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婷半清
如果你運氣好,人們會用你知道的方式愛你;如果你真的非常幸運,人們愛你的方式剛好是你所期望的。
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總是對世界充滿想像,想像著有會飛的馬,有神秘的精靈,幻想著自己能擁有魔法,可大人們會一直強調,馬不會飛,也沒有精靈,我們更不會擁有魔法,直到大人們把我們所有的幻想打碎,把我們教化成一個「正常人」,他們才會罷休。
因為這世界不允許規則外的東西存在,就好像了28歲了就要結婚,30歲就要生孩子一樣,這是大部分人生活的軌跡,一旦你沒有在適合的年齡做這些事,好像就是不正常的,父母也會心急如焚。
在美國作家湯米·巴特勒《抓落葉》這部作品裡,就出現了一個小男孩艾略特,起初他對世界充滿好奇,並堅信自己的「永恆之境」,可後來在父母的幹預下,在周圍人的嘲諷中,他不得不收起自己所有的遐想,被迫變成一個中規中矩的人,外表雖然變了,可內心卻痛苦,他多次想得過死亡,可每一次都被那一絲絲情感挽留,終於他和自己和解,鼓起勇氣選擇了新生,並安然地度過一生。
9歲的小男孩艾略特經常和哥哥迪恩玩「抓落葉」的遊戲,哥哥迪恩是瘋跑著亂抓,而艾略特卻懂得靜靜地把握時機,雖然每次都是艾略特贏,但為了讓哥哥開心,他故意輸掉比賽。
在一次棒球聯賽中,艾略特決定不再讓著哥哥,可哥哥卻惱羞成怒,向大家揭露艾略特能看到「怪物」的奇怪行為,這一次,所有人都嘲笑艾略特,並且疏遠了他。
原來,9歲的艾略特能在晚上看到可愛的「怪物",並一直堅信怪物的存在。這是他的奇異功能,然後卻不被大家理解,甚至被嘲諷。
可憐的艾略特變成了孤身一人,連自己的父母都向他呵斥「請忘了怪物這回事,以後不要再提。」看到這,不知你是否回想起自己的童年,自己的一些奇怪想法永遠會被父母壓制下來,壓制久了連我們自己也忘了。
艾略特無聊至極,就偷偷跑到鄰居家愛瑟爾的後院森林裡,在那裡他讀到一本書,關於「永恆之境」,他也痴迷地相信那片森林就是永恆之境的入口。
愛瑟爾是一個離婚女人,同樣被世人冷落,她理解艾略特,並願意聽他講述永恆之境的神秘,可以說,她是第一個理解艾略特的人。也是她告訴了艾略特一句重要的話,「我想你得知足,被愛已經是很幸運了。」
被人理解和認可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可艾略特的父母卻再次打擊了他,沒收了他的書,後來還找來心理醫生。赤裸裸的現實,讓他學會了沉默,為了把自己偽裝成一個正常的孩子,艾略特從那以後不再提「怪物」,也不再提「永恆之境」,就好像他忘記了這一切。
他不再跟他人分享自己的秘密,也最終開始學著迎合他人的期待。
之後的艾略特覺得自己就是混日子,混過了初中高中,混上了大學,到了工作的時候他又聽從父母的安排,去做了哥哥迪恩手下的審計師,每天工作中規中矩,永遠只有三套西服,每天中午都吃一樣的配餐,生活很穩定,也很刻板。
他過著外人羨慕的生活,有體面的工作,有不錯的收入,有性感的女友,可沒人去關注他的內心,他也不再理會自己內心的感受,不失望,不委屈,不難過,當然也不再快樂。
終於,他變成了一個隨波逐流的「正常人」。
直到有一天,他遇見了兩個朋友,班諾爾和薩沙。班諾爾是一位獨居男人,他失去了妻子,女兒也不理會他,因為他常說自己去過未來,周圍人都認為他神經有問題;而薩沙是一名廣告設計師,她富有才華,喜歡在自己的廣告語裡寫上謎語,用來諷刺自己宣傳的物品,她一直沉迷寫小說,可小說內容卻不被出版社認可。
遇見他們之後,艾略特才知道,原來世界上真的有這一類人,他們標新立異,思想奇特,所以才會被孤立,被嘲諷,漸漸只能縮在自己小小的殼子裡。
艾略特一直很勤懇地工作,他想攢下一筆創業基因,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去打造真正屬於自己的永恆之境。
可經濟一天天蕭條下去,哥哥迪恩為了客戶利益,想要強迫艾略特做一筆假帳,艾略特堅決拒絕,由此失去了工作;投資市場更是低迷,艾略特一夜之間失去了自己所有的積蓄;相處4年的女友突然背叛了他,他的愛情也結束了;那位說自己能穿越未來的朋友班諾爾終於自殺離去,艾略特失去了那個每天陪他散步的朋友。
所有的打擊突如其來,一下子就要擊倒艾略特。艾略特決定追隨班諾爾,他寫好遺書,寄給了父母。他決定從薩沙的屋頂一躍而下,可卻被薩沙攔住了。
同一類人,才能明白彼此吧,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談之後,艾略特放棄了自殺。
之後他選擇回到父母身邊,從頭開始,也許是一直妥協,這次他依然選擇了父親的建議,去做企業的顧問。
時間一下子晃過了十幾年,作者沒有交代艾略特29歲到46歲之間是怎麼度過的,大概也是中規中矩,沒有任何漣漪的。因為他早已學著按照他人的期待生活,隨波逐流成為了最安全的一種生活方式。
直到有一天,他重新遇見了薩沙,兩個人彼此理解,惺惺相惜,最終走到了一起。
這次,艾略特不再隨波逐流,不再追名逐利,而是和妻子找了一個僻靜的木屋,有院子,有樹林,還有山丘,好像重新找回了自己童年的永恆之境。艾略特走了半輩子的彎路,可他最終還是與自己和解。鼓起勇氣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選擇了自己喜歡的人,擁有了平和的後半生。
這個故事落幕了,你想到了什麼呢?
人們都只關注你飛得高不高,卻很少有人問你飛得累不累。艾略特的人生就是這樣,小時候的他敢於夢想,卻不被眾人理解,被父母逼迫著忘記;長大後他學會了偽裝,表面上是一個過得很快樂的人,卻從來不知道擁有快樂是什麼滋味。他的半輩子都在迎合他人,都在委曲求全,都在隨波逐流,可最終醒悟:過好自己的人生,才是真實的快樂。
從出生到死去,就是一段長長的旅程,我們每個人都是生命的旅人,不管經歷了什麼,抵達終點就是人生的意義,因為無論好事情還是壞事情,都是我們獨一無二的經歷,也是不可重來的唯一旅程。
《抓落葉》這本書,通過艾略特的經歷來告訴我們:也許,對生命來說,我們最大的意義,不是獲得世俗的成功,而是獲得內心的滿足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