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中印兩國由於邊界問題導致關係加劇。而在前不久,印度政府突然決定禁用59款中國手機App,引起了外界關注。外界認為,印度是希望在經濟上給予中國一點「痛覺」,以此為之前的失敗行動尋找「痛快」。但實際上,這種做法無異於希望拿「牙籤」來刺痛中國。印度齜牙咧嘴的報復行動,最終買單的只能是自己。近期,就連美國媒體都看不下去,發文指出問題所在,印度最終將損害自己。
據環球時報7月3日的消息稱,日前美國《外交學者》網站發文表示,在持續對峙的過程中,許多印度人呼籲採取經濟措施抵制中國,但這彌補不了印度與中國的實力差距。印度在中國貿易中的份額太小,無法起到多大的作用。但網際網路是一個不同的戰場。近年來,中國企業開發的App在印度龐大的市場中越來越受歡迎。據統計,印度最受歡迎的十大App中,有6個是中國企業開發的。
這些軟體平臺也成為了許多印度人賴以生存的工具。事實上,就在莫迪宣布這一行動之後,就已經形成了輿論反彈。多名在社交平臺Tiktok(國際版抖音)上擁有上千萬粉絲的印度大V用戶「大吐苦水」,因為禁令讓他們失去了主要收入來源。印媒稱,這項禁令對印度人來說是一個巨大衝擊,最終將影響數百萬人的生活。但是在中國人看來,這種情況並不會導致企業破產。正因為如此,才讓美媒得出這樣的結論。
除此之外,近段時間內印度也沒辦法承受大量的民眾失業。因為此前疫情關係,已經導致印度經濟嚴重下滑。今年3月份以來,印度國內需求大幅萎縮,工業生產顯著下降。另外,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表示,疫情已嚴重影響印度經濟增長前景,印度公共債務也大幅飆升。印度為對衝疫情影響向金融體系注入的流動性,將影響印度銀行的資產質量。在這種情況下,印度政府使用如此方式,實在是不太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