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瑞基因王會雙:肝癌早篩助力「健康中國」,在深度、精度、廣度上...

2020-12-14 華夏時報

和瑞基因總裁助理王會雙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崔笑天 北京報導

「我們一是需要提高早篩的知曉率,二是要落實到行動上,推動早篩這件事情。」和瑞基因總裁助理王會雙說。

隨著「健康中國」的理念不斷落地,中國將實現以治病為中心到以預防為中心的轉變,這就讓疾病初期的篩查顯得尤為重要。癌症早篩是針對高風險人群,抽取一管外周血,通過檢測血漿中的生物標記物,早期發現多種癌症或癌前病變,及時進行幹預性治療。

12月4日,由中國人民保險冠名,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和華夏時報社共同主辦的「脫貧:媒體、企業的溫度和力量」——第十三屆(2020)人民保險中國經濟媒體高層峰會在北京萬達文華酒店舉行。行業資深專家學者、主流財經媒體總編輯、企業高管等共聚一堂。

在主題為「疫情之後國民健康產業的新方向,新發展」的五人論壇環節,王會雙以新冠疫情爆發後國民健康產業的大變局為切入點,對行業企業應如何在當前變局中抓住機會,推動發展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目前,肝癌是嚴重危害國民健康的惡性腫瘤,每年全球有一半的肝癌新發病例出現在中國。按照最新統計,中國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到20%,絕大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已處於中晚期,喪失了手術機會或者術後快速復發轉移。

這讓肝癌的早診早治十分必要。不過,一直以來,肝癌篩查手段單一,近十年來沒有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技術革新,比如影像學主要是超聲診斷,血清學主要是檢測甲胎蛋白,還有分子標誌物檢測,以及增加CT和核磁共振篩查。這些手段檢測早期和極早期肝癌都存在一些局限。

而形成對比的是,運用基因檢測技術進行肝癌的早期篩查優勢較為明顯。其他器官比如食管,沒有豐富的血流,腫瘤細胞的DNA難以釋放到血液系統,不容易檢測,肝這個器官的入血量豐富,提高了技術實現的可能。

因此,臨床上亟待出現分子層面的肝癌篩查手段,提高檢測精度。而就在今年,和瑞基因推出了肝癌早篩產品萊思寧。王會雙表示,萊思寧在深度、精度、廣度上優勢明顯,不僅可以較傳統金標準提前6-12個月區分肝癌和非肝癌人群微弱的分子生物學差異,有望讓患者的5年生存率得到極大的提高,還可監控早期肝癌外科治療後的情況,為患者提供精準的術後動態監測,有效延長生存期。臨床數據顯示,萊思寧在保持特異性93.1%的情況下,還可實現靈敏度在95.7%以上。

該產品是基於全球首個萬人大隊列的肝癌早篩前瞻性臨床研究項目——PreCar而誕生的。PreCar自2018年啟動,由和瑞基因與國家肝癌科學中心和廣州南方醫院聯合發起,也是國際上規模最大,進度最快,靈敏度、特異性指標領先的前瞻性腫瘤早篩臨床研究項目。

王會雙表示,與部分基因檢測早篩產品僅檢測幾個固定位點不同的是,和瑞基因是基於人類的全基因組來做,要篩查2萬多個基因,從而具有最廣闊的視角。

肝癌早篩只是一個開始。「在三到五年的時間內,和瑞基因將交付5到8種中國高危高發腫瘤早篩早診的研究成果,並進行產業化落地。這是我們布局的多瘤種早篩早診路線圖,讓臨床的醫務工作者、檢測者以及患者獲益。」王會雙說。

目前,癌症早篩行業有著巨大的想像空間,頭部企業紛紛布局。不過,王會雙指出,在賽道趨熱,黑馬不斷湧現的過程中,行業需要更加規範的發展。

「目前在臨床端,在使用端。比如早篩過程中需要多學科診療(MDT)的互動,其中會涉及到隱私問題。我們想提供更多的便利,可能就要獲得更多信息。那麼,企業怎麼保障個人的隱私,需要行業在這方面制定一些規範和技術引導,從而讓我們能夠更好地運用新技術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王會雙說。

