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在日本的國寶級文物,魏晉南北朝到隋朝的精美佛像賞析

2020-12-14 無心撿漏
三國至隋朝石雕觀音半身像面部

佛教自東漢未年傳入我國,進入魏晉時期,佛教藝術的創作進入了興盛時期,佛教的造像藝術也逐漸成為了中國古代石雕藝術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在魏晉時期,中國朝代更替頻繁戰亂不斷,短的暫統一之後,統治者又開始了大興土木,在大興土木之後又藉助宗教的手段來安撫民心,在這種歷史背景之下,佛教也隨之得到了大力的發展和宣揚,靈魂輪迴之說第一次得到了提倡,當時的學者和清流主張「少思寡慾,清淨無為」,隨著印度犍陀羅造像樣式逐漸傅入了中國,這一時期的雕塑除了保持印度犍陀羅的風格特徵以外,衣飾也逐漸有了漢化的傾向特徵,這時候的佛像身軀以豐滿渾厚,面部臉型圓滿、眼睛大、鼻子直為特徵,耳垂厚,耳垂長到垂肩,整體古制樸拙。

三國至隋朝石雕觀音半身像(來源:中山

見本尊觀音雕像,這是一尊半身雕像,頭戴寶冠面容豐潤且慈祥,雙目微閉,長耳垂肩,薄唇輕啟,背罩佛光,背光上雕刻著環繞的火焰紋,身著長裙,裙帶下垂,胸前飾瓔珞寶珠紋,整體姿態十分的優美,此尊觀音面部表情委婉含蓄深沉內省,充分的體現了觀音菩薩普度眾生救苦救難之感,也充分的體現了慈悲為懷的佛性,佛像紋路斑駁 ,透漏出濃鬱的歷史氣息,雕刻的紋理體現了當時高超的藝術雕刻水準。

北魏砂巖如來佛頭(高22釐米)

此尊北魏石雕釋迦牟尼佛首像,面相清秀俊雅,佛首高挽髮髻,髮髻似水渦形狀,髮髻上面充滿了螺旋紋路,開臉細眉毛大眼睛,高鼻梁小口,嘴角含笑,表情生動自然,這種開朗清秀的面部特徵是典型的北魏時期佛造像的特點,面相橢圓,造像整體展現出北魏人物雕像清瘦雅致的特點,線條十分簡練,又富有裝飾性,加上長眉、細眼以及抿唇微笑的表情,帶著一種既莊嚴又清秀的美感,是我國佛教藝術中極其珍貴的精品佳作。

北齊銅鎏金菩薩立像(高14.4釐米)

佛陀的端莊肅穆,協侍的虔誠寧靜,右手舉於胸前掌心向外,左手放於腹部,亦掌心向外。施無謂,與願印。四腳立與半球之上,頭部周邊雕刻有火焰的形狀,在周邊處做了與本佛像一樣的七個小佛頭非常別致的造型,使整個作品充滿了神聖的佛教氛圍。佛像雕刻精美刀法嫻熟細膩布局對稱,人物形態靈動自然,四角座底部刻有「武平七歲次丙申四月萬音淚父母甲?佛弟子?作滿化光??"款。(由於年代久遠,很多文字已經看不清楚問號為不明文字)

北齊造像身材修長而優美,衣著輕柔,線條簡潔成為那個時代典型的風格。佛面相豐潤,蘊含著親切的笑意,圓肩寬胸,衣裙刻畫熟練流暢。背光的雕飾富麗精美,疏朗的火焰紋和繁密的植物紋相結合,給人一種生命在火焰中重生的感覺,極其富有藝術感。

北魏銅鎏金如來立像(高18釐米)

此尊如來立像,面貌豐潤,頭部周邊有火焰狀,給人以躍動的生命之感,在後背繞有舟形的背光,左手掌心朝外放於胸前,右手垂直放於體側,兩腳分開立於蓮坐之上,最下端由框座包圍。整尊如來像的鎏金至今還保存的非常良好。衣裳下擺如蟬翼一般舒展開來,平柔直垂,素髮,髮髻高立在頭頂。造型優美,雕刻精湛,威嚴凝重,為中國美術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貴而詳實的資料。

隋唐銅鎏金如來坐像(高25釐米)

此尊如來坐像,右手高舉於胸前,左手垂放在右膝上。盤膝坐於寶座之上,是彌勒如來佛慣有的姿態。素髮,髮髻高立於頭頂,臉部微圓,眉目刻畫十分細膩傳神,面相開臉十分端正,袈裟也雕刻的非常細膩,頭部後有固定的背光,背光像一朵蓮花般含苞待放,背光鏤空雕刻,邊緣部分也有繁複的火焰紋。如此製作奢華的如來佛像,是隋代的流行的一種製作方式,四腳站立於六瓣蓮花寶座之上,造型別致,做工細膩鎏金保存完好,華麗的鎏金體現了當時的繁榮的時代背景。

