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80、90後的父輩可能不太明白何謂「星座」,但熟知十二生肖,甚至他們有時也會「信」一些不同生肖之間的相愛、相剋、性格、運勢等。生肖是我們中國的,而我們平時所統稱的「星座命理」恰恰關注的也是我們熟悉的十二個星座。
很多人喜歡看星座運勢,更喜歡看不同星座的人會是怎樣的個性及對待不同事物的態度。要問準不準,怎麼說呢,任何不可證偽的東西都有人信。這跟老一輩人信算命一個道理。
當然「信」它的人,自然覺得多數時候都挺準,不然也沒「信」的道理。那麼,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星座裡說的都那麼「準」呢?世界上的人那麼多,憑什麼區區十二個分類,就能把每個人都了解得那麼透徹?
為什麼我們覺得星座說得「準」?
首先,通過對十二個月份的劃分,把一個人的出生日歸為十二個星座裡的某個星座。根據不同星座的人總結不同的性格特質,這不是迷信,是通過大概率的調查而來,有一定依據的。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星座說的某個觀念「很準」,其實也是源於我們自己心理上的認同感。當我們心裡很確定某個想法或觀念時,我們在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過程中,就會產生一種尋找支持這個信念的證據的傾向。
就好比「說曹操,曹操到」,就是那麼及時,那麼恰到好處。
人們總是本能地看到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而忽略自己不感興趣,不走心的。也許你在看星座剖析時,因為帶著某個想法去謀求答案,所以會對星座裡跟你想的一致的話語更加注重,非常敏銳地找到共同點,而忽略你覺得不對的地方。
於是就對你認同的星座觀點印象非常深刻,只留下共同點,其他不一樣的想法直接就一眼掃去排除了。
久而久之,就會覺得星座無比精準,神奇的不得不讓自己信服。
喜歡看星座的人,往往有這兩種特質,自己可能無法察覺,但真實存在
尋求自我認同
當一個人不自信,看不清自己該怎樣走下去時,會尋求一個心理依託來安撫我們的情緒,來解釋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理。就好像對面坐著一位跟你一樣感同身受,相見恨晚的朋友一般。
在不確定某件事會帶來什麼結果時,我們會從星座上所說的內容裡看到自己最好或是最壞的結果。儘管正常情況下,我們不會真的按照星座上所說的來做,但多少能給自己一個心理準備。
希望自己能在星座運勢裡找到某個解決問題的辦法。一般星座運勢裡對很多情況都有適應性,其實換個別的星座,也同樣適用。只是當我們迷茫無助時,就會把任何對我們有幫助的事物當作希望去看待。
想要了解自己,喜歡了解他人內心
有些人,意識不到自己平日裡的壞脾氣非常糟糕,或是性格上有一些自己無法察覺到弱點,想要通過星座,對應地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加以改正。這時,也會非常信星座所總結的性格特徵。
通過星座了解自己的優缺點,也了解自己想了解的人是什麼個性,用來避免交往中的矛盾,更快捷地與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其實星座裡的很多建議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是共通的,也都是圍繞著我們的生活、情感展開的,當然會有準確的時候。當我們根據這些指導去做,就越發覺得準,也會覺得星座裡剖析各種人物的特性相當精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