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方拖欠教師工資4.7億!餓著肚子的教師怎麼承擔強盛國家的...

2020-12-21 騰訊網

作者:咔 嚓

來源:藍血研究(lanxueyanjiu)

藍血研究文章,如需轉載請通過後臺向公眾號申請

《荀子》說:「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

教師節來臨之際,卻曝出貴州大方縣自2015年起即拖欠教師工資補貼,截至2020年8月20日,共計拖欠教師績效工資、生活補貼、五險一金等費用將近4.8億元,挪用上級撥付的教育專項經費3.4億元。

最後的處理結果是,貴州省委決定對大方縣政府縣長作停職檢查處理,對大方縣政府分管財政工作的副縣長和分管教育工作的副縣長作免職處理。

任正非一直非常關心基礎教育,他說:我們國家百年振興中國夢的基礎在教育,教育的基礎在老師。教育要瞄準未來。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師的講臺上完成的。

餓著肚子的教師,又怎麼有熱情關心未來?另外,長達五年的拖欠為什麼一個舉報才能起作用,教師口糧的監督機制在哪裡?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任正非一直呼籲重視基礎教育的意義所在!

——藍血題記

「我們國家百年振興中國夢的基礎在教育,教育的基礎在老師。教育要瞄準未來。未來社會是一個智能社會,不是以一般勞動力為中心的社會,沒有文化不能駕馭。……我們要爭奪這個機會,就要大規模地培養人。今天的孩子,就是二、三十年後衝鋒的博士、碩士、專家、技師、技工、現代農民,代表社會為人類去做出貢獻。因此,發展科技的唯一出路在教育,也只有教育。」

這段話是任正非於2016年5月30日,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講的。呼籲發展基礎教育,呼籲把基礎教育作為中國的基本國策,對任正非來說,這不是第一次,更不是應景的需要,而是出於對未來世界發展的判斷,基於深深的憂慮而發出的一聲聲吶喊。

任正非認為,未來世界二三十年內,一定會爆發一場重大的技術革命。這個革命的特徵:第一,石墨烯等的出現,電子技術將發生換代式的改變;第二,人工智慧的出現,造成社會巨大的分流,而人類社會也正因人工智慧變化。生產模式人工智慧以後,簡單重複性勞動力就不再需要;第三,生物技術的突破,將會帶來巨大的信息社會變化,而且這個邊界也越來越模糊。人類世界未來是什麼樣子,還無法想像,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人工智慧的突破,兩極分化會更厲害,資本僱傭機器人,不再僱傭真人。這個時代也將不再是憑人口紅利就能取勝的時代,而是後技術時代。

任正非深感憂慮的是,應對這個變化所需要的是高文化素質,如果再不重視教育,西方重新恢復競爭,重新恢復製造,我們跟西方不再有工業成本的差距,那麼中國製造完全有可能垮掉,走向空心化。

2018年10月28日,華為製作的公益廣告片《基礎研究與基礎教育》在CCTV-1首播,為中國基礎教育的振興搖旗吶喊。

(視頻很短,但震撼人心)

華為僅僅是一個商業組織,任正非不過一個企業家,企業追求的是利益,企業家的使命是繳稅和就業。華為和任正非是不是管得太寬了?

01

最感謝中國的教育

2014年6月16日,任正非在華為內部「藍血十傑」表彰會上曾講過這麼一段話:「我們對中國社會最感謝的是什麼?最感謝中國的教育,因為教育才能給我們提供這麼多人才,我們才能作戰。教育最感謝的是農村教育的改進,因為沒有農村幾億孩子的進步,就沒有高等教育的基礎。」華為在發展過程中,大量招聘的是「胸懷大志,一貧如洗」農村出身的大學畢業生。早在1997年華為就向教育部捐獻2500萬元,任正非親自起名為「寒門學子基金」,教育部門想把「寒門」改為「寒窗」,任正非說:「我認為出身貧寒並不羞恥,而思想與知識貧寒,出身高貴也不光榮。我的青少年時代就是在貧困、飢餓、父母逼著學中度過來了的。沒有他們在困難中看見光明、指導,並逼迫我們努力,就不會有我的今天。」

