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藥數量擴到900?這些調整信號對藥企意味著什麼?

2020-12-14 護理之師

呼之欲出的新版基藥目錄,將從哪些方面進行重點考量?基藥目錄的調整將如何更好地與醫保制度的銜接?醫療機構、藥企和患者三者之間的利益平衡又該如何兼顧?從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基藥目錄的調整方向以疾病為主導,患者無藥可用或需要對症治療的情況下,選擇最合適藥品進入目錄。新版基藥目錄或將從傳染病用藥、慢病與癌症腫瘤轉慢病用藥以及常見病用藥等方面做出調整,從已上市的藥品中遴選出適當的基本藥物。

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調整,快了!

11月16日,國家衛健委在成都組織召開國家基藥目錄管理辦法徵求意見討論會(以下簡稱「討論會」),國家衛健委藥政司、藥品目錄處、四川省衛健委、成都市衛健委等相關主管部門與部分醫藥企業代表就基本藥物目錄管理辦法修訂相關工作展開討論。

自推行基本藥物制度以來,基藥目錄原則上三年做一次動態調整。距離2018版基藥目錄公布已過去2年,因此2021年新版基藥目錄或將問世。這一次調整的基藥目錄將朝著什麼方向變化?備受業內關注。

01 新目錄「好事將近」

業內流傳的本次討論會的會議紀要再次透露出明年基藥目錄調整的重點方向。

基藥目錄至今已更新過三次。當前實行的2018年版基本藥物目錄與前兩版相比,已經不再強調保基本,經濟性不是進入基藥目錄的優先考量因素,而臨床價值成為重要的入選依據。新版基藥目錄的調整將更加注重產品價值與臨床終點指標的改善,以治癒為標準,最終使患者的長期生命質量得到提高。

本次討論會同樣提出,基藥目錄的調整方向應以疾病為主導,患者無藥可用或需要對症治療的情況下,要選擇最合適的藥品進入目錄。結合2018年的藥品調入標準,新版基藥目錄或將從傳染病用藥、慢病與癌症腫瘤轉慢病用藥以及常見病用藥等方面做出調整,從已上市的藥品中遴選出適當的基本藥物,有效助力分級診療推進。

事實上,今年以來,國家針對基本藥物制度的相關會議與討論愈發頻繁。

2月份,國家衛健委與六部委聯合發布的《關於加強醫療機構藥事管理促進合理用藥的意見》中提出1+X用藥模式,其中「1」為基藥目錄,「X」為非基本藥物,即在確立基藥使用的基礎上,根據各地的情況來確定X,也就是非基藥的配備和使用。根據986政策規定,基層醫療機構、二級公立醫院、三級公立醫院基本藥物配備品種數量佔比不低於90%、80%、60%。這就意味著,是否能夠進入基藥目錄,對藥企來說至關重要。

7月,國家衛健委就基藥目錄管理辦法的修訂召開了會議。會議提出基藥將與慢病長處方結合建立基藥核心用藥目錄。業界普遍認為,以基藥與慢病長處方結合建立的核心用藥目錄為基礎,或許是1+X用藥模式的升級版,基藥使用佔比還將進一步增加。

10月,相關部門組織召開了基藥制度座談會,組織相關企業參加會議座談,討論基本藥物政策的問題,重慶希爾安、太極集團、華森、藥友、阿斯利康等13家製藥企業受邀參加會議。會議了解各地、各單位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情況,徵求《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調整管理辦法(試行)》修訂建議。會議也明確,基藥不代表低價藥,有臨床價值高價藥也可以考慮納入基藥目錄。另外,基藥調整不會考慮企業主動申報方式,還是以臨床專家遴選方式為主。

進入11月,又相繼傳出11月16日與18日國家相關部門將舉行兩場基藥目錄管理辦法徵求意見討論會的消息,可見基藥目錄的調整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

