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落葉》:人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2020-12-18 晚安墨然

文/墨然

我們一生下來就對這個世界抱有埋怨,所以我們大聲啼哭,然而我們越活越對這個世界產生迷戀,一生都在努力填滿心上的那個洞,一生都在尋找與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

人生其實就是一個過程,一個找到自我的過程。可能我們這一生會經歷很多事情,有無奈,有委屈,甚至為了得到大眾的認可去取悅別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邊迷失,一邊在尋找自我。

就像書中,艾略特一樣,在8歲的時候,第一次看到黑影一樣的怪物,但是沒人相信他,始終覺得他是喜歡撒謊的怪胎。

在這個世界上,總是會習慣性的去排斥不同的人,這是生活教會我們的第一課,同時也是教會艾略特的第一課。

於是他開始努力地去迎合別人的期待,不再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也不再去理會自己的感受。開始變得不失望、不委屈、不難過,也不再快樂。

他用盡全力地活著,還是無法阻止世界下沉。因為人生的失控都是從生活的小事開始的,他為了討好哥哥故意輸掉比賽;

為了聽父母的話做穩定的會計工作;聽從上司的話給公司帳目做手腳,這些到最後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大概都是從他放棄傾聽自我內心真實的聲音開始。

人生就像落葉一樣隨波逐流,艾略特也就被生活推著走。

其實不光是艾略特,我們更多的人都是這個狀態,因為現實,不得不說放棄一些自我,最後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忘了真實的自己。

01、

故事的開頭,是艾略特和哥哥在抓落葉。當然,樹葉不是直線平緩墜落,落葉不可預測,充滿活力,不循規蹈矩,不時懸空。

暫停下降的過錯,很難抓,但同時也是抓住它的最好機會。

不得不說,最開始我是被這個詩意的名字吸引,而且書中關於抓落葉的描述也很詩意。樹活了,它們想要抓住我們。

起初我以為,這只是一本充滿人生感悟,有情懷的書籍,但是看到三分之一的時候,整本書帶給我的感覺是文章太跳躍了,一下子跳到另外一章,若不是用心去讀,根本就體會不到要表達的深意。

後來仔細閱讀發現這本書的特點,講了三條主線,相互交叉貫穿,形成一個完整的部分。

第一部分,講得是人出生之前,第二部分,講得是人死後的故事,第三部分,講的是現實的人生。

其實,這跟我們真實的人生一樣,人生也是由很多部分組成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地得到和失去,最終找到那個真實的自己。

02、

書中三條主線,分別是生前、現在、未來。生前,是一部科幻片,講人既不是由猿猴演變而來,也非女媧造人,而是某個外星球上的人在造地球人。

一個叫梅裡亞姆外星機構的女員工創造了人體,但當她看著遠處湛藍的地球,有些擔心:人類去了那麼美麗的地方,如果流連忘返,不願意回來怎麼辦?

她又在人身體上做了修改,在人體的胸腔內部,心臟的旁邊,設置成了新月形狀的空洞。

想著人類在地球的旅程永遠無法感到滿足,這樣他們就願意回來了吧。

可就是這個空洞,讓參與創作的喬利斯產生了恐懼和分歧,怕梅裡亞姆和自己被老闆懲罰。

於是就拼命的填補空洞,把愛、憤怒、悲傷、快樂一系列情緒都填滿了空洞,讓身體看起來完好無缺。

可是在填補的過程中,她們發現怎麼都填不滿,後來她們嘗試用雲、光、所有能夠用上的東西填補,但還是於事無補。

其實,對於這個空洞來說,其實就象徵著我們人類的欲望,欲望是無窮的,一旦要的越多,就越無法滿足。只要人活著有欲望,自然就無法填補。

所以說,一個人若是要的太多的話,就越會被各種情緒左右,要的多壓力就越大,自然就會越痛苦。

反而有了空洞,有了遺憾,人生才是真實的。只有越簡單,才越容易獲得幸福。

03、

緊接著,就來到了與之相平行的現實世界。

現實的部分,就是艾略特和哥哥在一起的日子,小時候在一起比賽抓落葉,他掌握了抓落葉的技巧,為了讓哥哥高興,他假裝輸掉比賽。

正是因為他的敏感和善解人意,於是在抓落葉的過程中,就成了艾略特人生的每一天。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都是在為別人活,都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意願,讓別人開始,卻忽略了最真實的自己。

不知道承受了多少次打擊,艾略特失去了艾米,失去詩人朋友,失業、搬去和父母住,放棄棒球。

這些可能都是看起來不起眼的事情,但是卻影響了艾略特的整個人生。

他在用力的活著,但好像永遠都活不出自己,於是被生活推著走,最終他用跳河的方式永遠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但他相信自己會活在未來。

未來,有他愛的人。那麼艾略特的命運終將如何?這就是第三部分未來世界所要講述的,書中講到未來可以把生命送給別人,確切的說是剩下的生命送人。

這樣有些人就可以不斷獲得人生的庫存,而變得「長生不老」,有足夠的時間去實現人生目標,去嘗試各種人生,獲得足夠多的財富,走遍全球。

但結果,仍然會覺得痛苦,因為他們發現這也是一種寂寞和孤獨。最終又導致了,他想捐贈庫存的時候,已經沒人想要了。

總結:

