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的功能】
中醫認為,脾的主要功能是:將飲食的精華運輸於全身,統攝周身血液、調節血液循環,使之正常運行;
脾氣主升,
能把飲食中精氣、津液上輸於心、肺,
然後再輸布於其它臟腑以化生氣血。
氣是代表人體機能的動力,
血液靠氣來推動運行,
而這種動力的產生,則有賴於脾發揮正常的運化能力;
中醫認為脾的作用極其重要,
「脾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脾屬五臟,和胃相表裡,
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
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質量好,嘴唇才是紅潤的。
唇白標誌氣血不足,
唇暗、唇紫標誌寒入脾經。
脾主肌肉,
脾的運化功能正常,則四肢活動有力,肌肉豐滿壯實。
脾受損後皮膚起褶皺,唇皮翻舉,
更嚴重的會導致脊骨彎曲,排尿困難。
脾虛消化不良表現為:
口淡不渴,面色蒼白萎黃,易疲倦乏力,舌質淡,苔薄白,有齒痕。
飲食難以消化,飲食稍有不慎即易嘔吐,
大便稀薄,稍進油膩食物則大便次數增多。
【營養改善方案】
1、粳米 即大米,
五穀中補脾唯粳米之功為第一,其專主脾胃,益髒氣,充血脈精髓,壯周身筋骨肌肉皮膚而強健。
2、糯米
有補脾益氣,益氣止洩的作用,宜煮粥食用。
若用糯米粉烙餅,則不易消化。
3、鍋巴
脾虛不運、飲食不香、不消化,或脾虛久瀉者最宜食用。
鍋巴同蓮子肉研末加白糖調服,對老幼脾虛久瀉不愈效果明顯。
4、紅薯
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益氣力,御風寒,益顏色,暖胃,肥五臟。
5、薏米
宜用薏米同粳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
6、大棗
棗為脾之果,對脾虛便溏、胃弱食少、氣血不足之人最宜服用。
7、牛羊肚
羊肚與牛肚有同等功效,脾虛者宜食。
8、牛肉
專補脾,
凡久病脾虛、中氣下陷導致的胃、子宮等內臟下垂、氣短乏力、大便洩瀉、脾虛浮腫之人,宜用牛肉燉汁服食,
或用牛肉與大米煮粥,對脾胃虛弱的恢復大有裨益。
9、鯽魚
益脾生肌,調胃實腸,與病無礙,諸魚中惟此可常食。
黃魚,健脾、開胃、補虛、消食;
鱸魚,味甘,能補益脾胃。
10、芡實
入脾、腎經,有補脾益氣、固腎澀精的作用。
脾虛而大便洩瀉,婦人帶下者最宜。
11、蓮子肉
益脾胃,固澀止滑洩,對遺精便溏,脾虛久瀉,白帶清稀頻多,有良效。
12、黨參
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
潤肺生津,健運中氣,健脾運而不燥,滋胃陰而不溼。
作用與人參相同,且運用得比人參更廣泛。
13、山藥
健脾養胃,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澱,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益智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此外,脾虛之人還宜服食小米、高粱、蠶豆、狗肉、雞肉、青魚、鰱魚、烏魚、銀魚、鱖魚、銀耳、花生、黃芪、紫河車、白朮、甘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