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速度決定壽命長短!98%的人都走錯了!

2021-02-23 超級俱樂部

「超級俱樂部」,國內最大的戶外運動社交平臺

如今

朋友圈裡活躍著 「曬步數」一族

每天分享走路的步數

很多人對走路健身的意識非常高

認為只要邁開步子走就可以了

卻不知走路速度影響著人的壽命

美國研究者綜合9項研究做出總結

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預測壽命長短

在75歲以上人群中相對更準確

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鐘0.9米

那些走路速度低於每秒鐘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會增加

而那些走路速度超過每秒鐘1米的人壽命較長

快走才能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怎樣正確的快走又成了一個難題

來來來

下面小超來給你科普一下

快步走在幾千年前就被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稱為「人類最好的醫藥」,已有許多研究證實,有規律的快步走,對健康起到多方面作用。

英國研究顯示,快走可以明顯減少患上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如果經常快走,可以顯著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研究者對一群45—55歲之間的女性進行調查後發現,那些經常鍛鍊(如快走)的女性,能從性生活中獲得更多的滿足感。

根據美國心臟病協會的調研,在最近6個月裡,受調查的1000名志願者中有1/4削減了去健身房鍛鍊的費用。事實上,每周快走150分鐘,就能起到減輕壓力和預防心臟病的效果,是最划算的鍛鍊。

根據美國一項國民健康調查,每周走路總裡程最長的人服用藥物的可能性是最低的。

《臨床腫瘤學期刊》上發表的一篇研究顯示,已患上乳腺癌的女性如果經常快走鍛鍊,生存率要比不愛走的乳腺癌患者高45%。

美國研究發現,經常快走的人比少走路的人患上中風的可能性低40%。

義大利學者召集了749名記憶力有障礙的病人,記錄他們的體育鍛鍊情況。4年後發現,那些愛散步的人比不愛散步的人最終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低27%。

快步走除了以上的好處以外,可以強筋健骨、提高機體運動功效、健腦益智、預防骨質疏鬆、提高工作效率、防治便秘、增進胃腸蠕動改善食慾、減肥瘦身、加速能量消耗、保持體形外,還能夠增強心肺功能、增進胰島素功能、調節改善血脂,對心腦血管病和糖尿病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堅持徒步走就是最經濟、最簡單的運動方式

只要你走出去就能擁有健康的身體

不需要多麼大的運動量

每天堅持徒步走1小時

你就能感受到身體的變化了

首先邁出的幾步會引發細胞釋放出生成能量的化學物質,從而為散步提供能量。此時,心率達到每分鐘 70~100次,血流量增加,肌肉得到預熱。關節的僵硬度開始減弱,並釋放出潤滑液讓你更容易移動身體。

在這5分鐘裡,人體每分鐘燃燒5千卡的熱量,是坐著等靜止狀態下的5倍。同時,為支持運動,身體開始從碳水化合物與脂肪存儲中獲得更多燃料。

心跳增加到每分鐘約140次。隨著步速的加快,人體每分鐘燃燒的熱量達到6千卡。血壓會輕微上升,但身體會釋放能擴張血管的化學物質來抵消這一潛在危險,更多的血液和氧氣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正處於工作狀態的肌肉。

體溫不斷上升,靠近皮膚的血管擴張以釋放熱量,你會開始出汗。伴隨著輕快的步伐,人體每分鐘燃燒的熱量達到了7千卡,此時的呼吸可能會變得稍微有些艱難。腎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分泌量上升,以便為肌肉輸送能量。


此時,你會感覺精力充沛,隨著身體張力的釋放,大腦會釋放出讓人感覺良好的內啡肽,你會開始放鬆。由於有更多的脂肪得到了燃燒,胰島素分泌量開始下降,這對體重過沉的人或糖尿病患者來說是個極好的消息。

徒步1個小時,你的肌肉可能會感覺疲勞,因為體內碳水化合物的存儲量減少了。當你冷靜下來時,心率和呼吸都會放緩,儘管之後燃燒的熱量有所減少,但依然多於鍛鍊前,這種較高的熱量狀態將保持1個小時。

走路的好處這麼多,

但這都有一個前提,

你得會走路!

速度:每分鐘 120~140 步/跑步機速度約 6 左右。

強度:呼吸和心跳加快,有點喘但仍可說話。

時間:每次 30 分鐘以上、每周累計 150 分鐘以上,消脂甩肉的效果比較好。

眼睛自然地直視正前方,上半身挺直,不要前傾或駝背,肩膀自然放鬆,收小腹。雙手輕輕握拳,手臂彎曲、配合步伐向後擺動。擺動手臂除了可以增加運動強度,也能有效地帶動整個身體的節奏。

儘可能跨大步伐(但也不用太刻意),感覺臀部的肌肉也被牽動到。踏出時腳跟先著地,再把重心移到腳掌處。

不管是上班或回家的路上,都可以有意識地加大、加快步伐,將運動融入生活、增加熱量消耗,更能夠健康瘦身!