任正非的父親名叫任摩遜,是一名鄉村教育工作者,他深深理解父親的理想和痛苦,任正非在《我的父親母親》中說:「文革又是從教育界首先開始的,在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運動中,他最早被拋出來,反動學術權威、走資派、歷史有問題的人……,萬劫難逃。他最早被關進牛棚,直到粉碎『四人幫』,歷時十年,短短的人生能有幾個十年。這又是在他最能為人民做事的時期……父親是校長,父親的同事、原來的書記黃宣乾是老革命,忍受不了而自殺了。其實他們的錯誤就是要把教學搞好為國家,就是今天的科教興國。今天能把科教興國的口號喊響,一百多年來有多少人為它殉道。」任正非從父親身上看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光輝,或許這也是父親的遺願吧。

如果說這是一種情懷的話,絕對不是功利性的,而是個人成長烙印的必然結果,是發自內心強烈使命感的驅動。

2

基礎教育是培育人才的黑土地

華為為什麼要做這麼一個《基礎研究與基礎教育是產業振興的根本》傳播材料呢?

「人類社會的發展,都是走在基礎科學進步的大道上的,而基礎研究的根本要靠基礎教育。為傳遞腳踏實地的精神,倡導著眼長遠發展、營造加大基礎研究與基礎教育投入的氛圍。」從華為晶片的研究、5G標準的參與,我們多多少少能掂量出這幾句的份量。現在,華為一個企業雖然力單勢薄,但至少象丹柯一樣,舉起一隻燃燒的火炬,讓更多的人看到光亮,讓更多的人懂得基礎教育其實是一座照亮未來的燈塔。

歐美工業強大,強在長期重視基礎研究,沒有基礎研究,產業就會被架空。航海技術成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通向世界的航海時代;蒸汽機成就了英國的工業革命和日不落帝國。

一個國家只有數學蓬勃的發展,才能展現它國力的強大。

——法國拿破崙

通往火星的航行並不能解決饑荒問題,但它能帶來旅行之外的新技術與新方法。

——美國NASA

記住要仰望星空,不要低頭看腳下,無論生活如何艱難,請保持一顆好奇心。

——英國霍金

數學是科技創新的一種資源,是一種普遍適用的並賦予人以能力的技術,是開啟一切的工具。任正非說:「我認為用物理方法來解決問題已趨近飽和,要重視數學方法的突起。」基於這個認識,華為在俄羅斯和法國建立了兩個數學研究所,集合了全球不少知名的數學家。這些數學家幫助華為將無線技術帶向全球一流。華為繼續在數學領域加大投資,用數學的辦法來解決大數據流量的管理問題。從華為身上,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技術的進步,更是一種探索的力量。

這種力量正是來源於基礎教育。基礎教育是培育人才的黑土地。

3

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華為認為,加大基礎研究與基礎教育的投入,可以「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大部分的費用應該投給人頭,而不是儀器設備,以匯聚世界最優秀的人才。

教育要順應時代發展與市場的需要,既要產生一小部分精英,也要滿足不同行業的職業教育需求。

提高教師待遇,尤其是農村小學教師,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師的講臺上完成的。

我們認為目前對農村教育的重視不夠,說農村最漂亮的房子是學校,我承認,但是為什麼不寫最紳士、最有錢的人是教師呢?如果農村的中小學教師都是最有錢的人,大家都會爭著去做教師,讓最優秀的人才能培養更優秀的人,未來中國不可估量。」

——《為什麼我們今天還要向「藍血十傑」學習》,任正非,2014年

「我們要更多關心農村教師與孩子。讓教師成為最光榮的職業,成為優秀青年的嚮往。」

——《以創新為核心競爭力,為祖國百年科技振興而奮鬥》,任正非,2016年

「國家的政策正有利於『用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用什麼樣的價值觀就能塑造什麼樣的一代青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奮鬥,創造價值是一代青年的責任與義務。青年的思想比較開放、活躍、自由。我們要引導和教育,形成一支主流團隊,為未來的領袖,作好準備。」

——《為祖國百年科技振興而努力奮鬥》,任正非,2016年

從一個企業家的口中說出這些充滿力量的話語,我們是不是會感到汗顏呢?!因為我們還是很遺憾地看到,有地方因為拖欠教師的工資獎金而發生激烈衝突,甚至壓制教師的不平聲音。

