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的「養生型父母」來說,有一句關於吃飯的名言是必須要交代給孩子的,那就是「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
不過,在這個分分秒秒都是金錢的時代,好多年輕人捨棄了吃早飯的時間,就為了多睡一會兒、避開早高峰出行或者梳妝打扮一下。但是說真的,一頓營養充沛的早餐確實特別重要。
中國地大物博,早餐文化也新奇迥異,有北方的油條豆腐腦、粥餅饃饃和肉湯,還有南方的生煎蝦餃螺螄粉、面窩鍋盔海鮮面……
國內有關早餐的紀錄片,當然首推超級好看的《早餐中國》,以上圖片均來自這部紀錄片。
那麼你知道日本人的早餐都有哪些嗎?下面這部時長40多分鐘的《日本的早餐》就會告訴你答案。
坐標東京,一家看起來不起眼的早餐店卻因「講究」二字而聞名,成了預約制的寶藏小店。
其中這份價值900日元(約合人民幣56元)的套餐,乍一看好像沒什麼,就是簡簡單單的米飯、烤魚肉、煎蛋、味噌湯和小配菜。
雖然表面平平無奇,但是背後卻另有玄機。來到廚房,店長對著鏡頭介紹起這口黑色的小鍋。
據說,它是由熱傳遞效能非常優秀的南部鐵鑄造而成的,用它煎蛋的話,既省時又能保證最好的味道。
看看這軟軟嫩嫩、流著溏心的煎蛋是不是很有食慾?貼近鍋底的蛋白部分很焦脆,但上面的蛋黃又相當香軟鮮嫩。
而另一家相似的早餐店裡,「招牌料理」居然是米飯?這家店位於京都,名字叫「喜心」,經營的時間不長,卻收穫了一大批忠實顧客。
一份2700日元(約合人民幣168元)的套餐裡,也是有菜有湯,看著挺豐盛的。
招牌米飯基本上贏得了100%的好評,客人們說這家的米飯口感特別好,噴香可口,回味甘甜,和普通的稻米完全不一樣。
而「做好飯」正是老闆堅守的本心,為了讓客人面前的小小米飯極盡完美,他們選擇了最合適的砂鍋來煮飯。
一盞好的砂鍋能讓每一顆大米都顯得晶瑩剔透、閃閃發亮,而且鍋本身的製作過程也繁複細緻。
砂鍋的設計者介紹稱,為了方便採集砂土,自己在20年前專門買下了一座山,選擇山上數十萬年才能形成的特殊黏土和另外7種原料進行混合,從而達到了成品需要的耐熱度。
除了材料,砂鍋的厚度也經過了無數次試驗,才達到最優的效果。
從廚師老闆再到廚具製作者都這麼精益求精,這碗由匠心匯聚的米飯能不好吃嘛~
另外一家位於北海道的溫泉旅館,早餐的松前漬因為清爽美味,很受客人歡迎。
這道簡單的小鹹菜被老闆娘母女倆珍視多年,經過了加熱溫度、上百次的實驗改良,才呈現出了最佳的味道。
還有一家擁有8年歷史的日本老店裡,作為「限時菜品」的叉燒勾住了好多饕客的味蕾。
新鮮豬肉經由平底鍋微煎,鎖住鮮甜的本味,再和10種蔬菜一起文火慢煮5個小時之久,關於配菜的處理才算結束。
接著,把煮好的厚片叉燒蓋到荷包蛋上,澆一大勺精華湯汁,一款超人氣早餐就這樣誕生了!
這味道好像不用嘗就覺得很棒了……早上來份叉燒,絕對美滋滋啊~
另外一家知名老店山上飯店裡,一道讓川端康成愛不釋口的梅肉花椒吻仔魚味道相當驚豔,不僅早餐必備,就連當做禮物送朋友也倍兒有面子。
醬油和酒滲透的湯底中加入優質的梅肉和花椒,熬煮上合適的時間後,一起倒入吻仔魚裡,再進行持續翻炒,美味就呼之欲出了。
廚師很賣力,成品超好吃,具體是什麼味道,大家以後有機會可要親自去嘗一嘗。
最後在北海道一家幾乎天天排隊的早餐店裡,大家爭相購買的是超大份的北極貝咖喱飯。別看這賣相只是「還湊合」的水平,人家的味道可絕對高分。
後廚選用的北極貝都是當天早上現撈上來的,保證新鮮口感,這位大叔為了好好吃上這一口,甚至昨天的晚飯都沒刻意少吃了。
除了這些,還有日本早餐中常見的烏龍麵、天婦羅等,普遍都融入了製作者們的濃濃「匠心」和店鋪的滿滿「溫馨」。
總體來說,日本的早餐種類確實不多,但是它們背後的故事卻被傾注了超越三餐的意義與能量。
那麼你平時都有哪些喜歡的早餐呢?可以在留言區分享一下你的早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