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未滿37周分娩,被稱為早產。早產的發生率雖然僅佔5%-10%,但是曾經早產的女性,再次發生早產的概率就相對更高。由於早產兒發育不全,出生後須要面臨許多健康考驗,所以醫生會建議孕媽咪儘量安胎。
安胎的目的,就是在胎寶寶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在適合的周數出生、擁有足夠的體重,歸根到底就是讓胎兒足夠成熟、足月出生。
早產新生兒的死亡率可高達80%,妊娠37周前,胎兒出生越早,通常面臨的問題就越多。對於早產低體重出生兒來說,在子宮內多待5天,存活率就可增加10%,所以安胎顯得尤為重要。
早期破水
子宮頸閉鎖不全
子宮開始規律收縮
前置胎盤或產前出血
患有糖尿病或子癇前症
什麼情況下需要住院安胎?什麼時候只要在家休息即可?這些需要醫生來判斷。但如果在家安胎是遇到一些突發狀況,孕媽咪須學會判斷何時要果斷決定就醫。
子宮收縮不嚴重,程度比較輕的孕媽咪多為在家安胎,之後的日子裡就要注意在家精心呵護孕期的衣食住行,讓安胎效果得以繼續保持。與住院期間飲食起居都有專人料理與協助不同,在家安胎需要注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持續感到下背酸痛或腰部酸痛
下腹部有下墜及悶痛的感覺
陰道有壓迫感
陰道分泌物增加
陰道分泌物夾雜紅色血絲
陰道流出多量透明、清澈的水樣液體
如同生理期的腹痛,但更強烈
每隔10分鐘一次陣痛
每次陣痛長達1分鐘左右
因為黃體酮的分泌可以增加胎兒與子宮內著床的穩定度,所以在懷孕早期的階段,安胎藥物或安胎針都是用來提升母親體內黃體酮的含量。除了藥物外,孕媽咪也要多臥床休息,安胎期間必須避免性生活。應儘量清淡,不吃辣的、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引起腸胃不適。
不要攝取過多熱量,因為安胎期間活動量極少,在缺乏運動的情形下,吃太多會造成體重直線上升,胎寶寶也可能過大,較難娩出。
少吃高鹽分的食物,以免水腫情形過於嚴重。
少吃容易脹氣的食物,比如發酵食物、豆類、土豆、地瓜等。
多吃高纖維蔬果,預防便秘。如果便秘3天以上,須告知醫生。
多攝取水分,最好每天喝水2000毫升。
進食時細嚼慢咽,少量多餐,並以均衡飲食為原則,少吃過甜的食物。
多補充高鈣食物,比如小魚乾、鈣片等。
補充魚油,也可幫助避免早產,因為魚友中富含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抑制與早產發生的前臉腺素分泌。
歸根結底,懷孕是個自然的過程,即使是安胎的媽咪也不是一個病人,注意生活作息並注意安全即可,無需過於緊張。
一周熱門問題精選
直接點擊 「關鍵字」 收閱答案
【乳製品】牛奶羊奶椰奶哪種補鈣強?
【剩飯】寶寶能點剩飯不要緊?
【隔代】10條「兵法」讓老人聽你的話!
【寶寶職業】點首屏按鈕「測職業」
更新時間:7/7(每周二、五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