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愛吃豬油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結果令人驚呼...

2021-02-17 一起拼多多

大家紛紛表示家裡裝豬油的搪瓷盆都長這樣——黃色藍邊,盛開的紅花,外加一定要掉漆。

看到這個搪瓷盆的一剎那,突然想到自己好久沒吃豬油了。

天氣轉涼,就又是熬豬油的好時節了。

畢竟豬養到現在都肥了,特別適合拿來熬油,氣溫低豬油不容易變質,好保存,誰家熬豬油不得來個一盆兩盆的。

而且天涼了,我們總想吃些熱量更高油水更足的食物,大概是身體的本能吧~

看著肥肉在鍋裡出油,慢慢變成金色,透明粘稠的油在鍋裡冒著泡泡,熬豬油是一件看起來就很爽的事情。

1.有人愛放生蔥姜,覺得可以提鮮去味,但有人不接受,因為加了姜的豬油容易變質;

2.幹出油,是直接把板油放鍋裡熬,這樣豬油有焦香,但火候不好控制,容易熬過頭;

3.油出油,是把板油放在其他油裡熬,這樣的豬油更香,但容易發酸。

如何得到一盆完美的豬油,一直是長久以來的議題,一個不小心,就是一鍋廢油。

不過怎麼熬還看個人喜好,熬豬油不算難,就看你有沒有耐心了。

小時候很喜歡看家裡人熬豬油,整個廚房很安靜,只有板油在鍋裡不斷出油,發出的滋滋啦啦的聲音,那種聲音特別好聽,是記憶裡只有家裡的廚房才會有的聲音。

剛熬出來的豬油是流動的淺金色的,很有光澤,慢慢冷卻的豬油逐漸凝固,像起了一團白霧一樣,變成柔軟滑嫩的固態,看起來很美好。

想要出油更多,熬出來的油更香,可以選土豬,值得一試~

在小編眼裡,熬豬油就是一代傳一代,大家都是看著長輩熬油學會的,過去的生活經驗讓熬豬油吃豬油也慢慢變成了傳統。

豬油做菜,真的是點石成金,哪種食物挨著它,都能升華。

| 豬油×蔬菜 |

作為不愛吃蔬菜的選手,豬油炒青菜簡直打破了我所有的原則。

一勺豬油下到鍋裡,倒進青菜,加點嫩筍,炒過之後的青菜泛著油光,打過霜的青菜本身自帶甜味,配上豬油的香,嫩筍的鮮,看起來簡單,吃起來口感豐厚,能下好幾碗飯。

除了青菜,捲心菜、土豆絲、白菜之類都適合豬油,就算不放肉,吃起來也是鮮甜可口的。

| 豬油×米麵 |

| 菜飯

之前瘋狂想念的一口菜飯,勢必也要放豬油。

燒化的豬油在菜飯出鍋的一瞬間澆上一勺,與菜飯拌在一起,熱烈的豬油香氣,混著萵苣葉和鹹肉的鮮鹹,米飯顆顆晶瑩,一碗普通的菜飯,其實也沒那麼普通。

即使在異國他鄉,有這一碗加了豬油的菜飯,也都是家的味道。

| 豬油拌飯

豬油和米飯到底有多配,一碗豬油拌飯足夠說明。

燜好的米飯盛進碗裡,放上一塊豬油,淋上拌飯醬油,撒上蔥花,攪拌均勻,香味撲鼻。

看著豬油在熱騰騰的米飯上逐漸化開,口水還沒流出來,眼睛已經饞了。

| 八寶飯

辦酒席常見的八寶飯,也要放豬油。

把糯米蒸熟,拌上豬油、糖還有幹桂花,再扣進放了紅棗、薏米、蓮子、桂圓和蜜棗的模具,八寶飯借著豬油,看起來油亮可愛,口感也甜蜜順滑。

| 陽春麵

大名鼎鼎的陽春麵,在很多人眼裡樸素得很,但它的味道真的不簡單。

豬油打底,澆上高湯,煮好的面放進去,順滑的麵條在漂著油花的湯裡根根分明,撒上蔥花放上青菜,要什麼滷要什麼肉,一碗素麵足矣。

吃罷面再來一口湯,鹹鮮適口,濃厚味美。

| 豬油×點心 |

| 老婆餅

中國很多傳統糕點都要用到豬油,比如老婆餅。

這裡豬油的作用是起酥,起酥的糕點總是異常香酥可口。

| 豬油湯圓

無論是菜湯圓還是芝麻湯圓,加了豬油口味都會提升。

尤其是菜湯圓,把菜洗乾淨焯熟弄碎,然後拌上豬油和白糖凍好,凍好的餡兒包進湯圓裡,煮出來的湯圓味道香濃,還不會吃到青菜原本苦澀的汁水味。

只能說在吃豬油這件事上,大家都變著花樣在折騰吧~

毫無疑問的是,豬油給食物增香添味,加了豬油的食物,無論甜鹹,總能打開味覺。而豬油在其中不顯山不露水,當是真正的世外高人。

除了豬油,熬豬油剩下的豬油渣,也是能讓人幸福得昏過去的食物。

金光閃閃,油光燦燦,剛出鍋的豬油渣,可以直接拿來吃,蘸鹽或者蘸糖都可以,香酥可口。

豬油帶來的記憶總是很美好,對於父輩來說,豬油可能是對生活富足的嚮往,或者一點生活中難能可貴的小確幸。

對於我們來說,沒有生活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豬油更像是「回家的味道」。

所以,那些愛吃豬油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他們統統在豬油裡找到了幸福感,生活不容易,還好有豬油。