其實,這本書主要表達的意思還是很明顯的。

人生可能會不完美,但是這卻是我們真實的人生,我們只有正視自己,敢於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真實的樣子,才算是完整的人生。

若是一直活在別人的世界裡,是永遠不會快樂和幸福的。

人生也有很多欲望和追求,但一直活在欲望的世界裡,也不會幸福。說白了,人生簡單點,做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才算不負人生。#情感#

相關焦點

  • 《抓落葉》:最好的人生狀態,是擺脫別人的期待,做真實的自己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明明活得很努力,卻覺得自己只是被生活推著向前,如同隨風飄散的落葉,沒有方向。如果,你有過這些的疑問和體驗,不妨和我一起讀讀這本書——《抓落葉》。故事的開頭,他和哥哥進行了一場抓落葉比賽,結果,他輸了,故意的。其實,他知道如何抓到更多的落葉,可是,為了讓哥哥高興,他將抓到的樹葉藏起來,不讓哥哥看到,隨便報個數字,假裝輸掉比賽。為什麼這麼做?因為他知道:哥哥比他更想贏。
  • 守護心中的夢想,擺脫他人的期待,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不再跟他人分享自己的秘密,直到他再也無法守護自己的永恆之境,也最終開始學著迎合他人的期待。我在讀《無聲告白》的時候,最喜歡其中的一句話,就是:終此一生,我們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抓落葉》就是艾略特一生的記錄,他從敢於夢想,到最後緘默寡言,學著按照他人的期待生活,隨波逐流成為了最安全的一種生活方式。他內心始終在掙扎著,永恆之境再也回不去,但他卻在生活中,逐漸有了一點自己的領悟。
  • 《抓落葉》:人生就是一場旅程,抵達終點就是人生的意義
    在美國作家湯米·巴特勒《抓落葉》這部作品裡,就出現了一個小男孩艾略特,起初他對世界充滿好奇,並堅信自己的「永恆之境」,可後來在父母的幹預下,在周圍人的嘲諷中,他不得不收起自己所有的遐想,被迫變成一個中規中矩的人,外表雖然變了,可內心卻痛苦,他多次想得過死亡,可每一次都被那一絲絲情感挽留,終於他和自己和解,鼓起勇氣選擇了新生,並安然地度過一生。
  • 《無聲告白》:從小到大,我們未曾被教過如何擺脫他人的期待
    美國亞馬遜的編輯說:「《無聲告白》探索了身份危機、人生成就、種族、性別、家庭以及個人道路。」我覺得這只是小說精巧的外衣,而外衣裡頭的內核問題才是最值得深思的:我們該如何擺脫他人的期待。父母什麼都教給她,卻從未教過她如何擺脫他人的期待,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因為他們自己也是這樣長大的,在被要求和被期待中長大,在沒有夢想沒有自由中長大。然而他們卻忘記了,一開始他們也不是這樣的,我們每個人生來都不是這樣的。
  • 從《抓落葉》到鄭爽,為什麼當你和世界不一樣時,錯的人就是你?
    不一樣的是,鄭爽沒有選擇妥協,她現在依然還堅持做著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即使這些事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理喻的。而《抓落葉》這本書裡的主人公在別人攻擊之後,選擇了放棄傾聽自己的內心,讓自己的人生像落葉一樣隨波逐流,被生活推著走。他開始努力迎合別人的期待,不再聽從內心的聲音,不去理會自己的感受,不失望、不委屈、不難過,也不再快樂。
  • 讀書筆記:《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說什麼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或許會覺得很空,或許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該怎樣才是自己想要的,但是只要自己變得更優秀,那就是自己想要的。作者白蘭花Michelia在書中分享了自己對於人生、關於成長、男女兩性關係的個人觀點,看法。屬於散文隨筆式的清新情感勵志文章。全書為八個篇章,每一個章節便是一個主題。
  • 《抓落葉》:「如果人生重來一次,你還願意嗎?」
    深藍色調的封面上,一艘小船靜靜地停在透著點點繁星的湖面,船上身穿棕色服裝的背影努力將手伸向遠方,像是要抓住即將飄下的落葉,又宛若正在跟遠處的宇宙星空問好……我衝動地買下了這本書《抓落葉》,只為這個令我心動的封面。好不誇張地說,拿到書時,我甚至都不知道書在講什麼?
  • 人生最好的活法:不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中,而是敢於活出自己的光芒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我們總是喜歡活在別人的期待中,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也希望別人能喜歡自己,但是這樣的過程不僅漫長而且帶著勞累,最重要的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容易迷失自己,忽略自己,沒有活出自己的期待,沒有讓自己快樂起來。
  • 活成自己想要活成的樣子,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
    今天就來談談20歲和30歲的人生,我就是這麼一個人,20歲的時候我可以想到30歲的狀態甚至是40歲的狀態,或許有人會說我好高騖遠,這是因為對未來不確定的恐懼促使我不斷的調整現在的自己努力做到更好。有的人會說,那你30歲的時候你還在規劃以後嗎?
  • 生活感悟:就算平凡,也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沒有特殊背景的我們,很難成為別人口中的優秀,但是我們不應該自己看不起自己,沒有人可以比得上自己,在很多領域我們是無法被替代的。雖然沒有好看的面容,不能去吸引別人,但是我們根本沒必要去刻意的爭取別人的注意,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比你變成別人的樣子更讓人歡喜。