02 進or退?牽動千億市場規模

業界普遍認為,基藥既有醫保支付屬性,又有用藥指導屬性。基藥目錄的調整,也牽動著藥企的心。

一方面,基藥目錄被看做是微縮版醫保目錄。2019年版醫保藥品目錄收錄2709個品種,而2018年版基藥目錄則是685個藥品。未進入醫保目錄的品種從685基藥目錄公布之初的11個,到2019年醫保調整後還剩餘3個。兩個目錄的共同點是收錄的藥品一般要有治療價值、價格合理、安全可靠,即滿足安全性、有效性和經濟性。

另一方面,與醫保目錄不同,基藥目錄是更偏重用藥指導的目錄,是國家引導臨床用藥的方式,目錄用藥突出臨床常見病用藥的基礎性。同時,基藥目錄側重用藥屬性,進入目錄的藥品國家鼓勵優先採購和使用,並通過各項措施來促進使用,2019年《關於進一步做好短缺藥品保供穩價工作的意見》中指出,提升基本藥物佔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二級公立醫院、三級公立醫院基本藥物配備品種數量佔比原則上分別不低於90%、80%、60%,推動各級醫療機構形成以基本藥物為主導的「1+X」用藥模式。

同時,基本藥物產品使用數量已經成為二三級醫院績效考核體系中的重要考核指標,其中門診患者基本藥物處方佔比、住院患者基本藥物使用率、基本藥物採購品種數佔比以及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中標藥品使用比例等指標都被一一納入。

不論是政策上對各級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配備比例的提高,還是1+X模式的推廣,基本藥物目錄的重要作用在未來的醫藥市場將更加凸顯。

正因如此,基藥目錄實施動態調整方案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在今年5月流出的一份國家衛健委藥政司2020年工作要點中,「研究修訂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管理辦法,優化目錄遴選調整程序,適時啟動目錄調整工作」是今年藥政司的工作重點之一。對於「適時啟動目錄調整工作」,業界普遍認為,從國家醫保局成立以後醫保目錄的動態調整來看,國家衛健委主導的基本藥物目錄也會採取動態調整。根據疾病發展情況、藥物經濟性、新藥研發、醫保談判等因素,基藥調整其實可以常態化,隨時增補和調出。

同時,基藥目錄的動態調整有利於使新藥快速打入市場。對此,國家衛生健康委提出動態調整原則上不超過三年,對新上市的療效確切,價格合理,比現有的藥品療效更好的藥,應該適時啟動調整的程序納入目錄。

03 基藥目錄調整的爭論

產業界對於基藥目錄的調整也各持己見。

首先是增補基藥目錄的數量。按照目前全國每家三甲醫院在用藥平均1500個品種計算,倘若基藥目錄產品數量能夠達到90%、80%、60%的醫院配備比例要求,業內人士認為,基藥目錄需要增補至900個才能滿足相應政策要求。

其次,因為基藥目錄的調整規則採取調入、調出並重的模式,這也意味著更多新藥、通過一致性評價仿製藥將獲得了進入基藥目錄擴大市場的機會,而那些安全不用的「老藥」也會加速出局。專家認為,藥品是否通過一致性評價,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藥品是否能進入或留在《目錄》中。對此,國家衛健委曾明確指出,基藥目錄是基本藥物制度的龍頭和實施載體,對新審批上市、有效性和安全性證據明確、成本效益比較顯著的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將傾向納入目錄;而對已退市的,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較多、經評估不宜再作為基本藥物的,以及有風險效益比或成本效益比更優的品種替代的、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品,將逐步調出目錄。

此外,有業內人士指出,基藥核心用藥目錄也是下一步業內關注的重點,基藥核心用藥目錄將直接決定著1+X的升級,慢病範圍與重大疾病用藥將會是最大受益者。隨著2021版基藥目錄與基藥核心用藥目錄的出臺,那些進入基藥目錄卻沒有進入基藥核心用藥目錄的藥品,或將被邊緣化。