步子不要太大

步子太大,腳掌落地過急,容易增加關節損傷風險。

年齡較大、身體較弱或下肢損傷的人,還可以選擇手杖增強行走穩定性。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備一個計步器,更精準地把握運動強度。

有心臟病、氣喘或是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快步走時必時特別注意身體狀況,一感到不舒服就要停止,膝關節較弱容易酸痛的人,也不宜快走,不妨調整運動量,慢慢走、走久些,也是理想的運動。

「腳是第二心臟」

常言道:「老化從腿開始」

因為運動全靠大腿、小腿的肌肉操作

一旦這些肌肉衰萎

人不僅無法維持正確姿勢

而且易有疲勞、膝痛、腰痛等現象

鍛鍊雙腿肌肉是預防體力衰退的最佳方法

快步走就是最理想、效果最大的運動

你平時有進行快步嗎?

多久進行一次呢?

趕緊留言跟大家分享

本文內容來自網絡

由超級俱樂部整理

關注公眾號回復3獲取 登山乾貨

關注公眾號回復4獲取 徒步乾貨

關注公眾號回復5獲取 膝蓋保養手冊

相關焦點

  • 走路速度決定壽命長短?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都有一個共性
    走路是我們每天都必不可少的,有很多研究表明,走路速度也會影響人們壽命的長短,說走路決定壽命可能有很多人會不相信,但是,確實有一項長達14年的研究證明了這一點,這項研究證明了,壽命長的人走路往往都會有一個共性。
  • 走路的速度決定你壽命的長短
    走路的速度決定你壽命的長短走路的好處  走路看起來是一個很簡單的動作,但是大家不可小瞧了這個簡單的動作,相關研究證實,超過30分鐘以上的步行可以鍛鍊身體多個器官,例如:頭腦、肺部、背部、腿腳。走路可以促使腦部釋放一種叫做內啡肽的物質,內啡肽可以使人心情放鬆保持愉悅。走路可以增加肺活量,可以有效排除肺部多餘空氣,起到為肺部排毒的作用。
  • 走路決定壽命長短?長達14年的調查顯示:壽命長的人走路或有共性
    導語:我們每天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走路,同時走路也是一種很好的運動方式,但是走路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壽命長短,說出來會相信嗎?有一個長達14年的調查報告顯示,壽命長的人走路有一個共同特點,下面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吧,其實走路也是有學問的。
  • 走路的快慢決定著壽命的長短?堅持多走路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壽命的長壽一直是大家所關注的話題,都希望能夠長壽,也會通過各種方式來延長自己的壽命。特別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更加的惜命,想要多活幾年,除了通過食補,還有就是通過運動來調理,而常見的運動方式就是走路,老人的年紀大,只能做一些簡單的運動,而走路是最適宜的方式。
  • 走路能決定壽命?壽命長的人,走路可能都有一個共性
    導語:飯後百步走,活到99,走路是我們每天必須做的一件事情,也可以說是一種運動,走路可以決定人的壽命,很多人不會相信吧,經過研究發現,壽命越長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一、壽命比較長的群體,走路的特徵:快研究的是3萬多位65歲以上的老年人,研究了近14年的時間終於得出結論,在性別年齡等情況差不多的條件下,那些走路越快的人,預期壽命越長。快是有多快呢?研究發現,走路速度在每秒鐘0.8米的人,壽命會更長。
  • 走路快慢能看出壽命長短?60歲後,每天走路達到「這個數」更健康
    走路,幾乎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世界衛生組織也強調: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方式。每天堅持走路,能夠給身體帶來諸多好處。一個人走路速度快與慢,其實也可能決定人的壽命,下面就具體來分析一下。美國一所大學經過多項研究,最終得出結論,走路的速度快慢能夠預測出壽命的長短,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更加精準。走路快慢能看出壽命長短?為什麼走路快的人壽命更長呢?
  • 決定壽命長短的,是這4個指標,你知道是什麼嗎?快來了解吧
    俗話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人的生死在冥冥之中早有定數,不隨人的意志而改變,但壽命的長短由於受社會經濟條件和衛生醫療水平的制約和體質、遺傳因素、生活習慣、生活條件等個體的差異的影響,會在不同社會不同時期表現出很大的差別,也就是說,壽命的長短是有因素控制的。
  • 無論男女,壽命的長短,真的可以從走路姿勢就能看出來嗎?
    如果不是我們在走路的時候感到一些不適感比如說酸痛腫脹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很少有人會留意自己的走路姿勢,而走路卻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需要做的事情,但是你知道嗎?簡簡單單的走路姿勢其實也能夠反映出我們身體的一些健康狀態,有的人說一個人的壽命長短可以從走路的姿勢就能夠發現出來。這種說法是真的嗎?快來了解一下吧。
  • 走路影響壽命長短?數據顯示:壽命長的人,走路的特徵是一個字
    每個人走路都有其各自的特點,走路不僅是一種鍛鍊身體的方式,通過走路的特點,甚至可以判斷這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態以及能否長壽。那就是,當人們在同年齡、同性別的前提下,走路速度越快的人,預期壽命就會更長。在不同年齡的研究組別中發現,走路速度與老人們的剩餘壽命呈正相關關係,並且越是年輕的人有走路快的習慣,預期剩餘壽命時間也會越長。走路速度快的人,壽命可能會更長,這是為什麼呢?
