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啡」嘗不可!上海這十家咖啡館,每杯咖啡都在向你的味蕾「宣戰」!

2021-02-27 魔都上海

可別小看這家只有10㎡的小店,在徐匯區它可是排名第一的「網紅」店哦!主理人是一對夫妻,其中一位還曾還拿下過世界咖啡衝煮大賽的冠軍呢!

店裡的菜單上並沒有美式、拿鐵等基礎咖啡,不過每三個月都會融入主理人天馬行空的創意而更換一次菜單,每個季節都能喝到不同風味的特調,讓你從舌尖上感受季節交替~

OPS的特調都是獨家製造,只要一口就能讓你嘗到其他地方嘗不到的特別風味,甚至還有不少為了手衝咖啡而來的朋友,最後也被這裡的特調折服!

「Gregorius 航跡」是一家藏在愚園路上的美式工業風咖啡館,走心的飲品俘獲了無數咖啡愛好者味蕾。

走進店裡,就像走進了一間復古收藏室,禮帽、懷表、照相機…每件物品都透露著腔調,後門還有一處小庭院供客人歇腳。

在Gregorius,哪怕是一杯基礎的拿鐵,口感也濃厚又香醇可能有一絲絲微苦,卻完全不會感覺到澀。

甚至是普通的美式,也能將酸度和平衡度把握得恰到好處,入喉清澈又順滑。嗯~沒錯,杯子上這個卡通形象就是老闆本人啦!

開業至今始終只售賣咖啡豆與濃縮、美式、拿鐵、瑪奇朵四款現磨咖啡,從京都火遍全球的%Arabica,相信大家肯定不陌生了吧!

雖然被冠以「網紅」的名號,但%Arabica家的咖啡品質也依然在線。

據說創始人東海林克範為了做出自己心中的高品質咖啡,特地在夏威夷買下了一座咖啡種植場,店內使用的都是源於自家的夏威夷咖啡農場和從全球採購的精品豆子

咖啡豆烘焙是%ARABICA的「專長」,超有工業質感的外觀的25公斤烘焙機是店裡的主角,機器裡面的溫度控制在180-200度間,確保大家能喝到口感上成的咖啡。

現在%Arabica在上海的部分店鋪,還設立了咖啡烘焙室,從小夥伴們可以近距離觀察咖啡的製作過程哦!

AKIMBO CAFE LAB原本是深圳的一家人氣咖啡館。去年來到上海後,憑藉獨特的空間設計美學,融合上海氣息十足的老建築,成功晉升為新一輪魔都潮人據點!

原始的水泥柱和白色牆面,加入復古機械風的擺設裝置,讓整個空間充滿了工業酷炫感;門口的郵筒也經過一番「改頭換面」,變成潮人們相爭拍照的打卡點。

這裡的冰滴咖啡,都是由「機械冰滴塔」萃取出來的。原本緩慢獨立的冰滴壺經過改良,變成3個同時運作速度更快的冰滴塔,整個操作過程就像做實驗一樣有趣!

在「不倒翁杯子」中放入圓形冰球,倒入用冰滴塔製作完成的冰滴咖啡,頗具儀式感。順滑的口感嘗幾乎嘗不出一絲酸澀,名副其實的「好喝又好看」!

創意飲品——西柚咖啡,更是完美解決了想喝咖啡卻又怕苦的小夥伴的尷尬。西柚的清澈果香減弱了咖啡原本的苦澀,喝起來酸酸甜甜,似乎喝下的是一整個盛夏!

除了這些,Akimbo Cafe Lab還藏匿了許多驚喜,喜歡喝創意咖啡的小夥伴們必須朝這裡衝衝衝!

以黑白為主、極簡卻不失精緻的ins工業風店面,加上獨家的特色水泥系列產品,讓M stand在魔都眾多咖啡館裡脫穎而出!

水泥拿鐵跟平時的拿鐵風格迥異,灰白色的漸變暈染,沿著透明的杯壁慢慢散開,如同一副水墨畫。醇厚的咖啡融入淡淡的堅果香絲滑的奶香,好喝到停不下來!

有了水泥拿鐵,當然少不了限定的水泥芝士蛋糕

奧利奧底搭配乳酪,灰色的外形與冷淡工業感的環境相得益彰。魔都君一時居然分不清它究竟是水泥顏色的蛋糕,還是蛋糕形狀的水泥,略微酸鹹的芝士分量超足,卻不容易膩哦

光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家治癒又溫暖的店。今年開業的Lionterest是棟藏在居民樓裡的小洋房,來這裡,可以帶你瞬間穿越老上海!