相關焦點

  • 新版國家基藥、醫保目錄雙調整背後折射出的玄機與趨勢
    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農村鄉鎮衛生院可從醫保(新農合)藥品報銷目錄中,配備使用一定數量或比例的藥品,滿足患者用藥需求,落實零差率銷售。       2018年新版國家基藥目錄(685)正式公布,意味著,中國仍將維持基本藥物目錄、基本醫保目錄的「雙目錄」局面。國家醫保局被要求「接棒」基本藥物目錄的醫保支付銜接工作。
  • 梳理2020年醫藥行業痛點,藥企生存之道在何方?
    2020年目錄外藥品的調整範圍包括7類情形,如2015年1月1日到工作方案發布(2020年8月17日)期間新上市的藥品,以及國家基本藥物等,不再將所有已上市藥品全部納入評審。同時還釋放出了鼓勵創新的信號,明確在7類情形中,將2015年1月1日至工作方案發布(2020年8月17日)期間新上市或者適應症/功能主治發生重大變化的藥品均納入評審範圍。
  • 「進醫保」,藥企的一場豪賭
    但大部分藥企,還是選擇大降價,打破頭也要進醫保。醫保究竟有什麼魔力?通過藥品進入醫保前後的表現,便可得知。以來信達生物的PD-1信迪利單抗為例。2018年12月,信迪利單抗獲批上市。2019年,信迪利單抗全年銷售額10.15億元。
  • 醫保目錄規則調整:乙類OTC保留 八類「神藥」出局
    醫藥專家趙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醫保政策調整是大勢所趨,當前的調整可以稱為「走得快」了,但同時,醫保調整也要「走得穩」。趙衡表示,倘若乙類OTC退出醫保目錄,勢必將對藥品零售行業造成巨大影響。「如果乙類OTC藥品無法報銷,患者會更傾向於到社區醫院就診,那零售藥店將失去穩定的客流量,打破現有的營銷體系。」趙衡說。
  • 傳統藥企施強醫藥:是什麼讓它線下發展25年後全面擁抱網際網路醫院?
    原標題:傳統藥企施強醫藥:是什麼讓它線下發展25年後全面擁抱網際網路醫院?而在今年10月底,國家衛健委指出網際網路醫院建設數量已經達到900家。我們也看到了更多專科網際網路醫院的崛起。
  • 從國家醫保目錄、基藥目錄到醫院常備目錄,中成藥逐步被清出
    國家衛健委明確會同相關部門認真研究將輔助用藥從基本藥物目錄中剔除,也意味著輔助用藥調出基藥目錄成為相關部門的工作研究重點。這意味著,至少縣級(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的西醫開中成藥處方禁令已基本解除。這也是繼此前安徽、山東、貴州等省份宣布對縣級(二級)醫院暫不做硬性要求之後,對西醫開中藥的進一步明確鬆綁。中藥危機沒有解除,醫保目錄,帶量採購都對中藥下手了。
  • 星巴克中國大調整!核心業務重組,預示著什麼?
    內參君認為,星巴克的調整,餐飲人應該看到兩個層面:調整是對中國市場的認可,也是持續加碼的信號「這個調整本身有兩個意義,首先是星巴克對中國市場再度表示高度認可,是持續加碼中國市場的信號,也是給予現有管理團隊的一個認可。其次在認可的基礎上,數字板塊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上。」相關人士向內參君透露。
  • 醫保談判現場,東北藥企代表:我不太會說……丨又有119種談成了!
    藥企代表又是敲打計算器計算價格  又是打電話請示  最終,談成功了嗎?  在治療黑色素瘤的聯合靶向腫瘤藥  談判現場  藥企代表誠意滿滿,表示  「比全球最低價還低67% 」  談判專家淡定回應  「全球最低價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 2020年醫保砍價中的藥企生存指南
    因此,對於藥企而言,進入醫保名錄僅僅是第一步,之後兩年實現快速放量、銷售額的提升,才是含淚降價之後最終想要的結果。 01醫藥行業的增長內核究竟是什麼?比如創新藥的競爭已經從大的適應症下沉到每個靶點的競爭,更細分的信號通路研究是更多研發立項的方向。醫療器械自身的碎片化特徵和技術高壁壘,可能更容易出現利基賽道,隨著技術不斷進步和成熟,呈現一批中小龍頭各自良好發展的局面。
