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是什麼邏輯?我可以抵制中國5G,但中國不能阻止我傾銷紅酒

2020-12-13 海峽軍志

中國復旦大學教授陳平曾經評價過像是英國、美國、澳大利亞這樣的盎格魯撒克遜同胞圈的人在教育中都有一種獨有的傲慢。而這樣傲慢在最近的中澳貿易摩擦中就被放大並展現了出來,澳大利亞可以抵制中國的5G,但是中國方面卻不可以抵制澳大利亞的紅酒,這樣神奇的邏輯在澳大利亞方面是十分常見的,而這在澳大利亞方面看來似乎也是正常的行為。

我可以打你,但是你不能還手?

最近作為澳大利亞外貿部部長的伯明罕就在一次公開講話中表示,中國對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紅酒徵收關稅的行為是十分不合理的,因為在澳大利亞方面看來,中國的行為已經違反了「貿易公平」的原則,而且中國的行為也是在「踐踏」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時的承諾。不用那麼委婉,伯明罕先生,說直白一點,現在澳大利亞不能再大把大把的薅中國的羊毛了,所以就要罵中國不公平了對嗎?

那麼作為澳大利亞外貿部部長的伯明罕先生是否可以解釋一下,澳大利亞無故禁用華為5G的行為是怎麼回事,這樣的我可以抵制中國5G,但是中國不能阻止我傾銷紅酒的邏輯是西方所倡導的「自由」和「平等」嗎?

澳大利亞急眼,盟友卻很開心

面對中國方面對於澳大利亞農產品的種種制裁行為,前不久才表示要與中國通過對話來解決爭端的澳大利亞農業部部長最近也改變態度表示要「鬥爭到底」,為此澳大利亞還向自己的盟友請求了援助,此前有18個國家的議員就發起了抵制中國,為澳大利亞紅酒出口創造機會的行動。有議員甚至為此表示,我們要用澳大利亞的紅酒來乾杯。

不過對此澳大利亞的媒體看得倒是很清楚,當西方各國要澳大利亞方面衝在最前面抵制中國的時候,澳大利亞做到了,同時也遭到了中國的貿易懲罰,而中國的貿易缺口又很好地被這些自己的盟友瓜分了。現在看,澳大利亞的盟友們要用澳大利亞的紅酒來「乾杯」或許就是為了慶祝從澳大利亞手裡搶來了中國的龐大市場吧。

澳大利亞的美夢該醒了

似乎是希望西方世界能夠接納自己,澳大利亞一直都在做西方詆毀他國的前哨站,但是為此澳大利亞卻失去了很多,中國與澳大利亞的合作在過去的10年裡一直在增長,不過在澳大利亞方面的一通操作下,僅僅幾個月,澳大利亞就敗光了前些年好不容易才積累下來的成果,傷澳大利亞最深的不是中國,而恰恰就是澳大利亞的盎克魯撒克遜的同胞們。

