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容貌焦慮:我的美憑什麼你來定義?獻給有外貌焦慮和自卑的朋友

2021-01-09 美妝好幫手

文/美妝好幫手,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流行的容貌焦慮視頻

最近抖音上有一類視頻很流行——容貌焦慮視頻。

視頻裡的博主,露出自己的素顏,穿上短褲背心,大大方方露出身上的贅肉,告訴屏幕前的我們,人前光鮮靚麗的她們,其實也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比如臉上有雀斑,關掉美顏後有很多肌膚問題,平日視頻裡的好肌膚都是7分靠化妝,3分靠美顏。

身上也有很多贅肉,什麼虎背熊腰、拜拜肉、胯大腿粗、肚子上的贅肉在屏幕前一覽無餘,以往視頻裡之所以看上去身材很好,只不過是靠穿搭和拍攝角度。

她們通過這樣的視頻告訴我們,你們看,其實我們也很普通,我們也經常為自己的外貌感到焦慮,所以你們也不必放大自己的焦慮,因為我們都一樣。

這種視頻真的有意義嗎?

我最近也能天天刷到這樣的視頻,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這種視頻真的好獨特,也很真實,這不就是我平時的樣子嗎?

但到後面,這類視頻越來越多,感覺大家都在跟風,慢慢地,我對這類視頻產生了一種數不出的的抵抗心理。

臉上只是多了幾顆痘痘、多長了幾個色斑、皮膚愛出油就是皮膚不好了嗎?而且有些博主只是單純的皮膚暗沉,這樣也需要焦慮嗎?

平時坐下去肚子上的肉就擠在一起,是個人都會這樣,不擠在一起才不正常,原來你們對自己的要求都這麼高嗎?

她們拍出來的所謂的關於容貌焦慮的視頻,實際上悄悄提高了女生變美的標準,好像在說,雖然我化了妝確實很好看,但是我想素顏的時候也變得跟我化妝的時候一樣好看、一樣完美。這無疑加重了普通女生的容貌焦慮。

這樣量產的視頻,真沒意思。

我們的美不需要這樣被定義

網絡時代脫下面具,將真實的自己暴露出來,就會產生所謂的容貌焦慮,這樣真的沒必要。

誰不想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但是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或者說剛好讀到這篇文章的你們都美得獨一無二。

很多的容貌焦慮都是我們聽別人說的。我們的審美一直在變,比如以前流行櫻桃小嘴,現在大多數人更偏好飽滿的厚唇。

但是唯一不變的、所有人都認可的美是濃密且有光澤的頭髮、飽滿紅潤的皮膚加上挺拔舒展的體態,就是健康所呈現出來的美。你們看,臉(顏值)在這裡,其實只佔了很小一部分。

我現在非常不喜歡「容貌焦慮」這個詞,它會讓我們過分在意自己的缺點,而忽略掉我們 所擁有的優點。

我們要多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這樣真的會讓自己越來越好,每當你開始消極、開始焦慮的時候,就找到自己身上兩個優點,比如說你眉骨高、眉毛濃,這就是天選之子,這樣的眉眼肯定特別深邃好看。

這種自信感帶來的精氣神,真的是化妝所不能及的。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們不要被所謂的「容貌焦慮」洗腦和影響生活,你們都有一種獨特的美,真的。

關注「美妝好幫手」,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化妝、護膚知識,在變美路上少走彎路!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讚並分享哦~