  • 《抓落葉》:快樂不是人生唯一目標,歷經千帆,仍舊內心平靜才是
    他想拼盡全力地生活,卻還是無法阻止世界下沉,因為人生的失控都是從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開始:為了讓哥哥高興,故意輸了抓葉子比賽;聽父母的話做穩定的會計工作;聽哥哥的話給公司帳目做假帳……從他放棄傾聽自己的內心開始,人生就像落葉一樣隨風飄落,被生活這股重力推著往前走。
  • 《抓落葉》: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洞」,欲望就像落葉飄忽不定
    文/安若兮用溫暖的文字 點亮孤獨的靈魂一個9歲的男孩子站在暴風雨來臨前的院子裡,像個武林高手一樣感受著氣流、風速,判斷著合適出手的時機,一旦時機成熟,便可準確無誤地將落葉抓在手裡。只是,他把抓住的落葉悄悄地放進了口袋裡,顯然,在數量上他早就佔了上風。
  • 善待自己,努力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在變老的路上,我們都要善待自己,忘記所有的煩惱,用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不計較,不抱怨,不埋怨,開心過好每一天!不要去在意別人的眼光,不要去在乎別人的評論,努力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活給自己看,笑容一定要燦爛!加油!
  • 人生的意義,是找到那個真正的自己,有勇氣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文|顧子魚 所謂不負此生,從來不是活成任何別人的樣子,而是找到最好的自己。 01.我是誰 焦慮的人生,都是從不接納自己開始的,能成為自己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很多人會說,人本來就是自己,為什麼還要成為自己呢?這不是在自尋煩惱嗎?
  • 治癒系哲思小說《抓落葉》:答應我,走之前請看完這個故事
    艾略特的第一反應是壓抑所有的事,用無數的否認一層一層蓋住,置之不理,甚至開始努力迎合身邊人的期待,不再理會自己的感受,也不再聽從內心的聲音。他,努力做著如本文開頭所述的那些「每個人都在做,卻不是自己真心想要做」的事情。
  • 後來的我們,終於活成了別人期待的樣子
    後來的我們,還是活成了別人期待的樣子,只是生活變得越來越不讓人期待了,能讓你快樂的事情越來越少了。我們按照別人制定好的道路,按照別人寫好的劇本,一步步往前走。即使前一個劇本出錯了,也會馬上給你遞上下一個劇本。
  • 人生是一場沒有回程的旅行,我選擇了做自己,你呢?
    《抓落葉》封面《抓落葉》,是畢業於哈佛法學院湯米·巴特勒 (Tommy Butler)的處女作小說。為了讓哥哥高興,在玩抓落葉比賽的時候艾略特主動假裝輸掉比賽。落葉原本充滿想像的艾略特相信植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活的,可是卻被哥哥一再笑話。他努力練習自己不擅長的棒球,是想要爸爸實現陪他練球的許願,更是想要和哥哥一起飛馳在棒球賽場上。
  • 《抓落葉》:感恩生命的饋贈,懷著敬畏之心,讓人生充實而有意義
    我們都是生命的旅人,抵達終點就是人生的意義。----(美)湯米·巴特勒今天是感恩節,到處洋溢著溫馨而又濃濃的感恩之情,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親朋好友們訴說著心底裡的那份深深的祝福與謝意。01 非常巧合的是,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偶然翻起了《抓落葉》這本書,並且一氣呵成地讀完了它,給我感觸頗深。合上書本,我腦海裡最強烈的想法便是:我們一定要學會感恩生命的饋贈,懷著一顆敬畏之心,踏實肯幹,讓人生過得充實而有意義!
  •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三不怕」,往往都活成了自己希望的樣子
    內心強大的人,總能在歲月浮沉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三不怕」,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1不怕被人討厭,懂得拒絕別人,活得不糾結。蘭子在吃下最後那塊草莓蛋糕後的內心獨白:「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可以主宰,我們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著。」其實蘭子一沒有插隊,二有拒絕他人的權利,她沒有達到的社會規則是什麼?是討人喜歡。你要討別人的喜歡,就要舍掉自己的喜歡。
  • 30歲全款買房、從大學老師變身抖音旅遊達人,他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從二十二歲大學畢業到三十歲的八年時間,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嗎?對有些人來說,或許會離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越來越遠。但對有些人來說,答案是可以。22歲保研,27歲讀博,30歲用自己掙的錢買下人生第一套房,成為一名大學老師兼旅行攝影博主,幻想家japaul(抖音號:japaul)在30歲時,幾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教書育人的同時,做公益,走遍世界各地,用照片記錄一切。如他在抖音上對自己的介紹,「我是幻想家,想把生活過成自己幻想樣子的幻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