老房子的一二樓是復古的咖啡館,三四樓改造成了民宿,頂樓還有個露臺。配合鼻尖傳來的咖啡香和蛋糕香味,很難猜到這種愜意居然位於上海快節奏的市中心。

小紅書@削梨Sherry

魔都君推薦嘗試它家清爽的大白梨咖啡,端上來的兩個杯子裡,一杯是濃縮,一杯是大白梨汽水加檸檬。

當清甜的梨香和氤氳的咖啡碰撞,打造出復古與新潮的幻想,即使加入濃縮也一樣能撩動你的味蕾!總之喝上一口,都會讓你覺得來這一趟值了!

基礎咖啡只賣9.9元的piupiu,坐落在五原路上的一條小巷子裡。店老闆是一個靦腆又溫柔的人,「piupiu」的店名也是他愛的愛寵——一隻汪星人的名字

正所謂「咖啡香不怕巷子深」,piupiu常常聚集了一堆咖啡愛好者們,在敞亮、布滿塗鴉的院子裡享受一份午後的舒適。

小紅書@顏小穎

雖然咖啡不貴,但品質卻跟市面上二三十塊的卻有得一拼!如果你是牛油果控+咖啡愛好者,可以嘗嘗牛油果和濃縮搭配阿福加多哦,醇厚口感肯定會讓你流連忘返!

在建國西路上的這間小店,總有特別的魔力吸引你進去一探究竟!店面的裝飾風格雖然偏日式,卻能夠輕鬆拍出泫雅風,可可愛愛的飲料杯更是圈粉!

小紅書@Celinnne

開運家的招牌拿鐵在苦味方面處理得很好,打開杯蓋還有「大吉大利」的字樣,讓人在不經意間就像獲得了驚喜的好運寶藏!

小紅書@Celinnne

除了咖啡,這裡還有很多創意輕食和甜點供你選擇:奇異果橙汁、草莓抹茶蛋糕、巧克力蛋糕、桃子芝士……喝不慣苦咖啡的小夥伴們,這裡就是你的寶藏地!

仿佛從日劇中走出來的「麵包咖啡好天氣パンカフェ日和」,每個角落都是清新的格調,感覺來這裡喝咖啡的畫面都像自動加了一層濾鏡呢!

和店面的風格相得益彰,外帶杯也是簡簡單單的設計~熱拿鐵喝起來有淡淡的花果香,如果喜歡口味再濃鬱一些可以選擇它家的馥芮白哦。

在這裡,咖啡與招牌日式厚吐司可是「黃金搭檔」!柔軟蓬鬆的吐司帶著蛋奶香氣,讓人聞著就忍不住咽口水,飽滿的空氣感在舌尖散開,每一口都是治癒

無論是安福路巷子裡帶著小院子的店面,還是茂名北路上靜謐的小店,月球咖啡始終保持著它原有的格調與姿態。

月球咖啡已經開了五年,算得上是咖啡圈裡大名鼎鼎的「元老」了,所有的咖啡都是由自家烘焙的咖啡豆製作的,品質好到沒話說!

招牌「小月球」剛入口稍微有點清苦,圓形冰球在咖啡杯中浮浮沉沉,讓原本就平衡得很好的牛奶和咖啡液在冰球的晃蕩下變得更加融合小拿鐵的奶泡超綿密,肯定能讓愛喝拿鐵的小夥伴念念不忘!

「阿拉上海人是吃咖啡長大的」

這些咖啡館你種草了哪家呢?

找一個舒適的午後

選一家咖啡館,喝一杯咖啡閒聊

生活中的小確幸不過如此!

