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博上刷到這麼一條新聞,一位25歲的女性因長期帶耳機的緣故,導致自己耳聾!
原來耳機的威力有這麼大?嚇得小編我立刻摘掉了耳機!!!
畢竟,小編也是耳機的深度愛好者,幾乎每天在地鐵上都會戴耳機聽歌~
坐小編身邊的同事更是耳機不離耳,每次他寫稿時,耳機一戴就是一整天。
其實,大部分人喜歡戴耳機的原因無外乎是這幾種:
休閒時不用被外界打攪,工作中不用和同事尬聊,也不用和領導有過多交流,不僅可以給自己的內心深處帶來安全感,還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遨遊太空..
於是,出門必帶耳機成為了當代成年人的狀態之一。
工作中、地鐵上、上網課、聽書、聽音樂、刷抖音、追劇、打電話、打遊戲……
這聽起來,好像我們的生活已經變得離不開耳機,但經常戴耳機的你,有想過自己某天會變聾嗎?
還有些人不以為然!壓根不相信,自己戴個耳機就會失聰?
這真不是小編在嚇唬你們~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數據,目前全球約有11億年輕人(12~35歲)因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比如:長期帶耳機聽音樂/刷劇/刷短視頻等等)而面臨不可逆的聽力損失。
預計到了2050年,殘疾性聽力損失人士數量或許會增加至9億多,相當於每10個人中就會有1人存在殘疾性聽力損失。
為什麼戴個耳機,就會對我們聽力有如此之大的損害呢???
我們的耳朵就像一家公司,主要由三個主要「負責人」共同經營,分別是外耳、中耳、內耳。
外耳主要負責接受外界的聲音,它可以沿著耳道引起鼓膜振動,將聲音傳給內耳。
而內耳的耳蝸有一個充滿淋巴液的螺旋管,它管理著「許多細小好動的毛細胞」,每當聲音傳入時,淋巴液就會帶動基底膜引起一片震動,這時,毛細胞就會像海草一樣搖擺起來~
別以為毛細胞只會嗨皮,這可是它們的工作,它們在將機械的聲音信號轉化為電子信號後,會及時傳送到大腦中的聽中樞,如此一來,我們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啦~
每當聲音開始變大的時候,耳蝸內的毛細胞就要開始工作了,直到聲音變小了,它們才能好好休息一下。
如果你長期戴著耳機聽各種音頻,毛細胞就得時刻處於「高壓工作」的狀態,想想我們平時正常工作一天,都會全身酸痛,只想休息,那長期讓毛細胞這樣「不停的工作」,損傷能不大嗎?
讓人覺得可怕的是:毛細胞的損傷是不可逆的,而且很難完全修復,也沒有再生的功能。
因此一旦造成聽力下降或失聰,要想恢復可就困難了,恐怕就只能藉助助聽器了。
所以,千萬不要長時間把耳機音量開到過大!也別讓原本是為躲避世界喧囂的耳機,成了噪音製造機~
其實,聽力損害的主要原因是噪聲。
當然,這裡所說的噪聲,並非是自己個人以為的噪聲,而是用音量來定義的噪聲~
醫學資料上表明,當音量超過85分貝時,就容易造成聽覺疲勞;當音量達到110分貝以上時,就可能會造成不可逆性聽力損傷。
而市面上大部分的耳機,音量輸出一般在84分貝左右,有的高頻範圍達到120分貝,這樣的音量,會對聽力造成很大的影響。
這也並不是說,聽一次耳機,就一定會造成什麼樣的嚴重後果。
因為聽力損傷的原因,也可分為慢性與急性。
急性損傷就是指那些近距離、突發性的強噪聲(比如:爆炸聲),嚴重到鼓膜都可能被震破。
而慢性的話,就是指因長期接觸而導致的聽力受損(比如:長時間聽耳機聽東西),一開始並不影響生活,很容易忽視,但累計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導致耳鳴、重聽以及耳朵疼痛,甚至是聽力嚴重下降。
所有,大部分人使用耳機聽東西造成的聽力受損問題,通常要很久之後才能夠感覺得出來,這也就造成大家沒把這問題當回事兒~
現代人的聽力受損,耳機肯定是脫不了關係的,但它也並非「原罪」,而是使用它的人方式不對!
長期戴入耳機大量去聽東西真的很容易對耳膜和內耳造成傷害,而且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耳鳴、耳痛、頭痛、頭昏、情緒緊張等症狀。
所以,音樂再好聽,電視再好看,抖音再好刷,你也得學會控制一下自己~
很多人都喜歡在地鐵、公交車或者較為嘈雜的環境內聽歌,這種情況下,會潛意識的將耳機音量調得過大。
一旦形成習慣後,就容易導致即便你是在安靜的室內,你的音量標準也會超過正常標準,聽力能力就也會隨之慢慢地下降,等你意識到不對勁的時候,可能就晚了~
有些人會在走路時、開車中習慣戴上耳機,調大音量聽聽音樂,但這最影響的不是聽力,而是人生安全。
圖片來源:濱海時報
畢竟,路上來往的車輛都不少,如果你戴耳機,就不太容易聽到來往的車輛的鳴笛聲,還容易讓人分神,影響正確的交通判斷,從而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想想就很可怕啊!
要想經常戴耳機,還能讓聽力絲毫不受損傷,小編說實話,那是不可能滴!
不過,大家也別自暴自棄,還有辦法可以最大可能的降低戴耳機所帶來的危害!
簡單來說,就是耳機音量一般最好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連續使用耳機的時間,也建議不要超過60分鐘,這是世衛組織建議的國際公認的保護聽力的方法,小編沒有瞎說~
有不少人,因失眠問題或者個人習慣問題,睡前總是喜歡帶著耳機聽歌,或者刷劇,不知不覺自己就睡著了,然後耳機忘了摘。
這樣不僅是會造成戴耳機的時間過長,還會可能出現一種情況:
假設你半夜會不自覺的翻動身體,不小心讓戴耳機的耳朵壓在枕頭上的話,耳塞就容易去擠壓耳部軟組織,從而損害耳廓,還會加重對鼓膜的刺激,長此以往,危害聽力的作用可不容小覷哦~
其實,除了音量過大,經常使用劣質的耳機,同樣也會對我們的聽力不太友好,但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一般劣質的耳機,它的製作可能就沒合格,聲壓控制不一定到位、雜音很重,所以大家在選購耳機時,不要貪圖便宜,建議最好是使用降噪耳機,雖然價格貴一點,但優質的降噪耳機能夠有效消除30分貝以上的環境噪聲,可以給耳朵起到保護聽力的作用~
總而言之,辦法雖有,但小編還是要建議大家,儘量不要長時間使用耳機聽東西,若是在不打擾別人的時候,還是儘量選擇聲音外放吧。
還有一點,長期使用耳機的你,若是有出現耳鳴、耳悶甚至聽力下降的問題,建議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儘早發現,及時治療!
還可以在看 + 轉發一下,這樣提醒身邊的人重視這個容易被忽略的問題哦~
1、石家莊日報.突發性耳聾,竟是耳機惹的禍.2019.3.4
2、Top 10 Tips to Help Protect Your Hearing." NHS. N.p., n.d. Web. 29 July 2016.
3、"Loud Music Linked to Pounding Headaches." LiveScience. TechMedia Network, n.d. Web. 29 July 2016.
▍圖片來源:giphy.com;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