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芒:當我談健身時我談些什麼

2021-02-08 劉芒在思考

今天的主題,運動,健身。

運動是人的天性,生來就有的。在接觸槓鈴啞鈴這些東西之前,我會去打籃球,會去跑步、騎車、爬山、郊遊等等,都是運動。這些都是沒有什麼既定目標的,就當玩玩,純粹是自己想活動一下,就出去走走的樣子。

那從什麼時候開始,因為什麼想要規律地鍛鍊了呢?應該是從我深刻意識到自己身板太單薄了,想要一個更強壯更結實的身體開始。容易生病、打球總是被別人撞、穿著衣服輕飄飄空蕩蕩,瘦小的感覺自己都不喜歡。看著NBA的長人和身邊的大個,心裡還是羨慕的啊。

(大二)

可長高是不太可能了,看過一些關於二次發育的書籍,我也真試過抓著單槓把自己帶魚似的晾起來,讓重力把自己拉長點,不過沒什麼用。那長壯就成自己夠得著的方向。看看人家小土豆內特·羅賓遜,175照樣飛躍超人霍華德嘛。嗯,以前拿破崙是我的模板,現在這羅賓遜就是我的模板啊。退一萬步說,我不用拿扣籃大賽冠軍,我就扣個籃,行不行啊。

這大概是我想要進行力量訓練的主要原因了。扣籃扣籃扣籃,在他人的注視下,高高躍起,把球砸進籃裡,耶,場上的對手被我震驚,隨即,場下一片尖叫和歡呼。

大概,青春裡覺得這樣就是人生巔峰了。

2013年10月9日,購買的一對30 kg啞鈴到貨,這算是我正式接觸啞鈴的開始。在此之前,我也曾跟著我們壯碩的體育老師李越大哥在他開闢的簡易健身房裡開小灶熟悉器械。那個時候的我,60 kg徘徊,瘦猴這個詞就是用來形容我的,大家請客聚餐都說我要多吃點,回去別說我們虐待了你。

不是每一個胖子都是潛力股。

有想法並行動的人才是,不論胖瘦。

大四,定下一個目標,用一年,體重達到67.5kg。大四一年,我就在宿舍鍛鍊,一個學期20個星期,每個星期4次訓練,不管是學期剛開始,還是考試周來臨,雷打不動(反正在室內,打雷不影響)。我就用啞鈴、瑜伽墊,配合甜到膩的增肌粉。還別說,以前覺得自己就是長不重,這麼一搞還真是達到了目的。

但一不注意,體重還是會往下走,這些年更讓我確信:我體重偏瘦的原因,主要就是胃腸吸收不好和飲食熱量不夠。我對於增重有了信心,因為我確實漲上來了。

大五,我們搬了校區,打球時認識了一師兄(嶽師兄),不知怎麼聊起,他就給我介紹了旁邊健身房的一個教練,用600元辦了一張「黑卡」。600元一年,還是可以接受,這也便算是正式開始了接觸槓鈴和其他力量器械。

當時也沒有很明確的目標,實習、畢業,有時雜事比較多,就是當作維持性鍛鍊吧,起起伏伏,對於器械和訓練也算是基本熟悉,就這樣度過了大五。

讀碩士了,來了北京,我還託梁兄把啞鈴從長沙運了過來。嗯,運費都特麼快趕上買一對新啞鈴了。剛來北京,覺得健身房貴,再就是還得考察地方,先利用能夠用到的一切吧。便開始了野生訓練模式。買了幾根彈力帶,在宿舍用,北醫操場有幾個定額槓鈴可以用來臥推和深蹲,還有一些公園器械,摻和著練,也打打球,力量也不至於掉太多。但沒多大長進是真的。