責任編輯:方鳳嬌 主編:陳巖鵬

相關焦點

  • 癌症早篩時代到來,肝癌早篩產品「萊思寧」上市
    8月16日,和瑞基因正式發布了其肝癌早篩產品「萊思寧」(Liver Screening)。據悉,這是和瑞基因旗下第一個基於NGS技術的腫瘤早篩產品,也是始於超大隊列前瞻臨床研究的肝癌早篩產品。,癌細胞形成後會很快進入血液,適合利用和瑞基因的液態活檢技術cSMART進行血液檢測。
  • 和瑞基因公布多瘤種早篩早診路線圖:將交付5種到8種高危高發腫瘤...
    「三」,在三到五年的時間裡完成第二和第三階段的發展。「五」,交付5到8種中國高危高發腫瘤早篩早診的研究成果,並進行產業化落地。據了解,這是和瑞基因「一個核心,雙向延伸」戰略中「早篩早診」延伸的規劃藍圖,自2017年成立以來,和瑞基因在腫瘤中晚期基因檢測和腫瘤早期篩查兩個「延伸方向」齊頭並進、迅猛發展。
  • 貝瑞基因2020前三季淨利同比降逾5成 參股子公司肝癌早篩產品面世
    資料顯示,貝瑞基因是一家專注於實現基因測序技術向生命健康應用全面轉化的企業,是國內最早涉足基因測序的生物科技公司之一,業務主要涉及生育健康、遺傳病、腫瘤等領域。據悉,貝瑞基因推出的無創產前檢測產品NIPT Plus,可篩查百餘種疾病,有效篩查胎兒因染色體微缺失/微重複導致的遺傳病,其潛在市場規模在104億元左右。
  • 基因檢測之癌症早篩行業深度報告:藍海市場,新興賽道
    分癌種來看,我們認為 液體活檢早篩在在肝癌、結直腸癌和胰腺癌中最具發展前景,胃癌和食管癌中也 具有一定的應用潛力,但檢出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技術層面上,現有的液體活檢主要關注 ctDNA 甲基化和 ctDNA 基因突變。
  • 行業重磅,世和基因進軍癌症早篩!多組學液體活檢早篩技術—MERCURY...
    峰會評選發布「中國生物醫藥產業鏈創新風雲榜」,揭曉年度最佳創新藥物、平臺技術、領軍企業和產業園區等12個獎項。世和基因獲評「2019年最具投資價值新銳企業」。南京市市委書記張敬華致開幕辭南京市市長韓立明主持會議在本次峰會上,世和基因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邵陽博士重磅發布「大型腫瘤早篩公益項目暨世和基因●金陵隊列研究專項」。
  • 美年大健康布局AI助力早篩,築牢醫質壁壘
    美年大健康成立十年,上市五年,以「守護每個中國人的生命質量」為企業使命,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助力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美年大健康也一直在發展科技力量,近幾年加大科技投入,布局AI發展癌症早篩,用科技創新為大眾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服務。日前,美年健康(002044.SZ)披露了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
  • 溫州地區肝癌早篩項目啟動,7個社區篩查點看這裡
    我國是肝癌大國,每年新發病例和死亡病例均佔到全球的50%以上。為提高早期肝癌的檢出率及治癒率,9月25日下午,溫州地區肝癌早篩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由溫州市腫瘤防治辦公室、溫州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牽頭,攜手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定點篩查單位開展肝癌早篩工作。
  • 2020年華大基因腫瘤醫學成果展示:3款最新腫瘤檢測技術,助力癌症...
    )、實體瘤患者定製化監測技術(Signatera),助力腫瘤的篩、診、監的全景防控。二級預防是對癌症早發現,早診斷;三級預防是臨床標準化治療和康復治療,改善癌症患者的預後和生活質量。朱師達博士表示,華大基因堅持在腫瘤基礎科研和臨床應用方面不斷探索,在精準腫瘤領域持續發力,此次發布的三款技術正是應對腫瘤的早期診斷、用藥指導、復發監測,助力腫瘤的全景防控。
  • 喜獲國內「癌症早篩第一證」的背後 諾輝健康直擊結直腸癌早篩痛點...
    而在國內,今年11月9日,諾輝健康的結直腸癌早篩產品「常衛清」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頒發的創新III類醫療器械註冊證,實現了癌症基因檢測早篩領域的「第一證」,標誌著國內癌症基因檢測早篩行業從創新研發階段走向合規化市場化階段。而這一事件也將2020年的國內癌症早篩賽道推至高潮。
  • 聚焦國民健康,DNA甲基化檢測助力中國消化道腫瘤早診早治
    (原標題:聚焦國民健康,DNA甲基化檢測助力中國消化道腫瘤早診早治)
  • 中國「癌症早篩第一證」獲批意味著什麼?
    昨日下午,癌症早期診斷公司諾輝健康在杭州舉辦了 「中國癌症早篩第一證」 新聞發布會,其 「居家無創結直腸癌早篩」 產品 「常衛清」 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成為自 2018 年國家衛健委發布《18 種癌症診療規範》之後,國內首個獲得 NMPA 批准的結直腸癌早篩產品創新第三類醫療器械註冊申請,也是繼美國公司 Exact Sciences 的 「
