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中發現新的星際高速公路

2020-12-21 環球網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馮衛東)據《科學進展》上發表的一篇論文,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一條貫穿太陽系的新的「星際高速公路」,它可以在未來加快太空飛行器從地球到太陽系遙遠部分的旅行時間,並監測和了解可能與地球碰撞的近地物體。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研究了太陽系中各種天體的軌道,並計算出它們如何相互配合和相互作用。新發現的星際高速公路使彗星和小行星在太空中的傳輸速度比以前想像的要快得多,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內就可從木星旅行到海王星。

為了發現這些天體高速公路,研究團隊研究了空間流形——從太陽系邊緣延伸出來的隱藏拱門的連接。要了解這些拱門如何相互連接,研究人員必須檢查數百萬個天體的軌道,其中包括彗星、月亮和行星。

研究人員觀察了從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開始的天體之間的結構,這些結構在神秘的空間流形內部形成了一系列相連的拱門。研究揭示了一個過去未曾發現的明顯由多個小行星帶延伸至天王星的弓形連接的流形裝飾結構。

其中最顯著的拱形結構,與木星及其作用在受其影響的天體上的強大引力有關。木星族彗星以及被稱為半人馬座的小型太陽系天體的數量受到空間流形的空前控制。其中一些天體最終將與木星相撞或從太陽系中彈出,有一天會到達遙遠的恆星系統。

研究發現,這些流形上的軌道在快速的時間尺度上遇到木星,在那裡它們可以轉換成碰撞或逃逸的軌跡,並在短短十年內達到海王星。所有行星都產生類似的流形,這些流形滲透到太陽系中,從而實現了真正的天體高速公路的快速運輸。

研究人員表示,木星可在十年時間尺度上引起大規模的運輸不足為奇。這在以前專門為木星輔助運輸而設計的太空任務中已經看到過,如兩次「航海家」任務的飛越就是最好的例子。重力助力器可以通過空間流形實現,這也是天文學家眾所周知的。但空間流形對自然天體的廣泛影響在很大程度上被低估且未被開發。

研究人員稱,需要對結果進行進一步研究,以了解太空飛行器如何更好地利用新的星際高速公路。研究團隊還希望確定這些流形在地球附近的表現,以了解如何控制小行星和隕石與地球的碰撞。