當你心中十分想要某件東西時,你會伸出你所有的觸角去找尋。

在北醫的訓練操場,我,楊淙淙,相見了。這哥們來鍛鍊,來就來吧,他還自帶啞鈴和傘繩,還帶水桶,用來掛在槓鈴兩端加重。嘿,比我還更能利用各種條件。我們相安無事地練著,交流應該是我發起的,在一次深蹲前我跟他說:「哥們你看看我深蹲,看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可沒有炫耀的意思,更可能是怕自己被槓鈴壓著有人救吧,再就是抱著多交流多學習的目的)。後來他也好奇,問我說當時練的人挺多,為什麼找他看看?怎麼說吧,就覺得他鍛鍊還是紮實,人看起來也是比較好溝通的那種。這大概也是我喜歡北京的一個原因:我遇到的北京朋友,無論同事還是同學,都特別實在。曾經看到有描述說北京就像一個穿素淨布衣的女博士,樸素大方,聰慧淡然。楊淙淙雖說不是女博士,但是那種務實、不講究排面的氣質還是深得我心。當時大概是2015年11月的樣子。嗯,這算是自己開始力量舉鍛鍊的元年。

進入冬天,天更冷了,楊淙淙自己購置了一些槓鈴,我們轉移了陣地,在他們院子裡開始了新的擼鐵生涯。地點器材什麼的其實都不是問題,只要能幹,就很OK。兩人組,加上大師姐,你來我往,相互輔助,相互監督。間歇時間也交流些理論問題。進步不少,受益匪淺。

(2015冬天 VS 2016夏天)

後來因實驗課題需要,去了重慶。又開始了一個人的鍛鍊,自己設定計劃,自己監督。當然,也會和楊淙淙線上交流,對比一下進度和狀態,分享一下心得什麼的。早期訓練還有較大的進步,後期慢慢到了瓶頸,再加上腳踝扭傷,進度也慢了下來。

那時自己也會不時記錄訓練的具體情況和心理感受,也算是一個分析思考的過程。

以下是摘自2016年12月15日的一段關於鍛鍊的日記。

腿部練習。由於前幾天心理狀態和身體感覺都不是很好,今天有意識地降低了重量和數量,深蹲130kg 5x3,沒有問題,然後100kg只蹲了兩組,便沒有繼續蹲了,想調整一下計劃,大重量深蹲和減重深蹲不應該放在一塊,可以在一周之內按跑一次大重量深蹲,和一次減重的耐力深蹲,這樣設計可能會更合理。然後仍然做了提踵,當然,也要審視提踵的意義,我是否需要鍛鍊出一個強壯的小腿,是否可以用另外的辦法,訓練腿部的彈跳和敏捷,比如可以練習史密斯架半蹲,這樣對於腿部的刺激可能更完全。然後是腹部練習,今天加強了腹部練習,先是利用短槓鈴做了健腹輪的動作,這個動作對腹部的刺激還是很大,感覺很燃,亮哥能夠把手臂幾乎完全伸直,然後再撐起來,我就不行了,身子彎下去太多必然就起不來了,但是這也表示我的訓練進步空間還很大,對於這個動作也還不夠熟悉,然後是卷腹,也做了幾組扭轉,對於腹部的刺激還是很大。今天仍然準備了葡萄糖和肌酸,而且還買了一罐咖啡,狀態果然比準備白水的時候好很多,不知道前幾天是因為每個月的那麼幾天低潮期,還是因為訓練中能量不夠所導致的的低迷,昨天和今天的狀態能夠感覺到比以前的要好很多,心理狀態也是。不是說有立馬有了動力,至少能夠完成自己心中所定的目標,而且不會感覺特別疲憊,這是好事,說明我也能夠越來越好地理解自己的身體,能夠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訓練狀態,挺好的。腿部的拉伸可能需要更多的注意。還有,這幾天處於過渡期,訓練計劃也幾乎都是按著以前的方案進行,還沒有擬定新的計劃,需要有一個調整才行,畢竟兩個月了,營養也要跟上,肌酸和葡萄糖的效果尚且明顯,其他的營養也不要落下,需要進步,我需要更多的營養和能量,加油,今天整體訓練效果:良好。 

