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需求,滿足需求的就會產生商業和經濟上的價值。人口是一個城市的立足之本,沒有人口的土地只是土地,有了人口的土地才可以成為城市。今年有幾個城市陸續開始實行落戶「零門檻」的政策來吸引人口的流入,這其中就包括長春、昆明和瀋陽三個省會城市。近日又有一個南方城市啟動了這個政策,這個城市就是福建的省會福州市。各大城市紛紛放出這個大招的背後是在做什麼?這個和每一個城市的經濟都息息相關。
對於落戶「零門檻」的政策在2019年就在一些城市當中開始實施了,其中包括寧波、宜昌、西安、石家莊、晉城等城市也紛紛開始實行這樣的政策,只是標準和政策補貼沒有今年完善而已,而且門檻會稍微高一些。但是對於城市搶人這件事情卻可以引發很多的商業思考,特別是在經濟和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而中心城市是很多地區都嚮往的目標。
我們接下來就是對中心城市進行解讀和了解,看看中心城市的核心因素在哪裡?中心城市又會給人們和經濟發展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中心城市在未來的經濟發展階段當中又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些都將影響到我們未來的生活和發展,如果說選擇在地方性城市的人群有需要注意些什麼呢?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接著繼續下去。
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省份區域內和全國社會經濟活動中處於重要地位、具有綜合功能或多種主導功能、起著樞紐作用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中心城市也就意味著要從有一定的影響力和經濟實力的城市當中選擇出來,並且要有足夠多的人數、經濟實力和可以長期有穩定產業結構的城市才可以。從城市的角度出發則是保障更多人群的穩定收入和企業的穩定發展才是最佳重要的因素,這樣的城市不但有良好的市場環境,還有更多可以帶動周邊城市發展的籌碼和條件。
從國家的十三五規劃和城市經濟圈的打造來看,大中型城市是未來支撐國內經濟發展和重點打造的對象,這其中就包括:京津冀經濟圈 、長三角經濟圈 、 珠三角經濟圈 、環渤海經濟圈 、海峽西岸經濟區 、成渝經濟圈 、武漢經濟圈。這些經濟圈和城市群相結合起來可以更加穩定地把國內的經濟一起拉動起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構想。
想要把經濟發展起來不但要依靠城市的發展,還需要人口的大量遷移和市場環境的穩定和秩序一起來完成。如果你注意到了今年樓市調控的頻率和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力度,網絡上出現的虛假和售假的處罰力度,還有對行業壟斷行為的遏制,這些都是在為以後的城市發展在鋪路。這些問題的減少可以更快速地推進城市經濟建設的速度!現在影響城市發展的主要因素則是在人口數量和消費能力的恢復方面,畢竟房產行業已經連續幾十年從購房者手中獲取財富,所以人們的消費能力真的需要恢復一下了。
人口是穩定樓市成交量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促進經濟在消費市場上面增長的基礎,所以讓人口遷入城市或者城鎮更加有利於城市的發展和資源的利用,同時也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產生更好的影響。如果未來五年的時間裡房價可以平穩地著陸,在樓市撈金的人群可以有序地退出這個市場,那麼人口遷入城市的速度也會有所提升,否則城市建設當中的一些樓盤就要成為二手房了,這絕對是一種資源浪費。那麼從以上的種種情況和未來的發展前景來看:中心城市的建設和城市經濟群會是未來爭鬥人口的主要區域,而且這個樣的情況會持續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