總編輯圈點

如果你要在宇宙中航行,就一定要考慮引力。宇宙空間並不是一張平滑的紙,它有褶皺,還藏著「加速器」和「捷徑」。此前,美國航空航天局曾設計出一條在太陽系行星之間飛行的路線圖,按照這條看起來蜿蜒曲折的路線旅行,可以大幅減少所需能源。那麼,怎樣可以減少時間呢?這就需要藉助一條條高速通道。它們是一種存在於宇宙中的無形結構,需要計算和觀測才能發現它們存在的線索。了解物體在宇宙中如何運動,人類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發現一條貫穿太陽系新的「星際高速公路」
    天文學家發現一條貫穿太陽系新的「星際高速公路」 來源:科技日報 • 2020-12-16 17:53:43 據《科學進展
  • 太陽系中發現新的星際高速公路從木星旅行到海王星僅需十年
    原標題:太陽系中發現新的星際高速公路從木星旅行到海王星僅需十年據《科學進展》上發表的一篇論文,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一條貫穿太陽系的新的「星際高速公路」,它可以在未來加快太空飛行器從地球到太陽系遙遠部分的旅行時間,並監測和了解可能與地球碰撞的近地物體。
  • ...到太陽系遙遠部分的旅行時間,並監測和了解可能與地球碰撞的近...
    2020-12-16 06:51:47來源:FX168 【太陽系發現新的星際高速公路】據《科學進展》上發表的一篇論文,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一條貫穿太陽系的新的「星際高速公路」,它可以在未來加快太空飛行器從地球到太陽系遙遠部分的旅行時間,並監測和了解可能與地球碰撞的近地物體。
  • 星際訪客到來,穿越太陽系,有什麼驚喜?
    根據一周的觀察結果,歷史上第二個星際天體「到訪」了我們太陽系。但是這個新的「到訪者」與第一個星際穿越天體「奧陌陌」有什麼不同之處呢?自從天文學業餘愛好者鮑裡索夫在第一次發現彗星C/2019 Q4(鮑裡索夫)後,科學家們都期望能對它有更多的了解。後續的觀察結果明確地證明它的軌跡起源於外太陽系。
  • 天文學家發現了「天上的高速公路」,可以加速通過太陽系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條穿越太陽系的「天體高速公路」,其速度比以前可能的要快得多。這一發展提高了在廣闊的太空中快速發送太空飛行器的前景。這個非凡的高速公路網是由來自塞爾維亞和美國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的。
  • 天文學家發現太空高速公路,加速星際旅程
    近日,天文學家發現,太陽系中由引力相互作用產生的隱形結構形成了一個「太空高速公路」網絡。這些通道使物體能夠在太空中快速移動,並可用於空間探索以及彗星和小行星的研究。這項發現來自塞爾維亞貝爾格勒天文臺。
  • 19顆星際來客全被留在太陽系?軌道與黃道面傾斜,機會來了
    法國研究人員在太陽系內發現19顆特殊小行星,懷疑它們來自於星際空間,最後全被留在太陽系內。或許你聽說過奧陌陌這個名字,一個來自星際空間的小天體,2017年,當奧陌陌開始轉身離去時,天文學家才首次發現了它,並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研究。
  • 人類首次星際太空飛行開啟,我們的目光不只是太陽系
    在「宇宙煉獄」這一停滯區域裡,從太陽噴射出的帶電粒子緩慢轉向內側,且由於星際宇宙壓力的施加,太陽系的磁場強度是星際宇宙的兩倍,太陽系的帶電粒子數量下降幾近一半,同時太陽系以外的高能電子則增加了100倍。這一停滯區域的內緣距離太陽113個天文單位。
  • 其實地球生活在一個「氣泡」中!這是保護太陽系的一個巨大泡泡
    其實你生活在一個「氣泡」中,這不是比喻意義上的泡沫,而是真正的「氣泡」,但別擔心,不只是你,還有博科園小編我呢(^ ^*)。就這一點而言,整個地球,以及太陽系中的每一個其他行星天體等,也都處於泡沫之中。而且,我們可能正是因為這個「氣泡」才得以生存。
  • 穿過太陽圈:探索太陽系以外的奇異太空
    這兩個老舊的探測器揭示了太陽圈和星際介質之間的邊界,為我們了解太陽系如何形成,以及地球生命何以存在提供了新的線索。實際上,太陽系的邊緣並沒有一個清晰的邊界,而是充滿了翻滾的磁場、不斷碰撞的恆星風、高能粒子風暴和渦旋的輻射。
  • 科學家在木星周圍軌道發現19顆來自太陽系外的小行星
    據外媒報導,在過去的幾年裡,天文學家們已經開始意識到,我們的太陽系被星際天體造訪的頻率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更高。現在,法國CNRS和巴西UNESP的研究人員追溯了被稱為半人馬小行星(Centaurs)的天體的奇怪軌道,並且還發現了其中19個在被太陽引力捕獲之前來自另一顆恆星的天體。
