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運動障礙評定與康復

2021-02-23 康復匯
運動障礙主要是指自主運動的能力發生障礙,動作不連貫、不能完成,或完全不能隨意運動。運動功能有隨意運動和不隨意運動兩類。隨意運動是有意識的,能隨自己的意志進行的運動,又稱自主運動。一般所說運動指隨意運動而言。

嬰幼兒運動障礙主要是指嬰幼兒運動功能水平與其相應年齡階段不符,存在運動功能落後,多由於中樞神經損傷引起,如腦癱等。

1、沒有評定,就沒有康復。

2、康複評定是康復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3、康複評定能幫助康復醫生和治療師找到障礙的原因,進而制定並實施相應康復治療計劃。

4、康復治療往往以康複評定開始,又以康複評定結束。

5、在康復過程中往往需要反覆多次的評估,不斷的了解治療效果,修改治療計劃,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6、康複評定可以提供量化的指標,進而評判治療效果。

腦發育異常和發育中的腦損傷影響到神經系統、運動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的發育,影響小兒整體生長發育系統。

 

常伴有智力、語言、感知、心理、癲癇、睡眠障礙、情緒行為等併發症。運動障礙是人體複雜系統的表現,所以康複評定是綜合性的評定。

 

康複評定的內容很廣,大體上可分為三個層次:

1、單項評定 如運動功能或感覺功能評定,手或步行,心理或語言等功能評定。

2、個體評定 主要是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

3、全面評定 包括個體和社會功能狀態評定。

康複評定—表面肌電儀評估肌張力、間接評估肌力



表面肌電圖是通過專業設備從肌肉表面引導和記錄到在肌肉活動時神經肌肉系統生物電變化的一維時間序列的電信號,並經計算機處理為具有對肌肉功能狀態特異和敏感的依賴性的時、頻變化值。

 

該信號源於大腦皮層運動區。信號的振幅和頻率等特徵取決於關節肌肉活動水平,肌肉功能狀態等生理性因素以及探測電極的位置,大小和方向等測量性因素的共同作用。

康複評定—肌力評估

肌力是指肌肉或肌群收縮產生的最大力量。

0級肌肉麻痺,觸診肌肉完全無收縮力;

1級肌肉有主動收縮力,但不能帶動關節活動;

2級可以帶動關節水平活動,但不能對抗地心引力;

3級能對抗地心引力做主動關節活動,但不能對抗阻力,肢體可以克服地心吸引力,能抬離床面;

4級能對抗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

5級正常肌力,抵抗最大阻力。


康複評定-ICB:NAS測量評估

1.運動發育落後或異常

運動發育規律,頭尾規律、由近及遠、總體運動到分離運動、由反射向隨意運動發育、由粗大運動向精細運動發育。關鍵運動:抬頭、翻身、抓物、坐、爬、跪、立、走、跑。運動落後,較正常同齡兒運動落後3個月以上。

 

2、姿勢異常

上肢內旋後背;頭後背、打挺;手握拳、拇指內收;尖足;剪刀步;足內翻、外翻;膝、髖關節屈曲;骨盆後傾、軀幹前驅等。

 

3、反射異常

原始反射消退延遲

正常反射出現延遲

Vojta姿勢發射異常

病理反射

 

4、肌張力異常

肌張力低下:蛙狀姿勢、W狀姿勢、折刀姿勢、倒U姿勢、翼狀肩、頭後垂等。

肌張力亢進:頭背屈、下肢硬性伸展、上肢內收內旋、尖足、坐位後傾、茶壺狀姿勢等。

眾所周知康復訓練的第一步是康複評定,而探索所需運動元素的過程其實就是抽絲剝繭進行康複評定的過程。

1、運動元素:它是完成一種功能活動的所需要的運動單位,包括運動認知、骨骼關節、韌帶、肌肉、筋膜,運動順序等。任何功能活動是由若干個運動元素組成的。

2、運動學分析的方法:了解兒童運動功能發育的邏輯順序,從運動元素下手,找準異常和障礙的問題是由哪個運動元素引起,具體說就是哪個身體節段或關節、韌帶、肌肉、膜筋,找準問題點後再結合運動鏈系統針對的訓練。

運動元素為腹部和胸前部肌肉緊張,啟動準備及頭頸部屈曲。典型姿勢無力抬頭。

訓練方法:

1、手握足拉起訓練:雙下肢屈曲於腹部,調動腹部肌群,輔助手握足進行拉起抬頭,對於頭部完全沒有控制能力的患兒可採用此法。

2、仰臥位拉起訓練:治療師應充分利用協同肌胸大肌的作用 ,使肩關節內收內旋,這樣才能更好的調動胸鎖乳突肌及頸長肌收縮,使頭部前屈。

3、被動牽拉訓練:被動牽拉枕骨下肌及頭、頸夾肌。

4、主動放鬆訓練:玩具誘導向腳的方向進行追視,做出「點頭」動作,利用自身力量牽拉枕骨下肌。

運動元素為頭頸前屈轉向翻身側;軀幹向同側側轉起動;肩帶前屈;肩關節屈曲內收;同側髖關節屈曲內旋。

訓練方法:

