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算數,不如培養數學思維,3個小技巧幫孩子建立數學思維方式

2020-12-26 敖爸聊教育

對於孩子來說,學好數學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言。一個人的各種能力、思維方式等方面都受到數學的影響。單純從應試的角度來說,不學好數學也就喪失了考試競爭優勢。

那麼,在孩子啟蒙階段,學數學到底要什麼學?學什麼?如何引導孩子學好數學?這些問題都是家長比較關注的問題。

01

儘管幾乎所有家長都意識到學好數學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但不少家長在學數學問題上卻存在一個很大的誤區,就是以為學會了算數,就是學會了數學,其實算數和數學不是一回事,算數只是數學的一個範疇,培養孩子數學思維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了學會算數。

眾所周知,思維方式決定著行為方式。決定孩子是否優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他們採取何種的思維方式。

學好數學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一定要讓孩子具備數學思維。實際上,數學思維不是一種知識,而是一種能力。一般來說,數學思維包括邏輯思維、形象思維、抽象思維、空間思維等等。

02

對於孩子數學思維的訓練,我認為越早進行越好。

之所以在這裡特別強調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正是因為在現實中,有為不少父母還是把提高算數能力、增加做題數量等當作提高孩子數學能力的「不二法寶」。

殊不知,這種做法阻斷了孩子的數學思維的培養,缺乏數學思維的孩子,是不可能在數學領域上走得穩健和長遠!

所以,我們會看到,雖然有些孩子從小就在上各種數學啟蒙課,數數字、計算、乘法口訣表在入學前也背得滾瓜爛熟,做起加減乘除法得心應手,計算能力和大人有的一拼。

但隨著孩子逐漸上到中高年級,卻發現孩子在接觸更深的數學知識時越來越力不從心。儘管這種問題的產生有多種原因,但孩子缺乏數學思維顯然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不用說,數學思維這一課要給孩子好好補上!

03

學數學可不僅僅是有些父母所想的算算數字那樣簡單。我們不能只是滿足於讓孩子背背乘法表、做幾道算術題這種很初級的數字階段上,就失去了學數學的意義。

我們不妨換種思維方式來看待這個問題:你希望孩子通過學數學能獲得什麼能力?

在中高考等各種考試中所考察的數學,肯定不會簡單地考察孩子的計算能力(儘管計算能力也不能缺失),它們實際上考察的是孩子對考題中有關數據分析的處理能力,以及靈活運用數學知識點的思維。

「學霸」與「學渣」的區別就是,當遇到一道看起來沒有任何頭緒、各種複雜信息交織在一起的綜合題時,「學霸」們善於提取有用的信息和數據,並懂得運用所學知識來正確處理相關數據,而「學渣」們對此只能是束手無策。

在數學領域上的「學霸」與「學渣」們的本質區別還是在於數學核心素養水平的巨大差距,這種差距無疑是和孩子從小是否具備數學思維方式密切相關的。

當我們幫助孩子建立起正確的數學思維方式時,就能培養孩子從具象到抽象的思維力,這樣當他們在將來學習更為複雜、抽象和理論化的數學知識時,就可以更加自如地掌握。

04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從小幫助孩子建立數學思維方式呢?以下是三個小技巧可以作為參考。

1.提高孩子運算思維能力

在幫孩子建立數學思維方式之前,我們可以先從提高孩子的運算思維能力入手。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在生活中鍛鍊孩子算數能力、和孩子討論有關數學方面的問題等等,以此來提高孩子的運算思維能力。

2. 提高孩子的空間思維能力

空間思維是孩子對於空間和幾何的思維能力,空間思維能力強的孩子具有較強的數學能力。

拼積木、拼圖等遊戲都是在進行空間建構,因此,我們可以從教孩子認識立體幾何與形狀、和孩子一起搭積木拼七巧板等做法,來訓練孩子的對幾何空間的把握,培養孩子的空間思維能力。

3.提高孩子的對比思維能力

什麼是對比思維?簡單來說,就是比較包括數字在內的各種物品的大小、長短、輕重及多少的思維。相對其它思維而言,對比思維特別生活化,我們完全可以在家裡來訓練孩子的對比思維能力。

比如,家裡的各種物品、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家庭成員之間的對比等等,都可以成為孩子訓練對比思維的資源。

總而言之,我們與其把大量時間用來教孩子學會算數,還不如從小多花費精力好好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讓孩子養成這種思維方式後,非常有利於提高他們的實際數學能力!