相關焦點

  • 半價咖啡、咖香微遊、「啡嘗」文化……上海咖啡生活周明天開啟
    原標題:半價咖啡、咖香微遊、「啡嘗」文化……上海咖啡生活周明天開啟   據樂遊上海: 一杯咖啡時光,掀開歲月藤蔓。循跡老上海的記憶光澤,邂逅上海的百年風華。在靜謐中收穫靈魂的感動,漫品生活啡嘗上海。——2019上海咖啡生活周,9月21日至10月6日,開啟「樂享徐匯漫生活」!
  • 「啡」嘗鄭州!第三屆中原咖啡潮飲嘉年華盛大開幕
    「所有故事都可以從一杯咖啡開始」,「用咖啡打開這座城市」。作為時尚、潮流的代名詞之一,咖啡,給鄭州這座傳統與現代文化相融合的新晉「網紅城市」,增添了更多開放、包容和國際化的新標籤。、粟特供應鏈、織耕堂等50餘家國內企業參展,得到了傑瑞租車、蓉亭食貝、逅唐茶業、格物四季、騰達、不謙咖啡商店、大智若魚、詮釋飲品、刺蝟品牌策劃、餐贊、D7ART、三去漢堡、GREEN 1、張躍音樂培訓中心等數十家知名品牌的支持,行業領域幾乎涵蓋了咖啡全產業鏈,咖啡種植園、咖啡生產企業、咖啡貿易商、咖啡館、咖啡設備生產商以及咖啡培訓機構等。
  • 「公啡咖啡館」90餘年後重返上海多倫路,與左聯有不解之緣
    上世紀二十年代末,在上海虹口區多倫路靠近四川北路,有家文藝氣息濃厚的公啡咖啡館頗為出名。90餘年後的今天,公啡咖啡館又重返多倫路。
  • 這十家咖啡館,能讓你讀懂臺灣!
    一杯溫熱的咖啡,淡淡的咖啡香氣,唇齒間留下的微微苦澀,一切都那麼溫暖而美好。臺灣,一直是小編輯很嚮往的一個地方。這是一片溫潤而感性的土地,生長在這裡的咖啡館,自然而然地也擁有著與眾不同的氣質。如果你也來到臺灣,不如按圖索驥地走,去品嘗一杯咖啡的好滋味。
  • 上海的咖啡也太好吃了!這些寶藏咖啡館你都去過了嗎?
    二樓的書架、天窗、陽光,與咖啡相得益彰,讓人忍不住想起舊時的上海。凱司令算是是最著名的老上海咖啡廳之一。對於想找尋老上海感覺的人,來這裡喝杯咖啡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點一杯咖啡,側倚在座椅上,看著老式的花園洋房頂的結構,緩慢轉動的古銅色吊扇,在歐式籠燈昏黃的暖光下,恍惚間好似回到了幾十年前。這是家幾乎零差評的創意咖啡店,不足十平方,卻有著讓人嘗不完的新鮮感。
  • 魔都的「花神咖啡」消失了,上海女人取暖的20家街邊小咖啡館地圖!
    我愛咖啡,也常常會把咖啡館當作自己第二個家:約會、讀書、寫字…全憑當日不同心境,對號入座咖啡店,久而久之與許多街邊小咖啡館都有了十來年的交情。重遊舊地,總能找到時間裡的自己。上海的咖啡館越來越多,味道不夠好的早就關門了。而特別好喝的那杯,未必是本身的口感,我想那或許是從咖啡身上彈回來的美味吧。
  • 日本咖啡地圖 | 這幾家開在海邊的咖啡館,顏控必打卡
    據說日本的一座城市,最多的咖啡館數量可以有8000多,而且每一家的味道都不相同,每一家的技法都不大相同,為你調製咖啡時候的心情,也不盡相同。這裡的咖啡很特別,這裡的咖啡館更特別。這一次,小飛君想為你推薦幾家日本最美的海邊咖啡館,帶著你逃離城市的喧鬧,再手捧一杯咖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 上海的秋天,少不了這15家咖啡館
    無論你是喜歡意式咖啡、拿鐵、卡布,還是精品咖啡第三波的代表手衝,以及最近流行的冷萃取,在這裡都可以滿足你。人均:44元地址:南京西路1728號(華山路)% Arabica咖啡館源自日本京都,只選用世界頂級咖啡機Slayer Espresso進行咖啡豆的烘焙, 每一杯咖啡都是一個用心的藝術品。% Arabica為咖啡而生,一間提倡「純粹咖啡」的咖啡店。
  • 90餘年後,公啡咖啡館重返多倫路!曾與這些名人有不解之緣
    上世紀二十年代末,在虹口區多倫路靠近四川北路有家文藝氣息濃厚的公啡咖啡館在上海頗為出名。90餘年後,如今公啡咖啡館又重返多倫路。至於咖啡館的具體環境,田漢早年以「公啡」為原型創作的話劇《咖啡店一夜》,也提供了一些想像:「正面有置飲器的櫥,中嵌大鏡,稍前有櫃檯,上置咖啡、牛乳等暖罐及杯盤等……適當地方陳列菊花,瓦斯燈下黃白爭豔,兩壁上掛油畫……」這被視為對當時公啡咖啡館場景的還原,使得《咖啡店一夜》不僅是中國最早抒發咖啡情結的沉浸式戲劇,也無意間具有了現代文學的史料價值。
  • 每一杯咖啡裡的文案哲學.
    —  文案君你愛喝的是美式咖啡不加糖,還是綿密香甜的拿鐵?不管是哪一種,你有沒有想過,你喝的這杯咖啡裡,是你亦或是他,豐滿的人生。每一杯咖啡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哲學,每一句不同定義的話,則形成屬於我們自己的咖啡文案哲學。在於點,在於面,於生活處,而非理想,越是生活裡的平常,越是可以打動我們的心。浪漫的,其實不是形式。
