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數學不好,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這3點做到孩子很受益

2020-12-13 福林媽咪

文丨福林媽咪

親戚家一個孩子今年高考,前兩天剛旅遊回來,家裡開始琢磨她大學選專業的事情了。

孩子是文科生,爸媽建議她學經濟管理或者會計,她不喜歡,跑過來問我,大學什麼專業不需要學數學。

數學是這個孩子的心魔,我是知道的,她從小就不愛學數學,初中高中補課幾乎全都是補的數學,但數學成績就是提不上來。

她爸媽總說她不用功,但她說自己就是沒有數學思維,做過的練習題稍微變換一下,她看到題目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了,遇到解不開的題,想破腦袋也想不到解題思路。

其實這樣的孩子並不少見,很多人不愛學數學,而且一旦落下一點數學,再上老師的課就像是在聽天書。

所以數學這一門課程,也淪為所有課程中最「難」的一門。

但同時,數學學得好的孩子,卻覺得數學一點也不難,為什麼不同的孩子之間對待這個問題有這麼大的差距呢?

其實,這和孩子的數學思維缺乏有關係。

很多孩子在初學數學的時候就學得很機械,完全沒有理解數學到底是一門怎樣的科學,而是像學語文一樣,通過記憶來掌握數學知識點。

一,讓孩子感受數學有趣味性

很多孩子不喜歡數學,是因為覺得數學太過抽象,理解不了只能死記硬背,趣味性大大降低,加上畏難情緒,孩子就不願意學數學。

其實,數學應該感受著去學。

我後來買過一本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由衷的感受到了數學的美妙和神奇,而這種神器,本應該是孩子小時候最應該接觸的。

所以說,用數學的有趣之處去吸引孩子,應該是走進數學的第一步。

小時候爸爸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一塊豆腐,怎麼樣切可以只用3刀切成8塊。

我就拿了一隻筆去畫,怎麼算都是只能切6塊,所以我一直問,是不是題出錯了。

爸爸笑而不語,然後去拿了一塊真豆腐過來,遞給我一把水果刀,我拿到豆腐就明白了,豆腐不是一個平面,它是一個正方體,我可以先把刀橫過來,把豆腐分成兩層,然後再橫著一刀豎著一刀,這樣不就8塊了嗎?

然後爸爸從不同角度跟我延伸了數學知識點:

一刀可以分成2塊,也就是n刀可以得到2的n次方塊,那麼你看,8是不是2的3次方?平面圖形就像是立體圖形的一個俯視圖,一條線可能代表一個面。……

這樣的一次教學,讓我若有所思,好像突然get到了數學的奇妙之處。

而數學的有趣遠不止這一點,就拿初高中孩子幾乎人手必備的一本教輔資料《五年高考(中考)三年模擬》來說,每一頁的下面都有一個知識延伸,講的就是數學中的一些有趣的現象和定理,但是孩子們都沒有時間看。

那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多找一些這樣的知識點,用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既能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又能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孩子加深對數學的理解。

二,對孩子進行開放式引導

數學考試考的不僅是知識點和公式,還有孩子的思維方式,而孩子如果在面對考題的時候無法發散思考,就很想到正確的解題思路。

以前很多人孩子去學奧數,奧數中的很多經典題型,就可以幫孩子進行數學思維的拓展,父母可以利用起來。

比如雞兔同籠問題,對小學的孩子來說,在沒有接觸之前,想到正確答案是很難的,而在學習解題方法的過程中,理解起來也有些困難。

但是在家長引導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把這個解題過程變成遊戲,慢慢啟發孩子理解,進度不用太快,也不用給孩子壓力,不用考奧數的方式來教,而是給孩子時間充分理解這些「數學中的奧林匹克」式思維,逐漸幫孩子打開思路。

三,知識點和基礎的踏實訓練

很多人提到數學思維,總覺得應該是靈活的,但其實,想要學好數學,讓孩子數學思維更加系統和熟練,也離不開枯燥的訓練。

孩子新學的課程,知識點要記住這是必須的,必要的記憶是思維的基礎,只有理解了核心概念,才能更加靈活的去運用這些概念。

而且這些概念是學科發展過程中的關鍵節點,是組成學科的骨架,只有理解這些基本的概念,才能對數學這門學科的整體有更深的了解。

另外,增加熟練度的運算過程也不能省略。

就像100以內的加減法,孩子掌握了計算方式還不算什麼,只有紮實的訓練,才能讓孩子快速口算,並且減小失誤率。

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介紹了一本叫做《媽媽教的數學》的書,書中講的一些東西,讓我對數學有了新的思考,我想如果家長們在教孩子學數學之初就用這樣的方法來教孩子了解數學,恐怕孩子就不會覺得數學難了,而且會對數學充滿興趣,感興趣的爸媽們可以看一下。

