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芳在平原,由「楊家將」改說「呼家將」到底為何?

2020-12-16 齊魯壹點

文|劉慶民

一九九〇年十一月,遼寧省鞍山曲藝團團長劉蘭芳率團來山東省平原縣演出宣傳稅法專場。

這時的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人氣正旺,因她說演的評書《嶽飛傳》和《楊家將》,在全國百餘家廣播電臺播出,她紅遍了大江南北,從城市到農村,從白髮蒼蒼的老人到朝氣蓬勃的姑娘、小夥,每到電臺播放劉蘭芳說演的評書的時段,人人手裡捧著一臺收音機洗耳恭聽。

一時間,因為要收聽劉蘭芳的評書,商場的收音機被搶購一空,有些單位還直接到無線電收音機廠集體訂購,以致有些收音機廠給劉蘭芳團長送去錦旗表示感謝。這是在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少有的社會現象。

劉蘭芳同志就是在這一社會背景下,和國家稅務有關部門聯合,有重點的選擇一些縣區基層,宣傳國家稅制改革和稅法有關知識,提高人們的納稅意識和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和她同行的有她丈夫、國家二級編劇、鞍山曲藝團的副團長王印權。

我作為當時縣委的宣傳部長,有幸參與了接待劉蘭芳團長和鞍山曲藝團的同志們,並負責向他們介紹平原縣的概況。在和劉蘭芳、王印權同志的交談中,劉、王兩位團長對平原縣悠久的歷史文化和三中全會後發生的巨大變化發生了濃厚的興趣。王副團長詳細地詢問了在三國時期劉備「試守平原令、後領平原相」的歷史資料,表示要創作一個小品《劉備探親》,反映平原縣發生的歷史劇變。我當時幫他收集了有關的材料。王印權團長不愧是一位高產的作家,手頭來得很快,在平原演出後不長時間就創作完成了小品《劉備探親》,並於當年的春節前帶著排練好的節目來平原縣參加春節聯歡晚會的演出,這些自是後話。

劉蘭芳同志在聽了關於呼家將的有關傳說,特別是呼延慶的姥姥家就在平原縣三唐鄉大王莊時,眼睛忽然一亮,她問我:「可有這方面的材料?」我對她說:「雖然是傳說,可在《呼家將演義》這部書裡有這方面的介紹,說是呼延慶打擂闖下大禍後,她母親王金蓮帶她連夜逃出京城,把她藏在了娘家大王莊,對外稱是她的弟弟。此事並未瞞住,奸臣龐文探聽到消息後派兵火燒大王莊。書上介紹大王莊時,注釋是:現山東省平原縣三唐公社一帶。」劉蘭芳同志聽到這裡,連忙問:「現在還有大王莊嗎?能不能帶我去看看?」我說:「現在有大王莊,在縣城北十多裡,一些歷史遺蹟隨著時間的流逝已蕩然無存,現在的大王莊就是一般的村莊。」劉蘭芳雙手抱胸沉思了一會兒說:「呼延慶的姥姥家還真有可能就是你們這兒的大王莊,從當時的東京汴梁往北八百裡,差不多就是你們這一帶了。」她站了起來向前走了幾步,轉回身說:「這樣吧,今天晚上原本準備說楊家將,既然平原縣與呼延慶有些關係,今晚我就改說呼家將吧!」這時在座的各位平原的同志一起鼓起掌來。

夜幕悄悄地降臨了,剛剛裝修過的街道華燈璀璨,接成長龍的車燈與路燈上下呼應,劃出了道道彩虹,城中心的廣場上,休閒的人們隨著悠揚的歌聲翩翩起舞,劉備曾經做過縣令的這個魯北小城再也不顯得寂寞,載著鞍山曲藝團演員們的大客車駛出賓館向劇院出發,劇場內已是人頭攢動、熙熙攘攘。人們期待著親眼目睹曾經在收音機中用聲音迷倒全國聽眾的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的風採。當大幕剛剛拉開的時候,劇場中已想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各方簡單致辭之後,就是鞍山曲藝團藝術家們的精彩表演。這壓軸大戲當非劉蘭芳莫屬。

