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速度決定壽命長短?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都有一個共性

2020-12-14 老程健康談

走路是我們每天都必不可少的,有很多研究表明,走路速度也會影響人們壽命的長短,說走路決定壽命可能有很多人會不相信,但是,確實有一項長達14年的研究證明了這一點,這項研究證明了,壽命長的人走路往往都會有一個共性。

壽命長的人,走路往往都有一個共性——快

在國外這個長達14年的研究中,取樣的是3萬名65歲以上的老年人,專家在其他各項影響因素相同的情況下,證明了走路越快的人壽命就越長。

研究人員發現,普通人步行的速度應該是0.9米每秒,而步行速度如果低於0.6米每秒的話,壽命就會相應更短。因此,對我們來說,快走更能達到養生長壽的目的。而快走不僅僅能夠增加人們的壽命,還能預防一些心血管疾病。

快走對血管的好處有哪些?

1、穩定血壓

很多權威機構都認為,走路是最好的運動方式,而快走則更能促進身體的健康,當快走的時候身體中的脂肪消耗也會加快,能夠起到控制體重的作用,並且不會像跑步一樣過快的增加心跳,更有助於心率的穩定。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當人們的體重每減少5kg的時候,血壓也會相應的降低2-10個點左右,所以,快走對血壓能夠有一定的預防作用的。

2、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彈性

當人們進行快走或者運動的時候血液的循環也會加快,有研究認為,當人們每快走一步的時候就可以促進身體中50%的血液流動起來,而當血液循環加快的時候,也有助於擠壓血管,可以說是最簡單的「血管體操」,更有助於保持血管的彈性。

心腦血管疾病是現在各種疾病死因之首,所以對於老年人來說,運動更是非常必要的。

步行雖好,但是運動也有講究,做到了,才能更好地保護血管,促進長壽

1、步行要堅持

現在很多人運動都是三分鐘熱度,堅持不下來的,但是我們需要記住的是運動一定要堅持,每天運動最好的是能夠保持在30分鐘以上,並且最好是每天堅持,實在不行也要達到一周5次運動。美國有研究證明,每周堅持運動7個小時以上,能夠降低30%的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2、步行的量要控制好

有研究表明,每天步行的步數最好是能夠達到7500步以上,並且證明當人們每天步行的步數增加1000步的時候,人們的死亡率也會相應地減少15%左右,知道步行的步數達到7500步的時候基本平穩。

3、步行的姿勢要正確

步行的姿勢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姿勢不對的話會對關節產生嚴重的傷害,在步行的時候要頭方正,眼睛平視前方,抬頭挺胸,軀幹自然放直,手肘彎曲90度左右,手臂前後擺動。

45歲後,想要更好地保護血管,增長壽命,堅持3件事,或比運動更重要

1、每天保證6杯水

喝水最簡單不過的養生方式,只不過現在很多人都習慣渴了才喝水,其實當人們感覺到口渴的時候,身體往往是處於極度缺水的狀態了,所以,平常無論我們渴不渴都要保證飲水量,最好是能夠達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要求的1500-1700ml左右。

喝水是能夠起到稀釋血液的作用的,對於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每天泡上一朵有機青馳菊代茶飲效果可能會更好。

青馳菊中含有大量的水蘇鹼,胺基酸,硒元素等對血管有好處的物質,能預防一些心腦血管疾病。

其中,胺基酸可以促進血液中脂質的消耗,可以很好的控制血液的黏稠度,防止血管堵塞。水蘇鹼和硒元素可以保證血管的彈性,防止血管變脆,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是非常友好的。

2、均衡飲食

現在素食主義廣泛在興起,其實僅僅是素食也不能夠對人們的身體起到很好的作用,飲食的均衡性才是最重要的,每天,肉,蛋,奶,蔬菜,水果的含量都是需要控制的。

3、調整作息

熬夜現在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一種習慣,而過了45歲之後,不論是出於什麼原因,都是不應該再繼續熬夜的,因為人們在熬夜的時候血管是處於收縮狀態的,時間長了之後可能會影響到血管的彈性。

