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國人長期以來一直因為飲食單調而被嘲笑為「圓白菜」和「土豆腦袋」,現在這個說法終於可以結束了。因為這個國家正在竭力成為牛油果大國。這種水果的美好形象,應該終於會使這個頭銜成為一句讚美之詞了。
德國聯邦統計局稱,2017年牛油果在德國的銷量比上一年驚人地增長了22%,達到五千七百萬公斤。與2013年相比,其銷量增加了兩倍之多。德國也因此被世界牛油果組織(WAO:World Avocado Organization)讚譽為增長最快的牛油果市場。WAO的主管Xavier Equihua稱之為「勝利進軍」。現在超市的外賣送貨員都騎著帶WAO圖案的自行車送貨,柏林也剛有兩家牛油果餐廳開業,這些已經不足為奇了。
走得那麼遠的怎麼就偏偏是牛油果呢?這樣一顆來自墨西哥的,曾被我們鄙視為無味黃油的大果子。簡單地說就是:牛油果能夠完美地代表一種生活方式,並以此進入市場。溫和的味道、類似奶油的口感、千變萬化的做法,它是素食廚房裡最重要的成員之一,不管是用在冰淇淋還是思慕斯裡,佐沙拉或者卡布奇諾,充當薯條或者麵包來搭配漢堡……加上其果肉漂亮的綠色,新興牛油果餐飲業衡量菜式是否成功的標準也包括被拍了多少次照。在Instagram上八百多萬張帶牛油果標籤#Avocado的照片絕不會說謊。
牛油果首先被視為一種健康食品,富含抗氧化劑、不飽和脂肪酸、維他命——優點數不勝數。它是一種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的「超級食物」,使人有飽腹感,但不會發胖,正如健身達人和營養學家所說,脂肪是有好壞之分的。他們把牛油果風格化為神奇水果——卻對其缺點緘口不言:對人類來說,牛油果的能量平衡看似非常出色,但它對環境的影響也同樣是令人震驚的。
首當其衝的就是對水資源的消耗:一公斤牛油果(約三個)的長成,需要一千立升的水,而番茄的需水量還不到其1/5。對於這樣一棵在缺水國家的土地上生長的植物是很糟糕的。農業公司需要特殊照顧這些栽種周期長而且昂貴的植物。超過80%的德國進口牛油果,要被裝在奢侈的6攝氏度的冷卻貨櫃內,歷經數千公裡的旅程,才能來到我們的盤中。
這些問題是高中地理的課題,但並不妨礙這支勝利大軍前進的腳步。世界牛油果組織預測其銷售量會繼續增長15個百分點,他們還把六月份定為「世界牛油果月」。慕尼黑一家高級酒店曾以「牛油果瑜伽午餐」的形式慶祝這一結果。也許午餐的氛圍如此輕鬆,以至於活動參加者日後會更理性地看待這個他們最愛的水果。並且了解,即使是一塊牛排,也可能比一個牛油果更環保。但如果誰要確保安心的話,那還是回去吃圓白菜和土豆吧。
原文出處: 《南德意志報》
原文作者: Marten Rolff
發表時間: 09.07.2018
此文由《公益翻譯小使者》提供
譯者: 黃小旭
校對:喬巧
http://www.sueddeutsche.de/stil/avocado-umweltbilanz-1.4043316
【德國人眼中的中國美食 - 川菜】「辣椒雨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