(重慶,2016冬天)

巧的是,翻看日記,同樣是這一天,楊淙淙在知乎發了一篇文章,講普通人的健身之路漫談。說了四個問題,健身,首先要確定目標,二要確定最終目標,再需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場地,然後開始健身。當然,這確實是初學者一定注意的問題。但客觀來說,對於新手,目標是一個比較難回答的問題,因為這時還不算有一個完整的認識,是難以確定一個合適目標的,最終目標,那就更難了。但其實也沒關係,好像標書一樣,實施過程中會發生很多變化,也需要接受這些變化,這都是好的,事物總是在發展之中。

2017年夏天,打球扭傷了腳踝。挺重的,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正常走路,狀態自然也下滑不少。直至回到北京,深蹲也無法做好,重量自然也下來了。走路時間稍長就疼,更不用說跑跳了。更有意思的是,一次自己運球,毫無徵兆又把腳扭了。腳踝疼痛的感覺太不好受,後面索性都停了深蹲,多多靜養了。

(這兩張隔了很長時間)

接著又是不斷地適應和挑戰,跟隨著楊淙淙的訓練計劃,穩紮穩打,有了新一輪的提升,到最近也有一些新的突破,臥推90kg 6x6做組完成,深蹲140kg 5x5 做組完成。

(140 kg 最後一組)

當然,不參加比賽,生活中也很少遇到這麼大的重量,推多推少也只是一個數字。但鍛鍊本身也就讓自己從中獲得愉悅,和打球玩耍一樣的,能夠獲得自我娛樂的感受。

健身只是千萬種生活方式中的一種。

它是會佔用些時間,但並不算浪費。

健身也不會猛然改變你什麼,就像你每天認真吃飯按時睡覺也不會因此就變成什麼。它就是一項運動,一項你喜歡做、願意花費點時間的運動,順帶給你帶來一點力量,一些形體,一些朋友,一些快樂。或者說它還可能對於骨質疏鬆有點幫助,也算有著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的功效吧。人生中有多少事情是必做不可無可替代的嗎,不,健身也不是。但它算是一件比較普世的好事情,它讓你更了解自己的身體,感知身體的能力和極限,提升你對自身的關注,從而能更好地去發現和解決自身的問題。另外,有道是肌肉越大,責任越大,你一個鍛鍊的人,就不要隨便生病,也不能隨便說自己不行啦,更要有淡然的心態,不然別人說你腹肌不明顯,你的肌肉是死肌肉時,你會有點生氣。

嗯,先就這些吧,更細緻的咱們以後接著說。

(2018冬天)

劉芒,千萬普通人中的一個,太陽照著也不會閃眼,扔進水裡也不會冒泡。消耗地球物資二十餘載,沒啥貢獻沒啥特長。只希望多分享一些感受、多搬運一些小知識,如果有幸能幫助到大家一丟丟,那也就值了。