相關焦點

  • 容貌焦慮&反容貌焦慮
    我覺得今年啊好像關於容貌焦慮的問題熱度很大啊,尤其是前一段時間的反容貌焦慮,然後我就想來說一說我的看法。第一次知道有容貌焦慮這個詞,是今年年大火的BM風,年輕小菇涼為了把自己塞進小碼的衣服裡,瘋狂減肥還有一個專門的BM身高體重對照表。說實話我覺得很驚訝,我們對美的認識好像有了越來越大的誤解,明明已經很瘦的小菇涼努力的減肥(怎麼?難道要皮包骨才美嗎?)。
  • 反容貌焦慮| 我和你一樣普通,為什麼不能自信
    原創 白鹿 張昕 Dr昕理學後臺有讀者留言:「叨叨昕,可不可以談一談最近很火的一個話題:反容貌焦慮。」這就涉及到我的知識盲區了。我問鹿sama:「什麼是容貌焦慮?」
  • 在抖音,女孩們正在掀起一場#反容貌焦慮的運動
    但是,從微博到抖音,容貌焦慮這個話題卻持續了整整一個月。  #反容貌焦慮背後映射出的容貌焦慮,是困擾了女孩子們多年的命題。在精緻的背後,我們無法想像女性為了化妝所付出的時間成本:早上犧牲睡眠時間來進行化妝、卷頭髮、熨衣服…… 甚至一些在戀愛中的女性,即便不出門也要每天化上全妝。
  • 「外貌焦慮」真的可以毀掉一個人
    以至於後來,我下定決心自律,運動、護膚、好好生活,改變自身狀態先從形象開始。我相信不止是我,中國百分之七十的女性都曾有過「容貌焦慮」,又或者,這種焦慮感依舊伴隨到現在。你應該也聽過這樣的話:「你的臉太大了。」
  • 被外貌焦慮PUA的女孩們
    被外貌焦慮PUA的女孩們 2020-12-13 2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女孩們的外貌焦慮,正在毀掉她們自己
    第一期就講了一個陷入外貌焦慮的女孩,她說自己塌鼻子、薄嘴唇、大腮幫子、寬眼距、毛髮稀疏,是一個醜陋基因的集大成者。 很多人在彈幕上打出「代入感好強,感受到了窒息」,「好真實」,「哭了」…… 如果你也曾對自己的外貌感到焦慮,或許能在這裡找到共鳴。
  • 外貌焦慮是小紅書的財富密碼
    看著小紅書中一個個美麗的臉龐,你有沒有過外貌焦慮呢?你有沒有「剁手」小紅書中的「變美」產品呢?本篇文章特別採訪身邊10名介於22-30歲的女性,並且附有小紅書某10w閱覽量美妝博主的訪談記錄,揭露小紅書中販賣外貌焦慮盈利的驚天秘密。
  • 鋪天蓋地的「外貌焦慮」,正在製造一種新疾病-虎嗅網
    生而為人,不夠美,我很抱歉很多人可能難以想像,外貌上的一個小瑕疵,能帶來多麼大的焦慮。他逐漸開始「外貌焦慮」,陷入了抑鬱和強迫,退了學,之前的朋友也失聯了。經過規範的診治,他才恢復健康。丹尼是英國第一個醫學認可的自拍上癮者,卻不是第一個受網絡影響的「外貌焦慮」者。
  • 鋪天蓋地的「外貌焦慮」,正在製造一種新疾病
    ■ DEPTH生而為人,不夠美我很抱歉很多人可能難以想像,外貌上的一個小瑕疵,能帶來多麼大的焦慮。■ DEPTH有辦法走出「外貌焦慮」嗎?如今,我們被來自 PS 、商業廣告、社交媒體的俊男靚女包圍,而他們又成了我們互相鄙視、互相攀比的理由。媒體和周圍人的觀念共同抬高了被稱為「美」的門檻,直到絕大多數人靠天然的容貌和身材都難以達到;而凡是低於「美」的都被認為是「醜」。
  • 你有容貌焦慮嗎?
    對於女孩子來說,所謂的容貌焦慮、年齡焦慮、恨嫁焦慮……本質上都只有一個原因:硬實力不夠,所以沒自信。若硬實力夠了,自信也就來了,什麼焦慮都沒了。在我看來,真正的女性之美就兩個字:自信。注意,是發自內心的自信,而不是自傲或自負。
  • 「外貌焦慮」這個避不開的時代病,如何讓孩子從小免疫
    而在現在這個消費主義盛行,網絡媒體無孔不入的時代,外貌的作用好像又被數倍的加強了:不光是那些耀眼的明星擁有特別出色的長相和身材,就連網絡上隨便看到的一個「普通人」,也讓人感覺賞心悅目。而醫美、濾鏡、化妝、健身、穿搭……等等改善外貌手段的豐富,也使「美麗」好像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當人人都在變美,也意味著人人有「外貌焦慮」:長得不夠好看,如今快要變成一種羞恥甚至一種罪過。
