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翼飛:四條原則規定 清晰劃定夫妻債務的邊界

2020-12-18 北京日報客戶端

「小心『一人債務』兩人還!」這曾是夫妻債務話題所引發的民間調侃。

婚內單方舉債到底是個人債務還是共同債務?

2018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此次《民法典(草案)》不僅吸收了這一最新司法解釋,並創新性地將夫妻間的家事代理權寫入其中,明確了共債共籤、事後追認等四條原則。一個人的債務,是一方還還是夫妻雙方一起還,有了清晰的法律依據。

【背景】

「借條上沒有妻子籤名,法院為何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老公負債千萬,老婆也要償還?」「丈夫生前借款16萬元,妻子被訴還款」……結婚後欠債算誰的?夫妻債務引發的糾紛,一直是個熱門話題。

北京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曾通報,夫妻離婚涉及共同債務的糾紛時,男方在外舉債並要求女方共同承擔債務的情況佔七成多,這其中有一部分並不存在「夫妻共債」的事實,婚姻關係中的女方存在較大的「被負債」風險。

自2001年以來,最高人民法院針對《婚姻法》的適用相繼出臺了三部司法解釋。其中,《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4條對夫妻單方舉債卻按共同債務處理的規定,引發了巨大爭議。

2018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對相關規定作出修改,強調夫妻共同債務形成時的「共債共籤」原則。在新的司法解釋下,有的法院從切實保護未舉債方的合法權益出發,對生效案件中一部分處理失當的案件提起再審。

【草案亮點】

增加家事代理權規定,家庭事務辦理無需雙方同時出現,符合家庭職能的需要;強調了共債共籤的原則,明確了夫妻共同債務的範圍,避免出現「被負債」的情況。【專家解讀】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龍翼飛

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立法編纂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亮點,是將夫妻間的家事代理權明確寫入其中。

家事代理權是指夫妻雙方在家庭事務的辦理過程中,不需要事事都由雙方共同出現在社交領域,只要有一方代表家庭實施了諸如家庭消費、家庭教育開支等行為,就會被當然推定為是代表夫妻雙方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

因此,夫妻債務就出現了是個人還是共同債務的問題。本次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在涉及到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方面,也作出了相應的創新制度安排,總結了長期以來司法審判實踐過程中就相關問題的處理提出的一些有效的司法解釋,同時也參考了相關國家的相關立法經驗所帶來的啟發。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在涉及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方面主要強調以下四條原則:

一是共債共籤,夫妻雙方通過共同籤署債權債務文書的方法,認諾某一個債務的形成,這體現了民事活動要遵循的自願原則。

二是雖然某些債務的發生是夫妻一方籤字,但是夫妻另一方事後予以追認,那麼債務就是夫妻雙方共同的民事法律行為所生之債。

第三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一方所實施的法律行為,明顯是為了家庭共同生活所進行的民事活動,由此產生的債務也應當由夫妻雙方共同承擔。

第四是如果債權人主張債務人的借貸行為是為了家庭共同生活或共同經營,他應負有舉證責任。

這四個原則,對於正確劃定夫妻共同債務和夫妻個人債務的邊界,具有清晰的法律意義。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張宇