  • 走路快慢影響壽命長短?70歲的老年人,每天走多少步比較合適?
    生命在於運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養生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了,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平時每天都會運動,一天都走上萬把步,比年輕人都要勤快。走路是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有益健康,但是近幾年來有種說法說走得快的人更容易長壽,這是真的嗎?
  • 走路決定壽命?長達14年的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有1個共性
    我們每天都會走路,走路也是一種運動,若說走路能決定壽命,不知你相信嗎?有一項長達14年的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都有一個共性。這個共性是什麼?走路鍛鍊應該怎麼走?有人能走出健康,而有人卻走出了疾病,走路也是一門學問,下面就向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希望你走對了。
  • 走路快慢和壽命長短有關?如何走路最養生?聽醫生是怎麼說的!
    日常生活中,每天我們都是需要走路的,除非你躺下,否則你無時無刻都是在走著路;走路這件事雖然十分常見和簡單,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走路並非是越走就對身體越好。走路快慢和長壽有關?怎樣走路才最有益?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下!
  • 走路快慢,也許能看出你的壽命長短!怎麼走更好?聽聽醫生的建議
    * 金勳傑主任 科普團隊出品本期內容評審:金勳傑(三甲醫院 骨科主任醫師)如今每天堅持走路鍛鍊的人是越來越多了,金醫生身邊就有許多朋友,每天最少都要走上那麼一萬步來"鍛鍊身體"。就事論事,"走路"的確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鍛鍊方式。
  • 血型可以決定壽命的長短?越活越年輕的方法,值得一學
    而影響壽命的因素有很多,內在和外在都佔有一定的關係。在影響壽命長短的因素當中,有人提出血型也會影響到壽命,有人越活越年輕就是因為血型的緣故,尤其是O型血的人,壽命會更長一些。那血型真的會影響壽命嗎?一起來了解。血型會影響壽命嗎?
  • 美國醫學研究:每天走路步數和壽命長短相關!看看您的步數健康嗎
    聽說每天走路步數和壽命長短有關,是不是真的? 走多少步最合適? 有骨關節炎、類風溼等關節病,到底適不適合走路鍛鍊? …… 別著急,這篇文章金醫生就和大家說個明白。
  • 走路決定壽命?14年追蹤3萬多人研究發現長壽的人都有1個特徵
    走路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從蹣跚學步的孩童到垂垂暮年的老人,一個人一生都離不開走路這項運動。可如果說這樣一個每個人都會做的運動,卻能決定一個人的壽命,你相信嗎?4年追蹤3萬多人研究發現長壽的人都有1個特徵這項研究,用14年的時間追蹤了三萬多名65歲以上老年人群,最後發現,在控制了年齡和性別變量後,一個人走路的速度正向影響壽命,也就是說走路越快的人,壽命越長。講到這裡,大家感興趣的一定是走路速度多快才算快呢?
  • 走路速度與壽命有關?走路犯這4個錯誤,走得越多傷害越大
    走路可以說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這一看似簡單的動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來判斷我們的健康狀況。當每天的運動量超過六千步,將有益於身體健康,因為這同時也鍛鍊了人體的各個部位。通過走路來看出壽命的長短,的確匪夷所思,但是,走路快的人更有助於長壽,這也不是不可能的。
  • 走路快慢決定壽命?提醒:50歲後,想長壽,3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根據相關研究發現,走路的快慢與身體健康有關,可以從速度上預測壽命的長短。走路的快慢真的可以決定壽命的長短嗎?每天堅持走路或者慢跑有助於身體健康,尤其是老年人,堅持走路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可以減少血管堵塞,預防血栓,而且每天堅持一定量的步行,可以有效預防老年痴呆。
  • 16個健康警戒線決定壽命長短,你有越界嗎?|糖尿病|壽命|長短|健康|...
    凡事都有度,過猶不及。想長壽、想健康,也要把握住這個原則。下面16條健康警戒線影響壽命長短,不妨對照一下。如果超過了警戒線,一定要提高警惕了!04心跳警戒線:100次/分鐘人在安靜時,60~90次/分鐘的心率都屬於正常範圍。但如果心率持續偏快,就容易引發一些健康問題。研究發現,長期快心率會引起胰島素抵抗,進而引發血壓、血糖的升高;心動過速增加了心臟做功,對大血管的壓力加強,也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加重。
  • 決定壽命?權威研究揭示:長壽的人,走路多有共性
    我們每天經常做的事情就是走路,不論是早晨上班、晚上散步都可以步行鍛鍊,所以走路變呈了一項最簡單、方便的一項運動,而且沒有太大的強度,老少皆宜。走路也會存在風險?一項研究對65歲以上老人平時的走路進行研究,最後發現在相同的年齡比較下,走路越快的人群壽命越長,身體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