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行業有個說法,叫「三分練七分食」,說明吃在健身中的重要性。但是,健身房雖多,健身餐飲卻少。我氪之前報導過七分食、 HeyJuice、檸檬覺醒、純悅生活、甜心搖滾沙拉等做這方面的創業公司。然而,除了七分食,它們都是健康餐,專業性有待加強;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外賣品牌,沒有線下店。而我最近接觸的這個GLO(GLO kitchen + Fitness),則是一家開在健身房旁邊的健身餐餐館。
當被問起為什麼不做外賣品牌而要開線下店,GLO的創始人Shirley說:「健身後補充營養是一件時效性很強的事情,超過40分鐘就沒用了。外賣品牌的問題在於送餐時間不穩定,可能錯過黃金時間。而在我們這裡,健身結束後就能及時進食。」
我還注意到,GLO 的健身餐客單價比較高,達到了80~100元/人。雖然這裡還有68元的套餐,但似乎並沒有太多地拉低GLO的客單價。Shirley解釋道:「我們發現一個重要的事情,大多數平價的健身餐都不好吃。但飲食如果不好吃,又有誰會吃呢?最後必然會影響健身效果。所以,不如乾脆把客單價提高,讓健身餐好吃起來。」當然,這樣也有助於提高盈利。
在配套健身房方面,GLO 則選擇了現在還不算特別常見的crossfit模式的健身房。Shirley說:「crossfit的好處在於社交性比較強,而且見效很快,且不需要大量的重型器械。最近crossfit健身房增長得比較快,我們希望能夠跟上這個潮流。」 GLO 的配套健身房現在有一個15個人的場地,兩個主教練,一個助教。
現在,GLO 在光華路soho開設了它的第一家店面。Shirley說,他們比較看重光華路soho附近白領人群的消費能力。Shirley說:「我們開業之後不久就實現了盈利。」盈利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餐館自身的經營,而且不僅是健身人士會來這裡消費;另一方面就是健身房的盈利。Shirley說:「我們的健身房分為年卡,半年卡,季卡,50次卡,周卡等多種銷售形式。」
對於未來,GLO 的規劃是成為中國「健身餐飲的領頭羊」。Shirley 說:「未來我希望能把Glo做成一個運動愛好者的社區,讓所有喜歡健身,喜歡美食,熱愛生活的人能在這個社區裡有更多的交流」,這是Shirley目前的構想。把美食和健身結合,不失為一種新的複合式經營模式,通過餐廳為健身房帶來會員流量,通過健身房來彌補健康餐市場的受眾不明確的缺點。"
不過我觀察到,GLO 現在的菜單主要是西餐。這可能是因為他們的主廚是美國大廚。但是他們也在嘗試引入中餐。Shirley說:「中餐比較高油高鹽,不太適合健身餐,所以開發價錢合適又好吃的中式健身餐,這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我們會做得比較中式,但是不會變成中餐。」然而一旦開發成功,形成比較系統的餐飲體系,那麼這可能成為GLO的一個競爭壁壘。
目前,GLO團隊有22個人。創始人Shirley是加拿大籍華人,之前曾經在香港的四大審計所、投行工作,並且開過瑜伽館,做過私募基金。他們正在尋求 Pre-A 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