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一種非常好的鍛鍊方式,自古以來就被提倡,以至於有「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說法。
走路能使人長壽
走路的好處表現在各個方面,首先走路是一種有利於身心的運動,通過走路,能夠釋放壓力、緩解疲勞。人在走路時,往往會有一種輕鬆愉悅的感覺。這種感覺不僅有利於激發創造思維,增加靈感,還能預防疾病。其次是對於身體上的好處,研究證明人的走路行為能夠調動人的心腦肝脾腎等諸多器官,甚至讓呼吸系統、代謝系統、排毒系統都參與其中。也就是說,走路是對身體各個器官的一種鍛鍊,能夠更好地刺激身體的各項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代謝能力。通過對這些能力得以提升,也就能提高一個人的壽命。
走路還能預測一個人的壽命?
經常走路是一種健康長壽的方式,但如果說走路能預測壽命,恐怕很多人都沒有想過。即便不敢想,也不能抹殺了走路預測壽命的事實。這是在美國一項關於走路與壽命的研究中直接指出的。
美國的這項研究,涉及了3.5萬例65歲以上的老人。參與調查的老人,採取了不同的走路速度,並對其每個人做跟蹤隨訪。結果顯示,走路每增加0.1米每秒,其心臟病以及各類疾病的風險就會降低,死亡風險更是會降低12%。從75到80歲的老年女性的跟蹤數據中,更能看出,走路速度在1.4米每秒的女性,壽命較長,普遍延長10年壽命的概率在92%。走路速度低於0.4米每秒的女性,壽命相對較短,僅僅有35%的女性,能延長10年的壽命。
該項研究讓走路預測壽命成為了可能,當然這種預測只是一種初步的判斷。但對於老年人來說,這種初步的判斷已經足夠了。
關於長壽的研究,一直以來都是人們積極探索的問題,從古至今一直沒有停過。但如何能長壽,從來都沒有一個普遍恆定公式,更沒有一種能夠真正長壽的藥物。但長壽的人基本都有共性,走路就是共性之一。這個被忽視的細節,會讓一個老人逐漸和長壽結緣。
踮腳走路,長壽近在眼前
在走路的方式選擇上,較為推崇的是踮腳的方式走路。這是一種在古代就被提倡的養生方式,至今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了。人的腳上有很多穴位,走路的好處也就是在刺激這些穴位。在踮腳走路的同時,正好能讓腳後跟疼、腳尖等相關,得到擠壓,起到促進血液回流的效果。
現如今,很多人感嘆加班熬夜成為常態,沒有時間鍛鍊。這種簡單的方式,就值得提倡,是非常適合辦公室白領的方式。其好處不僅是能夠預防心臟病,促進血液健康,更是能抗抑鬱、補腎氣,無論男女皆可適用。更重要的是,踮腳走路不用為步數糾結,每天走上十分鐘,就能看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