1、頭頸前屈誘導翻身:糾正翻身時頭頸錯誤應答,出現過度後伸動作,治療師幫助患兒放鬆後頭部肌群,並誘導其前屈旋轉,帶動上肢和軀幹的旋轉,進而完成翻身動作。

2、下肢輔助翻身:治療師扶助患兒雙下肢,使其雙腿交叉,翻身側下肢屈曲內收內旋,幫助其完成翻身動作,主要用於下肢肌張力異常,分離動作欠佳而無法完成翻身動作。

3、利用楔形墊或巴氏球誘導翻身:患兒置於楔形墊上,使身體傾斜,幫助肩帶前伸、下肢前屈內收、軀幹骨盆旋轉。

本期編輯:Alice

本文來源:根據河南省醫師協會康復醫師年會鄭州市兒童康復醫院尚清演講稿整理

投稿請發送到郵箱:tougao@kangfuhui.com

相關焦點

  • 【神經康復】脊髓損傷的評定及康復治療方案
    脊髓損傷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脊髓結構、功能損害,造成損傷水平以下正常運動、感覺、自主功能的障礙。脊髓損傷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四肢癱或截癱,是一種嚴重致殘性的創傷。脊髓損傷的康複評定(一)損傷水平的評定根據脊髓損傷的不同部位可大致分為四肢癱或截癱。
  • 口腔運動之唇齒接觸障礙治療
    ,但是障礙的類型有很多,有的是舌運動受限、有的是下頜運動受限或唇運動受限,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屬於唇運動障礙裡面的。唇運動障礙共有5種,包括:圓唇運動障礙、展唇運動障礙、唇閉合運動障礙、唇齒接觸運動障礙、圓唇交替障礙。今天主要給大家分享在家裡一些唇齒接觸障礙的運動治療方法。唇齒運動障礙主要是孩子上齒與下唇內側不能接觸,或者上齒咬住下唇外側,導致孩子在發唇齒音/f/以及因為組合時出現因為替代,例如「飛機「發成「北機」等。
  • 美國運動員功能障礙和運動損傷的康復原則
    課程中間感受最深的就是關於美國目前運動損傷康復的基本原則與思路,也就是美國人運動損傷康復實踐的指導思想:功能障礙基礎上的損傷康復原則(Principles of Impairment-based Rehabilitation)。結合參考美國損傷康復相關的一些資料,這一損傷康復原則主要包括下面的幾個要點。
  • 康復醫學考試重點
    康復醫學的對象主要是由於損傷以及急慢性疾病和老齡帶來的功能障礙,和先天發育障礙者。康復醫學以功能障礙為主導,臨床醫學以疾病為主導。康復醫學的組成包括康復醫學理論基礎、康複評定和康復治療。康複評定:在臨床檢查的基礎上,對病傷殘者的功能狀況水平進行客觀定性和(或)定量的描述,並對結果做出合理解釋的過程。又稱為功能評定。康複評定包括軀體功能、言語功能、心理精神功能及社會適應性等方面。康複評定的目的:明確功能障礙的性質、範圍和程度。明確患者的需求。確定康復治療方案。評價康復治療效果及預後判斷。
  • 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給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重新行走帶來希望
    打開APP 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給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重新行走帶來希望 天津機器人 發表於 2020-12-17 18:16:20
  • 偏身感覺障礙的康復
    感覺對於肢體的協調、平衡及運動功能有明顯的指導作用。偏身感覺障礙是指身體一側上下肢出現淺感覺和深感覺障礙。偏身感覺障礙可以分為以下5型:皮質型 大腦皮質感覺中樞病變產生對側身體障礙,可因損傷部位不同出現上肢、下肢或肢體某部分的感覺障礙。
  • 腦卒中後肌張力障礙的康復治療
    我們在站立的時候,肌肉不會掉下來成一灘泥,正常人在運動的時候肌肉會規律的收縮,不會動的毫無章法,這就是肌張力在起作用。 今天小編來跟大家介紹一下腦卒中後肌張力障礙的康復治療。
  • 康復訓練+嬰兒遊泳可有效緩解!
    3、遊泳+撫觸 康復訓練給寶寶做的是部分被動運動,而遊泳則能夠讓寶寶輕鬆完成主動運動。 擅長:腦血管疾病的康復治療,骨科疾病的康復治療,運動損傷的康復治療以及其他系統疾病的康復治療。曾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進修學習,近年來多次參與省內外的各項學術會議和培訓班。 擅長:兒童康復的評估與治療。主要對腦癱、腦損傷、神經損傷、兒童脊髓損傷、高危兒的早期幹預、斜頸、各種發育遲緩、兒童骨科術後康復、面神經炎、足.膝內外翻、脊柱側彎、兒童語言障礙的康復等疾病有豐富臨床經驗。
  • 康復治療,為什麼要選擇等速運動技術?