  • 新年第①杯咖啡,來「貓屎咖啡館」免費喝!就在沙面!
    kafelaku coffee,廣州人都認識的「貓屎咖啡館」,每一杯出品都被稱為「咖啡界的愛馬仕」,最近聽說它變了,我們先去「嘆一嘆」,看有什麼新搞作~2011年成立的「貓屎咖啡館」,至今已有11個年頭、全國300+門店了。低調地做zuì好的咖啡,難怪身邊的咖啡達人都只認這一家。鍾愛「貓屎咖啡館」的人,都是因為它家的咖啡,能喝出別處喝不到的醇香。
  • 全世界都是你的咖啡館
    你可以不愛喝咖啡,但你絕對不能忍受沒有咖啡館的城市。這間店的開業自然在東京引起巨大轟動,不少人不惜排對等待半天時間,只為了喝一口來自舊金山的網紅咖啡。之後,Blue Bottle 又在日本開設了多家門店,每一間店也都有著自己的風格和特色。
  • 文化觀察 | 轉角遇到咖啡館:探尋根植上海城市基因中的咖啡文化產業
    寫著「上海牌」的紅色圓鐵罐裡,裝著研磨好的焙炒咖啡,這成為幾代人有關咖啡的最初記憶。小時候大家都喜歡喝樂口福、麥乳精,其實樂口福、麥乳精,包括菊花晶,都是上海咖啡廠出品的,而他們真正的拳頭產品,是「上海牌」咖啡。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的上海灘,這款咖啡產品出現在全國的咖啡館或者賓館中,幾乎市面上在售的咖啡都出自這家上海咖啡廠。
  • 90餘年後,公啡咖啡館重返多倫路!體驗更多元~
    上世紀二十年代末,在多倫路靠近四川北路有家文藝氣息濃厚的公啡咖啡館,在上海頗為出名。90餘年後,如今公啡咖啡館又重返多倫路啦,你去打卡了嗎?在公啡咖啡館內,大幅魯迅海報、百年前上海樣貌的老照片,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百樂門風格的玫瑰牆紙,都透著濃厚的復古氣息。
  • 超可愛的小熊瑪德琳咖啡上線!還有這些北京創意咖啡館記得收藏~
    坐在咖啡廳裡慵懶的沐浴著不溫不躁陽光大概是最愜意的事吧~如果你是一個重度咖啡愛好者 那這篇你一定非看不可瑪德琳咖啡、貼紙咖啡磁帶咖啡、書店咖啡牧場咖啡、古董咖啡除了往常香醇的味蕾享受這些新晉的創意咖啡館 還將帶給你
  • 在路上,帶上一杯咖啡
    而除了那些可以讓你放鬆休息一會的咖啡館,武漢還漸漸出現了一些提倡你帶著咖啡走的咖啡館,除了能讓你節省時間,而且那些縮小店面面積所節省的成本,能讓你花更少的錢,買到更美味的咖啡。NO SEAT COFFEE(無座咖啡)
  • 咖啡地圖 Vol.1 | 吐血整理,杭州獨立咖啡館地圖.一杯好咖啡,不負西湖最美春色!
    店面不大,卻很溫馨,天晴的時候,陽光灑滿整家店,有微風,綠植,和聲音甜甜的老闆娘,這就是杭州獨立咖啡店應有的模樣。假如你是比較資深的咖啡愛好者,那麼資董窩璽可以作為杭州探店第一站。藏在河坊街後的大井巷,雙層小樓,烏瓦白牆,每個細節都是江南咖啡館的模樣。
  • 在10萬一只咖啡水龍頭的土豪咖啡館,喝一杯高級版「雪頂咖啡」!
    魔都新開一家超土豪的咖啡館,整個咖啡操作臺都是義大利頂級咖啡機品牌「辣媽」量身定製的,上海僅此一家,單是一隻萃取咖啡的水龍頭就要10
  • 上海必去的四家精品咖啡館
    隨著近幾年上海不少精品咖啡店的出現,我們也開始追求咖啡豆產地、衝泡方式、口感等方面。大家對咖啡的理解也比前些年發展了很多,已不再是追求 " 咖啡館文化 " 的時代。【第一家】魯馬滋 ——只專注於咖啡的地方2011 年年初,魯馬滋在上海湖南路上開了第一家店,老闆中山是個日本人,由於從師於咖啡烘焙大師小野,來上海時也幸運地得到了師傅手工製作的兩臺咖啡烘焙機。
  • 每一杯咖啡都值得珍視:第三波咖啡浪潮
    精品咖啡,不僅是要盡最大可能地萃取咖啡果實中的口味、香氣與能量(的精華部分),也經由烘焙與衝煮體現不同土地的風味特色。每一杯咖啡都有不同,因而,每一次體驗都值得珍視。2002年被視為第三次咖啡浪潮重要構成的Blue Bottle在美國舊金山灣區創立,它的名字來自於維也納的第一間咖啡店,似乎是在向舊咖啡時代致敬。在位於舊金山街道交錯的市中心Mint Plaza, 成為形形色色的人在此耐心排隊的一個「景點」,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都希望親口嘗一嘗Blue Bottle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