當劉蘭芳英姿颯爽的站在舞臺中央的時候,掌聲過後就是空前的寂靜,人們屏住呼吸凝神專注地等待著這位評書表演藝術家的精彩表演。只見劉蘭芳穩步站在舞臺中央,滿面春風,雙眸繞全場掃過一遍,向臺下深深鞠了一躬,然後用她那高亢嘹亮的女中音說道:「平原縣的各位父老鄉親,大家晚上好!」她聲音洪亮,神韻氣足,幹練中透著豪邁。一陣掌聲過後劉蘭芳接著說:「我第一次來到貴縣演出,看到這麼多熱情的觀眾,心裡非常高興,平原縣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在平原,我看到三中全會後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下午我又聽到,在平原有許多呼家將的傳說,呼延慶的母親王金蓮就是咱們平原人,歷史上發生的火燒大王莊就發生在咱平原縣三唐鄉的大王莊。所以,今晚上原來準備說楊家將,現在我不說楊家將了,咱就說呼家將。下面我就演出評書呼家將的一個片段呼延慶打擂。」話音剛落,劇場裡又響起一陣長時間的熱烈掌聲。

《呼家將》也是劉蘭芳和丈夫王印權共同整理髮掘的傳統評書,她說演起來依然華麗流暢。因她早年習唱過大鼓書,嗓音受過良好的訓練,對音樂的感悟也自然被帶到評書說演之中,因而其評書說演在聽覺上,更有一種鏗鏘起伏的聲韻美感,尤其是她說書時候高亢嘹亮的聲音造型更是特色鮮明。過去大家是在收音機裡聽她的說演,今天是面對面的在劇場裡聽她的評書,人們聽得如醉如痴。很可惜,由於條件限制,我們並未能留下劉蘭芳同志在平原演說評書呼家將的影像資料。現在只能根據我的記憶,將這一段佳話謹記於此。