相關焦點

  • 缺澳大利亞根本不叫事,除了法國,這個非洲國家也想出口中國紅酒
    受到中澳關係惡化的影響,澳大利亞對華紅酒出口也受到限制。近期,中國對澳紅酒徵收巨額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這也讓澳紅酒離中國市場越來越遠。而對於中國來說,失去澳大利亞這個紅酒出口客戶後,卻基本沒有什麼影響。
  • 澳大利亞民眾:抵制中資企業,與中國有關係也不行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澳大利亞民眾在推特掀起呼籲浪潮,誓言抵制國內部分大型葡萄酒品牌。這源自於臉書出現41家與中國有聯繫的清單。該推特帖文也同時表明,他們實際上都是由中資公司所擁有,這使得澳大利亞全國的葡萄酒愛好者感到驚訝。
  • 澳苦等來結果,我國公布紅酒調查裁定:存在傾銷,明天起收保證金
    就在今年的8月份,我商務部發布了2020年的第34號公告,公告裡面決定要對原產自澳大利亞的進口紅酒展開反傾銷立案調查。如今這起調查案已經有了結論,商務部初步認定,原產自澳大利亞的相關進口紅酒的確存在著傾銷行為,已經對國內的相關紅酒產業造成了實質性的損害,兩國之間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因此根據我們現行的《反傾銷條例》,將依法對這些澳大利亞的紅酒商採取臨時反傾銷措施,具體將以保證金的形式體現。
  • 澳大利亞究竟哪裡得罪了中國?事實沒那麼簡單
    澳大利亞和中國的關係惡化,始於自從澳洲呼籲啟動國際調查新冠病毒疫情的起源後,11月27日,中國宣布將對澳洲紅酒開徵212.1%臨時反傾銷關稅;澳洲反批中國出於外交上的不滿才作此舉動,而在這之前,對於澳大利亞的牛肉、小麥、龍蝦、煤炭、木材等全部都實施了制裁。
  • 哇喔,澳大利亞要抵制中國貨了?
    哇喔,澳大利亞要抵制中國貨了?「抵制中國產品和企業是徹頭徹尾的愚蠢」《澳大利亞人報》11日報導稱,隨著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升級,澳社交媒體上近日流傳著一份名單,上面羅列了41家據稱「背後是中國資本的」澳大利亞葡萄酒企業,並鼓動澳消費者抵制上述企業的產品。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名譽教授科林·麥克萊斯批評這種「愚蠢的做法」稱:「抵制中國產品無異於自殘。」
  • 紅酒牛肉的事還沒完,澳大利亞又與蔡英文勾搭,再次招惹中國為哪般?
    不僅如此,由於澳大利亞的農產品,尤其是紅酒出口遭遇「寒冬」,蔡英文表示會支持臺灣民眾購買澳大利亞紅酒,此前,臺灣相關部門採購了200瓶澳大利亞紅酒,用行動來證實臺方立場。
  • 臺灣送「溫暖」去了:買200瓶澳大利亞紅酒
    上月底,我商務部對澳大利亞輸華葡萄酒,徵收臨時反傾銷稅,不久之後,澳總理莫裡森突然被一幅漫畫氣到「自爆」,中澳外交風波牽動了世界輿論場。一個名為「跨國議會對華政策聯盟」(IPAC)的「草臺班子」,發起了「支援澳大利亞、12月買澳產葡萄酒」的活動。
  • 澳大利亞高官打算報復中國:聖誕節抵制中國產品
    而中國也會對澳大利亞軍方所犯下的殘忍罪行做出了譴責,但是澳大利亞政府居然甚至要求中國在諷刺漫畫一事上向澳大利亞政府道歉。澳大利亞人試圖抵制中國產品在諷刺漫畫事件爆出以後,澳大利亞公開要求中國對其道歉,但是中國卻對此也同樣表現出了強硬的態度。
  • 民進黨官員大口喝著澳大利亞紅酒,卻逼著民眾吃「萊豬」
    甚至,對於臺灣民眾的訴求無動於衷的民進黨當局,在這種時候關心起了遠隔重洋的澳大利亞,爭相購買澳大利亞紅酒以示對澳支持。 爭相購買澳紅酒的民進黨官員 最近,澳大利亞紅酒被中國攔在了國門之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澳大利亞紅酒中國的傾銷
  • 中國對澳大利亞紅酒反傾銷,吃中國飯還想砸鍋?
    不過,最近中國決定對澳大利亞產葡萄酒徵收反傾銷關稅,稅率高達107%到212%,雖然澳大利亞聲稱要向WTO上訴機構申訴,但由於澳大利亞家美國老大美國的阻撓,WTO上訴機構已經停擺很長一段時間了,即便澳大利亞申訴也沒辦法處理。這樣一來,澳大利亞產紅酒幾乎可以說跟中國市場說再見了。
  • 因頻頻違規,中國禁止第六家澳大利亞牛肉商的進口
