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運動的朋友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長時間不運動,突然劇烈運動後會感覺渾身肌肉酸痛,有的人症狀輕,兩三天就消失了,有的人症狀重,要四五天才逐漸好轉,運動完肌肉酸痛是怎麼回事?
運動醫學上一般將運動引起的肌肉酸痛分為兩種:一種是運動後疼痛立即出現,但其消失得也快,這種叫做急性肌肉酸痛。另一種是在運動後幾小時或一夜之後才出現,並伴有疲倦乏力,甚至會出現肌肉痙攣、僵硬等症狀。這種肌肉疼痛消失得比較緩慢,常常3-4天甚至6-7天之後才能完全恢復,這種症狀則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或運動後疲勞。急性肌肉酸痛一般用乳酸堆積來解釋,延遲性肌肉酸痛產生的原因比較複雜主要包括肌肉損傷與肌肉痙攣。
運動後肌肉酸痛在平時較少參加運動的人身上尤其明顯,也是導致了很多人無法堅持鍛鍊下去的原因之一,如果是肌肉損傷引起的肌肉酸痛,建議不要連續高強度鍛鍊,避免損傷加重形成慢性疾病。
想要避免運動後肌肉酸痛,首先,在運動前要做好充分的熱身準備,使需要活動的關節和肌肉放鬆,加速血液循環,可以配合適當的拉伸動作伸展活動肌群。
其次,運動的負荷量、時間長短要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不要超過個人能力範圍防止肌肉損傷。在運動中一定要避免過度運動,尤其是不常運動的人,要注意運動時適可而止,一次大量運動不但不能達到鍛鍊的目的,反而對身體有害。
第三,運動結束後,要注意做放鬆運動。從事激烈運動後的放鬆運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配合活動部位的伸展,可促進循環,有助於減緩甚至避免肌肉酸痛的發生。
第四,要形成規律運動。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長期規律鍛鍊不僅能提升身體素質,還可以提高肌體的耐受性,也會減少肌肉酸痛的發生。
出現肌肉酸痛不能自行緩解的時候,應儘量採取多種措施進行治療。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去專業的醫療單位進行按摩、熱療等,松解運動後的緊張狀態。專業的按摩會採用手法彈撥粘連肌肉,或是「以手代針」點擊穴位,作用於產生結節、條索狀或是板塊狀的肌肉,從而達到鬆弛肌肉的效果,對一些急性肌肉酸痛效果十分顯著。
而對一些較輕微的肌肉酸痛,則可採用熱敷的方法。洗個熱水澡也可達到消除酸痛的目的。同時,還可以採用一些簡單動作消除肌肉酸痛。總之,只要在運動中注意保護自己並且掌握一定的自我處理知識,那麼肌肉酸痛將不再會是運動中的擋路石。
運動後肌肉酸痛也可以熱敷,熱敷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加速肌肉酸痛的緩解和恢復,尤其是配合輕微的伸展運動或按摩,將更能加速消除延遲性肌肉酸痛,促其恢復正常。
熱敷時要注意熱敷溫度,並不是越熱效果越好,最適宜的溫度是四十至五十攝氏度,控制在二十分鐘左右,避免溫度過高傷害皮膚或者長時間熱敷同一個位置容易燙傷肌膚。皮膚特別嬌嫩的人還需要適當降低溫度,縮小熱敷時間。
靜態伸展牽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鬆和拮抗肌的緩解,有助於痙攣肌肉的恢復。對酸痛局部進行靜態牽張練習,保持伸展狀態2分鐘,然後休息1分鐘,重複進行,每天做幾次這種伸展練習有助緩解痙攣。
維生素C對防止和緩解肌肉酸痛都有一定作用。維生素E可增加機體的抗氧化能力,減輕骨骼肌拉傷所引起的肌肉酸痛。而且它在維持肌肉組織的正常結構和代謝,特別是在肌肉收縮期間的能量供給和鈣離子攝取和釋放有著重要的作用。
岐黃軒中醫館提醒,部分長期不運動的朋友突然進行高強度運動後,可能會出現肌纖維的拉傷和損傷,也會導致肌肉酸痛,休息後仍得不到緩解,這類情況最好的建議就是及時治療,減少活動,避免形成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