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廁所裝扶手,床邊加護欄……越來越多子女為父母做「適老化」改造
長江日報-長江網8月14日訊(記者徐錦博)如廁區或洗浴區安裝扶手、蹲廁改坐廁、在床邊加裝護欄……日前,民政部等九部委聯合印發《關於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列出了包含30項適老化改造項目和老年用品配置的推薦清單。記者走訪發現,隨著知曉度和接受度的提高,越來越多武漢老年家庭正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有子女花費上萬元給父母做這樣的改造。
-
床邊扶手 移動馬桶 蕭山適老化改造解老年人之困
另外,適老化改造後,廚房裡還多了一座不鏽鋼廚房操作臺,為他平時切菜、擺放東西等提供了更大的空間。隨後,記者又來到一樓的衛生間。衛生間裡鋪設了防滑地膠,原來的舊抽水馬桶換成了新的。在二樓衛生間,同樣鋪設了防滑地膠。抽水馬桶兩側,裝上了可拆卸的扶手,站起來時有了支撐,省力多了。
-
微居家改造丨給長者搭一把安全的「手」,多1℃的溫暖
12月4日,東湧鎮社工服務站朝陽義工隊的棠叔、明哥和英姐等人自發從家裡帶來了木板、工具,給婆婆的房子進行微改造。據社工何葉顏介紹,棠叔他們中午十二點吃完午飯便趕了過來,一直忙活到下午五點左右,幫婆婆重新鋪了走廊、換了電燈泡、遷了水管。棠叔、明哥和英姐都是朝陽義工隊的隊員,隊裡如今有40名隊員,最年長的隊員已80歲高齡。
-
關注|廁所裝扶手,床邊加護欄……越來越多子女為父母做「適老化」改造
在床邊加裝護欄……日前,民政部等九部委聯合印發《關於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列出了包含30項適老化改造項目和老年用品配置的推薦清單。記者走訪發現,隨著知曉度和接受度的提高,越來越多武漢老年家庭正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有子女花費上萬元給父母做這樣的改造。「蹲得下去,站起來就蠻費勁了。」70歲的曾杏芝阿姨患有高血壓、甲亢等多種疾病,住在江岸區華清社區8樓。最近幾年,她越發感覺腿腳使不上勁,走路變得非常困難,最讓老人難受的是上衛生間。「那痛苦得不得了,不敢蹲時間長了,蹲長了根本起不來。」
-
...聯安社區54戶居民籌215萬元改造居民樓 23年舊樓即將換「新衣」
據了解,本次景灣閣改造工程,是聯安社區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社區搭臺、業委會唱戲、職能部門輔助」形式推進社區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次生動實踐,最終幫助54戶業主籌得215萬元資金,啟動了舊樓升級改造。由於全球疫情原因,他們身居境外不能出席業主大會,導致協商進程受阻。「業委會與境外業主溝通時,對方對我們不信任,提出必須由社區黨委出面,有政府介入他們才放心。」黃先生說。如此,雖經過了6輪業主碰頭會和20多次協調會,但大樓改造方案始終不能通過。
-
微改造助力長者居家安全
「年紀大了,行動也不太方便了,有時候坐下去就很難站起來,現在坐便器扶手,感覺安全多了。」家裡坐便器旁邊安裝了扶手後,住在廣州市黃埔區紅山一路文船生活區的邱姥姥覺得安全感提升了許多。
-
居家養老存在哪些問題 缺乏認知缺少支持 適老改造難點較多
據《中國人口報》報導,目前我國適老化改造市場存在三大問題:一是社會缺乏對居家適老化改造的意識;二是政府、企業對居家適老化改造缺乏科學認知;三是相關行業發展缺少政策支持。《法治日報》記者以客戶身份諮詢了一些適老化改造公司。他們介紹稱,目前大多數適老化改造還是以政府、養老機構項目為主,主要進行地面防滑處理,適老化家具配備,衛生間、洗護室、無障礙系統等部分的設計打造。如果承接個人客戶,則經濟回報很低,不划算,他們很少會去做。
-
花都區炭步鎮開展居家微改造項目
信息時報訊(記者 崔小遠 通訊員 花宣 黃柱)近日,通過社工和志願者的努力,花都區炭步鎮的張婆婆家終於完成居家改造,解決了用電安全問題。張婆婆所享受的這項服務來自於花都區炭步鎮「安樂窩,齊心造」居家微改造項目。
-
適老化改造難題不少 如何讓「懸空老人」下樓接地氣?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份文件為仍處於起步期的適老化改造行業正式按下「啟動鍵」。但《法治日報》記者近期調查發現,巨大的適老化改造蛋糕,還存在「看得到吃不到」的種種難題。《法治日報》記者以客戶身份諮詢了一些適老化改造公司。他們介紹稱,目前大多數適老化改造還是以政府、養老機構項目為主,主要進行地面防滑處理,適老化家具配備,衛生間、洗護室、無障礙系統等部分的設計打造。如果承接個人客戶,則經濟回報很低,不划算,他們很少會去做。
-
天河開展居家無障礙改造,惠及483戶殘疾人家庭
《新辦法》資助補貼再升級據悉,2015年出臺的《天河區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資助管理辦法》實施5年來,在殘疾人康復訓練、日間照料、重殘護理、生活津貼、教育資助等項目上共投入資金7500多萬元,資助及服務殘疾人近7.6萬人次,成果顯著。在此基礎上,《新辦法》的助殘力度進一步「升級」。《新辦法》規定,「居家安養」項目的資助方式從直接資助機構更改為直接資助到個人。
-
今天,普陀這個街道首個居民區加梯工程動工!