    由於等速訓練的特點,恆定速度和阻力可調,使其可以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所以,等速運動技術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臨床康復和治療方面,主要用於臨床醫學、運動醫學、康復醫學以及醫療體育等方面。 在康複評定中的應用 康複評定是康復治療的重要環節之一,可以用來評價和指導康複方案的選擇與實施。應用等速肌力訓練儀對患者肢體功能與健康人群相比較的變化進行評價,以指導患者選擇最佳康複方案,並在康復過程中實時監控,及時調整康復計劃。
  • 康復分享:腦出血後遺症患者的康復歷程
    3個月前,山東泰安的孫先生突然出現了頭痛眩暈、言語障礙、左側肢體軟癱、神志恍惚的情況,家人趕緊撥打了120送到了附近的醫院。經腦部CT檢查,提示腦出血,出血量約30毫升,在當地醫院住了大概一個月的院,病情穩定了,但是卻再也回不到之前的狀態了。
  • 評定:關於肌力評定全面解讀,收藏!
    來源:康復彙編輯:小康定義 肌力:是指肌肉成肌群產生張力導致靜態或動態收縮的能力也可將其視為肌肉收縮所產生的力量。2.運動單位募集及其釋放速率一個運動神經元連同所支配的所有肌纖維稱為一個運動單位,每一運動單位所含的肌纖維均屬於同一類型(即或全部為I型纖維,或全部為Ⅱ型纖維)。運動單位的激活及其釋放速率被認為是與肌力相關的重要因素之一。
  • 小兒腦癱康復治療——運動療法
    ①遵循兒童運動發育的規律促進運動發育;②在抑制異常運動模式的同時,進行正常運動模式的誘導;③使患兒獲得保持正常姿勢的能力;④促進左右對稱的姿勢和運動;⑤誘發和強化所希望的運動模式,逐漸完成運動的協調性;⑥康復訓練前對肌張力的緩解;⑦增強肌力;⑧對於功能障礙的處理;⑨對於肌-骨骼系統的管理
  • 關於中風康復『動』or『靜』,康復不僅僅是運動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患者可能會出現語言障礙、感覺障礙、肢體癱瘓等情況。 發生中風後,很多患者和患者家屬都認為要多臥床休息,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長期臥床不動會造成全身功能的衰退,而及時的康復鍛鍊,往往能幫助患者恢復到理想狀態。
  • 創傷性脊柱脊髓損傷康復治療專家共識
    ;指南 ●共識與指南● 創傷性脊柱脊髓損傷 (traumatic spinal cordinjury,TSCI)是骨科醫師所面臨的臨床難題之一,原因在於患者的脊柱結構穩定性破壞,脊髓遭受嚴重受損導致患者的運動、感覺、大小便功能障礙,致殘率高。
  • 肌張力的評定
    3.肌張力障礙 是一種以張力損害、持續的和扭曲的不自主運動為特徵的肌肉運動亢進性障礙。 特徵:肌肉收縮可快或慢,且表現為重複、模式化(扭曲);張力以不可預料的形式由低到高變動。其中張力障礙性姿態( dystonia posturing)為持續扭曲畸形,可持續數分鐘或更久。
  • 腦癱兒童如何康復?膝過伸運動治療學起來
    原創 科普工作委員會 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科普腦癱兒童膝過伸運動治療韋美賓 粟小蘭 陳炯珊 (南寧兒童康復中心)張偉鋒(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委員)審閱:張樹新(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
  • 全國2018年10月自考康復護理學真題
    此系統主要應用於A.視力障礙者B.偏癱者D.高位截癱者C.語言障礙者5.老年康復護理中「健康條件的維護」是為了A.預防疾病和意外傷殘的發生 B.促進疾病的痊癒C.縮短病程 D.避免精神和心理上的傷害6.
  • 煙臺山醫院康復醫學科:讓患者生命更有質量
    記者了解到,在煙臺山醫院康復醫學科,每個患者在入院時,都會由主管醫生、治療師和護士進行各項專業評定,並根據評定結果 制訂康復計劃;在住院過程中,會定去進行複評,根據結果不斷調整康複方案,力求幫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復日常生活能力,回歸家庭和社會,減 輕家人及社會的負擔。「所以,康復醫學強調讓患者不僅在身體功能上,而且在心理上和精神上都得到康復。
  • 【原創】費登奎斯:像嬰兒一樣玩耍,在玩耍中康復,在康復時愉悅內在的自己
    從來沒有任何運動或訓練方法像費登奎斯一樣有這麼多的休息;做你能做的動作,不做超出你能力的動作,從能做的小的動作開始,不知不覺間,你就會把不可能的變成了可能,把難的變成了簡單的,把簡單的變成了優雅的;時時觀察自己內在變化,感覺動作跟內在意識之間的聯繫;動作以嬰幼兒的動作發育順序為主軸,不管你是不是會走了,都去重新體驗一番小寶寶的抬頭、翻身、打滾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
  • 嬰幼兒生長發育系列:嬰幼兒運動發展遲緩的早期訓練
    大家好,歡迎收看第四十五期心智播報 本期的內容是: 嬰幼兒生長發育系列:嬰幼兒運動發展遲緩的早期訓練 運動發展遲緩指運動發展明顯滯後於裡程碑,是嬰幼兒發育障礙性疾病最常見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