  • 當外貌焦慮碰上抑鬱症,又該如何釋懷?
    在那時候的我看來,長得好看的人似乎總是被社會優待,被同學們優待。有天KK帶著哭腔給我打電話說她男朋友出軌了,那個男生也是我們高中同學。那個男孩子和我們不在一座城市,出軌的對象和他一個學校。她男朋友說:我覺得和你在一起沒感覺,對不起是我不好。在KK的後續追問中,男生說,我現在才發現我更喜歡XX這一類型的女孩子,她比你白一點。
  • 如何對抗「變美」的焦慮?
    對「外貌美」的過度追求,使得大量女性落入消費主義的陷阱,被自卑與焦慮籠罩。因為長期處於男性審視下而內化的容貌焦慮時刻都在讓女性不自覺地自我攻擊。在趙薇導演的女性短片《聽見她說》裡面,齊溪素顏出鏡扮演一位有容貌焦慮的女性,但諷刺的是,視頻播出後她還被吐槽有黑眼圈、皮膚狀態不好。
  • 美的繭房:那些困在外貌焦慮中的女孩
    「我覺得校內校外的,反正什麼活兒我都願意接,但都不會有人找我。」這讓她陷入了更深的自我懷疑。有過類似經歷的劉婧舒認為,焦慮、自我懷疑是一個不斷堆積的過程,在每一個沒有被選擇的瞬間,都會產生小的焦慮和不快樂,直到某一天,情緒如洪水般突然襲來。
  • 你有容貌焦慮嗎?究竟怎樣才算愛自己
    美的定義到底是什麼?全職主婦應當如何探索自己的人生價值?30歲的女性就要降低標準、將就著趕緊結婚?憑什么女孩要像男孩一樣,才能獲得認可?更有甚者,商場中公然出現侮辱性的詞彙,引發眾怒。當人們被成年累月地接受這類信息時,我們的想法就會受其影響,認為只有所謂的「白」「幼」「瘦」才是美的,而不符合那些標準的,就奇醜無比。傳播學用「培養理論」來描述這種現象。
  • 上遊•文薈丨夜讀丨鋪天蓋地的外貌焦慮,正在製造一種新疾病​
    每當面對鏡子中的自己,我們總能找到臉上的不足之處,甚至會因為「不夠美」而焦慮或自卑。最近的熱播網劇《聽見她說》,第一集《魔鏡》就是關於「外貌焦慮」的。女主人公,一個極端外貌不自信的女孩,每天花兩小時三十七分鐘打扮自己。我們從鏡子的視角,看著她連貫地上了妝又卸了妝,看著她因為自己丑而一邊獨白,一邊痛哭流涕。
  • 你有容貌焦慮嗎?美的定義,並非是對容貌的單一追求
    」引發了網友們對美這一定義的熱烈探討。很多長相平平無奇的普通人也越來越接受醫美、整形這些變美手段。另外,在商業利益的驅動下,很多媒體、廣告和時尚雜誌都在變著花樣地促使人們過分關注自己的身材、樣貌,並將美的定義一再窄化,於是,工業模具般的網紅臉誕生了。
  • 趙薇的《魔鏡》上線,直擊女性容貌的焦慮!
    在當前上線的《魔鏡》一章中,主要聚焦的是女性的「容貌焦慮」,影片很清楚地解釋了容貌焦慮是指女性在他人對自己的容貌進行評價的時候感到焦慮,不敢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真實的容貌。齊溪在劇集一開頭就對著鏡子提出一個與原本定義不符的疑問「魔鏡,魔鏡,誰是世界上最難看的女孩?」
  • 「容貌焦慮」是什麼?因何而起?
    原創 你本來就很美的 四象工作室如今,跟財富自由一樣奢侈的,可能是外貌自由。「3月不減肥,4月徒傷悲」、「再瘦幾斤穿衣服會更好看」、「皮膚不夠好」、「法令紋太明顯」、「你的黑眼圈越來越明顯了!」……在微博上,「你有容貌焦慮嗎?」
  • 趙薇新劇《聽見她說》是為女性發聲還是販賣焦慮?
    趙薇此次的站出來為女性發聲非常有必要,值得讚賞。然而看完這個劇後,女孩子們願意用原生相機發張自拍嗎?願意不化妝出門約會嗎?還在乎自己白不白瘦不瘦顯不顯老嗎?我想大多數人能對齊溪的容貌焦慮感同身受,流著淚點完贊,馬上又拿起化妝鏡開始補妝。結尾齊溪終於和不完美的自己和解,「我不完美,完美多蒼白;我很完美,完美的成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