相關焦點

  • 4-6歲是孩子數學敏感期,7個小遊戲幫助孩子建立數學思維
    後來,義大利幼兒教育學家蒙特梭利在此基礎上也提出了兒童敏感期:在0-6歲的幼兒時期的某個階段,孩子會對某種知識或者事物特別感興趣,配合正確的教育方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4-6歲是「數學敏感期」4歲之前,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有限,可以學會數數卻很難理解「幾個」、「第幾」、「多少」、「規律」等數學概念。
  • 幫孩子建立數學思維的蒙特梭利教育牛在哪裡?
    整個程序的完整循環,幫助建立邏輯感和空間感,形成數學思維。立方體的各邊長從10cm到1cm遞減,最大的立方體體積為1000cm (10cm×10cm×10cm),最小的立方體僅1cm (1cm×1cm×1cm)。孩子在操作過程中感受重量和大小的差異,構建過程、分類和排序的概念。而10個方塊組成的教具正是為孩子建立數學中十進位的概念。
  • 培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不是只有加減法!
    本文由【 何秋光學前數學】發布,歡迎點讚轉發!家長朋友們,今日份的數學思維題來啦~幼兒園小、中、大班,幼小銜接班的孩子都可以參與答題哦~小朋友,箱子被鎖住了,當直線經過的數字之和最大時箱子才能打開,請你畫一條直線打開箱子。
  • 爸媽數學不好,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這3點做到孩子很受益
    我後來買過一本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由衷的感受到了數學的美妙和神奇,而這種神器,本應該是孩子小時候最應該接觸的。所以說,用數學的有趣之處去吸引孩子,應該是走進數學的第一步。小時候爸爸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一塊豆腐,怎麼樣切可以只用3刀切成8塊。
  • 學齡前數學繪本推薦:《了不起的數學思維》(3-6歲)
    這套書的整體特點:每冊都有一個有趣的數學故事。比如把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名人故事加以改變揉入繪本中,以幫助小朋友了解數學概念。通過數和運算、圖形和空間、測量、規律性、概率和統計5個領域,系統地開發小朋友的數學思維。每冊書從講故事開始,由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概念、理解概念、解決問題3個階段構成,幫助小朋友在潛移默化中構建數學思維。
  • 數學啟蒙並非簡單加減,抓住關鍵期培養娃思維能力,小學才不吃力
    和一個辦幼兒園的朋友聊天,她吐槽到有些家長真的很難溝通,她們覺得孩子來上學就是要學具體的知識,孩子會10以內的加減法、100以內的加減法,這樣才算學到,認為幼兒園裡每天教的那些「花裡胡哨」的什麼思維培養並沒有用……其實,單說「數學思維」可能的確有些抽象,不少家長也不能理解,但實際數學就是一種思維方式。
  • 缺乏數學思維,以後很難學懂數學,看德國孩子如何用遊戲啟蒙數學
    每次數學考試之前,都會祈求試卷上的題,但願我都背過。用這種死記硬背的方式應付考試,說到底其實是不懂數學,缺乏數學思維。缺乏數學思維的孩子,小數學一二年級的成績還可能名列前茅,但是到了三年級應用題一出,會打得他措手不及,這是因為一二年級的算術可以通過記憶力背下來,但是應用題考的是邏輯,是數學思維。
  • 3-7歲的孩子算數,了解「湊十法」這5大口訣,孩子算數不再難
    每當看到別人家孩子5、6歲就會心算了,自家孩子連普通的加減法都不會,家長都會感到特別著急,其實孩子學算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父母掌握「湊十法」這5大「口訣」,教會孩子算數很容易,尤其是3-7歲這個學習數學的關鍵時期。
  • 適合5歲孩子數學思維啟蒙有幾種方式?
    阿雅馬上就4周歲了,於是數學語文英語等各種啟蒙都開始慢慢開啟。我帶著阿雅做貼圖課,但好多知識是我告訴她,不是孩子自己思考出來的,所以當我問孩子具體到為什麼的時候,她說不出個所以然,我就發現了是我數學思維啟蒙的方式有誤,培養孩子數學思維啟蒙應該從現實生活的具象思維開始,讓孩子學於生活用以生活。
  • 數學思維評測誰家強?火花思維、你拍一、摩比愛數學、新加坡數學
    當談起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很多家長都非常感興趣。但是現在講數學思維的機構也遍地開花,家長在選擇的時候也非常糾結,到底哪個比較適合自己的孩子呢?>3)引導孩子尋找規律,學一點通一片,強調高效,採用的也是直播的形式。
  • 心理學老師一張圖告訴你:為什麼培養2-8歲孩子的數學思維很重要
    每天學點心理學,媽媽輕鬆孩子聰明。家長們好,魏參今天繼續用心理學,幫大家排憂解惑:2-8歲孩子的數學思維培養,真的有必要嗎?心理學研究:孩子數學成績好不好,取決於8歲前你小時候學習數學,是否也很吃力?認真聽講了,也認真複習了,也刷了很多題,可成績還是上不去?
  • 為什麼要學數學?數學思維有多大用處?孩子學奧數有用嗎?