打開訂閱號界面選擇下拉菜單頁百億補貼

點擊即可直達福利專區哦

各類品牌超低價,瘋狂補貼,等你來拼

大牌美的多功能電磁爐瘋狂補貼

全網低價:169

拼多多補貼價:150

補貼價=品牌成本價-拼多多補貼

大家愛吃豬油嗎

最愛用豬油做什麼吃呢?

留言區告訴和大家分享吧~

▊ 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犯版權,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那些愛吃綠舌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看看那些小時愛吃老棒冰的人,後來的他們,都變成什麼樣了?喜歡吃綠舌頭的人,往往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透露出了自己對潮流時尚的超強把控力。畢竟,這抹獨特的螢光綠,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一下子接受並在嘗試後上頭。甚至有膽大的人,在小學僧時代就展開了先鋒行為藝術——把一整支綠舌頭吞進去,然後再吐出來,吃完後整根舌頭變成綠色再去嚇唬人。長大後的他們雖然不再做這樣浪費妝容的大膽舉動,但對潮流的痴心不改。
  • 廣東人:愛吃豬油不長胖???
    但作為一個廣東人,你能拒絕吃肥肉,絕不會拒絕用豬油炒出來的任何菜!無論喜不喜歡吃雞仔餅,吃過的人都知道雞仔餅裡加入了有果肉口感的肥肉粒,跟軟韌的餅一起嚼,香得讓人著迷。所以豬油是中式酥餅的關鍵角色,例如潮汕朥餅,外皮內陷都有豬油參與。
  • 那些主動提分手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也有人說不談戀愛的時候什麼事都沒有,一談戀愛就開始矯情敏感起來。也有人認為並不是愛情的錯,只是人們的期待值太高。是不是愛的越熱烈,那股熱情就如同一陣煙,遇上點風,就飄飄散去。大抵對事對物都如此,起初她皺一下眉頭你都會心疼,後來她哭你也無所謂了。哭的多了,就成了祥林嫂,那些最開始心疼你的人,也變成了見怪不怪。
  • 【健康撫州】那些斷舍離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健康撫州】那些斷舍離的人,後來怎麼樣了?作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際催眠治療師 韓婧來源:健康中國推薦閱讀原標題:《【健康撫州】那些斷舍離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 極簡成魔,那些關閉朋友圈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事實上,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因為人的根本屬性是群體屬性,我們,都需要歸屬感,我們都需要與人交談。我們都很明確「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團隊的力量是無限的」,你的朋友圈就是你的團隊,合理的經營自己的朋友圈,他們會帶給你幫助,會帶給你力量。
  • 那些堅持推腹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如果你想和身體相處的更好,那些不通的氣節,不順的便便,不喜的肉肉,不痛快的脹悶,也不用一直要這麼拖著,有個方法,堅持短則3天,就會有變化。變得更好這件事,身體一定知道——這就是推腹。 那些堅持推腹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很多用戶在堅持推腹後,身體都有了變化!
  • 那些經常抱怨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我們生活中可能總會遇到那些抱怨的人。比如,領導安排事情了,他會抱怨時間短、任務重。可是,即使他抱怨了又能怎麼樣呢?還不是乖乖去做。與不抱怨就去做還影響了自己的心情,可能會導致效率不高,最終用了更長的時間完成任務,更耽誤了自己生活的時間。抱怨是我們都經歷過的事情,但是他給我們帶來的不利影響會更大。
  • 甜點師篇:那些把愛好當做事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用手做事的人都是藝術家,甜點師也不例外」那些把愛好當做事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有一個曾跟隨世界名師Cedric
  • 那些去銀行上班的年輕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去銀行上班的年輕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2020
  • 愛吃鹹菜、豬油的老人92歲高齡,注意飲食的32歲小夥卻一身病
    黃醫生平時寫科普文章的時候,都喜歡提一個點,生活方式幹預,就是注意飲食,堅持運動,控制好情緒等。比如說少吃鹽、少吃動物油脂,很多讀者看了之後會反駁,我家裡某位親戚就喜歡吃大鹽,頓頓離不開肉,還喜歡吃豬油,也活了90多。對於這個問題,黃醫生給大家舉兩個例子,一起來分析一下。