相關焦點

  • 走路決定壽命長短?長達14年的調查顯示:壽命長的人走路或有共性
    導語:我們每天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走路,同時走路也是一種很好的運動方式,但是走路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壽命長短,說出來會相信嗎?有一個長達14年的調查報告顯示,壽命長的人走路有一個共同特點,下面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吧,其實走路也是有學問的。
  • 走路決定壽命?長達14年的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有1個共性
    我們每天都會走路,走路也是一種運動,若說走路能決定壽命,不知你相信嗎?有一項長達14年的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都有一個共性。這個共性是什麼?走路鍛鍊應該怎麼走?有人能走出健康,而有人卻走出了疾病,走路也是一門學問,下面就向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希望你走對了。
  • 走路能決定壽命?壽命長的人,走路可能都有一個共性
    導語:飯後百步走,活到99,走路是我們每天必須做的一件事情,也可以說是一種運動,走路可以決定人的壽命,很多人不會相信吧,經過研究發現,壽命越長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一、壽命比較長的群體,走路的特徵:快研究的是3萬多位65歲以上的老年人,研究了近14年的時間終於得出結論,在性別年齡等情況差不多的條件下,那些走路越快的人,預期壽命越長。快是有多快呢?研究發現,走路速度在每秒鐘0.8米的人,壽命會更長。
  • 決定壽命?權威研究揭示:長壽的人,走路多有共性
    不停地有新聞報導出某某人因為暴走或者不恰當地走路方式導致膝蓋受損,最嚴重的還可能到之後膝蓋壞死,其實走路看起來簡單其實也是一門學問,權威研究揭示:長壽的人走路多有1個共性,就是快一項研究對65歲以上老人平時的走路進行研究,最後發現在相同的年齡比較下,走路越快的人群壽命越長,身體也更好。
  • 走路速度決定壽命長短!98%的人都走錯了!
    很多人對走路健身的意識非常高認為只要邁開步子走就可以了卻不知走路速度影響著人的壽命美國研究者綜合9項研究做出總結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預測壽命長短在75歲以上人群中相對更準確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鐘0.9米那些走路速度低於每秒鐘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會增加
  • 走路的速度決定你壽命的長短
    走路的速度決定你壽命的長短走路的好處  走路看起來是一個很簡單的動作,但是大家不可小瞧了這個簡單的動作,相關研究證實,超過30分鐘以上的步行可以鍛鍊身體多個器官,例如:頭腦、肺部、背部、腿腳。走路可以促使腦部釋放一種叫做內啡肽的物質,內啡肽可以使人心情放鬆保持愉悅。走路可以增加肺活量,可以有效排除肺部多餘空氣,起到為肺部排毒的作用。
  • 走路影響壽命長短?數據顯示:壽命長的人,走路的特徵是一個字
    每個人走路都有其各自的特點,走路不僅是一種鍛鍊身體的方式,通過走路的特點,甚至可以判斷這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態以及能否長壽。這項研究歷時14年,目標對象是三萬名65歲以上的老年人,在這14年裡,研究人員對老人們走路的速度進行了跟蹤記錄,結果發現,在年齡性別一致的情況下,老人們的剩餘壽命和步速之間表現出了非常明顯的關聯性,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關聯性表現得更為明顯,尤其是在7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這種現象更為明顯。
  • 走路的快慢決定著壽命的長短?堅持多走路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壽命的長壽一直是大家所關注的話題,都希望能夠長壽,也會通過各種方式來延長自己的壽命。特別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更加的惜命,想要多活幾年,除了通過食補,還有就是通過運動來調理,而常見的運動方式就是走路,老人的年紀大,只能做一些簡單的運動,而走路是最適宜的方式。
  • 走路決定壽命?14年追蹤3萬多人研究發現長壽的人都有1個特徵
    走路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從蹣跚學步的孩童到垂垂暮年的老人,一個人一生都離不開走路這項運動。可如果說這樣一個每個人都會做的運動,卻能決定一個人的壽命,你相信嗎?對於這一問題,有人專門做了一項研究,這項研究用長達14年的時間追蹤了3萬多人,發現長壽的人都有一個特徵?那麼,這一特徵是什麼?人應該怎麼走路才能走出健康,走出長壽?我想對於這一問題,一般人肯定都會感興趣,因為同樣是走路,有人走出了長壽,也有人走出了疾病。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走路的學問。