(作者為山東省平原縣人大退休幹部、平原縣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評書│劉蘭芳 《呼家將》全本
    意思是回鶻(即回紇,他們來回改名字)在宋朝是已經比較衰微,有的定居在秦川,回紇女子出嫁之前基本上都先和宋人「私通」,然後才能嫁的出去。宋朝人踢足球媒人來提親的時候,回紇父母就會自豪地說我女兒曾經和大宋某男子同居。這種情況太過普遍,導致很多回紇出現了很多長相奇怪的混血兒。
  • 酷我暢聽再現傳統曲藝高光時刻 完整收錄劉蘭芳評書作品創破億收聽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國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作為當時最火的流行文化之一,帶著《嶽飛傳》、《楊家將全傳》、《呼家將》等長篇評書轟動全國走進千家萬戶,成為無數人心中不可替代的評書大師,如今酷我暢聽完整收錄原版作品,透過音頻形式再現時代經典,重溫中國傳統曲藝高光時刻是種怎樣的體驗?且聽這回分解!
  • 北宋滅亡時,楊家將為何不再出來救國?說出來你不一定信
    然而對正史不了解的朋友,可能會誤會,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只出現了三代,那麼北宋滅亡時,楊家將為何不再出來救國?說出來你不一定信。 當時楊崇貴為了避諱北漢世祖劉崇之名,改「崇」為「重」,就成了楊重貴。當時楊重貴跟隨劉崇佔據太原十二州,投靠了契丹。他的父親楊信在後周,這樣父子二人各在敵國,楊重貴在北漢效力29年,盡忠不能盡孝。
  • 對話劉蘭芳:一位愛看網絡小說的評書大師
    從《嶽飛傳》說到《楊家將》再到《呼家將》《紅樓夢》,脫口而出也不見累。她說,這是常年在舞臺上說書把嘴練出來了。對評書,她有自己的底氣。「無論是千人的劇場,還是幾萬人的露天,我這幾嗓子上去保證能抓住。」她強調,這就是評書藝術的魅力。劉蘭芳接受中新網採訪。
  • 統治遵義七百年的楊氏土司 自稱楊家將的後代 是漢人還是少數民族
    土司,作為中國古代的一類官職統稱,通常是由西北、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頭領任職,其作用就是通過他們以夷制夷,來穩定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地區的疆域穩定。那麼統治播州725年的楊氏土司到底是少數民族還是漢人呢?適南詔陷播州,大為邊患,有旨募能安疆場者,太師慨然自效,遂命為將,以復播州,威暢恩融,夷夏畏服,因領其郡。」在這裡面都言之鑿鑿地表示楊氏土司的先祖是太原漢人無疑,而且為了給自己找到一個能夠抬高出身的祖先,一邊不但將楊端捧為太師,甚至不惜在《楊氏家傳》中稱「貴遷,太原人,與端為同族。
  • 劉蘭芳: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
    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所長吳文科,為劉蘭芳精品評書集《四大將》作序說道,作為新中國培養起來的一代曲藝大家,劉蘭芳以其精湛的北京評書表演藝術,極大地拓展了北京評書的傳播空間,空前地提升了北京評書的藝術影響。
  • 武威楊姓流源與涼州楊家將述略
    而從明朝開始,較多的顯達人物見諸史料,這與明代人口遷徙和涼州楊家將於明代落籍並興起於武威是完全吻合的。發展到清代,武威有楊姓進士1人,文舉6名,武舉24名,貢生更多。這既說明楊姓人口繁衍、優秀子弟大量湧現的事實,似乎又與楊氏家族以武功安身立家有一定的傳承關係。《古浪縣誌》1991年統計的姓氏排名表中,楊姓在414個姓氏中排名第四。
  • baby身穿甲冑變身「楊家將」,劍盾在手目光冷酷,又颯又美!
    6月13日,angelababy 工作室曬出一組baby參加綜藝節目時的最新寫真,並附文寫道:風雲詭譎、暗流湧動的上海灘,一場大戲拉開序幕,神探情報員baby 換上帥氣甲冑造型,變身「楊家將」,帶來意外驚喜。如此描述聽起來也是看點十足,很是叫人期待!
  • 黃曉明結婚照,許飛把楊穎換成了自己,是「楊家將」提不動刀了?
    本來許飛在舞臺上的時間並不多,但還是發文為黃曉明新綜藝宣傳,可以說是非常講義氣,應該被表揚,但是沒想到她在宣傳完之後附上了一張自己和黃曉明的照片,這張照片讓她再次陷入輿論中心
  • 曲藝大師劉蘭芳、軍旅歌手齊聚!為菏澤人奉上文藝盛宴!
    中國曲藝大師劉蘭芳,來自北京的著名軍旅歌手燕妮、侯曉晴、金磊鑫、付佳佳、姚闖和本地歌手張慧、馬方、朱春玲、琦琦、陶磊等同臺獻藝,共同演繹文化盛宴。活動現場本次活動由定陶區文聯和菏澤日報新媒體中心聯合舉辦,菏澤中景置業有限公司承辦,定陶區音樂家協會、定陶區兩夾弦劇團協辦。
  • 廣州這一千年古寺將重建,與楊家將有段古