4

基礎教育可以減少管治成本

我們還需要記住另外一個人,她就是華為的前董事長孫亞芳女士。孫亞芳認為,中國有可能形成優於世界的最富有的資源是全民基礎教育。她在2006年1月9日召開的全國科學大會上發言說:「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才會生生不息。何況中國並不是資源大國。如果我們把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當成一種資源來開發,變人口劣勢為人才優勢,對中國二、三十年後和平崛起,一定會起到巨大作用。而且提高民族素質,有利於建立和諧社會,從而減少政府的管治成本,為將來實現小政府,是異曲同工。」

孫亞芳建立了一個特別的視角,即通過基礎教育,建立和諧社會,減少管治成本。彈指一揮間,就是15年!

2018年初,國家出臺《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意見說:「把提高教師地位待遇作為真招實招,增強教師職業吸引力」「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明確教師的特別重要地位,吸引優秀人才從教」……

但從大方拖欠事件可以看出,這還只是一份美好的願望,而非現實!

5

一個國家的強盛

是在小學講臺上完成的

任正非曾在內部說,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人才。

這裡面有兩層含義,足夠高的薪資,一是會讓人因為珍惜自己的職業而倍加努力;二是會讓更多的人才進入這個領域,起到優勝劣汰的作用。

我們應該尊重教師這個群體,尊重的第一表現是提高教師的待遇。教師是天底下最光榮的職業,但我們不能要求所有的教師都安貧樂道;沒有大量優秀人才的湧入,提高教師群體的整個素質也就是一句空話。

當然,發展基礎教育也絕不是提高老師待遇就能全面解決問題,教育是一項極其複雜的系統工程,歷史欠帳又多,既需要國家和教育部門的努力,更需要全民智慧。

教育是為發展國家經濟和全民素質服務,學校教育不是政治和行政的產物,它有自己的運行規律,不應該為地方政府所左右,要尊重學校的主體發展,要維護教師的教學地位;也不應該有公辦、民辦的差異,正式老師和代課老師的區別。平等是教育的基本理念,沒有學校和教師的平等,何來孩子們的公平和民主。

作為教育主管部門,有必要反思現在的教育體制,分數不代表人才,知識不意味善良,當把所有孩子都壓到一條道路上的時候,多寬的路都會變成羊腸小道。社會是多元的,人才更是多元的。

任正非說:「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開創了中國原創研究的新時代,但她是一位三無研究員,這值得中國學術界和教育界反思,這說明中國學術界和教育界的評價導向和評價標準出了問題。」教育同樣需要有效地建立價值創造、價值評價和價值分配的閉環驅動。

作為學校,拋棄僵化的治理方式,給教師充分的信任和參與權,由控制走向激發,以責任結果和價值貢獻,作為對教師的衡量標準,釋放每個人的工作積極性和人性的善意。

作為教師,尊重不是施捨,需要自己努力爭取,自怨自艾和過於世俗,都不是你的正道,作為教師,註定平凡而卓越,「轉人磨芯」才是使命和未來。孩子是你的產品,家長是你的客戶,請給予充分的愛心和耐心,當學生走出校門還能時刻惦記你,那是你的幸福與榮光,如果即刻「相忘於江湖」,那是你的悲哀。貴州石門坎支教老師梁俊,用烏蒙山孩子們的平凡故事和歌曲《苔》打動了億萬中國人,他跟我們一樣卑微。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作為家長,不一定做得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但為了孩子,一是陪伴,二是榜樣。孩子是你的全部,但不是學校和教師的全部,多給予理解與支持。

作為企業等社會組織,是大量人才的使用主體,最了解人才的內涵與價值,相信有大量的企業和企業家,跟華為和任正非一樣,本著使命感和社會負責,可以幫助我們政府和教育部門,來定義人才的培養方向和價值標準。不喧囂,不機會主義!

