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2 1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禮」
——系列新聞發布會
(第二十七場)
「保民生安全 繪生態藍圖
譜寫人水和諧城湖共生新篇章」
今天(1月12日)上午9:00
正式召開!
請跟隨小布的腳步
一起走進新聞發布會
合肥市水務局
「十三五」以來,全市水務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補齊工程短板,強化行業監管,全面推進「十三五」水利改革發展各項工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水利支撐。
一、堅持以人為本,水旱災害防禦取得系列重大勝利。「十三五」期間,我市水旱災害防禦工作經受了極大考驗,先後成功應對了2016年超5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2019年超40年一遇的乾旱災害、2020年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期間還有效應對了多輪強降雨、強颱風侵襲以及多次高溫乾旱影響,水利工程在防禦水旱災害中發揮重要作用,最大限度減輕了災害損失,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特別是2020年巢湖流域發生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巢湖忠廟水位最高達13.43米,連續16天超歷史水位。市委、市政府靠前指揮、科學防禦,全市人民共同努力,抗洪搶險取得全面勝利,確保了人民生命安全,確保了省會合肥和重點城鎮安全,確保了巢湖大堤和重要圩區安全,確保了重要基礎設施安全。
二、堅持補齊短板,水利基礎設施網絡不斷完善。據初步統計,「十三五」期間全市已累計完成水利投資227億元。以巢湖環湖防洪治理工程等國家重大水利工程為重點,一批河湖治理及區域水資源配置骨幹水利基礎設施加快推進。巢湖環湖防洪治理工程作為國家172項重大水利項目之一,目前已全面完成建設任務,共完成投資18.56億元。災後水利項目加快建設,完成主要支流治理項目2個,中小河流治理項目18個,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216座,以及新橋閘、銅城閘、巢湖閘加固項目,累計完成投資約41億元。完成霍集、杜集、袁河西等3座中型水庫以及劉橋壩閘、馬湖壩閘2座中型水閘除險加固,完成大型泵站撮鎮站更新改造,累計完成投資2億元。全面啟動「三達標一美麗」水利建設,聚焦圩口達標、灌區達標、水庫達標和美麗河流示範建設,計劃分6年投資118億元, 2020年項目已全面啟動,目前2個圩口、20個灌區、125座水庫、3條河流正在實施,已完成投資13.3億元。環巢湖國開行1~4期14個水利項目加快推進,累計完成投資18.63億元。龍河口水庫引水工程、巢湖市長江供水工程等重大水資源配置工程的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我市連續7年在安徽省水利工程質量考核中獲得A級(最高)等次,連續多年未發生安全生產事故。
三、堅持民生優先,農村水利發展成果惠及廣大群眾。「十三五」時期,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共完成投資17.2億元,其中省級以上投資1.4億元,省級以下投資15.8億元,通過實施自來水管網延伸和入戶工程,超計劃解決168.49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為11.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接通自來水。截止目前,全市農村自來水管網覆蓋84個鄉鎮1285個行政村,其中全市112個貧困村全部接通自來水,19.44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得到保障,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7.2%,集中供水保證率100%,供水水質合格率連續多年穩居全省首位,達到96%以上。建立健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效管理機制,印發了《合肥市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效管理機制建設實施方案》,加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維護資金投入,財政資金年補助農飲工程維修養護資金達1000萬元以上。全面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明晰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落實工程管護主體和責任,探索創新工程管護模式,全市共發展各類小型水利工程管護組織1270個,管理人員5662人,管理面積393萬畝,年籌集管護經費達6000萬元以上,累計發放「兩證一書」(工程所有權證、使用權證和管護責任書)16.15萬份。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加快推進,完成7處中型灌區節水改造項目,累計恢復、改善灌溉面積35萬畝,渠道改造53公裡,項目區受益人口達27萬人,年糧食增產1116萬公斤,年節水2400萬方,年增經濟效益1650萬元。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加強,累計完成50餘處生態建設項目,完成廬陽區三十崗鄉、巢湖市夏閣河、肥東縣馬集河3條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各生態建設項目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5.72平方公裡,預防保護面積139.43平方公裡。
四、堅持綠色發展,水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圓滿完成全市「十三五」用水強度和效率「雙控」目標,全市用水總量穩定在32.4億方以下,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比「十二五」下降28%、19%以上。加快節水型社會建設,全市建成省級節水型企業11家,市級節水型企業89家,市級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104家,市級水利行業節水機關3家,節水型高校3家,中小學節水教育社會實踐基地6家,大力推進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不斷鞏固我市「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示範區」成果,實現了全市所有縣區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全覆蓋。會同環保部門開展入河排汙口整治,全市116個入河排汙口按時完成整改並通過省級驗收。近年全市水功能區達標率均實現年度目標,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64%以上。合肥市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順利通過驗收,2019年合肥市成功躋身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
五、堅持創新發展,河(湖)長制工作持續走向深入。自2017年全面實行河湖長制以來,緊盯管好「盆」和「水」,建立健全河湖長制組織和工作體系,共設市、縣、鄉、村四級河長4005名、湖長180名,各級河湖長巡河40萬餘次,發現並解決問題14600餘個。堅持開門治水、聯合治水,在全國率先推行「河湖長+排長+警長+檢察長+民間河長」的五長治河模式,建立共治共建共享的河湖長制工作新格局。規範化實施河長制督查調度和專項整治工作,首創「四亂四水一牌一整改」(亂佔、亂採、亂堆、亂建,水多、水少、水髒、水渾,河長公示牌、問題整改率)暗訪督查和汙染指數(SPI)水環境排名調度機制,累計整治問題1326個。按照市總河長令要求,出臺《合肥市問題河流河長制工作整治專項調度方案》,由市級河長掛帥,成立多部門聯合作戰指揮部,圍繞工業企業、農業面源整治、管網改造、項目進度、岸線管控、河長履職等方面,開展南淝河、兆河、白石天河河長制專項行動6次,出動782人次,解決亂佔亂建、水體汙染、圍河養殖問題616處,約談相關責任人60餘名,解決了一大批河湖問題頑疾。同時組織開展了固體廢物排查、水庫垃圾圍壩整治、河湖採砂整治、河湖「清四亂」、河湖違法建設問題排查整治等系列專項行動,全市河湖水質持續向好,水生態水環境持續改善。
信息來源:合肥發布
視頻來源:徐楚寒
原標題:《保民生安全 繪生態藍圖 譜寫人水和諧城湖共生新篇章》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