相關焦點

  • 當我談《復仇者聯盟》時我談些什麼?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個時間要用十年為單位——我對漫改遊戲都是嗤之以鼻的。嗤之以鼻的原因在於,絕大多數的漫改遊戲,無論在玩法還是體量上,都一眼望得到頭。這總是令人沮喪的。不過,這種沮喪也並不由我一個人獨享,從這些年漫改遊戲的評分與口碑中,就可見一斑。
  • 當我談是枝裕和時,我談些什麼
    當我談是枝裕和時,我談些什麼。圖 | 上海國際電影節微信公眾號是枝裕和大師班「網課」體驗 &《步履不停》影評作者:馮凝編輯:楊楊L菲作為青年電影創作者,能在創作進入瓶頸區時得到與大師交流的機會,是件萬幸的事。
  • 薦|樹上春樹《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經典語錄
    閒來無聊,便隨手從書架中取了一本書來讀,花了小半天的時間看完了樹上春樹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雖然是圍繞跑步展開的書,卻處處是人生哲學,處事態度,所以,我將閱讀過程中畫線條的部分都摘抄了下來,希望你可以通過最快的時間讀到最經典的文字。
  •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的是化學
    最近,在讀村上春樹的名著《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頗有感觸
  • 當我在夜跑的時候,我在談些什麼
    突然想起,我在S城跑步時遇見的一件事,事後有點細思極恐。大概是晚上11點鐘,具體時間我已經忘了;那個時候,在S城工作,加班到凌晨是常有的事,不過加完班回到宿舍,還是想要去跑步,喜歡跑步過程中自己獨處的感覺,同時跑步出了一身汗之後,渾身都很舒服,很清爽!
  • 科大訊飛教育研究院劉浩:當我談A.I.+教育時,我談些什麼
    11月23日,由芥末堆舉辦的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開幕,科大訊飛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劉浩在主題為「或躍在淵:教育的信心與發展」的領袖論壇上,發表名為《當我談A.I.+教育時,我談些什麼》的演講。以下為演講原文(有刪減)先看一下我們所處的大時代。
  • 在我談村上春樹書之前,我談什麼?
    書是一種怎樣的存在,書在我的眼裡是獨一無二的,它就是存在於我的內心深處,任你一再想要掙脫,卻還是忘不掉。其實不用我說,每個人對書的看法,書在你眼中是怎樣的特別的存在,都會從自己的身上有所體會。我希望的,是每當我打開一本書都能從中領悟些什麼。比如說在讀《小團圓》,或偶然的讀別的書。當我發現自己已經置身於意象的世界中去的時候,只想往書本裡面鑽。我還依稀記得自己是怎樣在書的世界中度過的,那裡有什麼,恐怕只有自己明白。
  • 卡特:當我們在談工裝時,談些什麼?細數消費者眼中三代大黃靴風潮
    當我們在談工裝時,在談些什麼?時代的變遷,時尚潮流風向一直變幻莫測變遷過程中,衍生出不同風格的穿搭「CAT卡特拉毛工藝設計字母衛衣+水磨直筒牛仔褲+格紋呢料花布工裝靴」,優質牛皮革的拼接設計,輕鬆穿出復古高級質感,經典中不失創新,氣場全開!
  • 一百年後,我們再談張愛玲都談些什麼?
    一百年後,當我們談論張愛玲時,我們在談些什麼?9月19日,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格非、作家止庵與作家張悅然同讀者相聚一堂,分享他們眼中的張愛玲與她的作品。活動現場,作家們從不同側面講述自己閱讀張愛玲的感受。作家格非慨嘆於張愛玲作品在「瞬間捕捉的美」,她的獨特,在於她對書寫對象的炙熱情感:「不管是對人,還是對事物,張愛玲對觀察對象充滿情感,她的感情比一般人濃烈。」
  • 一份新工作談Offer時,除了談工資,還要談什麼?
    比如500,那剩餘的部分1000塊提成是如何考評的,考核標準是什麼,請她發給你看一看。對於新東家的Offer如何談工資,以及怎樣詢問並確定入職後的勞動合同基本要素,在我的《中國職場寶典4.0》中,不斷提及,大家可以多多總結,融會貫通。