隋代的佛教,是從隋文帝楊堅的開皇元年(公元581年)開始流行到隋煬帝楊廣的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結束中國隋王朝的盛世興衰,朝代更替頻繁,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這三十七年雖然短暫,但是佛教在中國極為興盛,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代是中國佛教集大成時期。隋朝更是承上啟下的時期,隋代雖然立國不久,但是在政治上統一了南北兩朝,各種文化也出現了綜合的新形式,佛教也把南北體系相互結合,形成了劃時期的特色。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第二個「大一統」的年代,站在魏晉南北朝上的隋朝
    縱觀歷史的角度,魏晉南北朝是歷史上民族動蕩的一個的時期,不斷的朝代更替和紛爭,使得民不聊生,但是也正因為這樣的局面,誕生了不少優質的文化,各種不斷參照的民生制度,詩詞詩句等優質文化底蘊,也不斷成為隋朝的政治基礎。
  • 淺談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清代佛教造像特點
    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淺談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清代的佛教造像發展演變特點,使您對歷代佛教造像的發展脈絡有更為深刻的了解和認識。一、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造像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佛教全面進入了一個盛行期,佛教造像也隨之受到了較為深刻的影響並大力發展。開窟造像,也是當時社會流行的一種時代風尚。
  • 「張得其肉,陸得其骨,顧得其神」——魏晉南北朝繪畫發展及特點
    魏晉南北朝是社會動蕩、戰亂頻仍時期,同時又是民族和文化大融合時期。隨著佛教的傳入,受外來藝術的影響,宮廷、殿堂、寺院中的壁畫大大超過了漢代。在這一時期,形成了儒、釋、道三家學說並行互補的文化特色,在繪畫藝術中也表現出來。藝術表現手法和繪畫題材也更加豐富多彩。
  • 目前甌窯僅有的一件國寶級文物 到底長啥樣?
    值得一提的是,北宋甌窯青釉褐彩蕨草紋瓷執壺還是溫州「海上絲綢之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物,是目前甌窯僅有的一件國寶級文物。魏晉南北朝時期,甌窯制瓷技術趨於成熟,並逐步達到繁盛。甌窯在我國陶瓷史上享有盛譽的時期即是晉代。東晉杜毓《荈賦》中明確指出「器擇陶揀,出自東甌」。
  • 魏晉南北朝的衣食住行大揭秘!
    生活在魏晉南北朝,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起源於漢朝的闢召制度:為啥卻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得到了迅速發展?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說起封建專制制度下的人才選拔制度大多都是科舉制度,但是要知道,隋朝時期科舉制度才初具雛形逐漸建立起來,在此之前,中國的封建專制制度已經存在近千年。時間跨度為三百年左右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政治態勢算不上穩定,但是闢召制還是將魏晉南北朝的時代特色深深烙印在了自己的身上。
  • 迪士尼《花木蘭》,完美還原魏晉南北朝女子妝容
    魏晉南北朝女子妝容其實古代女子更加注重和講究通過化妝增添臉部的美感,她們經常在臉部描繪一些花卉圖案,甚至還將金珀、翠珠黏貼在臉上,顯示自己與眾不同。而魏晉南北朝時的妝容更是多彩:有暈紅妝、面靨妝、梅花妝、額黃妝(額間染黃)等流行妝容,也有白妝(白粉敷面不加胭脂,追求素雅之美)、墨妝(不施胭脂,以黛飾面,配黃眉)、紫妝
  • 被遺忘的南北朝漢服,匯聚了魏晉與唐的精華!
    熟悉了唐制漢服,明制漢服,宋制漢服,魏晉漢服,或許你不曾了解南北朝時期的漢服,南北朝時期很短,在魏晉之後,在隋唐之前;其實在這個時期的服飾,既承接了魏晉時期的飄逸,灑脫的漢服風格,有凸顯了唐朝時期的漢服多元化雛形。
  • 「王謝袁蕭」「七宗五姓」,細數魏晉南北朝至隋唐的那些門閥貴族
    自西漢以來,由於士人主要通過察舉、徵辟出仕,以至於很多地方豪強門生故吏遍天下,而到東漢後期更是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再加上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導致權力被豪門大族所壟斷,一度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門閥制度,這種現象一直到唐代科舉制度大規模推行才得以改善。因此,古代的門閥貴族基本集中於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
  • 以魏晉南北朝為例,探尋中國古代的簪釵文化
    到了商周時期,人們的髮型髮飾已經是儀態禮儀的重要環節。同時,笄的雕刻技藝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在商代婦好墓中,就隨葬了精美的雕花骨笄近五百件、精美玉笄二十多件。這個時期,骨笄的做工更加精細,也比玉笄更受到追捧。春秋戰國時期,人們開始用簪的質料來區分人們地位的尊卑。
