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說,人為了生存,難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東西,諸如金錢、名利、地位。不過,有的人是在「良知」的指導下追尋這些,有的人卻只是一門心思地追求外物。如果我們的內心永遠盯著那些外物,必然會累得死去活來。
而心學的最大妙處在於:我們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況下追逐外物,只要能以良知為指引,追求什麼都是可以的。
而現在社會的人,仿佛戾氣都頗厚,已有不合心的,輕則怨天尤人,重則想不開而做出傷害自己甚至他人的行為。
因此,王陽明心學不僅是我們身心修行的法寶,還是我們人生問題的靈丹妙藥。王陽明的一些影響至今的話:
1、做事是最靠譜的修煉
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感悟:王陽明告訴我們,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門。因為如果心不靜而躁動,這些躁動就會在做事時被充分地激發出來。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勢必要儘量調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這,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
2、一點私心都不能留
克己須要掃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則眾惡相引而來。
感悟:克制自己,是為自己泛濫如河的私慾築起一道堤壩,勢必要固若金湯、滴水不漏。如果留存一點私慾,就如同在堤壩上豁開了一道口子,很容易就造成大壩的決堤。因為這時你整顆心都還是欲望主導的,只是潛伏了下來。所以克己修身,是來不得半點妥協的。
3、悔悟是人生最好的藥
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為貴。若留滯於中,則又因藥發病。
感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就是人生的常態,稀鬆平常得很。所以第一要懂得悔悟,第二要懂得改正,第三要不把悔恨留在心裡。這就是完整的成長過程。
4、只知逃避永遠沒出息
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斂,而實放溺也。
感悟:人必須在事上磨練,在事上用功才會有幫助。王陽明所說的情況,放在現在,叫「逃避」,根本就不是清淨,所以王陽明才說那是「放縱沉淪」。事情是要面對的,人是要在事上磨的,逃避是永遠沒有出息的。
人生早一點讀王陽明,就能少走彎路
王陽明心學自誕生以來,影響了中國,更影響了世界!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後世的曾國藩、梁啓超、孫中山、蔣介石及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都將其視為心靈導師。
王陽明的「心學」更流傳到東亞,成為日本明治維新的重要推手,引領日本迅速崛起,曾經有人長嘆:「中日的差距,就在一個王陽明」。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但現在在中國,很少人能記得王陽明,老顧我表示非常遺憾!
想要讀王陽明的,老顧建議大家讀一讀《傳習錄》,《傳習錄》堪稱「心學」第一書,是我們讀懂王陽明,感悟心學大智慧必讀的一本經典。
「明代理學的根本精神在陽明,陽明心學的根本精神在『良知』。而集中體現王陽明良知精神的著作是《傳習錄》。」
因此,要想了解王陽明,首先必讀《傳習錄》,以領悟其思想精華。
另外一本就是《知行合一》,裡面有王陽明一生中精彩有趣的故事,就像是一本人物傳記,讀起來有趣還能學到智慧,能輕鬆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
兩本智慧才75元,也就是一頓飯錢,卻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代代相傳,真的非常有價值!
想看的朋友,點擊下圖購買《知行合一》《傳習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