編輯 周文麗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民法典確立了夫妻共同債務三原則,除了共籤共債,還有哪兩個原則
    但婚姻法中的諸多內容,尤其關於夫妻共同債務和個人債務的相關規定,在民法典中又有了新的變化規定。一、民法典關於夫妻共同債務的規定民法典第1064條規定:夫妻雙方共同籤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 田韶華:論共同財產制下夫妻債務的清償丨前沿
    共同財產制下夫妻債務的清償規則既要兼顧交易安全與婚姻安全,也要符合夫妻甘苦與共的倫理期許,而現行立法在此問題上顯有缺漏。對此,河北經貿大學法學院田韶華教授在《論共同財產制下夫妻債務的清償》一文中,對夫妻共同債務和個人債務的邊界進行了劃定,釐清了不同債務中責任財產的範圍及清償規則,同時為完善相應規則提出了建議。
  • 民法典|三分鐘小短片帶你了解「夫妻共同債務共債共籤原則」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規定:夫妻雙方共同籤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 北青快評 明確徵信邊界,越清晰越理想
    比如由於過去對徵信邊界的界定不夠清晰,幾年前,既有地方電企表示將電費繳納信息納入央行徵信系統,也有地方供水企業稱無正當理由欠繳水費的用戶將納入央行徵信系統。這類信息都曾引發輿論關注。直到2019年央行徵信負責人透露,徵信系統尚未採集個人水費、電費繳費信息。但這說明不少地方企業想利用央行徵信系統倒逼用戶按時繳費。
  • 夫妻一方在銀行貸款是否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主要有以下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對於夫妻一方在農村信用社借貸不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夫妻一方借貸,貸款憑證上只有一方籤名而無另一方籤名時,該筆貸款應當屬於夫妻一方個人債務。 第二種觀點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因此,對於夫妻一方在農村信用社借貸應當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 婚姻法規定:這2種婚內債務,夫妻不用共同承擔
    大家都知道,兩個人結婚後,一般來說,婚內期間所產生的債務在離婚時是需要償還的,甚至是共同償還的。根據《婚姻法》規定,婚前沒有籤署財產協議及明確書面約定的情況下,婚後夫妻兩人所得的財產為夫妻共同財產。同理,婚後產生的債務也應當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由「惡法24條」引發的重大改變,夫妻一方在外的債務應如何承擔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 夫妻雙方共同籤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中,進一步明確了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以及強調「共債共籤」原則。
  • 夫妻債務「共債共籤」制度與債權人利益保護
    比如說夫妻共債共籤制度,明確和強調了夫妻雙方共同籤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以及以其他共同意思表示形式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它一方面限制夫妻一方的負債行為對家庭的影響,保障夫妻另一方的知情權和同意權,另一方面明確了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引導債權人在形成債務尤其是大額債務時,加強事前風險防範,有效避免債權人因事後無法舉證證明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而遭受損失,「共債共籤」原則實現了婚姻法夫妻財產共有制和合同法合同相對性原則的有機銜接
  • 民法典:夫妻共同債務共籤,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對於夫妻債務問題,是很多離婚夫妻會受到困擾的。那麼根據目前的婚姻法及其法律規定,對於夫妻債務有規定,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明確的地方。其採用概括式規定了夫妻共同債務,但是概括式的規定存在很多不明確,因此民法典草案有一種共同債務共籤制度,那麼如何理解這項規定?
  • 夫妻共同債務究竟如何認定?——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負責人解讀夫妻...
    程新文:這一規定強調夫妻共同債務形成時的「共債共籤」原則,意在引導債權人在形成債務尤其是大額債務時,為避免事後引發不必要的紛爭,加強事前風險防範,儘可能要求夫妻共同籤字。夫妻從事商業活動,視情適用公司法、合同法、合夥企業法等法律及其司法解釋的規定。夫妻共同生產經營所負的債務一般包括雙方共同從事工商業,購買生產資料所負的債務,以及共同從事投資或者其他金融活動所負的債務等。記者:那麼,在夫妻債務糾紛中,債務究竟是否屬於夫妻共同債務,應由哪一方來舉證證明?
  • 關於夫妻共同債務,有啥新規定?
    關於夫妻共同債務,有啥新規定?呂忠梅:婚姻家庭編裡規定了家庭成員、近親屬的範圍,設立了30天離婚冷靜期,繼承編裡擴大了遺囑繼承範圍、方式等等。在我看來,這些新增的條文很好地回應了人民群眾的期待,更好地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詳情請點擊視頻)
  • 【最高院•裁判文書】判斷夫妻一方是否應對夫妻另一方因個人債務加入而產生的債務承擔共同償還責任應以該債務是否用於夫妻共同生活為標準
    該條規定的另一法理基礎是,夫妻一方舉債之目的通常系用於夫妻共同生活或家庭生產經營,夫妻另一方因一方的舉債直接或間接獲益,故可推定此類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針對此點,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針對地方法院的請示作出過明確答覆。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2014年對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所作的[2014]民一他字第10號答覆中規定,「如果舉債人的配偶舉證證明所借債務並非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則其不承擔償還責任」。
  • 「夫妻檔」公司面臨公司債務時如何承擔責任
    該觀點的主要依據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8年公布的《公司登記管理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3條規定:「家庭成員共同出資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必須以各自擁有的財產作為註冊資本,並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登記時需要提交財產分割的書面證明或者協議。」
  • 如何理解夫妻共同債務中的債權人善意之債
    夫妻共同債務包括三大類型記者:王法官,夫妻共同債務有哪幾大類型?哪個類型是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難點?王禮仁:民法典關於夫妻共同債務的規定包括家事代理之債、夫妻合意之債、債權人善意之債三大類型。家事代理之債是指夫妻一方因家事需要所負債務,包括日常家事代理之債與重大家事代理之債。
  • 「全民閱讀」第五十四次長安街大講堂:民法典視角下的夫妻財產制度
    接下來馬教授分別就《民法典》中關於「法定夫妻財產制 」、「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夫妻約定財產制 」、「離婚時共同財產的分割」等相關條文進行了詳細解讀和舉例說明。在闡述「法定夫妻財產制 」環節時,馬教授認為《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 」關於夫妻共同財產的劃定範圍更準確全面,通過解答「夫妻一方擅自出賣共同共有的房屋應如何處理?」
  • 楊代雄:民法典第142條中意思表示解釋的邊界
    前者的原則與方法是否足以解決後者涉及之問題?不無疑問。從比較法看法國民法典、義大利民法典、西班牙民法典等僅規定合同解釋,未規定意思表示解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的民法理論傳統上沒有構造出意思表示、法律行為之類的抽象概念,其民法典並未圍繞意思表示設置規則,自然不可能專門規定意思表示解釋。
  • 妥善審理涉及夫妻債務案件 維護健康誠信經濟社會秩序--最高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就「婚姻法司法解釋(二)」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記者:一些社會公眾對如何適用「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存在不同認識,請介紹第二十四條起草的情況。  答:2003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出臺「婚姻法司法解釋(二)」,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二十四條規定為「債權人就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
  • 【小北說法】每日一「典」丨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債務為夫妻...
    【小北說法】每日一「典」丨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 2020-12-11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夫妻共同債務怎麼界定?——律師帶你走近民法典
    婚姻法並無對夫妻「忠誠協議」的明確規定條款,忠誠協議的違約責任不屬於婚姻法第46條規定的「因一方有過錯導致離婚,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的情形。更為關鍵的是,根據合同法第2條第二款「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係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規定」,通俗來說,就是夫妻忠誠協議雖類似於合同,卻不歸合同法管。因此,夫妻忠誠協議雖不違法,但因處於婚姻法與合同法調整範圍之外,法院不應受理因相關糾紛提起的訴訟,而任由當事人自願履行有關協議。
  • 《民法典》第1055條:夫妻平等
    《婚姻法》第十三條規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一審稿第八百三十二條規定:「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   二審稿同一審稿,無修改。   徵求意見稿同一審稿,無修改。                        本條是關於夫妻在婚姻家庭關係中地位平等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