  • 讓你耳目一新,魏晉南北朝服飾文化
    服飾的社會與文化背景魏晉南北朝,也稱「三國、兩晉、南北朝」。這一時期是我國歷史上政權更迭頻繁、封建割據加劇、戰爭連綿不斷的時期。由於這一時期的政治和經濟動蕩十分激烈,使得包括衣冠服飾在內的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 「民以食為天」——談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飲食文化
    接下來,我將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飲食文化。背景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替最為頻繁的一個時期,在其長達三百六十餘年的分裂中,形成了大大小小三十餘個王朝。不過,期間也曾出現了一些短暫的和平,比如偏安江南的東晉王朝,比如統一北方,力主革新的北魏王朝。
  • 閻步克丨變態與回歸: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歷程
    主要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史、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著有《察舉制度變遷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樂師與史官》《品位與職位》《從爵本位到官本位》《波峰與波谷: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文明》《服周之冕》《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等。
  • 魏晉南北朝時期特有的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到了東漢時期,官場汙濁,地方官舉薦的人員良莠不齊,讓察舉制名存實亡。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大權在握,提出了唯才是舉的口號。唯才是舉有一個問題,當時戰亂頻發,人口常有遷徙,怎樣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才華就成了一個難題。如果僅憑官員考察,太不現實;靠士大夫推薦又容易形成「朋黨」。在這種背景下,無論是察舉制還是唯才是舉都成為空談。
  • 日本國寶級景點,不得不去的三十三間堂
    三十三間堂是日本古建築,位於今京都市東山區七條。為蓮華王院的正殿,日本國寶,京都最精彩的寺院建築。主建築物呈長方形,長度達60米,因建築物內有33個以梁柱隔開的空間而得名。呈長方形,南北長約120米,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著名武士平清盛於1164年,奉後白河上皇之命創建的。
  • 一個小村莊裡,竟然發現了巨大的佛像埋葬坑,這次挖掘前所未有
    幾天之後,考古隊員便發現了這個佛像埋葬坑,考慮到這個發現的重要性,考古隊員們立即展開了搶救性的發掘。而且,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所長表示,這一次的考古研究發現,其本身的意義非常重大。可以說,是隋朝、南北朝、唐初時期重要考古發現之一,而佛寺以及佛像的發現更是前所未有。
  • 唐.鎏金釋迦牟尼雙協侍菩薩造像賞析
    參閱: 1、文物出版社《中國歷代紀年佛像圖典》第378頁。 2、文物出版社《佛影靈奇-十六國至五代佛教金銅造像》第251頁。 3、故宮出版社《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第358頁。
  • 魏晉南北朝女子圖鑑:她們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但更是自己
    魏晉南北朝時候,律學式微,大多依靠家學傳承。封夫人生活的北魏時期,有名的法律世家有博陵崔氏、廣平遊氏、清河崔氏和渤海封氏。封夫人是渤海封的女兒,嫁到了清河崔家。她法學知識淵博深厚,一直有人不斷向她請教。直到老年守寡,仍有貴人來訪,詢問律令典章,規矩幾何。還有極善清談,有林下風的的謝道韞。
  • 動漫壁紙和故事,魏晉南北朝,很荒唐也不美好
    不曉得是什麼時候開始,有些人就很喜歡魏晉南北朝。大意不過是些,魏晉南北朝,荒唐且美好。只是吧,荒唐是荒唐的,美好卻是沒有的。不要在被些三觀不正的文案給騙。你們,真的了解那段時間的歷史嗎?其實,說起來很可笑,大部分的所謂喜歡的人,不過是為了跟風。
  • 魏晉南北朝女子如何「對鏡帖花黃」?專家解讀古代妝容
    南京服飾史學家、江蘇理工學院人文學院客座教授黃強即將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褒衣灑脫博帶寬——六朝人的衣櫃》新作中,就有關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尤其是六朝女子妝容的解讀。今天他接受記者專訪,揭秘那個朝代的女子如何利用有限的材料,化出各具特色的妝。酒暈妝、桃花妝、飛霞妝……南北朝時期女性妝容很豐富歷史上,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女性,妝容已經很豐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