  • 走路與壽命也掛鈎?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有1個共同點
    該研究結果顯示,久坐不動的老年人,其血管內皮細胞會出現一定的問題,而60歲以上人群,哪怕每天只快步走10分鐘,都可以大大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延長壽命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顯示:走路速度在每秒0.8米或者更快的老人,實際壽命往往會比平均壽命更長,每秒0.8米大約是10分鐘左右可以走完500米。
  • 走路速度,真能預測一個人的壽命嗎?終於有研究揭開了謎團
    走路是一種非常好的鍛鍊方式,自古以來就被提倡,以至於有「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說法。 走路能使人長壽 走路的好處表現在各個方面,首先走路是一種有利於身心的運動,通過走路,能夠釋放壓力、緩解疲勞。人在走路時,往往會有一種輕鬆愉悅的感覺。
  • 走路快慢能看出壽命長短?60歲後,每天走路達到「這個數」更健康
    走路,幾乎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世界衛生組織也強調: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方式。每天堅持走路,能夠給身體帶來諸多好處。一個人走路速度快與慢,其實也可能決定人的壽命,下面就具體來分析一下。美國一所大學經過多項研究,最終得出結論,走路的速度快慢能夠預測出壽命的長短,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更加精準。走路快慢能看出壽命長短?為什麼走路快的人壽命更長呢?
  • 無論男女,壽命的長短,真的可以從走路姿勢就能看出來嗎?
    如果不是我們在走路的時候感到一些不適感比如說酸痛腫脹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很少有人會留意自己的走路姿勢,而走路卻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需要做的事情,但是你知道嗎?簡簡單單的走路姿勢其實也能夠反映出我們身體的一些健康狀態,有的人說一個人的壽命長短可以從走路的姿勢就能夠發現出來。這種說法是真的嗎?快來了解一下吧。
  • 美國醫學研究:每天走路步數和壽命長短相關!看看您的步數健康嗎
    聽說每天走路步數和壽命長短有關,是不是真的? 走多少步最合適? 有骨關節炎、類風溼等關節病,到底適不適合走路鍛鍊? …… 別著急,這篇文章金醫生就和大家說個明白。
  • 走路快慢和壽命長短有關?如何走路最養生?聽醫生是怎麼說的!
    ■走路快慢和壽命長短有關?如何走路最養生?聽醫生是怎麼說的!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早就有人進行過研究,而最後的結果顯示,一個人走路的速度保持在0.8米/秒或者以上的朋友會更加長壽。看看你平時走路的速度是多少呢?
  • 走路快慢,也許能看出你的壽命長短!怎麼走更好?聽聽醫生的建議
    * 金勳傑主任 科普團隊出品本期內容評審:金勳傑(三甲醫院 骨科主任醫師)如今每天堅持走路鍛鍊的人是越來越多了,金醫生身邊就有許多朋友,每天最少都要走上那麼一萬步來"鍛鍊身體"。就事論事,"走路"的確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鍛鍊方式。
  • 壽命長短,走路先知!走路時若有這4個異常,或壽命不長
    人進入中老年,心腦血管疾病、老年痴呆和骨質疏鬆所導致的骨折,是影響人們壽命的重要3個因素。,要不然對壽命會有影響。但每次都對前任牽掛很久。每切好一段就要多撒點乾麵粉。只需要一個契機。蔥切圈、姜切沫、大蒜切片備用。油鍋加熱。這可是海邊人特色吃法。
  • 走路快慢決定壽命?提醒:50歲後,想長壽,3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根據相關研究發現,走路的快慢與身體健康有關,可以從速度上預測壽命的長短。走路的快慢真的可以決定壽命的長短嗎?每天堅持走路或者慢跑有助於身體健康,尤其是老年人,堅持走路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可以減少血管堵塞,預防血栓,而且每天堅持一定量的步行,可以有效預防老年痴呆。
  • 決定壽命長短的,是這4個指標,你知道是什麼嗎?快來了解吧
    俗話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人的生死在冥冥之中早有定數,不隨人的意志而改變,但壽命的長短由於受社會經濟條件和衛生醫療水平的制約和體質、遺傳因素、生活習慣、生活條件等個體的差異的影響,會在不同社會不同時期表現出很大的差別,也就是說,壽命的長短是有因素控制的。
  • 走路速度與壽命有關?走路犯這4個錯誤,走得越多傷害越大
    走路可以說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這一看似簡單的動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來判斷我們的健康狀況。當每天的運動量超過六千步,將有益於身體健康,因為這同時也鍛鍊了人體的各個部位。通過走路來看出壽命的長短,的確匪夷所思,但是,走路快的人更有助於長壽,這也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