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時節的到來,表明暑熱已經正式結束了,而據中醫專家介紹秋季氣溫變化無常,身體極容易受溼寒風邪的入侵,導致老寒腿頻頻發作。據骨科專家不完全統計10個老寒腿中有9個有不同程度的滑膜炎症狀!此病不及時治療不僅會引起關節腫脹,積液,僵硬甚至關節骨刺甚至影響走路等。而在農村就有3種常見野草,用它泡酒擦洗膝關節,7天可輕鬆緩解膝關節疼痛,15天趕走滑膜炎疼痛折磨。
首先我們來看下滑膜炎引起的身體症狀是什麼:
1.急性膝關節滑膜炎:
多因打擊、扭轉、運動過度後發生腫脹、疼痛、活動困難、走路跛行,局部皮膚溫度高,皮膚腫脹緊張,關節穿刺出血性液體等症狀。
2. 慢性膝關節滑膜炎:
一般由急性創傷性滑膜炎失治轉化,或由老年其他的慢性勞損導致滑膜的炎症滲出,產生關節積液造成。多見於中老年人,有勞累或關節疼痛的病史。患者感覺兩腿沉重,關節腫脹、下蹲困難,或上下樓梯疼痛,勞累後及遇寒後加重,休息後及遇暖時減輕。
而由以下三種常見野草組成的土偏方可活血化瘀,散風驅寒,消腫止痛,鎮麻解僵同時可輕鬆緩解膝關節疼痛,趕走滑膜炎折磨。
1、龍葵
全草(龍葵):苦,寒。有小毒。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用於疔瘡,癰腫,膝關節臃腫,疼痛,跌打扭傷,水腫,癌腫。根:苦、微甘,寒。用於痢疾,淋濁,帶下病,跌打損傷。全株入藥,可散瘀消腫,清熱解毒,祛溼瘀散風寒。
2、矮腳南
【別名】 矮葉南,矮陀陀。全年均可採,洗淨,鮮用或曬乾。【性味】 微苦;澀;涼。【功能主治】 祛風散寒,消腫解淤,清熱解毒;活血止痛,通絡。主關節腫痛,風溼關節炎,瘡癰;跌打損傷;膝腿部病症。【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3、鹿含草
它在《中國藥植志》中被封為上品。學名鹿蹄草,又名破血丹、六銜草。
功能主治:祛風除溼,活血調經,風溼關節痛,崩漏,白帶,外傷出血,補虛,益腎壯骨等。
那它們是如何搭配使用的呢?接下來隨小編一起見證下。
材料:龍葵120克,矮腳南100克,鹿蹄草100克,陳酒500ML
方法:上述三種藥草切碎後,裝入棉布袋侵入陳酒中密封保存10天,然後每天擦洗膝關節2次,然後用熱水袋熱敷30分鐘。
上述的這個小偏方堅持使用對於膝關節滑膜炎的恢復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對於正在遭受腿部疼痛折磨的朋友來說:膏貼外敷法,是目前改善膝關節疼痛使用最為簡單實用,又安全的方法廣泛的方法。
這個方法曾在著名醫刊《中醫健康》中登載過一款於2016年獲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稱號的膏貼——(地升龍膏貼),該膏貼,它採用純中藥古法熬製集中用藥,直達病灶,它對各種骨痛症狀有很好的恢復作用,
貼在病患處可通過皮膚滲透,達到活血消腫、化瘀行滯,通經走絡的作用,從而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它受到中醫學研究院委員會以及業內人士的廣泛認可,並在網絡技術發達的今天,現在(淘宔)就可找到該膏貼,輕鬆一點快捷郵寄到家。
另外滑膜炎患者還可以通過以下食療方法緩解膝關節疼痛:
1.三七芡實粥
原料:三七粉15克,芡實30-50克,粳米100-200克。
做法:將二者同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後加入三七粉,改用小火熬。
2.山藥海帶豆腐米羊肉湯
原料:山藥30克,海帶15克,豆腐50克,羊肉半斤,枸杞大棗適量。
做法:山藥去皮,焯水的羊肉然後一起大火燉30分鐘,湯汁變白後小火燜煮15分鐘。
往期精彩回顧:
治帶狀皰疹,3味中藥流傳百年,可謂「藥到病除」
補腎治失眠的中藥,適合老年人使用的安神藥
纏腰龍、蛇盤瘡……治療帶狀皰疹重在「斬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