相關焦點

  • 培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不是只有加減法!
    本文由【 何秋光學前數學】發布,歡迎點讚轉發!家長朋友們,今日份的數學思維題來啦~幼兒園小、中、大班,幼小銜接班的孩子都可以參與答題哦~小朋友,箱子被鎖住了,當直線經過的數字之和最大時箱子才能打開,請你畫一條直線打開箱子。
  • 學會算數,不如培養數學思維,3個小技巧幫孩子建立數學思維方式
    對於孩子來說,學好數學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言。一個人的各種能力、思維方式等方面都受到數學的影響。單純從應試的角度來說,不學好數學也就喪失了考試競爭優勢。那麼,在孩子啟蒙階段,學數學到底要什麼學?學什麼?如何引導孩子學好數學?這些問題都是家長比較關注的問題。
  • 如何培養孩子在數學方面的興趣,克服數學恐懼
    張女士最直接的想法是給孩子報個補習班,但補習班的老師說,這是因為孩子做數學時很難有難題迎刃而解的快感,「像這樣的孩子,比提高分數更加重要的,是激發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起碼要降低他們對數學的排斥心理」。 的確,「讓學生產生恐懼的不是數學本身,而是應試教育和以往的數學教學模式」。
  • 孩子的數學成績不夠好怎麼辦?培養數學的綜合能力很重要
    對於孩子來說,在眾多的學科裡面,數學是他們最避之不及的,好像一提到數學,我們的腦袋都是疼的。學很難理解,也很難推理,這條艱難的道路使許多孩子放棄了為數學成績而奮鬥並失去對學科的信心。孩子們的智慧是他們自己的才能,我們有責任養育孩子,並為他們的未來提供無限的可能性。 我孩子的數學成績不好。 也許我找不到有效學習數學的方法。 盲目提問和盲目學習無助於改善我們的表現。1.培養學習興趣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孩子良好學習數學的先決條件。
  • 小學數學怎麼學?做到這三點,想考不好都難!
    做到這三點,小學數學想考不好都難!一、提升空間想像能力空間思維就是指在思考問題的時候,跳出點線面的限制,把平面的東西立起來思考。此外,家長還可以通過平移、旋轉、拼接等方式,引導孩子了解圖形變換,培養空間思維。3.樂高積木搭建類的玩具、摺紙遊戲、魔方、拼圖等遊戲,都對提升孩子的空間想像能力有益。
  • 孩子總學不好數學是因為笨?可能缺少「數理思維」,難怪總學不來
    很多父母急於讓孩子學好數學,於是就和孩子說:「把錯題原封不動的抄十遍,背下來。」這看似是一種快速的學數學方法,可是這種辦法並不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孩子不明白其中的運算道理,就算把現在這題背下來了,那麼以後做題的時候還是不會。2.只要求孩子的計算能力。有些父母覺得孩子學不好數學,是因為計算能力太差了,腦子反應慢。
  • 缺乏數學思維,以後很難學懂數學,看德國孩子如何用遊戲啟蒙數學
    數學學不好,會有一種恐懼一直伴隨在學業生涯中,反正我有這種深刻的感受。每次數學考試之前,都會祈求試卷上的題,但願我都背過。用這種死記硬背的方式應付考試,說到底其實是不懂數學,缺乏數學思維。缺乏數學思維的孩子,小數學一二年級的成績還可能名列前茅,但是到了三年級應用題一出,會打得他措手不及,這是因為一二年級的算術可以通過記憶力背下來,但是應用題考的是邏輯,是數學思維。
  • 心理學老師一張圖告訴你:為什麼培養2-8歲孩子的數學思維很重要
    每天學點心理學,媽媽輕鬆孩子聰明。家長們好,魏參今天繼續用心理學,幫大家排憂解惑:2-8歲孩子的數學思維培養,真的有必要嗎?心理學研究:孩子數學成績好不好,取決於8歲前你小時候學習數學,是否也很吃力?認真聽講了,也認真複習了,也刷了很多題,可成績還是上不去?
  • 您認為中小學階段,培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重要,還是分數更重要
    有些孩子覺得數學簡單,因為不像語文、歷史、英語之類的,要背的東西比較少。理解了之後,很多東西是一通百通的,可以類比(這也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所以容易拿高分。而對於部分數學較弱的孩子來說,數學可就不那麼友好了。那麼孩子數學不好原因是什麼?
  • Sigma Time玩轉數學 | 讓3-6歲孩子在探究中愛上數學
    這篇熱門帖子中關於數學思維在生活中大有用處的例子還有很多。其實,學習數學的意義遠遠超過算帳。學好數學,除了掌握實用的計算能力,更重要的在於培養一個人的思維方式。一是孩子興趣不足,二是他們搞不懂數學背後真正的邏輯原理,不懂舉一反三,得不到成就感,又降低了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這樣肯定是學不好數學的。其實,當今的數學考試,很多時候是在考察靈活應用數學的能力,本質上是考察數學思維能力。可現在很多孩子學習數學,只注重學習解題技巧,對一些方法死記硬背,而忽視了背後的邏輯性,這就偏離了學習數學的目的。
  • Sigma Time玩轉數學:讓3-6歲孩子在探究中愛上數學