  • 那些誇下海口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說:「等我有了錢,我就買輛比他豪華的車」、「等我有了能力,我就再也不看老闆的臉色」、「等我有了權勢,我就將那些看不起我的人踩在腳下」......可是,說這些話的人,基本上都沒有這一天。往往我們沒有看到他們變得有錢,變得有能力,變得有權勢。他們依然沒有開上豪車,依然渴望豪車;能力依然沒有提高,依舊在公司中挨訓受氣;曾經揚揚撒下的豪言壯語成了他們遙不可及的夢想。
  • 那些以前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見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結果我愣了
    那些以前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見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結果我愣了我們在生活中使用微信的頻率是非常高的,很多人在使用微信聊天的時候,都會習慣性地將自己的生活狀態和生活點滴分享在自己的朋友圈。我們從每個人的朋友圈中都能看出他們對於生活的一個態度,有很多人在使用自己的朋友圈時,都會有自己的想法。以前微信還是一個比較簡單的軟體,很多人就是簡簡單單的隨便分享出自己的日常生活。但是隨著微信後面有很多其他功能的開發,人們在使用微信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的分享習慣已經和別人,或者說以前的自己有了很大的不同。特別是微信後來推出的隱私功能。
  • 知乎高贊問題:那些分手了又複合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知乎上有一個高贊提問:「那些分手了又複合的人後來怎麼樣了?」在這個問題之下的答案五花八門,但大多數的答案匯總起來,卻全都指向一個方向,那就是複合之後又面臨著再次分開。關於「複合」這件事,很多人都有著自己的看法,而對於這個問題的高贊回答,知乎上有一位網友寫出了自己的故事。
  • 那些整容過度的漂亮女明星,後來都怎麼樣了?
    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聊那些整容過度的明星,後來都怎麼樣了?崔智友相信喜歡韓劇的朋友一定看過冬日戀歌,並且認識裡面的惟珍,而她的扮演者就是崔智友。那時的她是80後年代的記憶,氣質純淨,相信每個人都夢想著擁有一張那麼乾淨清純的臉吧!如今的崔智友如軍的崔智友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靈氣和純淨,真是令人遺憾啊!
  • 那些曾經相愛過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網友評論扎心了!
    聽聞愛情,十人九悲!在這個錯綜複雜的紅塵中,能夠走到最後的情侶又有多少?曾幾何時,我們在戀愛中愛的轟轟烈烈,想要為愛情獻出自己的所有!可是當因為現實中的種種阻礙和兩人的矛盾,最終走出愛情的我們卻不再願意提起原有那轟轟烈烈的愛情了。
  • 那些牙齒不好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對牙齒不以為然的人,最終都付出了更大的代價。一次補牙幾百,根管治療幾千,種牙至少一萬起……那些牙齒不好的人,後來怎麼樣了?後來當然不好!不是牙疼,就是荷包疼。不少人蛀牙的位置都在後面的磨牙,在兩顆牙齒之間,醫學上又叫「鄰面齲」。那是因為平時只刷「別人看得見的牙」,忽略了牙縫這個神奇的旮旯,牙齒與牙齒之間看似挨得還挺緊的,刷毛都進不去,可食物殘渣卻能輕易進去,造成蛀牙。
  • 那些事業單位的臨時工們後來都怎麼樣了?
    對事業單位中臨時工的印象,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相同的工作單位和工作內容,工資卻遠低於正式工。不僅僅是工資上的差距,也有待遇上的差距。比如正式工有五險一金和其它福利待遇,一般這些都是臨時工享受不到的。臨時工的工作不穩定,待遇低,在晉升上幾乎沒有任何希望。因為用人單位在提拔用人時,只會從正式工裡挑選。這也是很多人不會選擇這類工作的重要理由。
  • 那些被逼婚的女孩,後來都怎麼樣了?
    從小被灌輸「相夫教子」的觀念,長大後職場上經歷著性別歧視,甚至性騷擾,還有更糟糕的,連婚姻幸福都無權左右,一直被家人父母逼婚.如今,那些曾經被逼婚的女孩都怎麼樣了?在海南省瓊中縣,黎族山區,有這麼一群姑娘,正在被父母逼婚。
  • 愛吃豬油渣的站出來,是好是壞自己看
    「小時候爸爸煮的面,豬油渣面」,對大多數80後的人來說,童年守在鍋邊灶前眼巴巴守望熬豬油過後那點豬油渣是一件幸福事,用豬油渣配面,那是世上罪美妙的口味
  • 那些拼命考證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考過了就是證,不過就是「症」
    那些拼命考證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考過了就是證,不過就是「症」隨著各行業從業資格審核越來越嚴格規範,各大行業的資格考試也越來越難。上大學時曾聽過一位老教授說過,有那麼一小部分人選擇不上班,待在家裡埋頭苦讀,全力以赴來考證,人們將這類人稱作「考證型人才」。他說去參加考試時,有些科目需要拿的書要裝上整整一個大旅行箱,這麼多書都帶進考場,考試還不一定能考過,當時聽了後很驚訝,覺得太不可思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