    據志書記載,該寺始建於唐代,民間相傳寺廟的開山祖師是北宋時期的楊家將楊五郎。而在1958年,這座古寺遭遇完全毀壞,僅剩殘垣斷壁。近年來,這座千年古寺在原址迎來重生。目前大雄寶殿已籌建完成,四方香客不斷。這就是位於黃埔區九佛街山龍村的武臺寺。
  • 《少年楊家將》演員現狀如何?胡歌成為一線明星,彭于晏依舊很帥
    《少年楊家將》是一部非常具感染力的電視劇,講述了楊家將為了保護大宋江山「七子去六子回」的故事,非常令人感動。一.胡歌胡歌是科班出身,2005年在《仙劍奇俠傳》中飾演「李逍遙」一角廣受關注,至今這個角色也無法超越;在出演《少年楊家將》的時候胡歌已經是小有名氣的了,當時已經獲得了內地「最受歡迎男演員獎」;
  • 古裝劇《燕雲臺》熱播,楊家將成反派?原著作者求生欲爆棚,連發微博...
    作為當年大火熱劇《羋月傳》原著作者蔣勝男的最新力作,古裝大劇《燕雲臺》可以說自11月3日一開播就吸睛無數,但爭議也隨之而來。除了讓已經45歲的佘詩曼出演尚未出嫁的少女遭到吐槽之外,和「蕭太后」相關的史實也成了網友們關注的焦點。
  • 名字實例分析之劉蘭芳
    【劉蘭芳】 女┃姓名┃ 繁 體 ┃ 拼 音 ┃筆劃┃五行┃吉兇┃ 字意┃劉 ┃劉 ┃liu ┃15 ┃火 ┃吉 ┃天格:16 人格:38 地格:33 總格:48 外格:11陰土 陰金 陽火 陰金 陽木劉蘭芳:劉蘭芳是遼寧省遼陽市人,15歲考入鞍山曲藝團學唱東北大鼓和評書,正因為涉足兩種表演藝術形式,她在表演中便相互借鑑,最終促成了評書表演新風格的成長
  • 青面獸楊志到底是楊老令公哪個兒子的後代,這得楊家十二寡婦說起
    楊志身懷絕技,又有祖傳寶刀,還自稱是名門之後,那麼他到底是楊老令公的哪個孫子呢?他又是楊業的八個兒子中,第幾個兒子的後代呢?《水滸傳》裡沒有明確的說出來,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通過一些考證和蛛絲馬跡來推斷出來。楊老令公楊業,北宋名將,長期與遼作戰,楊家一門忠烈,堪稱北宋的國之棟梁,整個家族為大宋犧牲甚多。
  • 《少年楊家將》14年後重播,胡歌、彭于晏再聚首,男神帥氣依舊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童年記憶《少年楊家將》,小時候,可是很多人追過這部劇,當然,當時年幼的我們並不是被裡面的俊男靚女迷倒,只是單純喜歡裡面的人物,崇拜裡面大英雄的形象,這部劇七七印象深刻,至今都不能忘懷。該劇於2006年開播,當時也是一部非常受歡迎的電視劇,但是後來,這個故事變得越來越虐心,許多帥哥都「悲慘地死去」,所以現在很多人都不忍心再看。
  •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為何不顧倫理,將李元吉正妃楊氏納入後宮?
    李治能娶庶母,李隆基能娶兒媳,李世民將兄弟之妻納入後宮也不算多離奇。玄武門之變中,李建成、李元吉兩家遭到滅頂之災,本人以及兒子們都被李世民殺了,女兒們倒是僥倖留得一命。李建成的太子妃鄭觀音從此孀居於長樂門,李元吉的王妃楊氏卻被李世民納入宮中。
  • 還原真實的楊家將
    楊業的妻子佘太君,年過百歲仍然領兵出戰,與遼國抗爭到底,這可謂真正的滿門忠烈。然而歷史和演義是有區別的,真實的楊家將,雖然從來不缺乏中原人的骨氣,但是卻遠遠沒有影視劇中那樣的悲壯和精彩。 歷史上的潘美可不是什麼奸臣,可以說他是楊業成名路上的墊腳石。楊業作為降將本來不會被重用,可他負責鎮守的雁門關卻是北宋最重要的邊塞重鎮,遼國人每次來犯,必定要侵擾雁門關,因此鎮守雁門關的人可謂是要優中選優。楊業能被賦予這樣的重任,都是潘美在太宗面前替他說話,把楊業誇得像朵花一樣,太宗這才同意啟用他,而楊業也確實沒讓潘美和太宗失望。
  • 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只有一人戰死
    典故中的楊家將故事中的楊家將以北宋初期楊業抗遼為基礎,通過對楊業及其後人們前赴後繼徵戰沙場的描寫,表現了楊業一家悍不畏死的英勇事跡,其中還延伸出了許多的小故事,比如「七子去六子回」的小預言,在傳記中是說楊業的七個孩子們全部上戰場抗遼的話,就會只犧牲一個,其他六個孩子能夠平安歸來
  • 今年我國將新增清潔取暖面積15億平方米左右 「煤改電」成主力
    通過改氣、改電等方式替代散煤,是我國北方地區大氣汙染治理的重要舉措之一。近年來,我國集中力量推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等區域散煤治理,已經累計完成散煤治理2500餘萬戶。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實現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汾渭平原全覆蓋。「師傅們,感謝了!今年家裡能暖暖和和過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