作為每一個公民,雖然力量微薄,但可以吶喊和監督,把這份初心無限地傳播下去。

感謝您的閱讀,轉發是最大的鼓勵】

任正非講話在線閱讀版,點擊打開

相關焦點

  • 拖欠1.8億教師工資補貼的大方縣 農村客運補貼也欠帳6年
    9月4日晚間,國辦督查室通報了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拖欠教師工資補貼、擠佔挪用教育經費等問題,引發輿論關注。  澎湃新聞查詢發現,今年5月即有網友反映大方縣自2018年8月份以來都沒有為教師繳納公積金。
  • 教師工資到底多少?18省市教師待遇公布!
    因為早在去年,國家有關部門就多次召開會議研究教師待遇問題,決定今年對教師工資落實情況進行專項督導。 今年兩會期間,「教師工資不低於公務員年底須完成」這個話題一度衝上熱搜。
  • 官宣:教師工資已超公務員,年終獎9萬多!國家動真格了,今年教師漲...
    近日,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平均工資水平問題再次受到關注。在保障教師待遇政策上,國家曾明確提出「2020年底前,實現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 西安德米安教育多名教師被拖欠工資 申請仲裁後遭辭退
    德米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鳳城五路校區(受訪者供圖)李女士是西安德米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教師。今年春節,在接到公司復工通知後,包括李女士在內的多名教師進行了線上教學活動。「2月底,大家在向公司詢問工資的發放問題時,對方表示,會分批進行發放。」李女士告訴記者。「工資是每月10日進行一次結算,1月10日我收到了公司2000餘元的匯款,為去年12月份的工資。」在李女士提供的銀行交易流水票據中記者看到,截至4月13日,今年除1月10日的收入外,李女士未收到公司的任何匯款。
  • [投訴] 河北邢臺襄都區小福星幼兒園拖欠教師工資 討薪被罵沒素質
    我是河北邢臺襄都區小福星幼兒園的一名教師(目前已離職),今年一月份的工資,到目前還沒發放到我的手中。該幼兒園在疫情過後,換了董事長投資人,一月份的工資應該由原董事長發放。可答應我的八月份發放工資,到如今三番兩次言而無信,在微信永遠都是說過些天發工資,卻都沒有做到。
  • 天津在編教師工資構成及福利待遇,職稱越高工資越高
    最近,很多同學問老師天津在編教師到底能掙多少錢?有一個大概的範圍是到手工資+公積金大概1萬左右,前幾年天津教師調薪之後,每個區在編教師的薪酬大概都是這個範圍。那天津在編教師的工資到底有哪幾部分構成,跟老師一起去了解。
  • 2022年,教師平均月工資能突破10000元?!教師工資不低於公務員不再...
    近日,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平均工資水平問題再次受到關注。在保障教師待遇政策上,國家曾明確提出「2020年底前,實現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 貴州9名教師2名校長榮獲2019馬雲鄉村教師獎
    貴州有9名教師、2名校長 榮獲2019馬雲鄉村教師年度獎! 貴州這9位老師和2名校長為何能獲獎?1 鄢朝智:以體育人的鄉村老師 來自六盤水盤州雞場坪鎮雞場坪中學的鄢朝智,是貴州初中體育鄉村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六盤水市涼都優秀教師。
  • 2020年教師待遇大變動!除了工資,教師還有這9項補貼收入……
    不過,近日國務院和教育部相繼發話了,要求落實教師工資不能低於公務員工資水平的政策! 通知明確了要在2020年底前完成所有工作,確保所有地區教師工資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工資收入水平,不得拖延。
  • 如何保障教師工資按時發放、教育經費不被挪用?教育部回應
    中新網9月23日電 針對「如何保障尤其貧困地區教師的工資待遇,保障教師工資按時發放,教育經費不被挪用」的問題,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23日指出,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在制定年度計劃的時候,把督促落實教師工資作為第一號任務、第一號重點工作開始督辦。
  • 教師工資真的很高嗎?科學出版社的一組數據給出了答案,太殘酷
    每次提到教師的待遇問題,大家似乎都有說不完的話。有的網友認為教師的待遇已經非常高了,穩定、不會拖欠工資,而且還有3個月的寒暑假,甚至還有網友表示現在教師年薪二三十萬、帶薪休假165天,還想怎麼樣?不過也有網友認為如今教師的待遇還有待提高。
  • 貴州大方縣縣長停職後,遵義市紅花崗區區長遊勁松已任代縣長
