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是蒙東地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是以有色金屬、能源化工、商貿物流和文化旅遊為特色,生態宜居的文化名城,是東北 - 華北結合部重要的交通樞紐;更是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旅遊服務中心,也是具有獨特歷史文化內涵的宜居城市。」這是《赤峰市城市總體規劃(2012 - 2030年)》對赤峰市的定位。這樣的定位,決定了赤峰這座城市的區域發展規劃和資源分布,也將影響到赤峰市購房者的選擇。
赤峰市城市規劃圖
隨著赤峰城市格局的不斷擴大快速發展的同時,城市的號召力也正在快速增長,人口、資源、經濟、產業等等紛紛湧入這座城市。在未來赤峰市將打造一軸兩帶,主副三心城鎮空間布局結構,即一軸指沿赤大高速、赤大白鐵路、葉赤線以及赤凌快速客運鐵路專線等交通幹線形成的市域城鎮發展主軸;兩帶中一帶指北部沿集通線和省際大通道形成的北部城鎮發展帶,另一帶指南部沿京通線形成南部城鎮發展帶。主副三心包括一個市域中心 - 赤峰市中心城市(中心城區、元寶山城區和平莊城區),兩個市域副中心 - 北部大板鎮和南部天義鎮,形成市域一主兩副協同驅動的城鎮空間格局。
赤峰城市規劃圖
為更好地促進赤峰市城市高質量發展,赤峰在這份規劃中對城市規模結構也進行了規劃,這份規劃明確,特大城市為赤峰市中心城市,人口規模大於100萬人;中等城市為天義鎮、林東鎮,人口規模達到20-50萬人;小城市為錦山鎮、新惠鎮、烏丹鎮、經棚鎮、林西鎮、大板鎮和天山鎮,人口規模達到10-20萬人;小城鎮包括重點鎮和一般建制鎮,人口規模在10萬人以下。
這份規劃對赤峰中心城市未來發展進行系統規劃,赤峰中心城市人口到2020年達到125萬人,在2030年將達到150萬人。城市建設用地規模2020年按158平方公裡控制,2030年按208平方公裡控制。中心城區以向北發展為主,向東、向南發展為輔。其中,向北重點發展松山北片區、北窪子片區和橋北片區;向東拓展紅山經濟開發區;向南重點發展小新地片區、玉龍機場以北地區和農畜產品產業園區。同時中心城區構築中部六片區,外圍三組團,濱水多中心的組團式空間結構。中部六片區在城市中部沿錫泊河兩岸形成六個城市核心功能片區,即紅山片區、松山片區、八家片區、小新地片區、橋北片區和北窪子片區。外圍三組團指陳營子組團、農畜產品產業園區和紅山經濟開發區,形成中部片區外圍的產業發展圈層。
赤峰市城市規劃圖
從這份規劃可以看出,松山北片區、北窪子片區、小新地片區和橋北片區將是赤峰市未來樓市的黑馬區域,所以這些區域將是赤峰市未來樓市熱門區域。
按照赤峰規劃,松山北片區規劃為以區域性生產服務為核心,以居住和完善的生活服務為基本的綜合片區,規劃以友誼路為軸線向南北縱深拓展,沿路重點建設市、區級公共服務設施,縱深發展居住區。北窪子片區將重點發展商貿和高科技產業,規劃以平雙路為軸線,其中平雙路以西為松山信息科技產業園,發展高科技研發相關產業,沿半支箭河布置生活和片區服務職能;平雙路以東為北窪子市場、黨校和職業技術學院用地,近期繼續擴展市場用地,完善配套生活服務設施建設。而小新地片區規劃以體育中心、商務金融中心、農產品批發市場為重點,帶動房地產開發,形成以金融、體育、教育、商貿為核心職能,高品質居住為基本職能的綜合片區。
赤峰夜景(圖片來源網絡)
今後赤峰購房者可選擇到這些區域購房,在這區域購房要結合工作地和對區域生活熟悉度來做購房決定,從剛需和改善去考慮在那些區域購房。在選擇區域購房時,要看房價,還要看城市總體規劃定位,是城市中心還是地區級中心。城市中心區域屬於城市的重點發展區域,地區級中心屬於城市的次重點發展區域。以及城市的發展方向,都要做到一清二楚。以及教育醫療交通等基礎配套設施,也是購房者在選擇區域購房時要了解的。
赤峰未來發展的風口,購房選擇區域,集中於松山北片區、北窪子片區、小新地片區和橋北片區這些區域,也將赤峰未來發展的方向,更是赤峰百姓宜居之地,潛力價值空間比較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