    這篇熱門帖子中關於數學思維在生活中大有用處的例子還有很多。其實,學習數學的意義遠遠超過算帳。學好數學,除了掌握實用的計算能力,更重要的在於培養一個人的思維方式。一是孩子興趣不足,二是他們搞不懂數學背後真正的邏輯原理,不懂舉一反三,得不到成就感,又降低了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這樣肯定是學不好數學的。其實,當今的數學考試,很多時候是在考察靈活應用數學的能力,本質上是考察數學思維能力。可現在很多孩子學習數學,只注重學習解題技巧,對一些方法死記硬背,而忽視了背後的邏輯性,這就偏離了學習數學的目的。
  • 高考數學滿分考入北大,「大鬍子」學霸:從小培養數學思維是關鍵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對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加以總結:「我從初中就喜歡數學推理演繹的藝術感,不要把學習當成負擔,你就可以感受她的美。另外,我經常會在座公交車時,將題目放入腦海演算推理,這樣可以鍛鍊自己的數學思維。」可以看見,王聖陽對數學一直充滿探索欲,並逐漸培養自己敏捷的數學思維。
  • 孩子若有這3種「臭毛病」,說明很有數學天賦,家長要好好培養
    無論學文科還是理科,都要面對語數外這三座「大山」。但是語文和外語就稍顯簡單——畢竟只要肯下功夫好好背好好記,就算是考試前磨磨槍,那也能做到「不快也光」。但數學就不一樣了。就算公式記得再熟練,就算題型看著再眼熟,考試的時候他依舊有100種讓你掛科的辦法。這是為什麼呢?
  • 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邏輯思維
    「孩子那麼小,學習這個有什麼用?他們聽得懂嗎?」「學習數學不就是學習計算嗎?這挺難的對於孩子來說,還是不學習的好。」「幼兒數學一定很難教吧。」這是很多人對數學的看法。其實幼兒是可以學習數學的,而且學習過幼兒數學的孩子思維能力會比其他同齡的孩子要強多。
  • 孩子數學成績差?那是沒用對方法,用這3種方法讓孩子愛上數學
    看到這,很多網友也紛紛被吳所謂逗得捧腹,但是,笑完以後,卻引發了深思。輔導數學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光是普通群眾為之發愁,就連明星父母也是束手無策呀。那麼,為什麼數學學習會這麼難呢?其實,孩子們不愛學數學,多數是由於這幾種原因造成的。
  • 4-6歲是孩子數學敏感期,7個小遊戲幫助孩子建立數學思維
    而4-6歲之間孩子處於「數學敏感期」,開始對「幾個」、「多少」等數學問題產生興趣,再加上有了一定的思維基礎,所以更容易理解各種抽象的數學概念,形成數學思維。不過,敏感期的概念中就提到了:「正確的教育方法」,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認為,教育孩子要「以兒童為本」,應該遵循孩子的心理、生理髮育規律,用貼近孩子生活、有趣的方式做數學啟蒙。
  • 讓孩子大聲思考 何秋光數學思維訓練大講堂在寧開講
    講座現場12月3日,北師大著名學前數學教育專家何秋光應邀前往南京開展「讓孩子大聲思考——何秋光數學思維訓練大講堂」專題交流活動,何秋光老師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和現場的家長們進行了愉快的交流,幫助家長們解答了孩子學前數學教育方面的難題
  • 豌豆思維:3-10歲是孩子數學思維啟蒙的黃金時時期
    說到早教,豌豆思維發現大部分家長都會優先想到語言類的啟蒙教育,常常忽略了數學思維方面的教育。給孩子做數學思維啟蒙並不是為了可以讓孩子將來可以成為數學家,而是通過數學的學習可以開發孩子左右腦的全能。例如通過左腦的教育訓練數學邏輯、分析歸納能力,通過右腦的教育訓練來分析圖形、形狀、大小、遠近、重量等。
  • 為什麼要學數學?數學思維有多大用處?孩子學奧數有用嗎?
    本文由【 何秋光學前數學】發布,歡迎點讚轉發!應該有不少家長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陪孩子做數學題或者玩數學玩具時,孩子總會問「為什麼要學數學」,「用計算器不行嗎」這樣的問題。不可否認,如果不從事與數學緊密相關的行業,表面上看來,數學似乎用處真的不大,遇到問題手機、電腦都能解決。其實,道路、交通、建築、網際網路、醫學……生活中目力所及之處皆數學,全部的科技發展也從數學出發。而這一切,都建立在強大的數學思維上。所以說,必須學數學,「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真的!數學是自然科學的皇冠,而數學思維加持著數學能力。
  • 6歲前是數學啟蒙的黃金期,3個方法,讓孩子成為數學「小天才」
    數學是我們必學的科目之一,學好數學對孩子的未來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要說家長最擔心孩子哪個科目,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會想到數學,其實,孩子之所以數學不好,多半是家長忽略了孩子數學啟蒙的黃金期!數學思維決定孩子未來學習的重要思維,6歲前是孩子數學啟蒙的黃金期,這段時間訓練孩子的數學天賦,對他們未來的學習可謂事半功倍,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們不要急功近利,而是採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培養孩子的數學興趣。數學啟蒙,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