  • 大跌是否意味著牛市結束:仍為牛市中調整,牛市基調並未改變
    可以看到,和前兩天相比,今天跌停的個股數量很多,說明一些獲利資金撤出的決心很大,操作上強度也比較高。其次,近幾個交易日國家的一些基金以及社保,都有減倉動作。雖然這只是市場行為,但在目前比較敏感的位置上,大資金的減倉,非常容易被市場看做「降溫」信號。再次,則是本周高密度的新股發行,給市場增添了較大壓力。「此外,尤為重要的是,當前時點監管層對於違規資金的打擊是比較嚴厲的。
  • 8家藥企毛利超茅臺,9家藥企毛利過90%,為何藥企如此高毛利?
    8家藥企利率超茅臺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是A股股王茅臺,雖然一直都被稱為是高毛利率企業,但是跟藥企比起來也有點「虛」,已經上市的藥企中,就有八家的毛利率都超過了茅臺(毛利率91.3%),所以這已經是一種普遍現象了。
  • 美聯儲明年還會快速擴表嗎?
    美聯儲調整資產購買前瞻指引,可能是提前縮減購買規模的前兆。當地時間12月16日,美聯儲公布12月議息會議聲明,調整了資產購買計劃的前瞻指引。3)明年財政融資節奏預期的放緩,意味著國債等今年擴表的主要資產選項,在明年無法再支持如今年一樣快的美聯儲擴錶速度。
  • 傳統藥企的網際網路轉型:線下發展25年後,全面擁抱網際網路醫院
    今年上半年,動脈網分析了截至4月30日的497家網際網路醫院的建設發展狀況:在綜合網際網路醫院建設數量佔據絕對優勢的情形下,專科網際網路醫院以其專業優勢獲得了獨特的發展機會。而在今年10月底,國家衛健委指出網際網路醫院建設數量已經達到900家。我們也看到了更多專科網際網路醫院的崛起。
  • 最新| 國內藥企排行公布:恆瑞、豪森、揚子江…
    這些藥企,排名迅速攀升藥企最新排名發布近日,全球投行Torreya發布《全球1000強藥企報告》,其提供了2020年9月全球製藥行業的概括,並將其與2015年的行業進行了比較。
  • 這家藥企學術推廣費一年花掉24億 都花在哪了
    日前,財政部聯手醫保局查帳藥企,涉及77家藥企,其中27家A股或港股上市公司,奧賽康超24億「學術推廣費」位居前列。健康時報記者查詢近80家藥企的年報發現,一些藥企每年用在學術推廣上的費用,動輒上億甚至幾十億。讓人不禁想問,這些巨額的「學術推廣費」到底花在哪?
  • 愛茉莉太平洋否認將關店900家 但調整確有其事
    (原標題:愛茉莉太平洋否認將關店900家,但調整確有其事)
  • 韓國經濟釋放復甦信號意味著什麼
    31938775,.韓國經濟釋放復甦信號意味著什麼
  • 怎麼判斷胸部外擴 胸外擴有什麼危害
    胸部外擴是一種乳房發育不正常的狀態,女性胸部外擴會影響美觀,那怎麼判斷胸部外擴?胸外擴有什麼危害?一起來看看吧!
  • 藥企的溫度:從「做個好人樂隊」到持續「讓溫暖發生」
    藥企在網際網路上的競爭向來激烈。近年,網際網路對醫藥的強監管更是把這種競爭積聚到了十分有限的空間中。宣傳品質、講述療效,所有藥企都在做同樣的事情。破局,成了眾多藥企必須思考的問題。臨近年末,一支大眾從未聽說過的樂隊突然竄入了網友們的視線。樂隊叫「做個好人樂隊」,第一首作品叫《百胃人生》。
  • 網際網路企業組織結構不斷調整的信號是什麼
    新舊交替之際,阿里巴巴、京東、小米、美團等網際網路企業,通過一系列組織結構調整,布局2021年未來業務發展。這些網際網路公司大多已有10年、20多年的歷史。他們的核心業務是穩定的,市場價值是壓倒性的。他們面臨著來自新形式和新競爭者的競爭。他們存在著人事管理、業務交叉等一系列組織問題。那麼,這些公司在這次組織結構調整中有哪些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相互之間又透露出哪些信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