萬裡街道領導、居民代表和工程方一起為加梯培上第一鏟土,預示著加梯工程正式開工,盼望已久的居民歡呼雀躍起來。「加裝電梯老人圓夢,上下輕鬆出入平安!」拍著手,鑼鼓隊的領隊徐小妹阿姨特別高興。「看到他們樓成功了,我們就有希望了。」徐小妹告訴記者。奠基儀式凱旋花園建於1999年,54幢居民樓裡34幢是電梯房,20幢是樓梯房。
-
居家無障礙改造讓盲人生活更放心
在江門市蓬江區的一戶老居民樓2樓,50多歲的林師傅正坐在屋內歇息。林師傅告訴記者,這幢房子是父親留給他的單位分房,因為建於上世紀80年代,房屋的設計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幾年前,林師傅因為青光眼而失明,這讓他的生活變得愈加困難。
-
設立「環保回收日」,他們將垃圾分類教育與公益相結合
「平日裡,學生可以將家中的塑料瓶、紙皮、廢舊書紙、廢舊鐵罐、舊衣物等一些日常可回收物進行儲備,並在回收日帶會學校進行統一的分類投放。學校收集完成後,社工站則會將可回收物變賣,得到的資金會捐入『社區困境人士安居改造服務』公益項目,幫助社區的長者、殘疾人士安裝樓梯扶手、廁所扶手。」社工站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
龍洞街「安樂居」微改造困境長者居家安全項目啟動啦!
如何改善長者居家安全壞境,成了龍洞社工重點關注的問題。「安樂居」微改造困境長者居家安全項目應運而生。鑑於此,龍洞街社工撬動社區資源,決心要做好該項目,盡最大的努力,為困境長者謀最大的福祉。以「長者居家安全及微改造」為主題,以龍洞社區80歲以上的高齡長者、獨居或因病致殘的長者為服務對象
-
如廁設施簡陋、房屋漏水…南城為困難家庭實施居家改造
南城將為14戶困難家庭實施居家安全改造。12月18日上午,南城「民生大莞家」困難群體居家安全改造項目捐贈儀式在南城慈善超市舉行,聯合愛心企業東莞市康帝國際酒店有限公司,對14戶困難家庭居家安全環境進行改造,改造總金額約為32萬元,預計12月底完成改造。南城慈善基金會創會會長張小燕和南城公共服務辦分別為東莞市康帝國際酒店有限公司代表頒發捐贈證書及「優秀愛心企業」牌匾。
-
東莞南城將為14戶困難家庭實施居家安全改造
12月18日,東莞市南城「民生大莞家」困難群體居家安全改造項目捐贈儀式在南城慈善超市舉行。南城將聯合東莞市康帝國際酒店有限公司,對14戶困難家庭居家安全環境進行改造,改造總金額約為32萬元,預計12月底完成。
-
馬桶裝扶手老人如廁更方便,大龍街居家平臺為長者做人性...
今年以來,大龍居家平臺尤其關注轄區困境長者的居家環境安全,為他們提供適老化居家改造,預防他們因居家環境隱患而跌倒。、麥迪養老公司共計為轄區5戶長者提供居家的適老化改造,改造主要集中在無障礙扶手的安裝上,提升長者如廁環境的安全性,降低長者居家跌倒的奉獻。
-
居家微改造接受申請、這些辦公場所調整上班時間……龍津一周速覽
龍津街「不倒翁」居民住宅安全微改造項目,通過安裝無障礙扶手、鋪設防滑墊、更換小夜燈設施等形式,為龍津街社區內的獨居長者、孤寡長者、低保、特困、行動不便等困境居民提供居家改善服務,提高長者在居家中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希望給居民一個更為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
-
居家適老化,改造房屋還要改造觀念
今年7月,民政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提出在年底前採取政府補貼等方式,對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 房子改造後 再沒摔過跤 「房子經過改造後,我再也沒摔過跤。 」浙江杭州市和睦社區74歲的舒梅嫻說。房子改造前,她不止一次在家裡摔倒過。 2018年,被上廁所嚴重困擾的舒梅嫻花錢將蹲廁改成了馬桶。
-
適老化改造才是居家養老最大的亮點
這次意外,除了讓張先生擔心起父親的身體狀況,也讓他開始認真考慮房屋硬體的問題——臥室較空,從門口走到床邊,沒有任何可以攀扶的地方;衛生間、廚房的瓷磚過於光滑,容易滑倒;還有衛生間坐便器的高度,如果上廁所時間長,再站起來很吃力……一時間,各種從前沒有留意的隱形問題在腦海裡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