  • 旅行者1號在227億公裡外發現,一大團物質從太陽系衝出,是什麼?
    上個世紀70年代,當美國發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的時候,人們就在思考,太陽系外的星際介質中到底有什麼,是否和我們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場景一樣呢?耗資十幾億美金的姐妹飛船能否給我們帶來新發現?很多人很是期待。
  • 關於奧陌陌的新的暴力起源故事解釋了星際物體的古怪形狀
    我們對這個星際訪客越了解,它就越古怪。簡介:2017年小行星奧陌陌被人類捕獲,這是可能是目前已知的第一枚可能穿越過銀河系頸部位置的天體,發現者取「第一回遠道而來的信息」之意為它命名。然而奧陌陌奇怪的雪茄形困擾著科學家,各種理論眾說紛紜…2017年10月19日,我們的太陽系接收到了一個出乎意料的拜訪者。
  • 太空探索:太陽系以外的神奇世界 「旅行者」號為你揭開秘密
    太陽及其行星形成的太陽圈與星際空間的星際物質相碰撞時會產生弓形激波。太陽系之外的星際空間對於地球上的人類一直是神秘的黑暗真空,其秘密現在終於被首批離開太陽系的人造物體——兩艘無畏的宇宙飛船所揭開。太陽系的邊緣,遠離太陽的保護,似乎是一個寒冷、空曠、黑暗的地方。
  • 人類什麼時候可以飛出太陽系?人類會被困死在太陽系中?怎麼解釋
    不說在宇宙面前,就連在太陽系面前,人類的存在都是微乎其微。我們對太陽系的了解也僅僅停留在表層,我們是嚮往自由的,不喜歡被羈絆著。那人類最終會被困死在太陽系中嗎?將來的我們有機會能飛出太陽系嗎?大家都知道,八大行星中海王星是距離太陽系最遠的,但遺憾的是,先驅者10號仍然沒有飛出包圍著太陽系的奧爾特雲。1973年4月6日發射的先驅者11號是第二個用來研究木星和外太陽系的空間探測器。它不僅拜訪木星,還用了木星的強大引力去改變它的軌道飛向土星,在靠近過土星後,就順著它的逃離軌道離開了太陽系。
  • 飛225億公裡後,旅行者號回望太陽系,發現有東西正高速追來!
    然而最近,美國愛荷華大學天體物理學家、名譽教授唐·古內特(DonGurnett)卻發現,一團巨大的物質正從太陽系中衝出,狂追已進入星際空間的略行者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團物質是一團等離子體,一年多以前從太陽爆發中拋射出來,以160萬公裡/小時的速度高速狂奔,經過一年多的衝刺後,終於突破日球層頂,繼續在星際空間擴散,向著旅行者號狂追,這團由等離子體熱氣和能量構成的日冕物質氣泡被稱為激波。
  • 光年之外,新的太陽系正在形成
    這個恆星它與我們的太陽系非常相似,但處於它進化的早期階段。儘管天文學家在銀河系中間接探測到數千顆行星,但這些系外行星中只有一小部分能直接成像,直接觀測對於尋找支持生命存在的環境很重要,而且圍繞同一顆恆星運行的兩顆或幾顆系外行星的直接成像更為罕見。
  • 它逃逸太陽系,中國科學家發現其被遺棄!
    2017年天文界有一件大事,人類發現了首位來自太陽系外的星際訪客,根據光譜變化分析以及刁鑽的運行軌跡,科學家判斷其是一顆雪茄形的飛行器,並且它將不會在太陽系內停留!2017 U1(奧陌陌)是2017年10月18日夏威夷的泛星一號望遠鏡發現的,因此被命名為奧陌陌(夏威夷土語意遠方來的客人),當時距離地球約0.2AU(3000萬千米),處在一條極端雙曲線的軌道上運行,早先認為它是一顆彗星,但經過長時間的觀測後發現其既不是彗星也不是小行星,2017 U1的軌道離心率是1.1922 ± 0.00268,這是太陽系內天體軌道離心率第二高的
  • NASA最新發現:太陽系外面有一張「盾牌」!真有人刻意安排?
    上個世紀中期,航天科技取得了實質性成果,40多年前,美國人發射了「旅行者號」宇宙探測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旅行者一號」,其發射的目的就是為了對太陽系之外的星際空間進行探索並搜尋可能存在的地外文明。有資料顯示,「旅行者一號」在飛離地球200億公裡之後,突然與地球上的信號接收裝置失聯,直到下一個周期才再次與地球建立聯繫。
  • 太陽系直徑2光年,人類仿佛被困其中,我們該如何逃太陽系
    他們一開始小心翼翼地穿過大氣層,然後便開始徵服整個太陽系這段著名的振奮人心的話是出自前蘇聯科學家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作為現代宇宙航行的的奠基人,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是最先提出利用火箭在太空中飛行的的人,他建立了火箭運動的基本方程式,因此他被尊稱為「航天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