  • 「中國癌症早篩第一證」頒發:腸癌或可治癒,百億早篩市場步入...
    來源:藍鯨財經11月25日,諾輝健康宣布:國家藥品監督局頒發「中國癌症早篩第一證」,批准杭州諾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諾輝健康」)旗下癌症早篩檢測產品「常衛清」(國械注準20203400845)的三類醫療器械註冊申請,並在預期用途中明確常衛清適用於40-74歲結直腸癌高風險人群的篩查。
  • 科技創新 美年健康搶跑癌症早篩
    美年健康除參照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低劑量 CT 癌症篩查專家共識》,中國非公立醫療協會放射專家委員會《胸部體檢 CT 指控標準和規範》等專業指導,在全國統一疾病篩查水平和標準。科技助力癌症早篩小小膠囊一年檢出3.7萬胃病患者由於飲食、生活習慣不規律,小張很小的時候就患有胃病,肚子經常酸、脹,後來被醫院檢查出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
  • 助力「健康中國2030」鑽石胞生原液公益基因檢測活動落地北京
    強化慢性病篩查和早期發現,針對高發地區重點癌症開展早診早治工作,推動癌症、腦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機會性篩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第七章第一節2020年9月9日,受邀人前往中關村生科學園進行檢測機構的深度參訪,及基因檢測標本的採樣。其中大部分人對基因檢測都不是很了解。通過對檢測機構的深度參訪,以及與該領域的博士專家面對面的溝通,讓參與者了解基因檢測的作用,並有效的加強了對重大疾病防範意識。
  • 泛生子CEO王思振:若癌症基因檢測進入醫保,市場將放量百倍達千億級
    提早布局千億肝癌早篩藍海市場對於泛生子的下一個增長點,王思振認為是正在推進中的癌症早篩產品。據了解,肝癌是中國第二大腫瘤致死病因,也是60歲以下的人群最常見和最致命的腫瘤之一。根據腫瘤登記年報最新數據,我國肝癌新發病例約37萬人,死亡人數達33萬人,且發病和死亡均佔全球的一半。
  • 諾輝健康聯合愛康集團建立癌症早篩模式
    5月29日,2020年《中國體檢人群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白皮書》(以下簡稱《腸癌白皮書》)正式發布。《腸癌白皮書》客觀真實地反映了國人腸道健康現狀,對於癌症防控工作的開展有具有啟發和借鑑意義。本次線上發布會由中華預防醫學會腫瘤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諾輝健康、愛康集團聯合舉辦。中華預防醫學會腫瘤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趙平,中華預防醫學會腫瘤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常委兼秘書長鄒小農,諾輝健康聯合創始人兼CEO朱葉青,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共同出席了發布會。
  • 諾輝健康完成2000萬美元D輪融資,引領癌症居家早篩行業發展提速
    在新冠疫情和全球經濟緊縮的大環境下,諾輝健康的逆勢上揚,為整個癌症早篩領域提振了信心。截至目前,諾輝健康已累計獲得投資金額逾1.3億美元,成為中國癌症早篩行業迄今獲得投資金額最多的企業。隨著這筆資金的注入,癌症早篩領域的賽道格局基本形成,諾輝健康憑藉切入早,發展快,市場爆發力強勁的表現,再次夯實龍頭企業地位。
  • 貝瑞基因:公司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的回覆
    福建和瑞目前已經啟動了包括肝癌、肺癌、婦科腫瘤三個方向的研究。在肝癌早篩早診研究方面,福建和瑞於2018年4月與國家肝癌科學中心聯合發起了「全國多中心、前瞻性肝癌極早期預警篩查項目(簡稱「PreCar項目」)」,對肝硬化、肝纖維化病人中肝癌病人進行極早期篩查。
  • 資本湧入癌症早篩藍海,諾輝健康攜「第一證」遞表港交所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孫源 於玉金 北京報導近日,國內首個用於腸癌無創早篩的產品「常衛清」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這是中國癌症早篩市場的第一張上市許可證,為杭州諾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諾輝健康」)旗下產品。
  • 達叔走了……80%肝癌發現就是晚期?如何早發現早預防?
    但當時,吳孟達並不知道自己患上肝癌了,而是之後去澳門體檢無意中發現肝癌,且癌細胞已經開始擴散。近日,他完成了手術,進入化療階段,人虛弱得連話都說不了……2月27日17時許,著名香港演員吳孟達因肝癌去世。本月初,年僅43歲音樂人趙英俊也因肝癌去世,讓不少人倍感惋惜的同時,也讓大家更留意和關注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