  • 結婚時,只談感情不談金錢;離婚時,只談金錢不談感情!
    結婚時,只談感情,不談金錢;離婚時,只談金錢,不談感情。 這不是愛情,是欺騙。關鍵還是看人,婚姻是相愛的兩個人,組成一個家庭,從此相依相偎,成為最親的人,婚姻不是買賣,不能用花了多少彩禮來計算,我跟老公結婚的時候,一分錢沒要,這麼多年了,我婆婆一家從來不會因為沒要一分錢而對我不好,反而覺得當年有點虧欠我,對我反倒是更好,所以就看兩個人是不是真心相愛,兩個家庭是不是互相理解!
  • 當我們談收納時,我們到底在談什麼呢?
    ,而我則習慣在收納時進行思考。那麼,當我們談收納時,我們到底在談什麼呢?日本的收納整理大師近藤麻理惠認為「所謂整理,不只是收拾東西的一種技巧,整理是心理的重建,是通過物品與自己對話,讓自己更幸福的一種生活方式。」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愛上整理與收納的原因了。
  • 【乾貨:專業測評】當我談跑步時我想買什麼 --跑鞋評測對比
    中體資訊 gustobetter.com專注服務|賽事創新|身體是每個人的神殿,不管裡面供奉的是什麼恰好那時也看到了村上這本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這本書以及光年大神關於跑步裝備介紹的帖子,我覺得我可以試一下。
  • 《我在北京》談小愛式的溫暖與愛情
    原標題:《我在北京》談小愛式的溫暖與愛情 《我在北京,挺好的》收官《我在北京,挺好的》顯人文關懷>談小愛的大愛情懷  新浪娛樂訊 由西安曲江丫丫影視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製作的電視劇《我在北京,挺好的》,經過一個多月在央視一套的播出,於昨晚收官。
  • 《你是我學生又怎樣》對我來說,世上只有一個談書墨
    談書墨淡淡地開口「趙水光,你曾說過不相信時間的距離,我大你九歲,但這有什麼不好的呢?所有的快樂我與你分享,所有的苦痛我比你先嘗。50歲時我幫你買好按摩椅,60歲時我教你怎麼洗假牙,70歲時我幫你挑拐杖。
  • 讀稿報導|「我談了一個這樣的朋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只要我稍微回念一下過去,朋友就會忍不住喊一句,「嘿,朋友,你都一條大四老臘肉了,還搞什麼回憶殺啊。」說來也奇怪,每次跟朋友聊起過去,都會忍不住感慨,「那時候怎麼可以這麼傻呀。」可是,那些傻傻的日子裡,我卻覺得,這四年,因為你們,也沒白上大學。
  • 女生自曝和健身教練談朋友,結果會怎樣?
    一則來自@沙雕男友的日常微博分享,有一位女生投稿和健身教練談朋友前後
  • 健身多年後談經驗:早知道這11點就好了,羨慕現在開始健身的人
    所以當我訓練時,1個小時練肱二頭肌,1個小時練肱三頭肌,然後是30分鐘核心腹部訓練,真的很拼。但是實際上,訓練時間太長對於增長肌肉,沒有什麼好處。就像如果你在減肥,你覺得做更多運動就能燃燒更多脂肪,實際上這種想法是不對的,身體並沒有那麼簡單粗暴。事實上,你運動時間越長,血糖水平越低。
  • 面試時薪資待遇如何談?談多談少你心裡定位要準確
    面試時我們時常會面對談薪資待遇的問題,要的多了怕不被錄用,報得少了,自己的利益又得不到保障,如何在保障自己利益的前提下,最大化的來談薪資待遇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面試時怎麼談錢。你可能自己覺得自己的價值是5000,但是你想去試試8000的待遇條件,可能你失敗的機率要大些,那麼6000的薪資條件還是可以談談的。03圈子太小,價格固定什麼是圈子?就是你的技能圈子,比如你是學製造業的,那麼製造業的職位基本都是一樣的薪資待遇,高不了太多。
  • PEOPEO中國區總經理於景:當我談互動設計時我談些什麼
    產品經理和互動設計師是什麼關係?產品經理可以懂互動設計,因為互動設計是你理解用戶需求、了解產品邏輯最好的一個基礎性工作。但一定要記住產品經理的工作重心,多思辨,能執行,不要陷進互動設計工作中。要搞清產品經理和互動設計師是什麼關係,那麼就要首先了解產品經理的工作重點:用戶需求和產品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