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點: 原油價格大幅上漲,聚酯板塊獲成本支撐。 上周美國活躍鑽井數維持穩定,油價小幅上揚。 12 月 26 日,利比亞原油管道爆炸,點燃市場, 油價創兩年內高點, 帶動 PX 價格持續上行。 下遊 PTA 裝置重啟增多, 對 PX 需求增多,預計短期內 PX 仍有上漲空間, PTA 成本端獲得一定支撐。 農藥板塊, 企業環保壓力增大。 自 2018 年 1 月1 日起,中國環境保護稅法將正式實施,同時, 2017 年底之前要完成「水十條」「大氣十條」重點行業及產能過剩行業企業排汙許可證核發, 農藥企業將迎來環保大考。
數據跟蹤: 國際原油價格接連上漲, WTI 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分別報收於 60.42 美元/桶和 66.87 美元/桶,較前一周分別上漲 3.34%和2.48%。主要系美原油庫存連續下滑、 石油鑽井數維持穩定和利比亞原油管道爆炸等多重利好因素所致。 國內方面,華東 TDI 上漲幅度最大, 報價 40250 元/噸,周漲幅 8.78%。 主要系可流動現貨緊張,對市場支撐明顯,貿易商捂盤惜售,報價積極調漲。同時下遊成本承壓高價牴觸,主要廠商掛牌大幅上調,預計短期價格仍將上揚。 複合肥報價為 2000 元/噸, 周漲幅 8.11%。冬儲報價不斷推漲,但經銷商拿貨並不積極,新價成交有限。 尿素價格依舊堅挺, 報價 2150 元/噸,上漲 7.50%。 國內「氣慌」未見好轉, 環保壓力加大, 使得短期內尿素供應難以改善。
行業事件跟蹤: 12 月 25 日,中國國家發改委正式啟動針對全球 500強化工企業陶氏杜邦(DowDuPont)的反壟斷調查。 國家統計局 12 月27 日發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 2017 年 1-11 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 21.9%,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利潤同比增長 36.7%。 12 月 29 日, 商務部決定對原產於中國臺灣地區、馬來西亞和美國的進口正丁醇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發債企業及上市公司跟蹤: 12 月 28 日,桐昆集團「嘉興石化年產 200萬噸 PTA 項目」,經過前期的設備安裝、單機調試等階段,於 12 月 26日順利投產。 12 月 28 日,遠興能源(000683.SZ)公告稱,控股子公司內蒙古博源聯合化工有限公司天然氣制甲醇裝置於 2017 年 12 月26 日開始停車。停車期間每月影響甲醇產量約 3.4 萬噸,預計停車時間 3 個月左右。12 月 28 日,中化化肥全資附屬中化澳門與 Canpotex訂立新諒解備忘錄。中化澳門將於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止 3 年內繼續向 Canpotex 購買加拿大鉀肥。
新發債情況: 上周有 2 家化工企業順利發債, 總發債規模為 5.80 億元。 其中規模最大的為廣東道氏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可轉債, 發行規模為 4.80 億元,票面利率 0.50%; 山東銀鷹化纖有限公司發行一般公司債, 發行規模為 1 億元, 票面利率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