    大方縣委副書記、副縣長、代理縣長遊勁松。微信公眾號「大方發布」圖繼官方披露貴州省大方縣黨委書記已由陳宗俊出任後,縣長一職的繼任人選也已浮出水面。據大方縣委宣傳部微信公眾號消息,9月28日,縣委書記陳宗俊主持召開中共大方縣委十二屆第182次常委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近期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赴貴州調研講話精神、全省警示教育大會精神等,研究貫徹落實意見。縣委副書記、副縣長、代理縣長遊勁松,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陳祖軍,縣政協主席袁家藝,縣委副書記張錦、徐霆、劉明輝及縣委常委出席會議。
  • 都過去三個月了,連教師節表彰的獎勵金都拖欠那就真的說不過去了
    今天看到有位河南某縣老師在當地領導留言板上留言,反映了今年教師節表彰的獎勵金還沒落實的情況。據悉,當地政府在教師節表彰文件明確寫著:對教師節表彰的109名名教師,名班主任,名校長,教書育人楷模,最美鄉村教師獎勵35.7萬元,但到現在還沒發放到教師個人手中。
  • 教師工資待遇大匯總,河南教師太辛苦了,收入少壓力大
    河南南陽臥龍區2019年9月招教考上的教師工資,2398元,今年7月工資加了200塊鄉村補助,目前到手工資可以拿到2609了。河南小縣城,中學,特崗最後一年。我們河南開封去年給老師漲工資後,我一個農村教師教齡27年,打卡工資3812,找誰說理去,怪不得今年河南高考免費師範生都沒人報,工資低誰去幹啊。河南豫東農村老師,中高,教齡32年,每月到¥5300左右(這幾個月不知扣啥了)。
  • 教師績效工資變更?教育部提出分配「新方案」,這一類教師受益大
    其實教師的薪資組成也是很複雜的,不但有基本工資,而且還有績效工資。教師的績效薪資已經實施多年,這對於他們來說起到了一定的激勵作用,但同樣也對這個工資比較憤怒。相信很多一線教師,對於這個績效工資都是深有感觸的。因為它的分配是很不公平的,所以很多教師都表示想要讓國家取消績效工資。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 2020年教師的工資又要上漲?福利待遇再提升
    教師這個職業做的是學生的教育,拿的卻是國家規定的工資。工作內容高尚,職業靠山穩固,我想這就是很多人堅定不移的選擇教師這個職業的原因。以前很多人一邊參與著教師考試的激烈競爭,一邊又在得到了教師名額之後抱怨工資低。不過再怎麼抱怨也不見有很多人放棄這個崗位去另謀出路。教師的工資真的低嗎?工資最新調整,你能漲多少?
  • 國務院要求:2020年教師漲工資,這4大「教師職稱」問題被重視!
    官方消息:2020年教師必須漲工資,待遇水平不低於公務員2020年1月,國務院相關部門發布通知:要求2020年要落實督導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漲工資的工作安排。不過教師工資改革是一直在進行的,近幾年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待遇是有所提高的,但區域差距仍然較大。教師的薪資結構為: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津貼補助。大家看一下全國各地的教師工資狀況!
  • 「我要舉報全國教師」!這是怎麼回事?
    永登縣政府很快就針對「永登八中教師周末在校洗車」問題做出了回復,答覆稱: 經核查,您反映的問題屬實。針對此問題,永登八中高度重視,立即對涉事教師進行了約談和批評教育,並召開教職工會議對全體有車的教師提出要求:不允許私家車進入校園,更不得在校園內洗車。
  • 2019年全國教師平均工資97681元,提高教師待遇效果斐然!
    國家統計局公布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和城鎮私營單位分行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數據。這項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在城鎮非私營單位中,教育行業2019年全國平均工資為97681元,2018年為92383元,同比增幅為5.7%,排名全國第7。
  • 績效工資向這方面傾斜,老教師有點受傷
    對於績效工資,向教育教學實績突出的一線教師傾斜大家都贊同,「績」效嗎,主要看你做出的成績,無可厚非。由於老師們不樂意超額代課,學校就從績效工資上傾斜鼓勵老師們去積極多代課,但老教師年齡大了,由於身體自身的因素,無法再承擔較重的教學任務了,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應得的那部分劃給青年教師,也是心有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