清甜潤肺補虛~
    相對於椰青,椰皇更容易打開,因為是老椰,甜度也高一點,裡面的椰肉也更多,適合做菜如椰子雞湯之類的。■ 清潤養身椰子水椰子水具有清熱解渴、生津利尿等功效,適用於秋冬季節燥傷胃陰引起的咽幹口渴,可以快速補充人體陰液。椰子水可以直接飲用,或燉湯飲用,味道清甜,沁人心脾,清潤養身。
  • 中藥十最:清熱降氣,生津活血,滋陰溫陽,補氣補血,健脾疏肝
    中藥十最:清熱降氣,生津活血,滋陰溫陽,補氣補血,健脾疏肝。我們知道,古代中醫對中草藥的總結,喜歡用「最」來形容。當然,如何客觀地理解歷代中醫典籍裡的「最」,是需要結合中草藥本身的性味歸經、升降浮沉等多方面來綜合考慮的。
  • 最適合夏天喝的三款飲品,秒殺碳酸飲料,喝起來!
    到了冬天,氣血完全藏到裡面,這時候的內臟功能很強大,腸道氣血充盈,所以最適合進補,涮羊肉、臘肉、火腿什麼的吃進去能利用起來,為來年開春儲備物質。 所以,夏天到了,很多人內臟氣血虛弱了,你再來冰鎮啤酒、冰淇淋吃到腸胃裡,可謂是虛上加寒。
  • 適合夏天喝的湯!
    這是一種耗氣傷陰的表現,通常會影響到脾胃功能,引起食慾減退和消化功能下降,所以不少人在夏季都會感到,箋虛或氣陰兩虛。根據中醫「虛則補氣」的原則,夏天飲食也應該注意進補。夏天進補,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溼為原則,一般以清淡的滋補食品為主,如鴨子燉冬瓜就是夏天食補之佳品。另外,如瘦豬肉、鮮瓜果、芡實、綠豆等食品都是夏天用以清補的食療佳品。下面我們就來學幾道適合夏天喝的湯吧。
  • 秋冬交替,喝碗養陰湯滋潤潤
    那就潤之,滋陰潤燥的食物最適合。這裡備著4份養陰湯,周末煲一碗,一起滋潤潤地度過這段乾燥的日子吧。玉竹滋陰潤肺、生津養胃,可用於秋冬季燥熱咳嗽、舌幹口渴之證。沙參味甘性微寒,可清肺養陰、益胃生津,適合秋季氣候乾燥出現的燥咳、咯血者。小貼士:本品適合於肺胃蘊熱津傷者,體質虛寒、易於感冒,及脾虛而有痰溼者,不宜食用。
  • 還愁煲什麼湯?最適合冬天進補的102碗廣東靚湯,收藏好,夠煲一年!
    材料:北芪、糯稻根、山斑魚功效:體格陰虛,愛出冷汗,入秋後出手汗等,有提氣斂汗作用。材料:眉豆、花生、玉米(連須連衣)、生薑、瘦肉功效:對天氣轉涼還怕熱,有乾咳,有痰,或高血壓,糧尿病等有健脾斂汗作用,用玉米連衣須連心一起煲瘦肉喝這湯對腎病患者很有幫助。
  • 氣陰兩虛的朋友,了解一下生脈飲吧
    三藥合用,共成補肺益氣,養陰生津之功。後世這個方子應用十分廣泛,在清宮裡面,從乾隆開始,皇帝們是都服用人參的,其中乾隆服用得非常的多。據乾隆朝《上用人參底簿》記載:「自乾隆六十二年十二月初一始,至乾隆六十四年正月初三止,皇帝共進人參三百五十九次,四等人參三十七兩九錢。」這樣算來,他每日約進人參三克之多!
  • 氣血兩虛的朋友,來嘗嘗這款湯吧!
    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湯,特別適合氣血兩虛的朋友進補。平時大家工作壓力大、不運動、睡眠少,很容易有氣血虛弱的症狀,女生每個月還總有那麼幾天會損耗氣血,所以這個湯,尤其適合女生在月經前後進補,可以幫助改善月經期間有氣無力、頭暈頭痛的症狀。這款湯,叫當歸黃芪黨參燉雞。
  • 氣陰兩虛的朋友,了解一下生脈飲吧!
    這個方子,是治療氣陰兩虛證的常用方劑,方中人參補肺氣,生津液,為君;麥門冬養陰清肺而生津,為臣;五味子斂肺止渴、止汗,為佐。三藥合用,共成補肺益氣,養陰生津之功。 這個生脈散的作 用,是益氣生津,斂陰止汗,治療溫熱、暑熱,耗氣傷陰證;汗多神疲,體倦乏力,氣短懶言,咽幹口渴,舌幹紅少苦,脈虛數;久咳傷肺,氣陰兩虛證;乾咳少痰,短氣自汗,口乾舌燥等氣陰兩虛之症。方中人參甘溫,益元氣,補肺氣,生津液,是為君藥。麥門冬甘寒養陰清熱,潤肺生津,用以為臣。人參、麥冬合用,則益氣養陰之功益彰。
  • 最適合初秋的鯽魚湯,滋補減脂又養顏!
    Crucian Carp Soup with Shredded Daikon▼小時候,家裡常做的一種湯就是蘿蔔絲鯽魚湯。到了秋天,隨著氣溫的轉涼,人們也總想喝些熱乎的東西。都說「秋冬蘿蔔賽人參」,也就是說天涼多吃蘿蔔有好處。蘿蔔有健脾胃、化痰止咳、利尿通便的作用,而鯽魚能補中生氣、溫脾胃、利水除溼,它倆一同燉煮成湯,就很適合秋冬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