    此前近8個月,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緊張關係不斷升級。在Meramist屠宰場被禁之前,已經有其他五家澳大利亞屠宰場被禁止向中國進口牛肉產品。根據澳大利亞肉類與畜牧業協會的數據,2019年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口了超過30萬噸牛肉,價值26.7億澳元。牛肉並不是唯一一個受到中國貿易制裁的澳大利亞產品。中國政府已對大麥和葡萄酒徵收反傾銷稅,暫停了來自澳大利亞的煤炭和棉花進口,並推遲了龍蝦和水果等產品的通關。
  • 澳大利亞要抵制中國產品?事實告訴你不可能
    隨著中澳兩國之間的外交局勢出現緊張局面,澳大利亞的網絡上開始出現「抵制中國產品」的呼聲。但是,由於中國在澳大利亞的投資涉及多種領域,這種所謂的「抵制」可能起不到效果。據悉,中國是澳大利亞農田的第二大外國所有者,僅次於英國。根據澳大利亞稅務局關於外國投資本地農業土地的報告顯示,中國擁有917萬公頃的土地,佔外國持有所有澳大利亞農田的23.4%。中國在澳大利亞的土地投資不止於此。
  • 這算什麼「送溫暖」,民進黨真當澳大利亞是傻子?
    中國大陸在前段時間宣布將會對澳大利亞紅酒徵收高額的反傾銷稅,中國大陸和澳大利亞之間關係惡化,民進黨當局為什麼要來摻一腳,還想給澳大利亞「送溫暖」?而且最讓人感到可笑的是,遊錫堃用公款做人情,買的兩百瓶用於招待禮賓的澳大利亞紅酒,此舉對於澳大利亞並不能有什麼實際幫助。「反中」順風車用兩百瓶紅酒作為入場券,民進黨當局莫不是當澳大利亞是傻子?
  • 中國制裁澳大利亞是雙刃劍,已經開始傷及自身
    不必諱言,中國與澳大利亞最近在諸多議題上搞得極不愉快。與國內民眾紛紛高呼嚴厲制裁/打疼澳大利亞的聲調不同,我一貫支持政治領域的爭端不要人為擴大上升到貿易領域。政治領域與貿易領域的爭端應各有解決途徑:外交途徑/經貿機制。
  • 失去中國這個大買主後,澳大利亞農業有多大損失?
    2020年以來,中國與澳大利亞的關係降至冰點,從而影響到澳大利亞的各個產業。中國是澳大利亞主要的貿易夥伴之一,對一個靠出口拉動經濟的國家來說,失去中國這個大買家,澳大利亞接下來將面臨許多「經濟難關」,作為支柱產業之一的農業就將遭受重創。
  • 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的新貿易趨勢
    2020-12-19 05:01:11 來源: 青春感情 舉報   澳大利亞貿易部長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
  • 200瓶紅酒就想搭「反中」順風車,民進黨真當澳大利亞是傻子?
    大陸日前宣布對進口澳大利亞葡萄酒課徵高達212%反傾銷稅,這只是中澳關係惡化的冰山一角,各國對於中澳衝突唯恐避之不及,唯獨臺灣,從蔡英文開始,無論是大囉囉還是小囉囉,無一不在刷存在感,妄圖趕上澳大利亞這趟「反中」順風車。
  • 奧特快談:澳大利亞為什麼總和中國過不去?
    來中國前,陸克文接受鳳凰衛視的阮次山採訪,也不忘拍馬屁說:「我太太和我特別喜歡北京,特別喜歡北京的氣氛、北京的人民、北京的文化。」只不過馬屁拍完,陸克文又來了一句:我還是百分之百的老外。後來節目播出,身經百戰的阮次山加了一段旁白:「他畢竟是澳大利亞的領導人,在很多方面有他自己的一套,包括澳大利亞本身的利益或者價值觀,所以我們也不能期待他所有的政策,都會跟著中國跑。」
  • 澳大利亞被中國「拉黑」?經濟面臨崩潰,美日聯合多國進行搭救
    中國有句俗話說,「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句話用在澳大利亞身上是再合適不過了。大多數中國人都聽說過澳大利亞忘恩負義,對中國指手畫腳的事情。沒錯,澳大利亞在國際問題上從來都不支持中國,甚至還對中國發起刁難,聯合日本、韓國等國家經常會發生對中國的指責。但是大家知道嗎?
  • 中國大使善意提醒澳大利亞後,遭澳政客反擊:大家都別買中國商品
    今年4月,中國駐澳大使成競業在接受澳媒採訪時表示,「(中國)消費者會思考為何要購買澳大利亞出產的紅酒和農產品。」這一發言的背景是,澳大利亞在美國煽動下,不友好地掀起了對中國的「國際調查」。漢森在涉及中國的議題上的思維狹隘在她的行動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中國已經是澳大利亞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對於澳經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而從另一個方面說,中國也意識得到澳大利亞同其巨大的貿易合作價值和重要性。即便如今中方對澳大利亞展開貿易調查,也不會建立在摧毀兩國合作的基礎上。