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民生銀行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尤其是在股民群中成為一個不得不聊並持續關注的話題,畢竟牽涉了部分股民的切身利益。作為「大事、小事、酒店事、事事關心」的酒店人不禁要問,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事件呢?為何吸引了這麼多眼球?大致如下:
上周五(1月30日),各大新聞媒體,傳出一條新聞:「民生銀行行長毛曉峰被中紀委帶走協助調查。」按說,在反腐成為新常態的情況下,不應引起太大的轟動,但偏偏因為民生銀行作為上市公司,又關係到民生,可以說,消息像一枚炸彈投向市場,瞬間,市值超過3000億、總投資規模近4萬億的民生銀行陷入輿論漩渦。坊間預測民生將於周一(2月2日)停牌,如果不停牌將會「一字跌停」。但是,接下來的事態發展,完全超出了大多數人的預想。可以說,給做酒店公關的同行做了一個可以借鑑的案例,所以,筆者對民生銀行事件(以下簡稱:「事件」)做了簡易復盤。
一、危機公關的時效性。
「事件」發生的第三天,即2月1日,民生銀行做了什麼呢?採取了哪些危機公關措施呢?首先,發布《行長辭職公告》,內容如下:「近日,本公司董事會收到毛曉峰先生辭職信,稱因其個人原因,申請辭去本公司董事、行長及董事會相關專門委員會職務,其與董事會無不同意見。本公司董事會注意到媒體有關毛曉峰先生的若干報導,據本公司了解,毛曉峰先生向本公司提出辭職系個人原因,本公司經營正常。」直接宣告了,個人行為與公司經營無關,提示相關人員不可深度聯想。其次,民生銀行還同步發布《董事名單與其角色和職能》的公告,行長由董事長洪崎代理(至四月),其餘主要股東和管理人員之外沒有任何變化。 第三,當天招開的投資者交流會上,民生銀行股東承諾不會賣出股份,新行長將會在四五月間選出。可以說民生銀行同時邁三步的危機公關不但效率高,而且效果顯著。次日,民生銀行不但沒有停牌,臨近中午收盤,跌幅僅收窄至1.8%。屬於正常範圍之內。
民生銀行這次危機公關,可以說幹的非常漂亮。其實酒店業中的負面突發事件也是很多的,能否迅速的採取危機公關措施,並且正視問題,而不是掖掖藏藏,欲蓋彌彰,否則只會弄巧成拙,雪上加霜。總經理突然被查離職,對一個企業來講,不算一個小事情。放在酒店來講,也算是傷筋動骨,酒店行業的人事更迭,猶如白雲蒼狗,但是成熟的酒店團隊,不會因為一人離職,而影響整體運轉。建立健全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迅速的進行危機公關,是酒店管理者要考慮的。
二、企業高管的專業性。
如果說,民生銀行危機公關成功,算是告一段落,但並沒有結束。總經理空缺,虛位以待,誰來執掌民生銀行?什麼樣的人才能執掌民生銀行?這又留下來一個迷。但股東之一今日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在個人微博上公開發飆,反對「陌生人」執掌民生銀行:「十幾年前,個別領導曾向民生銀行委派一無能力行長,導致銀行發展停頓,耽誤幾年。考慮到業務能力、文化認同、與團隊融合、與董事會溝通的風險,如果這次領導再委派一個陌生人,空降到民生當行長,股東大會上我投反對票。跪拜基金經理和民生股民也投反對票。」且不論,民生銀行總經理一職最終花落誰家,但從史玉柱的個人微博中,我們可以從中受到啟發,什麼樣的CEO才會得到股東和團隊認可?史總給了我們答案:業務能力、文化認同、與團隊融合、與董事會溝通是否順暢。
俗話說:火車跑的快,還靠頭來帶。酒店經營好壞,總經理很關鍵。總經理的專業性是根本,酒店業中的外行領導內行,空降部隊也屢見不鮮。不是說空降兵幹不好酒店,外行有時候通過學習修煉,酒店同樣做的有聲有色,但是這需要一個過程。有句話說的好:市場不允許我們從嬰兒長大。等你熟悉了酒店流程的時候,有可能酒店錯過了發展的好時期,其損失不可挽回。專業性的高管在業務能力、文化認同、與團隊融合、與董事會溝通方面佔有一定優勢,畢竟熟悉和陌生是兩個概念!總的來講,酒店還是比較親睞酒店業的專業人,而非「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