    不可否認,如果不從事與數學緊密相關的行業,表面上看來,數學似乎用處真的不大,遇到問題手機、電腦都能解決。其實,道路、交通、建築、網際網路、醫學……生活中目力所及之處皆數學,全部的科技發展也從數學出發。而這一切,都建立在強大的數學思維上。所以說,必須學數學,「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真的!數學是自然科學的皇冠,而數學思維加持著數學能力。
  • Sigma Time玩轉數學 | 讓3-6歲孩子在探究中愛上數學
    這篇熱門帖子中關於數學思維在生活中大有用處的例子還有很多。其實,學習數學的意義遠遠超過算帳。學好數學,除了掌握實用的計算能力,更重要的在於培養一個人的思維方式。玩轉數學課適用於中國3-6歲孩子進行系統全面的數理邏輯思維啟蒙。通過擬人化、趣味性的互動式教學方式,幫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數學思維,進而提升邏輯推理能力和學習能力。
  • 讓孩子大聲思考 何秋光數學思維訓練大講堂在寧開講
    自2000年至今,由何秋光在名校北京師範大學實驗幼兒園創立的數學特色課「兒童數學思維訓練」,一直深受廣大兒童、家長及學前教育工作者的喜愛。數學思維能力是我們受用一生的思維技能,在幼年時期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對開發大腦潛能、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創造力都有很大的幫助。對於關注度高的問題:「平時生活中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興趣。」
  • 數學思維賽道正熱,「何秋光數學思維」的邏輯是先做好教育內容
    對於市場上的情況,創始人楊柳表示市場上普遍認為語陪教育是剛需,而數學啟蒙就是簡單的算數加減法,在這樣的錯誤認知下,家長無法對孩子有正確的引導。實際上數學是一個科學系統的學科,邏輯思維的養成對孩子未來的理科學習非常重要。隨著家長教育意識的提升,加之國家正逐步淡化英語教育,資本開始意識到數學思維啟蒙是在線教育的又一個風口。
  • 荷小魚思維 | 專為3-8歲孩子研發的趣味動畫課,邊玩邊學數學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對數學思維、邏輯推理的核心要求,大幅度提高!「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早已不是一句空喊的口號,而是現在教育改革之下,必須重視的一個真理。可見,數理思維將成為影響未來孩子成長、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因此,把把握住孩子思維發展的「黃金期「(3- 8 歲)進行數理思維的引導和訓練,顯得尤為重要。相信很多家長都有同樣的焦慮和疑惑:要怎麼幫孩子培養數學思維?
  • 小學數學中的數學思維
    在小學數學中有許多數學思維蘊含在其中,這些數學思維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新課標中對小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的要求已經提高到了比較重要的地位了。那麼什麼是數學思維呢?如果說計算、口算、豎式、解方程這些「計算類的」是「實」的,那麼數學思維就是「虛」的。我們平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虛實結合」。
  • 數學太抽象?用這個方法幫孩子培養形象化思維,提升學習力
    今天是《6歲前這樣教數學,小學不吃力》專欄的第十節課,我們來講解一個很特別的數學概念:統計。很少有家長會教孩子什麼是統計。它不像數字、形狀那樣,看起來和數學那麼相關,但卻是培養數學思維,提升孩子學習能力的不二法寶。
  • Sigma Time玩轉數學:讓3-6歲孩子在探究中愛上數學
    這篇熱門帖子中關於數學思維在生活中大有用處的例子還有很多。其實,學習數學的意義遠遠超過算帳。學好數學,除了掌握實用的計算能力,更重要的在於培養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我們的玩轉數學課適用於中國3-6歲孩子進行系統全面的數理邏輯思維啟蒙。通過擬人化、趣味性的互動式教學方式,幫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數學思維,進而提升邏輯推理能力和學習能力。
  • 高考數學滿分考入北大,「大鬍子」學霸:從小培養數學思維是關鍵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對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加以總結:「我從初中就喜歡數學推理演繹的藝術感,不要把學習當成負擔,你就可以感受她的美。另外,我經常會在座公交車時,將題目放入腦海演算推理,這樣可以鍛鍊自己的數學思維。」可以看見,王聖陽對數學一直充滿探索欲,並逐漸培養自己敏捷的數學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