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考拉科技館 排版 | 考拉科技館
原創文章,禁止搬運,違者必究!
前不久,美國商務部對華為下發新禁令,新禁令規定,以後凡是使用美國設備的晶片企業,在沒有美國允許的前提下,都不能跟華為開展合作。
目前,美國新禁令尚未生效,但是據業內人士分析,在美國新禁令生效後,華為將遭遇史無前例的大危機。
新禁令對華為的主要影響,就是晶片代工,華為雖然有設計頂尖晶片的能力,但是在晶片代工這一塊,幾乎是空白。
隨著後續美國新禁令生效,臺積電大概率將中斷跟華為的合作,屆時,華為面臨的晶片生產難題或許會成為壓死華為的最後一根稻草。
中芯國際能否成為華為的依靠?
有消息指出,從2019年年底開始,華為就開始有意將晶片代工業務轉向中芯國際,以圖在美國加大限制措施後,有一條後路可走。
而現在,美國已經加大了限制措施,那中芯國際能否成為華為的依靠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得分兩個角度來回答,不過最後的答案,可能會讓你感到很失望。
技術角度。
中芯國際目前僅能量產14nm晶片,雖然中芯國際內部正在試圖通過「N+1」、「N+2」工藝來實現FinFET 7nm製程,但是距離真正的量產,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這個時間跨度,最快也要一年後,也即是2021年以後。
最快到2021年才可量產7nm製程,而現在臺積電已經可以量產5nm晶片了,從這一事實來看,中芯國際至少要落後臺積電2年左右的時間。
通過技術角度來分析的話,中芯國際遠不足以成為華為的依靠,而如果華為將寶都押在中芯國際上,華為的發展速度恐怕會下降兩三個檔次,由此可見,中芯國際還不足以成為華為的依靠。
現實角度
或許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中芯國際的代工設備以及原料大多都是通過進口的。
有業內人士曾給出這樣一個說法:中芯國際如果有100塊錢,那其中的95塊錢都要花到國外去,用於採購設備跟原材料。
今年,中芯國際就花了6億美元向美國泛林半導體採購半導體設備,此外,中芯國際還斥資5.43億美元向美國應用材料公司採購加工及工具設備。
中芯國際使用的大多數設備以及工具都是要通過進口,這就意味著,中芯國際所使用的代工設備,大多都籤署了約束條款,如此一來,在美國新禁令生效後,中芯國際或許也會成為第二個臺積電,無法給華為代工晶片。
需要解釋的是,這並非無稽之談,只要參考中興事件,你就知道了。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中興事件爆發時,臺積電受美國禁令影響不能給中興代工晶片,於是當時的中興就想找國內的中芯國際下訂單,可結果呢?中芯國際也不敢接單。
由中興事件爆發後中芯國際的態度來看,在美國新禁令生效後,中芯國際恐怕也無法成為華為的依靠。
克制情緒,默默發展才是上策
華為事件爆發後,國內群情激奮,甚至還有國人在網上喊話國家,希望國家出臺政策,對美國企業進行制裁,同時與美國技術脫鉤。
衝動是魔鬼,如果我們國家真的這樣做了,國內的科技至少會倒退10年,所以,從現實角度來說,美國還是很重要的,我們不能主動追求跟美國技術脫鉤,這很不現實。
目前,中國人民以及中國企業最應該做的,其實是克制情緒,默默發展,我們不能主動跟美國技術脫鉤。
但同樣,我們也要做好準備,如果美國主動與我們脫鉤,我們也必須有應對措施,這樣,我們才不會被擊垮。
最後,參考中興事件,你覺得在美國禁令生效後,中芯國際還會跟華為合作嗎?
科技自媒體撰稿人,只聊科技,關注我,了解更多科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